抑制稗草生长的木霉菌REMI转化子构建与功能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244.39 KB
- 文档页数:3
木霉菌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木霉菌(Trichoderma)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木霉菌在水稻上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生物防治、促生和环境改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综述木霉菌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防治是木霉菌在水稻上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它可以通过竞争、产生抗生素和激活植物防御机制等方式,有效地控制水稻病原真菌的侵染。
研究发现,木霉菌可以抑制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多种水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木霉菌可以通过竞争取代稻瘟病菌的营养,抑制其生长和侵染水稻的能力。
研究还发现木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可以抑制稻曲病菌的生长,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木霉菌在水稻病害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木霉菌还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表明,木霉菌产生的一些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可以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
木霉菌还可以降解土壤中的一些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木霉菌产生的酶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氮,从而提高水稻对氮的利用效率。
木霉菌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木霉菌还具有环境改良的潜力。
研究发现,木霉菌可以降解土壤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
木霉菌产生的酶可以降解农药分子的化学键,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木霉菌还可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促进其迁移和转化,从而减少重金属在环境中的积累和毒性。
木霉菌在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木霉菌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木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功能,优化其应用技术和方式,推动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还应加强木霉菌与其他菌种的协同作用研究,以提高木霉菌的应用效果。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提高,木霉菌在水稻上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霉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霉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摘要本实验通过将含潮霉素B抗性标记的质粒pAN7-1转化⾄⾥⽒⽊酶原⽣质体中,在含100ug/ml潮霉素B的PDA平板上筛选转化⼦。
并予以验证,结果表明,在1kb处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组,其中浓度为107个/ml的转化⼦效果最好。
关键词⾥⽒⽊酶原⽣质制备转化前⾔纤维素是⾃然界提供给⼈类的最宝贵的财富,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产⽣数千亿吨的纤维素,但⽬前只有⼀⼩部分⽤于纺织、造纸、建筑和饲料等⽅⾯。
⽊霉属是迄今被认为纤维素酶成分最全⾯,分解天然纤维素活⼒最⾼的⼀类菌。
在育种⽅⾯利⽤⾼能电⼦、紫外线、亚硝基胍处理和原⽣质体融合等⽅法,使酶的活⼒得到很⼤的提⾼。
本试验对⾥⽒⽊霉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进⾏了研究,为进⼀步的育种⼯作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法1.1 材料1.1.1 菌株及质粒来源⾥⽒⽊霉QM9414和质粒pAN7-1由深圳⼤学⽣命科学学院S402实验室刘刚⽼师提供。
1.1.2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1.1.2.1 Mandels 营养盐浓缩液配制(NH4)2SO4 14 g,尿素 3 g,KH2PO420 g,CaCl2?2H2O 4 g,MgSO4?7H2O 3 g,ddH2O 定容⾄1L1.1.2.2 Mandels 微量元素浓缩液配制FeSO4?7H2O 5 g,ZnSO4?7H2O 1.7 g,CoCl2?6H2O 23.7 g,MnSO4?H2O 1.6 g,ddH2O 定容⾄1L1.1.2.3 1 M柠檬酸缓冲液配制柠檬酸210 g,NaOH(纯度96 %)78 g,ddH2O 750 ml,冷却后定容⾄1L1.1.2.4 60%的PEG400050 mM CaCl2,10 mM Tris·Cl(pH 7.5),60 g PEG4000加⽔定容到100 ml1M CaCl25ml,1M Tris·Cl(pH 7.5)1ml,PEG4000 60g,ddH2O定容⾄100 ml1.1.2.5 STC⼭梨醇218.6g(所需浓度为1.2 M),1M Tris·Cl(pH 7.5)10ml(所需浓度为10 mM),1M CaCl2 50ml(所需浓度为50 mM),ddH2O 定容⾄1L1.1.2.6 PDA培养基去⽪⼟⾖200g,葡萄糖20g,琼脂(Agar) 15g,ddH2O定容⾄1L其中20 %⼟⾖浸出液制作⽅法如下:将⼟⾖去⽪切碎,每20 g⼟⾖加⽔100 ml,置电炉上煮20分钟,⽤纱布过滤,定容。
木霉REMI转化体耐热机理的初步研究刘限;赵岩;郭培磊;高增贵;庄敬华【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0(36)3【摘要】本文利用蛋白质电泳、基因克隆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抗逆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蛋白质谱带明显多于出发菌株T21,且差异主要集中在Rf值大于0.593的区域,该区域主要是小分子的热休克蛋白,说明影响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对温度耐受性的蛋白主要以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对其中一种热休克蛋白HSP24的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木霉REMI转化体和出发菌株T21间该基因序列没有差异,但经荧光定量PCR对HSP24基因转录检测表明,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热激蛋白HSP24的表达量有所增加,从而表明REMI插入提高了该基因的转录水平.【总页数】6页(P52-57)【作者】刘限;赵岩;郭培磊;高增贵;庄敬华【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相关文献】1.木霉菌及其REMI突变株与油菜联合吸附镉污染土壤研究 [J], 高永东;王兵;刘力行;陈捷;周熙荣2.木霉REMI突变株主要生防酶活性改变及其基因部分序列差异的研究 [J], 刘限;孙淑清;高增贵;黄哲3.木霉菌REMI转化体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及其机理的研究 [J], 刘限;郭培磊;高增贵;赵岩4.番茄灰霉病菌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REMI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刘限;黄哲;高增贵;张晓敏5.木霉菌REMI转化体诱导番茄植株产生防御酶系的研究 [J], 刘限;赵岩;高增贵;庄敬华;郭培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4)180-184 中国生物防治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02年11月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郭润芳1,刘晓光2,高克祥2,高宝嘉1,史宝胜1,甄志先1(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 071000;2.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泰安)Progress in Biocontrol Research with TrichodermaGUO Runfang,LIU Xiaoguang,GAO Kexiang,GAO Baojia,SHI Baosheng,ZHEN Zhixian(Fo restry College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China)提要:本文从拮抗木霉菌的抑菌作用机理、诱导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转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木霉;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诱导抗性;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432.44;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61(2002)04-0180-05目前已发现许多微生物具有生防作用,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就是一类普遍存在并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防益菌。
早在60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木霉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1]。
70年代以来,对木霉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作了深入研究,证实了木霉对病原菌的重寄生现象,同时在温室及田间试验中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国外已有商品化的木霉制剂问世[2],如美国的Topshield(哈茨木霉T22)和以色列的T richodex(哈茨木霉T39)。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从生化和分子水平上对拮抗木霉的生防机制进行研究,并有较大的突破。
现仅就国内外关于木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机制及应用作一简要概述。
1 木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机制木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包含多种机制,一般认为有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及抗生作用。
木霉菌REMI转化子解磷筛选及其解磷效果分析菅丽萍;刘力行;陈云鹏;薛春生;陈捷【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7(035)020【摘要】[目的]为了获得具有防病和解磷双重功能的木霉菌REMI转化子.[方法]从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koningii)T30及其60株REMI(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基因整合技术)转化子中筛选出3株解磷作用较好的转化子,并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转化子TK-d6解磷作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碳源对转化子解磷能力影响较小,而氮源的作用较大,其中转化子在解磷过程中最适氮源是氨态氮.[结论]该研究为研制多功能木霉剂奠定了基础,但完全揭示木霉菌解磷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总页数】3页(P6179-6180,6191)【作者】菅丽萍;刘力行;陈云鹏;薛春生;陈捷【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110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110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110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相关文献】1.一株高效解磷青霉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J], 刘春菊;王彩霞;张玉芹;杜传印;梁子敬;于金凤2.解磷青霉菌的筛选及其对农作物和牧草的增产作用 [J], StevenA.WAKELIN;Maarten H.RYDER;Paul H.HARVEY;Rosemary A.WARREN;Simon T.ANSTIS3.一株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及其解磷效果验证 [J], 唐岷宸;李文静;宋天顺;谢婧婧4.牛蒡根际土壤中解磷菌筛选、鉴定及解磷条件优化 [J], 孙科;耿凤英;于秋菊;王锋5.西瓜根际土壤解磷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解磷特性研究 [J], 汪金华;杨腊英;黄俊生;周游;汪军;郭立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事件中获得[55-56]。
Zhou等研究了多黏类芽孢杆菌BFKC01通过刺激拟南芥以增强其对铁的吸收的机制,发现BFKC01利用转录激活缺铁诱导的转录因子1(FIT1),从而上调IRT1和FRO2的表达[57]。
此外,BFKC01不仅可以增加MYB72的转录来诱导植物系统反应,还可以激活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在接种BFKC01的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丰富的酚类化合物,这有效地促进了碱性条件下Fe的迁移。
此外,BFKC01还能分泌生长素,进一步改善根系,增强植物从土壤中获取铁的能力。
4 诱导植物抗病性许多多黏类芽孢杆菌是与根相关的共生菌,当其以足够高的种群密度存在时,可以触发诱导系统抗性(ISR)。
ISR是一种发生在植物组织中的潜在防御机制,不是立即激活防御状态,而是通过使植物对潜在威胁高度敏感,能够启动更快、更强的防御[58]。
多黏类芽孢杆菌可以诱导植物产生针对病原菌、线虫和病毒的抗病机制。
当植物识别来自多黏类芽孢杆菌的诱导物(如结构蛋白、酶、活性氧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时,ISR途径就开始了[59-60]。
ISR可导致植物激素水杨酸的全身水平升高(SA依赖性反应)或导致SA非依赖性反应。
后者可包括受植物激素茉莉酸调节的基因转录增加,或对茉莉酸或乙烯有反应的基因表达增强,然后在受到攻击时诱导这些基因。
此外,不依赖于SA的ISR可以引发物理反应,如病原体侵染植物的一些部位,通过脱落酸的调节,该部位的细胞质沉积增强,会形成防止病原菌进一步攻击的结构屏障[58]。
植物系统抗性被诱导后,便具有广谱抗性[60]。
多黏类芽孢杆菌KNUC265分泌的细菌挥发物和可扩散代谢物作为诱导物,防治辣椒与烟草中的细菌病原体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axonopodis)和欧文氏菌(Erwiniacarotovora)[61]。
多黏类芽孢杆菌E681被证实,使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诱导剂来保护拟南芥免受丁香假单胞菌的侵害[62]。
木霉菌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肖烨;易图永;魏林;李小娟【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33)001【摘要】为探明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筛选出优势菌株,从长沙地区的15种作物根围采集到27份土壤样本,经室内分离、纯化得到28个木霉菌菌株.利用对峙法和稀释法测定了28个菌株对花生立枯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白术白绢病菌的拮抗作用,得到1株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哈茨木霉.对峙培养可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2 d内木霉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菌菌落,抑制其生长,其抑制程度随木霉孢子浓度的降低而减弱.温室盆栽试验发现,哈茨木霉对番茄立枯病防效显著,喷洒高浓度的哈茨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防效可达80%以上,且具有持续防效和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总页数】4页(P72-75)【作者】肖烨;易图永;魏林;李小娟【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2.4【相关文献】1.几种食用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初探 [J], 柯野;张小平;谭伟;郑林用2.棘孢木霉菌天Q1对几种植物病原菌拮抗作用研究 [J], 侯巨梅;刘铜3.白僵菌对几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J], 夏龙荪;林华峰4.白僵菌对几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J], 夏龙荪;林华峰;5.链霉菌(Strepto myces spp.)对几种蔬菜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J], 魏艳敏;刘大群;田世民;张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里氏木霉发酵液的配备及对稻草秸秆降解的研究前言地球不可再生资源枯竭趋势越来越明显,各个国家将科研重心聚焦于可再生能源,希望找到可以代替石油类不可再生资源的环保可持续能源,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脱颖而出,而其中农作物秸秆又占据生物质能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目前最值得重视的产量多且有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且又是稻米之乡,中国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所以水稻秸秆的有机转化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的可能。
秸秆转化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本文将探讨生物法对秸秆的转化,将重点研究里氏木霉发酵液对稻草秸秆的降解能力。
1、实验1.1 材料1.1.1 样本来源稻草秸秆是在学校农场试验田收集,将其研磨成秸秆粉,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本实验所用里氏木霉菌由学校生物实验室保存。
1.1.2 试剂与仪PDA培养基、蒸馏水、重铬酸钾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羧甲基纤维素、高速台式离心机、火焰光度计、温度计、恒温箱等。
1.2 实验方法实验室6g准备好的秸秆粉装入培养皿,加入10ml水搅拌均匀。
同时将里氏木霉菌接种在PDA培养基上,28°C恒温培养,七天后取孢子粉,制成1×104的孢子液,接种在秸秆粉上,28°C培养箱恒温培养10天,然后从秸秆上提取木霉菌,将提取的木霉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再制成孢子液,以此类推,连续7次。
每次降解过的秸秆用蒸馏水冲洗,除去菌体将残留物过滤,105°C烘干后称重。
实验以不接菌的秸秆粉为对照。
1.3 分析方法1.3.1 元素测量法运用失重法计算稻草秸秆降解率、碱解扩散法测定有效氮(N)的含量,碳酸氢钠法测定有效磷(P2O5)的含量、火焰光度计测定速效钾(K)含量。
1.3.2 纤维降解率测定法用重铬酸钾——碘量法分别测定菌株降解稻草前后稻草重的纤维素含量,从而计算纤维素降解率。
1.3.3 滤纸酶活(FPA)测定滤纸酶活主要表征是三种纤维素酶(葡聚糖内切酶(Cx酶)、葡聚糖外切酶(C1酶)、葡聚糖)的协同作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