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30•【字号】北政办[2011]154号•【施行日期】2011.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北政办〔2011〕15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北海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暂行)》已经市十三届人民政府第10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北海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暂行)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水系的保护和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防涝和人居生态环境,保护滨海岸线资源,提升城市景观,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蓝线,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经批准的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生态景观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本办法适用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建设区范围,合浦县参照执行。
第三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蓝线的管理工作,包括蓝线划定、蓝线内建设审批管理。
建设、园林、水利、林业、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蓝线范围内绿化、水文、维护、生态保护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蓝线水域的义务,有监督城市蓝线管理、对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五条划定城市蓝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滨海岸线资源的功能性,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保持滨海城市特色,保障城市水系安全;(二)控制范围界定清晰;(三)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2019年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问题的整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7.31•【字号】北政办函〔2019〕84号•【施行日期】2019.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2019年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问题的整改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北海市2019年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问题的整改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7月31日北海市2019年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问题的整改方案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对《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北海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调研情况的通报》(桂环函〔2019〕1302号)的批示要求,为尽快落实我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要求,以陆源污染物源头控制为核心,着力提高水环境监管能力,实现近岸海域各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达标,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在清理整治污染源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二、整改目标根据桂环函〔2019〕1302号文件指出的5类问题,逐一梳理,逐项整改,严格把控整改质量。
2019年8月底前,廉州湾海水质量下降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北海市红坎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完成对北海市南海洋石英砂有限公司、地角桥、金银鹰纸业、沙田码头、党江污水处理厂等入海排污口的整治,废水达标排放;印发实施《北海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海上非法采砂得到有效遏制。
到2019年底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5%以上;41个直排入海排污口达标率90%以上;完成水产养殖“禁养区”清理;基本消除非法采砂行为。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征地搬迁资金蓄水池管理的通知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征地搬迁资金蓄水池管理的通知北政办〔2019〕2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征地搬迁资金蓄水池(以下简称“蓄水池”)的作用,切实保障项目用地征地搬迁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规范蓄水池资金管理,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对蓄水池资金管理进行调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资金管理主体为加快资金拨付,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市财政局将资金注入蓄水池水后,由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管理蓄水池,对蓄水池资金进行调度使用。
二、资金管理要求蓄水池资金主要用于必须加快推进征地搬迁工作但所需资金暂未落实或未完全落实的项目,包括以下几类项目:(一)列入年度“四定”重点项目、重点片区;(二)列入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项目;(三)已明确资金来源但资金暂未到位的国有土地收储项目;(四)已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预计短期内可实现出让回笼资金的征地搬迁项目;(五)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重点项目。
使用蓄水池资金的项目,原则上1年内(最迟不超过2年)必须完成征地搬迁工作及组织出让,并及时办理对应地块的成本结算。
三、资金管理额度蓄水池总额度为2.5亿元。
四、资金管理流程市财政局在年度土地基金预算中安排“项目征地搬迁预拨资金”作为蓄水池资金来源,并将蓄水池资金额度下达给市土地储备中心。
辖区土地房屋管理办将项目资金使用需求报辖区政府审核后,向市土地储备中心提出用款申请。
市土地储备中心按照蓄水池资金管理要求对用款申请进行审核,并结合征地搬迁工作进度,预拨征地搬迁资金给辖区土地房屋管理办。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水资源【发文字号】北政发[2013]61号【发布部门】北海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12.27【实施日期】2013.12.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发〔2013〕6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北海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12月27日北海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3〕100号)和中央、自治区及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
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为保障,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推广为根本措施,以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和发挥市场作用为切入点,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约束力,突出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管理,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
(二)基本原则。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03•【字号】北政办[2011]82号•【施行日期】2011.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北政办〔2011〕8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北海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已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一年五月三日北海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北海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北发〔2010〕17号),组建北海市城市管理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划入原市建设委员会的市政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城市管理职责,逐步划入市环境保护局、规划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根据以上职责调整,市城市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市有关城市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城市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经批准后组织监督实施。
(二)负责编制城市管理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监督实施。
(三)负责牵头协调全市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
(四)承担城市市容管理职责,负责城市市容市貌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五)承担竣工验收移交后的城市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不含供排水)的管理、维护、改造和路政管理职责。
(六)承担城市燃气、城市道路照明等相关公用事业(不含供排水、城市客运管理)的监督管理和相关设施竣工验收移交后的管理、维护、改造职责。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排水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正文:----------------------------------------------------------------------------------------------------------------------------------------------------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排水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北政发〔2013〕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北海市城市排水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月5日北海市城市排水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排水管理,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保护和改善水环境,防治洪涝灾害,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根据《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及《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北海市市区范围内城市排水及排水设施的监察、管理和维护。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排水,是指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下统称污水)和大气降水(以下统称雨水)的接纳、输送、排放的行为。
第四条城市排水设施是指用于雨水或者污水收集的管道、沟渠、泵站(房)及闸门、雨水口、检查井、出水口等附属设施。
城市排水设施分为公共排水设施和自用排水设施,公共排水设施是指由政府投资或社会集资建设的、供公众使用的排水设施;自用排水设施是指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建设的、供本区域专用的排水设施。
第五条市城市管理部门是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市区范围内管辖的排水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及对排水户的排水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处是市排水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市区范围城市排水及公用排水设施的监察、管理、维护工作。
第六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协助做好城市排水管理工作。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正文:----------------------------------------------------------------------------------------------------------------------------------------------------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北海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98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六年七月十一日北海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含矿泉水、地热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取水,指利用水工程或者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
第四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第五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合浦县、铁山港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海城区、银海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内水资源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的义务,对浪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有权予以检举、揭发和控告。
对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七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在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按流域或区域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当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北政办〔2018〕7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北海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28日北海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第一条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把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9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是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年度目标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各县区、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下称“涠管委”),并对其进行考核的一种行政措施。
各县区人民政府、涠管委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涠管委主要负责人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统筹推进全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市林业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涠管委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工作。
第四条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对象为各县区人民政府、涠管委。
第五条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全面监督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的通知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的通知北政办〔2018〕19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北海市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18年12月7日北海市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部门合作,明确职责分工,实现对环境保护税的有效控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税收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机制。
一、成立北海市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环境保护税征管工作的领导,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北海市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
其组成人员如下:组长:陈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组长:唐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则馨市税务局局长宋毅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李海文市财政局局长领导小组成员:市税务局、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局、城市管理局、卫生计生委、统计局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协作的具体办法或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征管协作职责;加强对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税务局,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具体工作。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
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水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北政办[2011]205号
【发布部门】北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8.24
【实施日期】2011.08.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政办[2011]20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北海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已经市十三届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北海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城市地下水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城市地下水资源,防止水质污染和地质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地下水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严格保护、厉行节约的原则,充分发挥地下水的综合效益。
第四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节约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会同市国土部门加强对矿泉水、地热水的管理。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科学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建设、环保、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有关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义务。
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及其相关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
第六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地下水的分布、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地质环境条件,划定城市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的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按照规定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