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724.5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2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
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其主要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内化、概括、完善体系→实际应用。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通常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3.如何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平衡,及利用化学平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学习目的] 建立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因素[学习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学习过程]一.化学反应速率(v)1.定义:2.表示:以N2 + 3H2==2NH3为例:v( N2 )= v( H2 )= v(NH3)=同一个反应,同一段时间,v( N2 ):v( H2 ):v(NH3)=结论:3.单位: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2.外因:⑴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练习:下列反应中,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A.常温下铝与6mol/L的硝酸B.常温下镁与3mol/L的醋酸C.常温下铁与3mol/L的盐酸D.常温下镁与3mol/L的硫酸⑵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⑶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思考1] 2L密闭容器中,投入5molN2,8molH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2min 时,测得容器内生成NH34mol,若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同样生成4molNH3所花费的时间___2min(<,=,>,),为什么?[思考2] 在室温条件,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改变容器体积?[结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____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压强对反应速率___影响?(填有,无)[探讨]N2 + 3H2==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①容器若为恒定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化学反应速率_____(加快,不变,减慢),原因是_______②容器若为恒压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反应速率(加快,不变,减慢)_____,原因是________ 。
⑷催化剂请例举几例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例.[实验演示] H2O2分解: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物的表面积练习:下图为将Zn投入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H2SO4中,解释图象的成因.(纵坐标为H2的生成速率) v(H2)t1时间常见题型例举1、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行为(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进行有快慢之分2:图片展示3: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呢?带着问题题题,进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二)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阅读教材40页的有关内容,从定义、表示方法、数学表达式、单位的方面谈谈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
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2、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量 【注】浓度的变化量在此只有正值无负值3、数学表达式:v=△C/△T(三)练习反馈,了解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掌握情况1:较简单的练习例1:化学反应2H2O2=2H2O+O2↑在5 min的时间里H2O2的浓度由3 mol/L减小为0.5 mol/L。
求H2O2的化学反应速率?解:根据公式v=Δc/ΔtV(H2O2)= Δc/Δt =(3 mol/L-0.5 mol/L)/ 5 min =0.52:能力拓展例2:在SO2与O2合成SO3的化学反应里,若在1 min的时间里SO2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5 mol/L求: ①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是多少?②SO2、O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③SO2、O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四)总结归纳,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1、 现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生成物多种,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必须指明用哪一种反应物或哪一种生成物来表示。
2、V表示的是物质的量浓度,固态物质和纯的液态物质的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常量,所以反应速率不能表示固态物质或纯液态物质.3、一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一定相同,所以相同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值不一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不一定相同,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但化学反应速率的比值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