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第六章).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2.68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课方案本资料为woRD 文档,请地点下载全文下载地点《质量》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本节课内容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本节课的内容主若是认识质量及其丈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
所以,本节课的教课内容极其重要,与此后讲课的内容有关亲密,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要点点。
所以这一节课,不论在知识学习上仍是培育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剖析初二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对于天平这个工具的使用只需讲理解应当问题不大。
学生的问题主若是生活经验不足,对于常有的物体的质量他们没有方法想象和认识,还有一些物质的尺度比较小或许比较大的话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可能存在问题。
教课目的、经过剖析一些实例认识质量的初步观点,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2、经过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丈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经过察看、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地点而变化的物理量;经过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育学生着手操作能力。
4、经过使用天平技术训练,培育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课要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打破方法天平的使用主要经过教师的解说使用方法,而后让学生去探索,若是不这样做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
教课难点质量的观点,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打破方法为打破难点,经过图片剖析物体和物质的差别,而后引入质量的观点。
采纳演示加分组实验法,并用研究法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打破本节难点。
教法学法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学知识,本节课主要采纳了自主学习法、研究法和议论法。
经过自主学习法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经过议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察看能力、着手操作能力、思想能力及剖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过程。
教课过程教课活动设计企图创建情境引入新课给上边的物体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原因?创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虑调换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2节密度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难点:1.密度概念的引入和建立。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第1课时认识密度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小明与一个国家举重运动员有一段对话。
你支持谁的观点?请简述理由。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自主阅读教材P113~1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如下数据:序号(1)在如图所示坐标轴中已画出了酒精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2)观察所作的图像和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①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②不同物质,其质重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知识板块二密度自主阅读教材P114~11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比值不同。
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3.生活中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准确地表述应该是体积相同的铁的质量比棉花的大;用我们学习的密度知识可表述为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4.某液体的质量是110 g,体积是100 cm3,它的密度是1.1g/cm3,等于1.1×103kg/m3。
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酒精质量为0.8×103__kg。
把200 g酒精倒掉150 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103__kg/m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质量与密度复习一、质量1.质量定义:物体所今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质量。
单位:kg,g,mg,t2。
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秤(磅秤,台秤等)方法:(用天平的测量质量的方法)3.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
二、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关系。
2.密度①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②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像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
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m3.1g/cm3=1×103kg/m33。
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常温常压下)①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也不相同.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不同。
②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③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是0.9×103kg/m3;还有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
8×103kg/m3;④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
⑤水的密度值:1。
0×103kg/m3,表示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3、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4、理解密度的概念。
5、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6、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考点: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的单位;天平的调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测定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应用,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及密度的实验操作能力。
【知识结构】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108-111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物体所含___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其它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
3、质量与物体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无关。
4、测量质量的工具:生活中用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实验室用________。
5、在用天平称量前应先调平,即:________水平、________调零、________平衡。
6、横梁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或________。
7、使用天平是,估测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加减砝码,并由________到________加砝码;物体放在_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_ 盘。
8、读数时是________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________所对的刻度值。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113-116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密度:某种物质_________的质量。
它是物质的_______,“铁比木头重”实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同时掌握密度公式的运用,计算物体的密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仍有困难,对密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注重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密度公式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计算物体的密度。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密度概念的理解。
2.密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密度概念。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密度公式的推导过程。
3.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固体物体。
2.教学课件:密度概念、密度公式、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密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密度?为什么需要研究密度?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规律,总结密度的定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密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密度公式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展示案例,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密度公式的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一.教学内容:3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二. 重点、难点: 1. 会用密度鉴别物质 2. 会测物体密度3. m V 会用公式ρ进行ρ、、的计算mV三. 知识点分析(一)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1)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
密度是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的。
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
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的密度。
(二)根据密度的公式(1)密度的测定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另外液体的密度也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量。
(2)密度的计算和应用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可为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提供新的办法。
如可用天平“称出”物体的体积,用直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①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密度公式ρ=m/V 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① m=ρV 。
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质量。
② V=m/ρ。
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典型例题】例1. 某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体积是20cm 3的这种物质质量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大?分析:由图像可知,体积20cm 3时对应的质量是36g , 解答: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ρ×====m V g cm g cm kg m 36201818103333././注意:g/cm 3是大单位,kg/m 3是小单位。
BANTAM 车身维修培训教材车身维修
安全.
车身维修安全车身维修车间的布置?车身维修车间主要工作:车身修复、车身涂装?
车身修复工作区:钣金加工检查工位、钣金加工校?正工位、车身校正工位和材料存放工位等车身修复工作区主要完成的工作:事故车辆的检查、?车辆零部件拆卸、板件维修、车身测量校正、车身板件更换安装,车身装配调整等.
车身维修安全
车身维修安全
车身维修安全气路布置要求?0.8
0.5 MPa~维修车间内压缩空气的压强一般为?MPa
气路要安装油水分离器,保证压缩空气的干燥和清?洁.
车身维修安全电路要求?15 A 气体保护焊焊接时的
电流不能小于?40 A
~30 A电阻点焊机焊接时的电流不能小于?.
车身维修安全维修期
间车辆的安全?规定的固定路
线行驶?移动车辆时,确保没有人或物品挡住道路?车辆进行作业时应拉起驻车制动器?避免接触旋转中的部件?点火钥匙转到关闭位置?紧固件要重新适当地安装?放掉管路中的燃油?手指
远离处于拉伸状态时的弹簧?.车身维修安全电气安全?维修电动设备和工具前应先
断开电源?工作区保持地面无水?电源线正确地接地?定期检查电线的绝缘?.
车身维修安全车身维修安全消防安全?车身修理车间禁止吸烟?不
要随身携带火柴或打火机?易燃材料应远离热源?不要在可燃材料周围进行焊接或切割?焊接和切割时,使用防护毯?车身维修作业时,要断开蓄电池?.
车身维修安全车身维修安全灭火器
的使用?
干粉灭火器可扑灭易燃物、易燃液体和气火3 站在距离火2 m 的地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发生火灾时,不要打?开门窗灭火器应该定期检查、?重新冲注灭火剂.
车身维修安全呼吸系统的防护?
供气式呼吸器?.。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第六章)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第六章)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2、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使用步骤: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
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二、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
料(第六章)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2、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
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
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m/V。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1L=1dm3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