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辩语言意味深,妙用修辞文生辉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辩论辩题中的言辞修辞是否应该精湛正方辩手观点,言辞修辞应该精湛。
言辞修辞是辩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精湛的言辞修辞可以使辩手的观点更加生动、有力地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说服听众。
首先,精湛的言辞修辞可以增强辩手的说服力。
例如,莎士比亚曾说过,“言之有物,意之有理,辞之有文。
”这句话表明了言辞修辞的重要性,只有言之有物、意之有理、辞之有文,才能够使人信服。
其次,精湛的言辞修辞可以增加辩手的表现力。
比如,马丁·路德·金曾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使得演讲更加生动、感人,进而影响了整个美国社会。
再者,精湛的言辞修辞可以提升辩手的形象。
毛泽东曾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言辞修辞精湛的辩手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形象,增加听众对其观点的认可度。
反方辩手观点,言辞修辞不需要过于精湛。
言辞修辞虽然在辩论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需要过于精湛。
首先,过于精湛的言辞修辞可能会让听众感到迷惑。
有时候,过多的修辞手法会让观点变得模糊,甚至让听众对辩手的观点产生怀疑。
其次,过于精湛的言辞修辞可能会让辩手失去真实性。
有时候,过分修饰的言辞可能让辩手的观点显得不够真实,从而失去说服力。
再者,过于精湛的言辞修辞可能会让辩手的形象受损。
有时候,过分追求言辞修辞的精湛会让辩手显得不够朴实,从而影响其形象。
综上所述,言辞修辞在辩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并不需要过于精湛。
适度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辩手的说服力、表现力和形象,但过分追求精湛的修辞可能会产生反效果。
因此,言辞修辞应该恰到好处,以达到最佳的辩论效果。
妙用修辞文生辉【摘要】修辞是一种修饰和丰富语言表达的手段,在文学作品、演讲、广告以及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之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在演讲中,修辞可以使言辞更加生动感人,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广告中,修辞能够使产品更加吸引人,促进销售和传播。
在日常交流中,修辞可以让语言更加优美和精确,增强交流的效果和表达的深度。
修辞是提高文学作品品质的重要手段,使语言更具表现力,使言辞更加生动感人。
修辞不仅可以美化语言,也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关键词】修辞、文学作品、演讲、广告、日常交流、语言美化、品质、表现力、生动感人1. 引言1.1 修辞的定义修辞,是修饰语言的一种手段,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加工,使说话、写作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方法。
修辞常常通过夸张、比喻、排比、反复、对比、拟人等手法对语言进行修饰,使言辞更加生动、动人,更有说服力,更容易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和对文字的感知。
在修辞的世界中,语言不再是单纯的传达信息的工具,而是一种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表达形式。
通过修辞,可以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义,使文学作品更具有魅力和深度。
修辞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品质,还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修辞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它的运用可以让文字更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性,引导读者进入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修辞是一种复杂而精妙的语言艺术,有着丰富的形式和表现手段,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1.2 修辞的重要性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修辞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影响力。
修辞可以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排比等,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审美价值。
修辞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更容易被作品所感染和激起共鸣。
修辞的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具有张力和魅力,使得读者更加愿意沉浸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修辞手法的奇妙运用让你的文字更具生动性文字是我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修辞手法,则是让文字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的重要工具。
在文学创作、演讲演讲、写作写信等各个领域,修辞手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修辞手法的奇妙运用,以及如何使文字更具生动性。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描述和说明事物时,用一个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比拟描绘另一个事物。
通过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例如,我们常说:“他是个太阳,给予我们光明和温暖。
”这句话中的比喻,把“他”比作太阳,更加形象地表达了他的阳光般的性格和作用。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特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
比如,我们常说:“时间真是个宝贵的朋友,它不等人,正在悄悄流逝。
”通过把时间拟人化,赋予它“不等人”的行为,更加生动地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宝贵性。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同类短语、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使语言表达更加鲜明有力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可以加强表达的节奏感和冲击力。
例如,“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一个信念——努力、拼搏、奋斗!”这里的排比用三个并列的短语,使整个句子更加有力量和感染力。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来增强表现力和印象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并带有一定的夸张效果。
例如,“我等了一万年才等到这一刻”,这里的夸张形式突出了等待的长久和难以忍耐的心情。
五、反问反问是提问者自己用来回答的修辞手法,常用于增强语气的疑问句。
通过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你难道不明白吗?”,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
六、对比对比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以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比,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幼时的小溪,曲曲折折,如同生命的起点;而成年后的大江,奔腾不息,犹如生命的航程。
辩论赛中的言辞修辞与表达技巧辩论赛一直是培养青少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这场辩论的战场上,言辞修辞和表达技巧变得尤为关键。
这些技巧不仅能够加强辩手的论点力度,还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将探讨辩论赛中的言辞修辞与表达技巧,以及它们对整个辩论过程的重要性。
首先,言辞修辞在辩论赛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辩手可以使自己的言辞更富有说服力。
其中之一是比喻,通过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比较,辩手可以使复杂的问题更具体化,更易于理解。
例如,当谈论环境保护时,辩手可以使用“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家一样爱护地球”这样的比喻来触动听众的内心。
另外,排比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排比可以使辩手的言辞更加有力量,更易被听众接受。
比如,“我们要保护环境,要珍惜资源,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这种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论点更加突出,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其次,表达技巧在辩论赛中同样不可或缺。
一个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可以帮助辩手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论点。
在表达时,一个明确而结构严谨的思维框架至关重要。
辩手需要清晰地提出论点、列举论据、进行逻辑推理,并得出明确的结论。
此外,声音的控制和仪态表情也是表达技巧的一部分。
充满激情的表达和自信的态度可以更好地赢得听众的注意和认同,增加自己的口才说服力。
同时,要注意言辞表达中的礼貌和尊重,不使用攻击性语言,而是通过理性、客观的论述方式来表达观点,这对于取得听众的认同至关重要。
在辩论赛中,言辞修辞和表达技巧的运用对于辩手的整体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辩手的意见,也能增加辩手的信服力和说服力。
因此,在备战辩论赛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论点的准备和逻辑的推理,更要注重言辞修辞和表达技巧的练习。
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真正的突破,才能在辩论赛的舞台上更加出色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在发言稿中,是提高发言效果和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重要方法。
修辞手法和修辞格能够让发言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演讲者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发言稿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以提升演讲的效果。
一、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比较,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发言者的观点。
比如,在介绍创新的重要性时,可以用“创新是企业的火箭,推动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2.排比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或观点并列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句更有力度和韵律感。
例如,“我们要相信,成功是奋斗的结果,机遇是努力的伴侣,付出总有回报”。
3.反问反问是在陈述事实或观点之前,先提出一个疑问来引起听众的思考。
反问既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例如,“难道我们不能一起努力,共同实现梦想吗?”、“你不觉得生活有很多美好之处吗?”二、修辞格1.比拟比拟是一种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类比来突出某一观点或描述的修辞格。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了整个房间”。
2.夸张夸张是一种夸大事物特点或情感表达的修辞格。
通过夸张的表述,可以使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某一事物的重要性或特殊性。
例如,“这个项目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里程碑,它将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
3.反复反复是一种多次重复同一观点或用词的修辞格,通过不断强调来使听众更容易接受和记住演讲内容。
例如,“我们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在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自己的演讲目的和观众特点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
不同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
2. 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以免显得过于矫揉造作或像在炫技。
保持言简意赅、富有逻辑性的同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 发言稿的整体结构要清晰,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的运用要贯穿全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让语言更生动在写作中,修辞手法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作家可以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感受和更深刻的联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和排比。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类比,从而使得描述更为生动。
比如,在描写夜空的时候可以用“星星如钻石,闪烁着无尽的光芒”这样的比喻句。
这样的比喻使得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夜空的美丽与宏伟。
拟人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行为或特征,来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情感表达的力度。
比如,在描写风时可以说“风婆婆摇摇晃晃地走过,带来了清凉和生机”。
这种拟人化的描述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风的特性并产生情感共鸣。
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事物的特征或程度,来突出描述的效果。
比如,“他睡得像猪一样,一觉睡了十个小时”。
这样的夸张表达能够使得形容人睡得很香的情境更加生动,读者也能更好地体会到休息的舒适与满足。
反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提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
在写作中,反问可以加强语气,使语言更有冲击力,更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如,“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友情更宝贵的吗?”这样的反问能够使读者对友情的价值有更深入的思考。
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列举并重复相同的句式或结构,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描述的效果。
比如,“她勤奋、聪明、善良、坚韧,是一个完美的榜样”。
这样的排比句能够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力,读者也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对被描述对象的赞美和肯定。
除了上述提到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比拟、夸张、设问、疑问等等。
在写作中,合理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修辞手法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不能过度使用,以免降低作品的可读性和真实性。
修辞手法是写作的一把利剑,能够让语言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
无论是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还是排比,它们都可以在合适的场景下发挥出独特的魅力。
开卷有益美文欣赏(4)【记叙技法】“靓化语言”法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就是“文采”。
相对于议论文,记叙文更讲究“有文采”。
所谓“靓化语言”法就是要让记叙文在语言上文采飞扬,吸引读者眼球,让读者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要“靓化语言”就必须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巧用修辞,文句有意蕴。
例1 一个熟悉的身影应声倒下,一座名为父亲的大山就此坍塌。
倒地的声响不大,仅使得倒伏的玉米杆呻吟吱呀,却将一个孩子的心震碎成沙。
(《心雨》)点评:把父亲的倒下,比喻成一座大山的坍塌,形象的写出了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崇高地位,还写出了自己内心因为误伤父亲而产生的深深的自责和巨大的悲伤之情。
而“玉米杆呻吟吱呀”和“将一个孩子的心震碎成沙”的强烈对比,更是把孩子内心的自责和悲伤之情写到了极致。
“玉米杆呻吟吱呀”一句尤为形象,是摹拟玉米杆倒下的声音,也是写父亲倒下时的痛苦,还有烘托孩子内心的悲伤的作用。
文字简练,内涵丰富,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例2 冲锋的号角划破长空,9×10的小小战场刹那间狼烟四起,硝烟弥漫。
疾驰的战车冲锋陷阵,摧城拔寨,骁勇善战;威猛的火炮杀机暗藏,“隔山打牛”,威风八面;奔驰的骏马跨日追月,卧槽挂角,纵横驰骋。
而我,一个平庸的小兵孤零零地蜷缩在战场一隅。
(《拒绝平庸》)点评:“狼烟四起”“硝烟弥漫”“冲锋陷阵”“、摧城拔寨”“骁勇善战”“杀机暗藏”“隔山打牛”“威风八面”“跨日追月”“卧槽挂角”“纵横驰骋”,此为整句,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也生动地表现了“棋盘”上的那种激烈厮杀的场面。
“而我,一个平庸的小兵孤零零地蜷缩在战场一隅”,是为散句,形象的写出了一个小兵的孤独平庸。
整散结合,形成极为强烈鲜明的对比。
有整句和散句语句气势上的对比,也有“小兵”和“车、马、炮”战斗能力上的对比,这种对比为下文写小兵的不甘平庸,勇猛作战做了铺垫。
例3 往事越“十”年,“牧童”挥鞭。
那时一放学,我总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挥着鞭儿,牵着绳儿,吆着牛儿,上山去了。
辩论中的语言运用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辩论中的语言运用: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辩论是一种通过言辞争论、辩驳的方式来表达观点、论证立场的活动。
在辩论中,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辩论的效果和说服力。
修辞手法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技巧,可以帮助辩论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在辩论中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一、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重要性1. 增强说服力:修辞手法可以使辩论者的观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增强说服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辩论者可以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引起共鸣,使观点更易被接受。
2. 提升表达能力: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艺术的技巧,它可以帮助辩论者更好地组织语言,使表达更加准确、精炼。
通过学习和运用修辞手法,辩论者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3. 增加辩论的趣味性:修辞手法可以使辩论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辩论者可以给辩论增添一些幽默、夸张的元素,使辩论更加引人入胜,增加趣味性。
二、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1.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说明观点。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增强说服力。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整个房间。
”2. 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程度,以便更好地突出观点。
夸张可以使观点更加醒目、引人注目。
例如:“这个问题简直是世界上最难的难题,无人能解。
”3. 对比: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突出观点。
对比可以使观点更加鲜明、明确。
例如:“相比之下,这个方案更加经济实惠,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4. 排比:通过将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并列使用,以便更好地强调观点。
排比可以使观点更加有力、有条理。
例如:“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人民的福祉;不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长远的发展。
”5. 反问:通过提出一个问题,但并不期望对方回答,以便更好地引起听众的思考。
巧辩语言意味深,妙用修辞文生辉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修辞教学,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文章总结了比较法、切境法、表情朗读法、类比联想法几种修辞教学方法。
【关键词】修辞教学修辞方法修辞能力
教学方法
叶圣陶说过:“不善于使用语言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
”所以说,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国古代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
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十分中肯的意见。
《论语》的语言之精炼、优美、含蓄,堪称古文学典范。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言以文远。
”大意是说,文章固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
这些都说明了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但是。
现在有些人写文章不太重视文采,他们的笔下只有抽象的道理,缺少具体的形象;只有甲乙丙丁的描述,没有鲜明生动的论证,效果当然不会好。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
”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辞格。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
”由此观之,中学的语文教学只有重视修辞教学,才能顺乎学术潮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修辞?吕叔湘先生在《漫谈语法研究》一文中说:“修辞好比穿衣服。
人体有高矮肥瘦,衣服要称身;季节有春夏秋冬,衣服要当令;男女老少,衣服的材料、花色不尽相同。
总之各有所宜。
修辞就是讲究这个各有所宜。
”换言之,修辞就是人们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交际时,运用语言手段加强言语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
修辞在我们的言语活动中普遍存在,只要你写点什么或者说点什么,其中就像必定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一样,也一定有修辞。
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修辞教学,让学生接受修辞的熏陶,使他们逐步掌握修辞的运用规律,并在作文教学中大胆指导学生实践,使之循序渐进地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修辞教学提出的目标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这一句话非常明确地对修辞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修辞放在首位。
在语文教学中借鉴修辞学的分析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进入微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分析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在修辞教学中,要注重修辞教学的系统性。
一般语文教材中修辞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等的特点;再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修辞能力;还要注重
修辞教学的趣味性,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4种行之有效的修辞教学方法。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修辞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传统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学生赏析修辞的妙处,体味修辞效果的有效方法。
运用比较法,我们就像建立了一个修辞实验室,在各种表达方式的相互比较中,通过词语、句子等各种语言材料的增、删、改、换等,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表达效果就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一个清晰而鲜明的印象。
如《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可将“偷偷地”删去,用“长”字来替换“钻”宇,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原句更生动,“偷偷地”修饰“钻”,表现小草不知不觉,贪婪地享受春天的恩赐,写出小草具有人的灵性。
二、切境法
语境是判断修辞效果好坏的主要依据和凭证,语言材料选用得好与不好,主要就是看选用的语言材料是不是切合于具体的语境,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从修辞的角度看,语句无绝对的好坏之别,一切决定于对象、场合、目的。
”因此,我们在修辞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来阅读理解语文的能力和根据语境遣词造句的能力。
运用切境法进行修辞教学,一方面,就是在课文教学中要讲解题旨情境是如何制约语言材料的选用和修辞手法的选择的。
另一方面。
就是在课文教学中讲解各种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法的选用是如何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
语言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运用切境法进行修辞教学,一定耍注意语言形式是如何为思想内容服务的。
特别是作家着意加工、匠心独运的地方,正是表达思想内容的关键之处,如果我们结合作品的题旨情景,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明湖居听书》中“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干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利用通感表现王小玉一开始演唱时那种“不甚大”的声音的甜润使人舒畅。
这种通感的运用只有在这样的具体环境中才有这样的效果,才能让人理解那种沁人心脾的美好感觉。
三、表情朗读法
经典作家作品的语言,往往不但表意精确,而且语言形式优美生动,学生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发展语言的连贯性,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如《天山景物记》中的“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入寸的玛瑙盘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写出了天山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修辞分析的同时,反复地吟诵,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情趣;要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让他们在表情朗读中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美的感染。
四、类比联想法
修辞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课题,特别是对修辞效果和作用的讲解,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通过类比联想法来加深对一些修辞手法的理解。
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排比的特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捉词中所描绘的美妙的境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那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野图。
要改变传统的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注重知识规则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自觉得体地运用;从动态的角度,把修辞放到特定的语境里去领会它的语用价值,使修辞教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真正通过中学语文学习,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修辞教学应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最终目的,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修辞,并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母语不止于会说、会写、会读、会赏,还要说得得当,写得优美,读得悦耳,赏得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