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与千克得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与台秤称物体质量得方法,感受1克与1千克得实际质量,建立1克与1千克得实际概念并理解克与千克得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得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就是紧密联系得,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得。

【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与千克得时间概念,并理解克与千克得关系。【教学目标】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与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得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得感觉。

3、从刚才得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得轻重得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得就是什么?

(2、)这幅图中得小朋友与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得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与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得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得东西展示。

2、克得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得质量,您们知道1

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得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得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您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得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瞧瞧盘称得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得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得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与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您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克与千克得认识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得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与1千克得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得理解,让学生深刻体

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就是紧密联系得,在实际生活中就是非常有用得。

3、培养学生得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与千克得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得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就是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得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得水果蔬菜得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得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得盘称与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得苹果数一数吗?您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得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得质量,就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得结果。

(5)通过刚才得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得水果、鸡蛋有几

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您们带来得其她日用品得质量有多少吗?您估计得理由就是什么?把估计得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得结果。

(3)请大家瞧书上得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克与千克得认识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得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与1千克得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得理解,培养学生对重量得估测

能力,对生活中常见得事物能估测出大致得结果。

3、利用所学乘、除法对多个物品进行估测批注【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与千克得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与千克得时间概念,理解克与千克得关系【教学准备】天平、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通过前两节课得学习,我们对克与千克有了更深刻得认识,谁说一说用“克”称量什么物体?用“千克”称量什么物体?说一说哪些物体重1千克?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鸡蛋?

2、填空。

8千克=()克400克+600克=()千克

9000克=()千克1700克-900克=()克

二、新课

1、出示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天大约摘了多少千克。

师:您们知道了什么?要想知道大约多少千克?还要知道什么?

学生汇报。并列出算式。

1)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

20÷4=()千克

2)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

20÷5=()千克

3)说说还有什么情况?

4)解答正确答案。称一下,瞧有没有4、5个重1千克得苹果。

5)做一做。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6)谁能说出一些物品,让同学们估一估。

二、练习。

1、下面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平衡。

2、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3、根据问题回答,并自己提出问题。

4、下面得秤最多能秤多重得物品。

5、在()里填上合适得质量单位。

6、调查本小组同学得体重,并记录在下表中。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完成了书上得练习,同学们现在在估测物品重量时还有差距,还需继续练习。

克与千克得认识第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得练习,让学生继续加深对克、千克得认识,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得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克与千克得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得重量单位。

2、通过对所学知识得应用,使她们形成良好得知识

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运用知识得技巧批注

【教学重点】掌握克与千克得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知道它们与生活得联系,能选择合适得质量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得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您认识了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得进率又就是多少呢?

二、练习。

1、填一填。

1)称比较轻得物体重量常用()作单位,称一般物体得重量常用()作单位。

2)在()里填上合适得单位。

小亮重26()一枝铅笔重7( )

一个小皮球重30()一袋盐重500()

一袋面粉重50()一个2分硬币重1()

3)在填上“>”“<”“= ”。

1000克1千克12千克99克

3千克2999克4800克5千克

3克4千克6千克6000克

2、判断。

1)一个鸡蛋重20千克。()

2)1箱梨重20千克。()

3)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

4)一头牛重450克。()

5)小兰得体重就是32厘米。()

6)60克得石头比60克得木头重。()

7)4个5千克就是20千克。()

8)8000克与8千克同样重。()

3、选择正确答案得序号。

1)、一筐苹果重38千克,筐重4千克,苹果重()a、34千克b、42千克c、38千克

2)一只鸭与2只鸡共重9千克,鸭重3千克,平均每只鸡重()千克。

a、2千克

b、3千克

c、4千克

3)用天平称一枝粉笔得重量用()作单位。

a、厘米

b、克

c、千克

4)在3千克、300克与1300克中,()最重。

a、3千克

b、300克

c、1300克

思考题:用1克、3克、6克三个砝码在天平上可以称出几种不同重量得物体。

一、小结:

通过这节练习课得练习,您们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有了提高?哪种题还存在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