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质沥青生产工艺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231.67 KB
- 文档页数:3
改质沥青质量整改措施(5篇模版)第一篇:改质沥青质量整改措施改质沥青质量调节措施各值班长、反应釜工:为了提高改质沥青质量,根据近期对改质沥青生产过程的跟踪情况,特对“218”改质沥青生产做以下规定:1.焦油管式炉二段出口温度控制在398~402℃。
2.3#反应釜顶温度控制在375±1℃,1#反应釜顶温度控制在386±1℃。
3.改质沥青槽样软化点严格控制在110.5±1℃。
4.如按以上操作参数进行操作,槽样软化点偏低,可适当将1#反应釜顶温度提高1~2℃。
请各班值班长和反应釜工严格按照以上规定进行操作。
特此通知。
精制车间2006年6月27日第二篇:改质沥青行业实施方案改质沥青行业实施方案行业发展实施规划改质沥青常温下为黑色固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凝固成很脆的具有贝壳状断口的固体,呈玻璃相;没有一定的熔点,在一定的熔点范围内熔化,凝固时没有热效应。
改质沥青主要用作铝电解槽的预焙阳极块的粘结剂、制造高功率电极棒等。
改质沥青由煤焦油沥青(简称煤沥青)改质,属于煤焦油深加工产品。
煤焦油加工过程中,经过蒸馏去除液体馏分以后的残余物称之为煤沥青,一般为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
未经改质的煤沥青软化点低、挥发份高、结焦值低,生产的电极制品比电阻大,抗氧化和热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低,经过改质改善理化性质后方能满足电极生产的质量要求。
由于改质沥青的生产是煤焦化产业的延伸,下游对接电解铝行业,改质沥青价格与产业链上煤炭、煤焦油价格以及电解铝行业的景气度关系密切。
全行业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当前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本指导意见。
第一章指导路线产业的发展,要以核心领域为切入点,结合自身资源条件,重点积累关键技术,构建衔接有序的产业链条,以此推进行业的有效聚集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并成为服务区域建设的重要节点产业。
改质沥青质量整改措施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程,明确质量目标,并与所有相关人员共享。
2.明确各级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3.对所有涉及质量的流程、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档案。
二、严格选择原材料1.严格选用优质的原材料,尤其是沥青原料,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项目要求。
2.必须对每一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3.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
三、完善生产工艺1.制定标准的生产工艺流程,并确保所有操作工人理解和遵守。
2.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范,进行规范的操作指导和培训。
4.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搅拌强度等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5.进行工位巡检和抽查,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
四、加强质量检测1.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明确检测标准和方法,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
2.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达到质量要求。
3.对非标准产品进行追溯,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五、人员培训与管理1.加强员工的培训,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质量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团队合作和提升质量意识。
4.加强员工队伍的管理和安全教育,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
六、与客户沟通和反馈1.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2.对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核实、处理和反馈,确保客户满意度。
3.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七、建立质量改进机制1.建立完善的质量数据分析和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和分析产品质量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2.持续跟踪和总结质量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质沥青质量整改措施》各值班长、反应釜工:为了提高改质沥青质量,根据近期对改质沥青生产过程的跟踪情况,特对“218”改质沥青生产做以下规定:1.焦油管式炉二段出口温度控制在398~402℃。
2.3#反应釜顶温度控制在375±1℃,1#反应釜顶温度控制在386±1℃。
3.改质沥青槽样软化点严格控制在110.5±1℃。
4.如按以上操作参数进行操作,槽样软化点偏低,可适当将1#反应釜顶温度提高1~2℃。
请各班值班长和反应釜工严格按照以上规定进行操作。
特此通知。
精制车间xx年6月27日第二篇:改善改质沥青反应釜结焦的措施改善改质沥青反应釜结焦的措施马进育(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焦化厂,嘉峪关735100)改质沥青是煤焦油沥青经高温热聚反应而成的高附加值产品,用于制取电炉炼钢的石墨电极、电解制铝的电极板及电极糊等碳素制品的粘结剂。
由于其产量占煤焦油量的50%左右,因此,其产量及质量对煤焦油加工的整体效益具有决定性影响。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产铝国,随着我国对钢铁及铝产品结构的调整,高功率及超高功率电极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碳素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优质沥青的需求逐年增加。
国外焦化行业由于受环保的限制而呈现萎缩,导致对改质沥青进口的增加。
正由于改质沥青产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及较高的利润,近年来国内各大焦化厂相继增建了改质沥青生产装置,使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改质沥青的质量标准见表1。
表1改质沥青技术性能指标名称软化点,℃甲苯不溶物(ti),%喹啉不溶物(qi),%β-树脂,%结焦值,%灰分,%<一级品100~11528~348~14>18>54<0.3二级品100~120>266~8>16>500.3我厂年产30000吨改质沥青的生产装置,采用热聚法三釜串联工艺,中温沥青依次经3台串联的常压反应釜进行热聚合,发生聚合反应和缩合反应后,沥青中的低沸点组分被闪蒸,随着沥青软化点的升高,代表沥青粘结性指标的β-树脂含量也得以提高而成为改质沥青。
环保验收员的建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改进方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工程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传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和工程质量隐患,环保验收员建议在施工工艺中进行改进,以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就环保验收员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改进方向进行探讨。
一、减少环境污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
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实行封闭作业,减少粉尘和噪音的扩散。
施工现场应建立专门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及时清理工地及道路周边的扬尘。
2. 使用绿色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选用环保型的替代材料,如可降解的沥青,以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3. 合理控制施工车辆。
采取交通引导措施,减少车辆拥堵,减少尾气排放。
二、提高施工工艺的可持续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应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
环保验收员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采用低能耗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选择能耗低、效率高的设备和工艺,减少能源的浪费。
2. 推广再生材料的使用。
优先选用再生沥青,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当比例的再生骨料,提高施工工艺的可持续性。
3. 强化施工工艺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新型材料和工艺,以实现施工过程的节能减排。
三、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是保障道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此,环保验收员建议在施工工艺中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包括:1.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满足要求。
2. 健全质量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 加强验收环节。
增加环保验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高验收的专业性和严谨性,确保施工质量得以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环保问题和质量隐患,环保验收员提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可持续性和加强质量控制的改进方向。
改质沥青低温连续压力放料工艺改造摘要根据改质沥青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工艺改造和操作优化,实现改质沥青低温连续压力放料,解决改质沥青依靠高置槽料位差低温放料易堵塞管道的问题.关键词改质沥青;低温;连续压力;放料1 存在问题在焦油加工过程中,改质沥青产品是产率最大的产品,约占焦油加工量的50%~55%,由于改质沥青具有软化点高,黏度大,易堵塞管道等特性,实际生产中改质沥青放料操作被迫在高温状态下进行,传统的改质沥青放料工艺采用的是敞口式改质沥青放料工艺:沥青高置槽利用料位差,通过管道引出的热沥青,在放料筛板上成型后,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沥青放料温度在250℃左右,放料筛板离水面1m左右。
由于沥青放料温度高,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在放料过程中造成大量沥青烟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导致含有大量3.4-苯并蓖等致癌物的沥青烟气溢散,直接威胁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生产现状进行分项研究,首先确定减少沥青放料烟气产生的工艺技术方案:从工艺上减少烟气放散,主要措施一是降低放料温度,二要减少或避免沥青在空气中停留,从放料口直接进入冷却水下成型。
要达到这两点,就必须解决沥青低温凝固堵塞管道设备的问题,将沥青在较高压力下输送是必然选择。
2 改进措施1)放料工艺改进在沥青高置槽后增设过滤罐、齿轮泵、汽化冷凝冷却器,将高置槽内250℃左右的沥青经过过滤罐进入齿轮泵抽打入汽化冷却器进一步降温至150℃左右,从冷却器出来的沥青一部分打回流进高置槽,控制高置槽液位与温度,其余部分直接进入密闭放料器进行放料。
2)沥青放料器的设计为了减少沥青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将原有的敞口放料筛板改为密闭式放料器,通过工艺计算,沥青放料量在7.5—12吨/小时之间时,为了保证放料量及放料压力稳定,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经过反复试验,将放料孔直径设计为8mm,每个放料器设计了两组放料孔,一组为10个孔,另一组为8个孔,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加工量,通过旋塞截门进行转换。
改质沥青质量整改措施改善改质沥青质量的整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 加强原材料的选择和管理:a. 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 建立原材料入库管理制度,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质量评估,杜绝次品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
c. 定期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检,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公司的要求。
2. 强化生产工艺的控制和管理:a. 建立生产工艺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操作进行。
b. 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c.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产品质量出现偏差。
d.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故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a. 树立质量意识,强化全员参与,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b.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力,确保质量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c. 通过培训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
d. 建立客户投诉和反馈机制,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意见,积极解决问题,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4. 加强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a. 设立完善的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控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质量评估,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c. 建立质量跟踪和验证体系,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5. 加强供应商管理和合作:a. 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交货的稳定性。
b.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供应商的问题,与供应商共同解决和改进。
6. 强化质量宣传和培训:a. 加强对客户和市场的质量宣传,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认知和信任。
改质沥青质量整改措施改质沥青是一种常用于道路建设的材料,其质量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改质沥青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以下是我为改质沥青质量整改提出的几点具体措施:1. 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改质沥青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油渣油和改性剂等,必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原材料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供应商有合法的运营资质,并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样和检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2. 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改质沥青的质量符合要求。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禁止违反规定的操作行为。
其次,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同时,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确保工艺参数的准确记录和追溯。
3. 加强产品质量抽查和监督检测。
改质沥青的质量抽查和监督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抽查和检测制度,明确抽查和检测的频次和标准。
抽查和检测工作应由专门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其次,要及时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
对于重大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4.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
改质沥青的生产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必须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产品知识、操作技能、质量控制等方面,培训形式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
其次,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促进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5.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改质沥青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文件管理、过程控制、数据分析等方面,确保改质沥青的质量持续稳定。
改性沥青技术及生产工艺介绍、前言1、沥青传统意义上的沥青是由树脂包裹的沥青质分子团组成的胶体物质,它呈现 出很强的油质状态 <即石油质)。
胶体分为溶胶 <主要指液态密度)和冻胶 <主 要指固体密度),这取决于其成分间的平衡状态。
对沥青来说,两种状态的平 衡取决于沥青质和树脂间的相互作用,并受到外界温度的强烈影响。
事实上, 沥青温度的升高打破了其冻胶状态,使沥青分子团演变成溶胶状态。
因而沥青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常温下呈现出固体或半固体,但随温度升高 极易溶化。
这一显著的热敏感性是沥青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其主要弱点。
事 实上,沥青混合物应能够在全年不同的工作条件下保持其良好的性能。
显著的 热敏感性妨碍了沥青混合物在高温和低温时呈现出良好的性能,因而必须改进 沥青的特性以提高产品性能。
二十多年来,国际国内交通容量增长迅速,重型车辆在其中的比例也不断 增长。
面对现在和将来的繁重的交通容量,使用传统材料、按传统方法设计的 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的沥青路面的寿命将不断降低。
为了提高沥青的产品性 能,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选用某些高分子聚合体改变传统沥青的特性。
2、高分子聚合物现有的高分子聚合体种类繁多,特性各异,一般分为塑性体和弹性体。
同 样工作温度下,其性能在很多方面都不同,特别是劲度、可变形性以及冲击强 度。
图表-1显示了塑性体和高弹体代表性的应力应变特性。
图<一)plastomern.塑料;[高分子]塑性体elastomer n.[力]弹性体,[高分子]高弹体 F4Qii_iro 1 = 日呻Hr*亍酊■僮tu ■吐f ■ / MUFAlm uiirv.. of ■ □■■■Conf An -cl! wn很多高分子聚合体材料可以用来改变沥青的特性,下面我们举例说明:1. 热塑 <性)塑料 < 高弹体):苯乙烯-丁二烯??7苯乙烯 vStyrene~Butatrien&Styrene, SBS )triene[tra ?in]n.[有化]三烯 butatriene 丁三烯Butadiene 英[,bju?t?'da?i?n n.[有化]丁二烯 苯乙烯-丁二烯vStyrene-Butatriene, SB) 苯乙烯基-丁二烯-苯乙烯 vradical Styrene-Butatriene-Styrene Rsbs) vEthylene-Vinyl-Acetate , EVA) vEthylene-Methyl-Acrylate , EMA ) vPolyethylene, P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vPolychloropre ne)vNature Rubbe)4. 脆性橡胶 <Crumb Rubber )5. Styrene-Butadiene-Rubber 丁苯橡胶 SBR> 在某些应用实例中,几种高分子聚合体也可以一同使用来改变沥青性能<即 复合改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改进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在道路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施工工艺的改进措施对于保障道路施工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施工准备、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方面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改进措施。
一、施工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工程勘察与设计:确保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工程勘察和合理的设计,包括地质勘察、环境评估等。
根据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性。
2、施工人员培训: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施工意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3、施工材料准备:提前组织好沥青、骨料、沥青混凝土拌合料等材料的供应,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充足性,防止出现材料供应不及时的情况。
二、材料选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1、沥青选材:选用高质量的沥青,控制沥青的黏度和流动性,使之更好地与骨料混合,提高沥青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
2、骨料选用:选用优质的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细骨料应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确保混凝土路面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3、拌合料配合比:合理控制拌合料的配合比例,确保沥青与骨料的充分混合,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和抗裂性能。
三、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对于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直接影响。
为了改善施工工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基层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包括杂土剖面整理、基层强夯等工序。
同时,在基层处理的过程中应注意排除积水、提高基层的排水性能。
2、铺装工艺:在沥青混凝土铺装过程中,采用机械压实和手动敲打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工艺改进方案第一篇:工艺改进方案某厂生产工艺的调整与改进改质沥青生产工艺的改进随着炭化工业对煤沥青质量要求的提高,中温沥青已不能适应高强度和高密度的高档碳材料产品的生产,改质沥青以其高软化点(100~115℃)、甲苯不溶物含量高(28%~34%)、喹啉不溶物含量高(8%~14%)和结焦值高(< 54%)等优良性能替代了中温沥青,被广泛应用于炭素制品中作为粘结剂。
我厂2005年建成了1套15万t/a焦油加工装置及配套的5万t/a 改质沥青生产装置。
在设计和建设期间,考察了国内多家改质沥青生产装置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比,对传统改质沥青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经过3年多的生产运行,效果良好。
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改质沥青大多采用2个或3个反应釜串联的常压连续热聚工艺。
根据考察,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1)3号反应釜后沥青П形管的放散不畅通,易造成虹吸现象,导致釜内物料被抽空。
2)沥青П形管易堵,检修频繁。
3)改质后的高温沥青(约400℃)为泵后冷却,沥青液下泵在高温下运行,轴套易磨损变形,使用周期短。
并且高温运行对泵的性能等级要求较高,大部分厂家采用价格昂贵的进口泵。
改进措施我厂改质沥青生产装置设计时采用高温热聚法,在保持工艺流程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3釜串联工艺进行了改进,见图1。
图1 改进后的改质沥青生产工艺流程1)取消了3号反应釜后的П形管,将3号反应釜由侧线进料、底部出料改为底部进料、侧线出料,在3号釜内侧线出口处增设了200mm高的T型放散管,这样保证了3号釜内液面高于侧线出口,使改质沥青可从侧线连续满管流出。
2)将高温改质沥青冷却由传统的泵后冷却改为泵前冷却,从3号反应釜出来的改质沥青先自流入沥青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沥青中间地罐,然后由液下泵送入沥青高位槽。
3)由于高温沥青自流入沥青冷却器,我们将沥青冷却器设计成5组蛇管并联,单独运行,根据生产量的大小调节蛇管的使用数量,避免了因沥青量小、流速慢而导致冷却器蛇管的结焦。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效率改进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其施工工艺对于确保道路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改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艺效率,以提高施工效果和节约资源。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工艺的高效执行。
1.1 材料准备沥青、骨料等施工材料的准备直接影响着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施工前,应确认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和充足性,确保所有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也需要对材料进行检测与采购前评估,以确保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1.2 设备检查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施工效率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有必要,还可以考虑引进更先进的施工设备,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1.3 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是施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材料选择、施工时间安排、施工队伍组织、工序安排等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顺利进行。
二、施工工艺的改进措施2.1 制定施工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限、施工条件和资源分配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施工计划,可以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2.2 优化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工序也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措施。
通过合理的工序安排和施工流程,可以减少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和不必要的行程。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模块化构造等新技术手段,以提高施工效率。
2.3 引进新技术和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和设备被引入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以提高施工效率。
例如,采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冷拌、水泥稳定等新材料和新工艺,以提供更高效的施工方案。
2.4 强化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保证施工效率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