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为公司战略及组织管理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5.00 KB
- 文档页数:31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宏观环境分析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出于各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
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
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
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分析)M?波特教授在其巨着《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现对华为公司面临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潜在竞争者根据波特的观点,处于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取决于该产业的进入壁垒。
就电讯产品市场而言,华为公司由于较早地进入该市场,因此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培养了顾客对华为品牌较高的忠诚度,这使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进入者的竞争。
此外,电讯产品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成熟的分销渠道,在这两方面华为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这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组织结构案例分析河北金融学院会三周玉春一、案例背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由成立之初的小型电话交换机代售(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营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
经过20多年的不断调整、发展与壮大,经历了多次的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如今已成为以通信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华为从最初的被动地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发展到为强化竞争力而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让组织结构适应环境的发展,正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之一。
创业于1987年的华为,现如今其业务主要分为三个反方面:通讯设备、企业网、终端。
华为以通讯设备为主业,仅次于爱立信,是全球第二。
华为终端成立于2011年,主要生产无线网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其中智能手机自2013年起全球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三星。
华为还在欧洲、美国、印度以及国内的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全球和全国的人才与技术资源平台,建立全球研发体系。
公司的中央软件部、上海研究所、南京研究所和印度研究所已通过软件质量管理最高等级CMM5级认证。
2008年华为在全球专利申请公司排名榜上首次名列第一。
华为是中国第一民营企业、中国第一高科技企业、中国研发能力最强企业、中国最具国际化的企业,是世界500百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
华为公司的治理架构全球化公司:二、直线制(公司成立初期)·公司刚成立时,由于员工数量较少(仅有6人),产品的研发种类也比较集中,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因此采取直线制管理结构。
·这种权责分明、协调容易、快速反应的组织结构,使得华为在创业初期迅速完成了原始资产的积累。
·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华为在快速完成资本积累的同时,迅速转入自主研发。
从1990年到1995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别自主研发了: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农村数字解决方案,C$C08大型万门程控交换机等。
1995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人民币,这为之后华为进军中国市场奠定了物资基础·随着公司高端路由器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华为的员工总数也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800人,产品领域也从单一的交换机向其他数据通信产品机及移动通信产品扩张,市场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单纯的直线管理的缺点日益突出:没有专门的职能机构,管理者负担过重,难以满足多种能力要求;一旦“全能”管理者离职时,一时很难找到替代者;部门之间协调性差三、直线职能制(公司发展中期)·2003年,华为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由以往集权式结构向产品线结构改变,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浅谈华为经营战略姓名:孙莹莹学号:1041217班级:10级金融2班邮箱:slyhyy@浅谈华为经营战略摘要: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的华为有限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以其独特的经营战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的供应商。
本文在介绍华为有限公司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华为有限公司较为成功的经营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借鉴。
关键词:华为有限公司;经营战略一、华为概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由员工持股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立于中国深圳。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公司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确立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公司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目前,公司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1]。
公司以丰富人们沟通图1 华为经营领域图2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1]参见华为关于我们,/cn/about-huawei/corporate-info/index.htm和生活为愿景,秉承“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使命,形成了“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
二、华为的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华为自1987年成立以来,从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发展成为现在的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25年间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1995年,公司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2000年,实现了海外市场销售额1亿美元。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导师:顾雷雷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学科专业:电子商务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目录一、公司简介 (4)二、企业使命 (4)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5)(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L (5)1、政治环境 (5)2、经济环境 (5)3、社会文化环境 (6)4、科技环境 (6)5、环保因素 (6)6、法律环境 (6)(二)微观环境分析 (6)1、产业的寿命周期 (6)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7)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8)(一)企业资源分析 (8)1、人力资源分析 (8)2、物力资源分析 (9)3、财力资源分析 (10)4、技术资源分析 (11)5、信息资源分析 (13)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3)1、S—优势 (13)2、W—劣势 (14)3、O-机会 (14)4、T-威胁 (14)六、公司战略建议 (15)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15)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15)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15)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16)七、参考文献 (16)摘要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
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
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
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
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中国传媒大学战略管理结课案例作业作业题目: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所在学院:MBA学院班级:2010级F2班小组成员:王大健、南华芳、吕同董晶、刘远航、高威成员分工:1、PPT设计制作和资料收集,高威;2、公司简述,董晶;3、外部环境分析,南华芳;4、内部环境分析,吕同;5、SWOT分析,高威;6、战略选择与制定,刘远航;7、战略实施方案,王大健;6、战略评估与控制,高威。
任课教师:夏丹作业提交日期:2011年7月18日1.公司情况介绍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
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1.1 公司发展历程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或“华为”)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控股”)。
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没有任何第三方(包括政府)持有华为控股的股份。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华为控股的股东及出资比例如下: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截止目前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
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
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公司治理架构华为建立了清晰而全面的公司治理架构,为维持良好的企业表现和长期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及治理机构,由九名成员组成。
其主要职责为:•对公司重大战略进行决策,审批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监控其实施。
•审批重大的财务决策与商业交易活动。
•审批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结果并批准财务报告。
•建立公司高层治理结构,并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及环境变化,定期进行优化调整。
•对公司的监控机制、流程及程序的建立与维护进行监督。
•对公司业务发展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包括重大市场变化、重大危机,向管理层提供综合的建议及咨询意见。
•首席执行官的选拔、考评和薪酬确定;制定首席执行官及其它关键高层领导的接班计划。
•批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和薪酬,并对这些人员的考评提供建议和监督。
2009年,董事会就公司未来3-5年发展规划、年度预算和业务目标设定、高管任用和薪酬、重大业务流程变革和一线组织运作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审议和批准,并就公司运营的重大战略发展方向、向国内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支持公司重大合同的顺利签署等事项进行了决议。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及人力资源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对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整个公司的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七名成员组成,包括董事和总审计师。
其具体职责包括:•评审内部审计计划以及执行结果,讨论与内控风险相关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