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3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老师家的邻居有个孩子叫豆豆,活泼可爱,你们看豆豆的身高是多少?生:豆豆的身高大约是1米。
生2:豆豆身高是0.984米。
生3:我认为把豆豆的身高看作0.98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
师:我同意同学们的说法,量身高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
同学们说豆豆的身高是1米,0.98米其实都有道理。
这里的1米,0.98米,0.984米有什么关系呢?生:1米是0.984米的近似数,0.98米也是0.984米的近似数。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
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
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
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对精确度的理解及对四舍五入后小数末尾“0”的处理。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件出示:小明妈妈昨天去菜市场买水果,鸭梨1.25元1斤,挑了几个鸭梨,称得的重量是3.7斤,商贩用计算器算得的结果是4.625,妈妈应付给商贩多少元?生:4.63元师:为什么要付4.63元?看来在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值。
(二)教学求近似值的方法1.学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1)刚才你们是怎样求出4.625的近似值的?谁再来讲一讲你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4.625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的5,比4大,就向百分位进1。
4.625 4.63(2)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般都要用“四舍五入法”(3)巩固: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2.582 12.807 0.849(4)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百分位进1;千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1)但是最后小商贩说零分钱不要了,妈妈又该付他多少元呢?学生回答:将4.625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的2,比4小就舍去。
4.625≈4.6(2)巩固。
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2.582 12.807 0.849(3)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十分位进1;百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十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能够通过Rounding off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举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Rounding off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Rounding off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幻灯片或板书,出示几个小数,如0.45、0.78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小数的特点和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2. 探究(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数的精确值往往很难计算和表达,那我们能否使用近似数来代替小数呢?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近似数是一种比较接近小数的数,能够更方便地计算和表达。
教师给出两个例子,如:0.37和0.82,让学生估算这两个小数的近似数,并解释自己的策略。
3. 学习(20分钟)教师通过多个例题,引导学生学习Rounding off(四舍五入法)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示例1:学生:老师,我应该四舍五入到哪里呢?教师:我们可以观察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根据它的大小来决定四舍五入的位置。
如果小数点后的数字小于5,我们直接舍去小数点后的部分;如果小数点后的数字大于等于5,我们就进位,舍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
示例2:学生:老师,如果小数点后面还有很多位数字,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近似呢?教师:我们只需要关注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其余的数字不再考虑。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内容: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目标: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近似数末尾有零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约为 13.3亿,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梵帝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它的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人口总数为 140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
请你认真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其中数字有什么特点?(精确数、近似数)如何判断近似数——“约”其他同学呢?你们发现了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只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即可。
观察上面两组精确数、近似数,你有什么问题么(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疑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小数的近似数)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1.154的近似数是多少?(1)说说你的答案1.154≈1生: 1.154≈1.21.154≈1.11.154≈1.15(2)讨论:你支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3)小组汇报(1.154≈1是精确到各位,看十分位,十分位的数字是1,所以舍去;1.154≈1.2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百分位的数字是5,所以入;1.154≈1.15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千分位的数字是4,所以舍去。
都正确。
1.154≈1.2错)(4)一道题怎么会有这么多正确答案呢?(这道题缺条件)(5)出示:保留一位小数在练习纸上写答案(6)谁来说说你的解题过程?生: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字是5,入(进一)。
所以,1.154≈1.2 (7)指导书写:(板书:1.154≈1.2)(8)谁能连贯地把做这题的过程再说一遍?(9)练习:把3.72 0.58 9.7348保留一位小数找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来作,其他人在练习纸上写订正答案:把你的做题过程讲一讲2、小明的身高是2384毫米,用小数表示是()米,精确到百分位约是()米;他的体重是53.603千克,保留整数约是()千克?(1)读题,先完成身高的题。
小数的近似数练习教课目标:1.复惯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3.培育同学们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课要点: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课难点: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课过程:一、复习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近似数。
0 怎么办理)、保存整数部分。
5.9685 :保存两位小数、保存一位小数(末端的二、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从前我们学过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此刻我们持续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教课例 11:2003 年我国生产汽车4443900 辆,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辆”为单位的数。
再保存一位小数。
(2)指引学生剖析题目要求,理解“改写”隐含的意思和解题方法。
与小数点为之挪动成立起联系(除法)[ 理解改写的结果是如何获得的] 。
4443900 辆=444.39 万辆4443900÷ 10000=444.39(为何除以 10000?)(3)学生独立达成改写和求近似数。
(4)沟通校正:(5)察看:今日所学的哪儿是新知识?(改写的过程和方法)2.把 61581400 台改写成以“万台”作单位的数就是看这个数里有多少个万,应当如何想?(1)应当怎么办?(要把 6158100 减小多少倍?小数点应向哪个方向挪动几位?)(2)指引学生小结方法,教师说明:为了简易,只在万位后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端的 0,在数的后边加上“万台”。
板书: 61581400台 =6158.14 万台61581400 ÷10000=6158.143.练习:(1)把 356000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达成后谈谈是怎么做的。
(2) 1999 年我国生产水泥 573000000 吨,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存一位小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改写方法,理解小数位数与精确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改写方法:将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若干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相应的0。
2. 小数位数的增加与减少:小数位数增加,精确度提高;小数位数减少,精确度降低。
3.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从它的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值。
4. 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改写方法、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位数与精确度的关系,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小数的改写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位数与精确度的关系。
3. 活动一:小组讨论,探究小数的改写方法及小数位数与精确度的关系。
4. 活动二:教师讲解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学生练习并交流。
5. 活动三: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测量数据等。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与小数改写、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自信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教案教材分析:学生在之前学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形成基本的学习经验。
学情分析:在学习前唤起学生的经验回忆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创设情境,复习较大数的近似数(二)、认定目标,导入新课(三)、互动交流(四)、全课总结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
0.984是一个精确值,那我们可以说豆豆身高大约多少米呢?师: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
0.984的第三位小数是“3”,小于5,舍去,所以0.984≈0.98。
师: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师:你们还可以求出这个小数在别的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师:如果保留整数,就要把小数部分省略。
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 ,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0.984≈1。
师: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师: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
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师: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生:精确到小数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生:精确到个位生: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
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
……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
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为了实现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复习四舍五入法取较大数的近似数,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作业填空:(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 )法来保留小数的数位,保留整数时,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时,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时,精确到( )位.....(2)近似数的结果一般的说6.0比6精确,因为6.0精确到了( ),6精确到了( )位,所以6.0的末尾中的”0”不能去掉。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教案北京版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2、理解一个近似数所表示的区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逆推的能力,理解因果关系。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近似数所表示的区间。
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主要教法练习指导法教具实物投影学法指导联系实际板书设计近似数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得到7,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舍入7、46、5 最大最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一、复习导入二、新授课三、练习,巩固新知四、课堂小结五、作业1、把7、495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它的近似值各是多少?7、495≈7、507、495≈7、52、比较近似数7、50与7、5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取值范围不同)精确度不同1、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得到7,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老师讲解:舍入7、46、5 最大7、499 最小6、5012、下面各数分别是由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请分别写出三位小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8 <()()<5、6<()()<19、54<()()<0、10<()教师讲解(7、500)<8 <(8、499 )(5、550 )<5、6<(5、649)(19、535)<19、54<(19、544 )( 0、095)<0、10<( 0、104)3、你能从中总结出好的方法么。
1、实践:29页8题男生测得桌子面的宽约是42、0厘米,女生测得桌子面的宽约是42、厘米。
这两个同学通过测量得到的近似数意义相同么?教师:这两个同学通过测量的精确度不同,“42、0厘米”表示测量的结果在41、95厘米42、04厘米;“42厘米” 表示测量的结果在41、5厘米42、4厘米。
显然前者测量的误差小。
(0、05 0、5)2、思考题用 0246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独立完成指两名学生板演。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2.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学习中,在提炼方法中提高概括归纳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
3.充分利用现实情境,感受求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在表示近似数时,为什么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50047 398010师: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整数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我们用的是“四舍五入”的方法。
那么小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主题图】1.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引出问题。
师:你们看,小欣的身高是多少呢?预设1:小欣身高是0.984m。
预设2:一个小朋友说小欣身高约0.98m。
预设3:一个小朋友说小欣身高约1m。
师:那老师想问一下大家,这两位同学所说的小欣的身高,与实际身高为什么不一样呢?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0.98m和1m是小欣实际身高的近似数。
2.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师:他们是怎样得出小欣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求整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同样,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课件出示】(1)自主探究。
(2)汇报交流。
①保留两位小数。
师:小欣的身高是0.984m,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预设: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千分位上的数省略。
0.984千分位上的数是4,小于5,直接舍去,求得近似数为0.98。
②保留一位小数。
师:精确到十分位,是什么意思?如何思考?预设: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百分位上和后面的数省略。
四年级下册数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较大的不是整万、整亿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迁移规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改写大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把较大的不是整万、整亿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不是整万、整亿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区别。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450000=()万 80000=()万
1200000000=()亿 9000000000=()亿
2.情境引入:。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准确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迁移知识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就越精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我们曾经学习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大家还有印象吗?用的是什么方法?现在就让我们结合具体题目来回顾一下吧!(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31800 986534 10274 276354(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题目回忆“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引出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李阿姨去超市买了2.193千克苹果,每千克4.00元,需要8.772元,而售货员却说需要付8.8元。
为什么明明是8.772元却要求付8.8元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生:求近似数师:非常好,这位同学想到了近似数,那么,你知道8.772是保留怎样的小数位数得到8.8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明白了。
师:在实际应用小数时,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在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实用价值。
)(三)讲授新课(课件出示例1)例一:豆豆的身高是0.984米,0.984是一个精确值,那我们可以说豆豆的身高大约是多少米呢?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学生思考:要保留到哪个数位,精确到哪个数位?应观察哪个数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完成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
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本节课主要涉及两个知识点:小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小数的改写是指将一个小数根据特定的规律或方法转换成另一种小数表达方式。
在小学阶段,主要涉及到从小数转换成分数和从分数转换成小数两种改写方式。
近似数则指通过四舍五入、截断等方法将一个实数表示成另一个与其最接近的有限小数。
在学习小数的改写和近似数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分数、倒数、整数等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改写方式,能够熟练将小数转换成分数和分数转化成小数。
2.掌握近似数的求取方法,能够将一个实数近似表示成另一个最接近的有限小数。
3.能够运用改写小数和近似数的知识进行实际计算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小数的改写–从小数转换成分数的方法–从分数转换成小数的方法2.近似数–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的表示方法3.综合运用–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近似数的应用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改写和近似数的求取方法,同时对相关的数学概念进行讲解。
2.练习演算:通过实际的练习和演算,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的计算和问题解决中。
3.交流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整体交流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教学过程安排1.通过引入问题(例如顶角的等分,长短不一的笔直和曲线等),引导学生注意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应用与小数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和动力。
2.介绍小数的概念和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分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让学生了解从小数转换成分数和从分数转换成小数的基本规律和应用方法。
3.讲解近似数的定义和求取方法,通过不同的实例演示四舍五入、截断、取整等方法,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求取技巧。
4.运用小数改写和近似数的知识,进行实际的计算和应用,例如求取面积、周长、体积等。
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整体交流,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疑惑,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小数应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物体,让学生用米尺测量其长度。
(2)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如1.23米、1.24米等。
(3)教师提问:这些结果中,哪个数更接近物体的实际长度?2.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概念(1)教师解释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即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某个正数,那么这个数就可以作为另一个数的近似数。
(2)教师举例说明,如1.23和1.24都是1.236的近似数。
3.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23和1.24这两个数,提问:如何求1.236的近似数?(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3)教师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操作,即看小数点后一位数,如果小于5,则舍去;如果大于等于5,则进一。
4.练习求小数的近似数(1)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独立求近似数。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检查,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
5.应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长度、计算物品价格等,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检查,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练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应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小数近似数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除,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小数的近似数吗?生:小数的近似数就是与这个小数相近的数。
师:很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新课讲解(1)讲解“四舍五入”法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通常使用“四舍五入”法。
那么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生:四舍五入法就是将小数点后多余的位数舍去或进位。
师:对!具体来说,如果要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我们就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如果第二位小于5,我们就直接舍去第二位,保留第一位;如果第二位大于等于5,我们就将第一位加1,然后舍去第二位。
(2)讲解例题师: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个例题。
题目是:求2.345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
生:我们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即4。
因为4小于5,所以我们将第二位舍去,保留第一位。
所以2.345的近似数是2.3。
师: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例题。
题目是:求4.567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
生:我们看小数点后第三位,即7。
因为7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将第二位加1,然后舍去第三位。
所以4.567的近似数是4.57。
3.练习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1)求1.234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
(2)求3.456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
(3)求6.789的近似数,保留三位小数。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了“四舍五入”法。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请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1)5.678,保留一位小数。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京版四年级下册第17-18页,例3和例4。
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探究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并能灵活运用。
2.在探究求近似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并总结保留小数位数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的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留小数位数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出示)986534 58741 3120050047 398010 14870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 47□05≈47万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你们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为什么要把整数改写成近似数吗?(为了方便,不必说出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小数有时也不必说出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那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实用性的同时,还能体验到尝试、探索的乐趣。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出示例3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
我们今天就通过“红茶”来研究数学问题。
2、从上面表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什么?那1.964是怎样保留整数呢?A、思考:要保留到哪个数位,观察哪个数位?B、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一下.C、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做补充。
D、共同完成板书内容3、总结:你们刚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1.964保留整数的?(也就是说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 你们太棒了,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总第_______页
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
似数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__日(星期__四__)
第 16 课时(共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2.理解一个近似数所表示的区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逆推的能力,理解因果关系。
3.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近似数所表示的区间。
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
主要教法练习指导法教具实物投影学法指导联系实际
板书设计
近似数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得到7,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舍入
- - - -
最大
——
最小
——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含时间分配一、复习导
入
二、新授课
1.把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
它的近似值各是多少?
≈≈
2.比较近似数与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取值范围不同)精确度不同
1.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得到7,
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老师讲解:
舍入
- - - -
最大7. 499 最小
2.下面各数分别是由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得
到的近似值,请分别写出三位小数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
()< 8 <()
()<<()
()<<()
()<<()
独立完成
指两名学生板演。
≈
≈
结合上面的过程交流。
审清题意
试一试
同桌交流
读懂题目要求。
划重点
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
三、练习,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教师讲解
()< 8 <()
()<<()
()<<()
()<<()
3.你能从中总结出好的方法么。
1.实践:
29页8题
男生测得桌子面的宽约是厘米,女生测得
桌子面的宽约是42.厘米。
这两个同学通过测量得到的近似数意义
相同么?
教师:这两个同学通过测量的精确度不
同,“厘米”表示测量的结果在厘米
——厘米;“42厘米”表示测量的
结果在厘米——厘米。
显然前者测
量的误差小。
()
2.思考题
用0 2 4 6 .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改正
交流
交流反馈
校正
归纳总结
交流
审题
写在练习本上
交流
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交流
四舍五入法
生独立思考----指名说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