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的结构和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热力除氧器工作原理
热力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液体中溶解气体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原理基础: 热力除氧器利用液体和气体在温度变化下的溶解
度差异。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气体的溶解度下降,从而促使气体从液相转移到气相。
2. 结构和组成: 热力除氧器通常由一个加热器和一个分离器组成。
加热器用于加热液体,将其温度升高到较高的温度。
分离器则用于分离溢出气体和液体。
3. 工作步骤:
a. 液体进入加热器,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
加热器
可以采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等方式。
b.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中的溶解气体开始逐渐释放出来。
这些气体以气泡的形式从液相转移到气相。
c. 气泡进一步上升到热力除氧器的分离器部分。
在分离器中,气泡与液体分离,气体从顶部排出,而液体则下沉至底部。
d. 通过适当的排气装置,将分离出来的气体排出除氧器。
4. 应用领域: 热力除氧器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供热系
统等领域。
它可以有效去除液体中的氧气和其他溶解气体,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热力除氧器通过加热液体,利用液体和气体在温度变化
下的溶解度差异,将溶解气体从液相转移到气相,实现除氧的目的。
该设备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氧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氧气和水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一、除氧器的结构除氧器通常由以下几部份组成:1. 气体进口:用于引入气体,通常是空气或者纯氧气。
2. 水进口:用于引入水,通常是含有溶解氧的水。
3. 气液接触器:用于将气体和水进行接触,以实现气体交换。
4. 气体出口:用于排出含有溶解氧的气体。
5. 水出口:用于排出去除了溶解氧的水。
二、除氧器的工作过程除氧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气体进入:气体进口通常连接到一个气体供应系统,将气体引入除氧器中。
气体可以是空气或者纯氧气,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
2. 水进入:水进口通常连接到一个水源,将含有溶解氧的水引入除氧器中。
水通过进入除氧器的气液接触器与气体进行接触。
3. 气液接触:在气液接触器中,气体和水进行接触,并发生气体交换。
气体中的氧气会从气体相转移到水相中,从而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4. 气体排出:经过气液接触后,含有较低溶解氧浓度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排出除氧器。
5. 水排出:经过气液接触后,除去了溶解氧的水通过水出口排出除氧器。
三、除氧器的原理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和水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当气体与水接触时,氧气份子会从气体相转移到水相中。
这是由于氧气份子在气体和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氧气份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
气体与水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遵循亨利定律,即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
当气体与水接触时,氧气份子会从气体相向水相扩散,直到氧气在两相之间达到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份子会从气体相向水相转移,从而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除氧器通过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气体与水之间的接触效率,从而加速气体交换过程。
常见的气液接触器结构包括气泡塔、喷淋塔和膜接触器等。
这些结构能够将气体和水进行充分的接触,使氧气份子更容易从气体相向水相转移。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使得溶解氧的浓度在水中逐渐降低,从而实现了去除水中溶解氧的目的。
低压除氧器的结构低压除氧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氧气。
它的结构设计旨在有效地降低氧气含量,以满足特定的工业或实验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压除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低压除氧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进气口、出气口、除氧室和排气口。
进气口用于引入含氧气体或液体,而出气口则用于排出经过除氧处理后的气体或液体。
除氧室是低压除氧器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了除氧材料和除氧媒介。
排气口则用于排出除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除氧材料是低压除氧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催化剂、化学吸附剂或膜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高效的除氧性能,能够吸附或催化氧气的存在,从而降低氧气含量。
除氧媒介则是指用于传递氧气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低压除氧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氧气的吸附或催化反应。
当含氧气体或液体进入除氧室时,氧气会与除氧材料接触,并被吸附或催化分解。
这样,氧气的含量就会逐渐降低。
经过除氧处理后的气体或液体会从出气口排出,而废气则通过排气口排放。
低压除氧器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高效、可靠的除氧性能。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
在化工领域,低压除氧器常用于去除反应体系中的氧气,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在制药领域,低压除氧器可以用于去除药品中的氧气,以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
在食品加工领域,低压除氧器可以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氧气,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低压除氧器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去除气体或液体中的氧气。
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原理简单而高效。
通过使用低压除氧器,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实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
除氧器的结构和原理一、除氧器用途:旋膜式除氧器是喷雾填料式除氧器的替代产品,是一种最新型热力式除氧器,旋膜除氧器原理是补水经起膜管呈螺旋状按一定的角度喷出与加热蒸汽进行热交换除氧,给水加热到对应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除去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防止和降低锅炉给水管、省煤器和其它附属设备的腐蚀。
电力部GB1576-2001《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除氧器含氧量提出了部颁标准,即低压大气式除氧器给水含氧量应小于15ц二、除氧器结构旋膜式除氧器结构主要是由外壳、旋膜喷管、水篦子、填料液汽网、水箱、汽水分离器等组成:1. 外壳:是由筒身和冲压随园形封头焊制成。
中、小低压除氧器配有一对法兰联接上下部,供装配和检修用,高压除氧器装有供检修的人孔。
2. 旋膜喷管:由水室、汽室、旋膜管、凝结水接管、补充水接管和一次进汽接管组成。
新型旋膜器的旋膜管内增加了水膜导向装置,即使低负荷运行时也能强力旋膜,保持良好的水膜裙。
凝结水、化学补水经起膜管呈螺旋状按一定的角度喷出,形成水膜裙,并与一次加热蒸汽接管引进的加热蒸汽进行热交换,形成了一次除氧,给水经过水篦子上升的二次加热蒸汽接触被加热到接近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即低于饱和温度2-3℃,并进行粗除氧。
一般经此旋膜段可除去给水中含氧量的90-96%左右。
3. 水篦子:是由数层交错排列的角形钢制件组成,经旋膜段粗除氧的给水在这里进行二次分配,呈均匀雨雾状落到装在其下的液汽网上。
4. 填料液汽网:是由许多形状尺寸相同的单元组成的SW型网孔波纹填料,组成的一个圆筒体,该规整填料保持丝网波纹填宵和孔板波纹填料的优点外,而且通量大,压降小、操作弹性大,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永远不脱落等特点。
蓄热填料本身就是二次蒸汽的蓄热器,给水与蓄热器充分热交换,达到了深度除氧的目的,低压大气式除氧器低于10ug/L、高压除氧器低于5ug/L。
5. 水箱:除过氧的给水汇集到除氧头的下部容器即水箱内,除氧水箱内装有最新科学设计的强力换热再沸腾装置,该装置具有强力换热,迅速提升水温,更深度除氧.ɡ/L,三、除氧器技术特性和配套参数CYG-系列新型压力式除氧器四、除氧器工作原理凝结水及补充水首先进入除氧头内旋膜器组水室,在一定的水位差压下从膜管的小孔斜旋喷向内孔,形成射流,由于内孔充满了上升的加热蒸汽,水在射流运动中便将大量的加热蒸汽吸卷进来(试验证明射流运动具有卷吸作用);在极短时间很小的行程上产生剧烈的混合加热作用,水温大幅度提高,而旋转的水沿着膜管内孔壁继续下旋,形成一层翻滚的水膜裙,(水在旋转流动时的临界雷诺数下降很多即产生紊流翻滚),此时紊流状态的水传热传质效果最理想,水温达到饱和温度。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除氧器的工作原理: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氧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和化学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工作原理:1. 物理原理:除氧器通常采用膜分离技术,其中最常见的是膜式除氧器。
膜式除氧器内部包含一个半透膜,该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让水分子通过,但阻止氧气分子的通过。
2. 化学原理:除氧器中的水与空气接触时,氧气会从水中溶解到气相中,这是一种物理过程。
除氧器通过提供一种化学剂,如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溶液,使溶解氧与化学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这个化学过程称为还原反应。
二、应用领域:1. 污水处理:除氧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去除水中的溶解氧,可以防止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氧化反应,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 锅炉系统:在锅炉系统中,溶解氧会引起腐蚀和锈蚀,降低锅炉的寿命。
除氧器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氧,保护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3. 饮用水处理:除氧器也常用于饮用水处理过程中。
去除水中的溶解氧可以提高饮用水的品质和口感。
4. 医疗设备:在一些医疗设备中,如人工心脏和人工肺等,需要使用无氧环境。
除氧器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氧,确保这些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5. 食品加工:在一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如饮料和啤酒的生产,溶解氧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除氧器的应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氧,提高产品的质量。
三、除氧器的类型:1. 膜式除氧器:膜式除氧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来实现溶解氧的去除。
2. 热除氧器:热除氧器利用热量将水中的溶解氧转化为气态氧,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3. 化学除氧器:化学除氧器通过添加化学剂与溶解氧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去除溶解氧。
四、除氧器的性能指标:1. 去除率:除氧器的性能通常通过去除率来评估,即除氧器去除水中溶解氧的效果。
一般要求除氧器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
2. 流量:除氧器的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水量。
热力除氧器工作原理热力除氧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热力作用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除去,从而防止金属设备的氧化腐蚀。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力除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1. 热力除氧器的基本构造热力除氧器由壳体、水箱、加热管、出水管等部件组成。
其中,壳体是整个装置的主要承载部分,其内部有固定的结构,用于支撑和定位其他部件。
水箱是存放水的空间,加热管则是通过传导热量,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
出水管则负责排放除氧后的水。
2. 热力除氧器的工作过程热力除氧器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水的加热和除氧两个阶段。
(1)加热阶段:工作开始时,加热管中的加热介质开始加热,产生的热量通过传导逐渐传递给水箱中的水。
热量的传递使得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除氧所需的温度。
(2)除氧阶段:当水温升至设定温度后,水中的氧气开始从水中溶解出来。
由于氧气在高温下的溶解度较低,氧气借助热力逐渐脱离水体,形成气泡。
这些气泡通过水箱中的出水管排出热力除氧器,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3. 热力除氧器的工作原理热力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温度和气体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下降。
当水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会失去溶解性,从而转化为气体。
这一原理被成功地应用于热力除氧器中,通过加热水体,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除去。
4. 热力除氧器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热力除氧器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金属设备的氧化腐蚀: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会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导致金属设备的氧化腐蚀。
而热力除氧器的除氧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氧气,从而保护金属设备的表面不被氧化腐蚀。
(2)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氧气的存在会加快各种反应的进行,形成氧化产物。
热力除氧器的除氧作用能够减少氧气的含量,降低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
(3)保护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氧气的存在会导致水系统中各种设备管道的堵塞、腐蚀等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除氧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去除液体中的氧气。
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发电厂、化工厂、锅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氧气的生成、除氧器的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应用。
正文内容:1. 氧气的生成1.1 热除氧法热除氧法是一种常见的氧气生成方式。
当液体通过除氧器时,通过加热使液体中的氧气蒸发,然后通过排气系统将氧气排出。
1.2 化学除氧法化学除氧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氧气生成方式。
通过在液体中添加化学试剂,例如亚硫酸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物质,从而去除氧气。
2. 除氧器的结构2.1 进气口除氧器的进气口是液体进入除氧器的通道。
它通常位于除氧器的顶部,并与液体的供应管道相连接。
2.2 除氧室除氧室是除氧器的主要部分,液体在这里与氧气进行接触和反应。
除氧室通常由耐腐蚀材料制成,以防止氧气对设备的腐蚀。
2.3 出气口出气口是将去除氧气的液体排出除氧器的通道。
它通常位于除氧器的底部,并与排气系统相连接。
3. 除氧器的工作过程3.1 液体进入除氧器液体通过进气口进入除氧器,进入除氧室。
3.2 氧气的去除在除氧室中,液体与氧气进行接触和反应。
通过热除氧或化学除氧的方式,将液体中的氧气去除。
3.3 除氧液体的排出去除氧气后的液体通过出气口排出除氧器,进入下一个工艺环节。
4. 除氧器的应用4.1 发电厂在发电厂中,除氧器用于去除锅炉给水中的氧气,以防止锅炉腐蚀和气泡形成。
4.2 化工厂在化工厂中,除氧器用于去除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以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4.3 锅炉在锅炉中,除氧器用于去除给水中的氧气,以防止锅炉管道的腐蚀和气泡形成。
总结:除氧器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去除液体中的氧气。
它通过热除氧或化学除氧的方式,将液体中的氧气去除。
除氧器的结构包括进气口、除氧室和出气口。
除氧器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和锅炉等领域,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氧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水处理、船舶和发电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将水中的溶解氧转化为其他物质,从而实现去除氧的目的。
一、物理除氧原理物理除氧主要是利用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通过加热水体来减少溶解氧的含量。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 除氧器结构除氧器通常由一个密封的容器和加热装置组成。
容器内部设置有适当的填料或者换热器,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除氧效果。
2. 加热水体通过加热装置对水体进行加热,使水体温度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中溶解氧的溶解度逐渐降低。
3. 气体释放当水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溶解氧会逐渐从水中释放出来,形成气泡。
这些气泡会通过除氧器上方的排气装置排出。
4. 除氧效果通过加热水体,溶解氧的含量被显著降低,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二、化学除氧原理化学除氧主要是利用一些化学物质与溶解氧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其他物质,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 除氧剂化学除氧通常需要添加一种或者多种除氧剂,如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等。
这些除氧剂能与溶解氧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除氧剂与溶解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氧气还原为水或者其他物质。
这些反应可以是直接的化学反应,也可以是通过催化剂加速的反应。
3. 沉淀物形成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产物通常是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会逐渐沉淀到除氧器的底部,从而将溶解氧从水中除去。
4. 除氧效果通过化学反应将溶解氧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无论是物理除氧还是化学除氧,都能有效地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提高水质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在工业生产和水处理过程中,除氧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除氧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氧气。
它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并分为五个部份进行阐述。
一、除氧器的定义和分类1.1 除氧器的定义:除氧器是一种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氧气,以防止氧腐蚀和其他负面影响。
1.2 除氧器的分类: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除氧器可以分为热力学除氧器、化学除氧器和物理除氧器等几种类型。
二、热力学除氧器的工作原理2.1 热力学除氧器的基本原理:热力学除氧器利用温度差异温和体溶解度的关系,通过加热水体来降低氧气的溶解度,从而实现除氧的目的。
2.2 热力学除氧器的工作过程:热力学除氧器通过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氧气从水中释放出来,并通过排气装置将氧气排出系统。
2.3 热力学除氧器的优缺点:热力学除氧器具有操作简单、除氧效果好等优点,但能耗较高,对水质要求较高。
三、化学除氧器的工作原理3.1 化学除氧器的基本原理:化学除氧器利用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氧气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3.2 化学除氧器的工作过程:化学除氧器通过添加化学剂,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除氧的效果。
3.3 化学除氧器的优缺点:化学除氧器具有除氧效果好、适合于不同水质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添加化学剂,增加了运行成本。
四、物理除氧器的工作原理4.1 物理除氧器的基本原理:物理除氧器利用物理原理,如膜分离、吸附等,将水中的氧气分离出来,实现除氧的目的。
4.2 物理除氧器的工作过程:物理除氧器通过膜分离或者吸附材料,将水中的氧气分离出来,从而实现除氧的效果。
4.3 物理除氧器的优缺点:物理除氧器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添加化学剂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膜或者吸附材料。
五、除氧器的应用领域5.1 工业领域:除氧器广泛应用于锅炉、冷却水循环系统等工业设备中,以防止氧腐蚀和水垢形成。
5.2 实验室应用:除氧器在实验室中用于去除水中的氧气,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除氧器检修规程1、除氧器1.1设备结构概述及工作原理1.1.1结构概述:凝结水在流经负压系统时,在密闭不严处会有空气漏入凝结水中,加之凝结水补给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氧气。
这部分气体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不仅会腐蚀系统中的设备,而且使加热器及锅炉的换热能力降低。
除氧器的作用就是去除给水中溶解的气体,进一步提高给水品质。
除氧方法分为化学除氧和热力除氧两种,电厂常用以热力除氧为主,化学除氧为辅的方法进行除氧。
除氧器是利用热力除氧原理进行工作的混合式加热器,既能解析除去给水中的溶解气体;又能储存一定量给水,缓解凝结水与给水的流量不平衡。
在热力系统设计时,也用除氧器回收高品质的疏水。
除氧器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除氧能力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水容积足够大且有一定裕量、设有防止超压和水位过高的措施。
除氧器的汽源设计决定于除氧器系统的运行方式。
当除氧器以带基本负荷为主时,多采用定压运行方式,这时,供汽汽源管路上设有压力调节阀,要求汽源的压力略高于定压运行压力值,并设有更高一级压力的汽源作为备用。
这种方式节流损失大,效率较低;而以滑压运行为主的除氧器,其供汽管路上不设调节阀,除氧器的压力随机组负荷而改变,因不发生节流,其效率较高。
我公司除氧器采用定一滑一定运行方式,设有两路汽源:本机四抽和辅汽。
在四抽管路上只设防止汽轮机进水的截止阀和逆止门,不设调节阀,实现滑压运行。
而辅汽供汽管路上设压力调节阀,用于除氧器定压运行时的压力条件。
1.1.2除氧器工作原理热力除氧的原理建立在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基础上。
亨利定律指出:当液体和气体间处于平衡状态时,对应一定的温度,单位体积水中溶解的气体量与水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
显然,如用某种方法降低液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时(平衡压力p b大于气体在水面上的实际分压力p时),则该气体就会在不平衡压差作用下自水中离析出来,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为止。
如果能将某种气体从液面上完全清除掉(即实际分压力为0)就可把该气体从液体中完全除出。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氧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水处理、实验室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二、基本原理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 气体溶解原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
当氧气与水接触时,会发生氧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一部分氧气分子会溶解到水中。
溶解氧的浓度取决于氧气与水之间的平衡状态。
2. 气体传质原理:氧气在水中的传质过程是通过气体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的扩散实现的。
氧气分子在气液界面上扩散到水中,然后在水中进行传递和扩散,最终达到水体中的平衡浓度。
基于以上原理,除氧器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去除水中的溶解氧,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三、结构组成除氧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气液接触装置:用于将气体与水进行充分接触,促进氧气的溶解和传质。
常见的气液接触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曝气装置、膜分离装置等。
2. 气体供应系统:负责向除氧器提供氧气或其他气体。
气体供应系统通常包括气体储存罐、气体输送管道、气体调节阀等。
3. 水流系统:用于将待处理的水送入除氧器,并将处理后的水排出。
水流系统通常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水泵等。
4. 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除氧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仪表、自动控制装置等。
四、工作过程除氧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气体供应:氧气或其他气体通过气体供应系统输入除氧器。
2. 气液接触:气体与水在气液接触装置中进行充分接触,氧气分子逐渐溶解到水中。
3. 氧气传质:溶解的氧气分子在水中进行传质和扩散,通过气液界面的扩散和水中的传递,使溶解氧的浓度逐渐降低。
4. 出水排放: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道排出除氧器,溶解氧的浓度大大降低。
5. 控制和监测:控制系统监测除氧器的运行状态,根据需要调节气体供应量和水流量,以保持除氧器的正常工作。
五、应用领域除氧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生产:除氧器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锅炉、冷却水系统、发电设备等,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腐蚀和氧化。
锅炉房除氧器原理及结构锅炉房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锅炉进水中氧气的设备。
它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氧气转化为水,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除氧器的结构主要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反应室、填料层和排气口等部分。
进水口是除氧器的入口,它将含氧的水引入反应室。
出水口则是除氧器的出口,它将除去氧气的水排出。
反应室是除氧器的核心部分,它是氧气和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地方。
填料层则是为了增加反应表面积而设置的,它可以让水和还原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排气口则是为了排出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保证除氧器的正常运行。
除氧器的原理是利用还原剂将氧气还原成水。
在反应室中,还原剂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其他物质。
这个过程中,氧气被还原成水,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氨水等。
除氧器的结构和原理决定了它的应用范围。
除氧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锅炉房中,特别是高压锅炉房。
在高压锅炉房中,氧气会对锅炉造成严重的腐蚀和损害,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去除氧气。
除氧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氧气,保护锅炉的安全运行。
除氧器的性能和效率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除氧器的性能主要包括除氧率、反应速率和反应效率等。
除氧率是指除氧器去除氧气的能力,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的快慢,反应效率是指反应的完整程度。
除氧器的性能和效率取决于其结构和使用条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护和保养。
总之,锅炉房除氧器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它可以有效地去除锅炉进水中的氧气,保护锅炉的安全运行。
除氧器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氧气转化为水,其结构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反应室、填料层和排气口等部分。
除氧器的性能和效率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注意维护和保养。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氧气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一、物理吸附原理除氧器中常用的物理吸附材料是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氧气。
当水通过除氧器时,氧气会被活性炭表面的孔隙吸附,并在活性炭颗粒之间形成一层薄膜。
这样,水中的氧气就被有效地去除了。
二、化学反应原理除氧器中常用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气与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常见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当水通过除氧器时,还原剂会与水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这样,水中的氧气就被转化为其他物质,从而实现了去除氧气的目的。
三、工作过程除氧器的工作过程通常包括进水、吸附/反应和排气三个阶段。
1. 进水阶段: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除氧器。
在进水过程中,水中的氧气开始被吸附或者反应。
2. 吸附/反应阶段:水经过活性炭层或者化学反应层,其中的氧气被吸附或者反应。
吸附层或者反应层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除氧器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3. 排气阶段:除氧后的水通过出水管道排出,其中的氧气已经被去除。
排气过程中,除氧器中的氧气会被排放到大气中。
四、优点和应用领域除氧器的工作原理使其具有以下优点:1. 去除氧气效果好: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的双重作用,除氧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氧气。
2. 操作简便:除氧器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通过控制进水和出水的流量即可。
3. 适合范围广:除氧器可用于各种水质的处理,包括自来水、工业废水等。
除氧器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锅炉系统:除氧器可用于锅炉系统中,去除水中的氧气,减少锅炉腐蚀和氧化。
2. 发电厂:发电厂中的冷却水系统需要去除水中的氧气,以减少金属腐蚀和设备损坏。
3. 饮用水处理:除氧器可用于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提高水质,减少氧化物的生成。
4. 化工生产:在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水中的氧气会对反应产生影响,除氧器可以匡助去除氧气,提高反应效果。
除氧器的结构和原理
一、除氧器用途:旋膜式除氧器是喷雾填料式除氧器的替代产品,是一种最新型热力式除氧器,旋膜除氧器原理是补水经起膜管呈螺旋状按一定的角度喷出与加热蒸汽进行热交换除氧,给水加热到对应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除去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防止和降低锅炉给水管、省煤器和其它附属设备的腐蚀。
电力部GB1576-2001《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除氧器含氧量提出了部颁标准,
即低压大气式除氧器给水含氧量应小于15ц
二、除氧器结构
旋膜式除氧器结构主要是由外壳、旋膜喷管、水篦子、填料液汽网、水箱、汽水分离器等组成:
1. 外壳:是由筒身和冲压随园形封头焊制成。
中、小低压除氧器配有一对法兰联接上下部,供装配和检修用,高压除氧器装有供检修的人孔。
2. 旋膜喷管:由水室、汽室、旋膜管、凝结水接管、补充水接管和一次进汽接管组成。
新型旋膜器的旋膜管内增加了水膜导向装置,即使低负荷运行时也能强力旋膜,保持良好的水膜裙。
凝结水、化学补水经起膜管呈螺旋状按一定的角度喷出,形成水膜裙,并与一次加热蒸汽接管引进的加热蒸汽进行热交换,形成了一次除氧,给水经过水篦子上升的二次加热蒸汽接触被加热到接近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即低于饱和温度2-3℃,并进行粗除氧。
一般经此旋膜段可除去给水中含氧量的90-96%左右。
3. 水篦子:是由数层交错排列的角形钢制件组成,经旋膜段粗除氧的给水在这里进行二次分配,呈均匀雨雾状落到装在其下的液汽网上。
4. 填料液汽网:是由许多形状尺寸相同的单元组成的SW型网孔波纹填料,组成的一个圆筒体,该规整填料保持丝网波纹填宵和孔板波纹填料的优点外,而且通量大,压降小、操作弹性大,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永远不脱落等特点。
蓄热填料本身就是二次蒸汽的蓄热器,给水与蓄热器充分热交换,达到了深度除氧的目的,低压大气式除氧器低于10ug/L、高压除氧器低于5ug/L。
5. 水箱:除过氧的给水汇集到除氧头的下部容器即水箱内,除氧水箱内装有最新科学设计的强力换热再沸腾装置,该装置具有强力换热,迅速提升水温,更深度除氧.ɡ/L,
三、除氧器技术特性和配套参数
CYG-系列新型压力式除氧器
四、除氧器工作原理
凝结水及补充水首先进入除氧头内旋膜器组水室,在一定的水位差压下从膜管的小孔斜旋喷向内孔,形成射流,由于内孔充满了上升的加热蒸汽,水在射流运动中便将大量的加热蒸汽吸卷进来(试验证明射流运动具有卷吸作用);在极短时间很小的行程上产生剧烈的混合加热作用,水温大幅度提高,而旋转的水沿着膜管内孔壁继续下旋,形成一层翻滚的水膜裙,(水在旋转流动时的临界雷诺数下降很多即产生紊流翻滚),此时紊流状态的水传热传质效果最理想,水温达到饱和温度。
氧气即被分离出来,因氧气在内孔内无法随意扩散,只能随上升的蒸汽从排汽管排向大气(老式除氧器虽加热了水,分离出了氧但氧气比重大于加热蒸汽,部分氧又被下流的水带入水箱,也是造成除氧效果差的一种原因)。
经起膜段粗除氧的给水及由疏水管引进的疏水在这里混合进行二次分配,呈均匀淋雨状落到装到其下的液汽网上,再进行深度除氧后才流入水箱。
水箱内的水含氧量为高压0-7 цɡ/L,低压小于15цɡ/L达到部颁运行标准。
因旋膜式除氧器在工作中使水始终处于紊流状态,并有足够大的换热表面积,所以传热传质效果越好,排汽量小(即用与加热的蒸汽量少,能源损失小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观)除氧效果好产生的富裕量能使除氧器超负荷运行(通常可短期超额定出力的50%)或低水温全补水下达到运行标准。
高压除氧器给水含氧量应小于7цɡ/L。
五、运行和检修
1、除氧器、水箱及附件的安装、运行和检修,应按CYD(G)-型除氧器系统图及<<电站除氧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
2、除氧器应放在给水泵上方,除氧水箱最低水位与给水泵中心线间的高差应不小于6~7米。
水箱支座底板与混凝土间接触密实。
3、在除氧器进水管安装温度变送器、流量传感器,在除氧器安装水位变送器,检测进水温度、进水流量、除氧器水位等信号,并将检测信号输入给计算处理模块,以控制除氧器进水与加热蒸汽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平衡,为达到的除氧效果,保证除氧温度(104±1.5℃),调节安装在蒸汽管道上的电动执行器调节阀门,通入的蒸汽进行加热,随除氧水温高低变化而自动调整蒸汽流量大小。
补水停止后,电动执行器自动关闭。
4、水箱下部装有再沸腾管,用于锅炉上水时和机组启动时加热除氧,机组启动带负荷后即应停止使用。
另装在出水箱口装设防旋板,防止低水位时水发生旋流,相应增加水箱有效容积。
试验证明,水的旋流对水泵汽蚀影响很大,无防旋板时,水箱水位必须保持管径的3倍高度,有防旋板则可降为1.5倍以下。
5、除氧器和水箱现场焊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参数为:大气式除氧器0.2Mpa,压力式除氧器0.75Mpa。
6、旋膜除氧器的保护与报警
(1)水箱和除氧塔上设有足够数量的全启式安全阀,安全阀数量和规格应满足设计技术规程。
(2)旋膜除氧器应装设就地和远方水位计,并具有水位高、低报警装置和危险高、低水位动作装置。
除氧器水位变化控制,当水位降低时,自动启动软化水泵(冷凝水泵),给除氧器补水;当水位升高时,水泵自动停止。
7、除氧器冷态起动宜先用辅助蒸汽予热壳体15分钟,在一定汽压下,将除盐水送入除氧头,同时调控加大进汽阀,使给水在起膜段加热到接近除氧器运行压力气饱和温度(即102-104℃)。
8、调整水位调节系统,使水箱内水位维持在正常水位±100mm范围内。
(两台除氧器需并列运行时,为了平衡除氧器内压力和水位,氧水箱上须有可以连接的汽及水的平衡管。
使压力、
水温、水位尽可能一致)当水位达到正常水位±200mm即极限水位,高水位放水阀(电动闸阀)能灵活打开放水,水位降低时应自动关闭。
运行时应经常检查电动水位调节系统动作是否灵活,补给水调节阀动作是否灵活。
9、调节排汽阀的开度,使排汽量到到每吨除氧水2-3kg左右。
10、除氧器运行时,应先开进水阀,后开加热汽进汽阀,停止时相反。
11、除氧器运行时,如发现有排汽带水现象时,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
a、调节加热蒸汽进气阀
b、检查压力调整装置
c、手动降压运行
d、逐渐关闭二次加热蒸汽截止阀。
六、除氧器一般附件
· 安全阀---装在水箱上,当设备内在压力超出允许值时,安全阀自动打开泄压,起安全保护作用。
· 压力表---装在除氧器上部,监视设备内的压力,一般为1.5级型。
· 水封筒---接口装在水箱高水位上,当水箱水位超过某一极限时,能自动将超出极限水位的那部分排到疏水箱或地沟去。
·双金属温度计---装在除氧头和水箱下部,监视除氧头和水箱内水的温度。
·蝶阀---装在加热蒸汽管路上,借助自动调整器,调节加热蒸汽流量,以使除氧器内压保持在额定范围内。
·截止阀---装在补水管上,借助电动水位调节系统,调节补给水流量,以维护水箱的正常水位。
·调节阀---装在补水管上,借助电动水位调节系统,调节补水给水流量,以维护水箱的正常水位。
·电极点水位计---装在水箱上,可远程传感信号到控制室,监视水箱内的水位。
·电动闸阀---装在水箱放水管路上,当水箱水位超过某一极限时,借助电动水位调节系统,电动闸阀自动打开,将超出极限水位的那部分排到疏水箱去。
·磁翻板水位计---装在水箱上,现场直观显现水箱水位变化,也可接远传信号。
·压力自动调整器---自动调节加热蒸汽进口阀门的开度、既调节蒸汽流量,又保持除氧器内压力稳定。
·滚体装置---装在水箱一个底座下面,能自动调节热胀冷缩时的水箱平移。
·电动水位调节系统---自动调节补给水流量及控制极限水位放水阀(电动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