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2019年9月)
- 格式:ppt
- 大小:353.50 KB
- 文档页数:11
经典时空和相对论时空观
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独立的绝对存在,不受物质和能量的影响,是永恒不变的。
相对论时空观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是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存在而弯曲和变化的。
在经典时空观中,时间是一个不可逆的流,空间是一个无限延伸的三维空间。
相对论时空观则将时间和空间合为一个四维时空,其中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即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相对论时空观还引入了引力波和黑洞等概念,解释了宇宙中一些奇特的现象。
例如,引力波是由两个大质量物体运动而产生的能量波动,可以被探测器观测到。
黑洞则是由质量极大的天体引力强大到无法逃逸的区域,其存在和性质也与相对论时空观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相对论时空观是一种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时空观,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奥秘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 1 -。
第一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1.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2.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3.了解经典时空观及其基本推论. 4.了解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与相对论时空观的几个推论.一、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1.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行各业迅速发展,物理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16世纪,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解放了世人的思想.3.17世纪,伽利略发现了惯性定律、落体定律及力学相对性原理,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惠更斯、德国的开普勒分别在不同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了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4.18世纪,很多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物理学问题,从动量、能量角度完善了牛顿力学.5.19世纪,科学家用新的、更简洁的形式重新表述了牛顿运动定律,形成了分析力学.同时,经典力学由单个质点推广到多质点构成的系统,建立了刚体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等.1.(1)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2)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 )(3)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提示:(1)×(2)√(3)×(4)√二、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限性1.经典力学的伟大成就(1)经典力学把天上物体和地上物体统一起来,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使人们认识到了以现象观察和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3)建立了以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了一些交叉性的分支学科.2.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1)经典力学不适用于研究高速运动(接近光速)的物体.(2)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领域中物质结构和能量不连续的现象.1.牛顿第二定律属经典力学理论,它在高速世界还适用吗?提示:在高速世界中,物体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大,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牛顿第二定律不再适用.三、经典时空观1.惯性系与非惯性系(1)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相对于惯性系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都是惯性系.(2)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相对于惯性系做变速运动的参考系是非惯性系.2.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对于所有惯性系,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或者说,一切惯性系都是等效的.3.经典时空观(绝对时空观):时间永远均匀地流逝,与任何外界无关;空间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从不运动,永远不变.4.经典时空观的几个具体结论(1)同时的绝对性;(2)时间间隔的绝对性;(3)空间距离的绝对性;(4)物体质量恒定不变,即它们与参考系的选择(或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2.(1)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2)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 )提示:(1)×(2)×四、相对论时空观1.光速不变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观察和实验事实表明:无论光源和观察者如何运动,光速只能是c,这与经典力学的速度合成法则相矛盾.2.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1)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在哪个惯性系中,测得真空中的光速都相同.3.相对论时空观(1)“同时”的相对性:在一个参考系中同时发生两个事件,在另一个参考系看来是不同时的.(2)运动的时钟变慢: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走得快;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走得慢.运动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3)运动的尺子缩短: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运动方向上观测,它的长度要缩短,速度越快,缩得越短.(4)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2.在“时间延缓效应”中,钟表走快走慢应如何理解?提示:每个惯性系中的观测者都是使用静止于该参考系中的时钟进行有关时间的观测,对同一物理过程经历的时间,在不同惯性系中观测,测得的结果不同,并不是时钟走快了或走慢了,而仅仅是一种观测效应.对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认识[学生用书P78]1.绝对时空观是在地球范围内凭直觉经验建立起来的,它符合人们对空间、时间的主观感受;相对论时空观是在光速不变的实验事实上,以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建立的.2.经典时空观中,时间、空间、物质是彼此独立、互不联系的,时间、长度和质量这三个物理量都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相对论时空观中,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概念是从物质运动中抽象出来的,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彼此联系.3.只有在高速运动时,相对论效应才比较显著,在通常情况下,相对论效应极其微小,可忽略不计,仍可按经典时空观理解.理解时空观应特别注意参照系.时空观所研究的就是时间、空间与参考系的问题,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相对论时空观认为对于一个参照系,都有只属于这个参照系的空间和时间.所以在相对论时空观中必须时刻清楚观察者所选定的参考系.(多选)下列说法中属于经典时空观的观点是( )A.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只有量的变化,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B.时间和空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解析] 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与外界事物无关的,绝对的,故A、B、C属于经典时空观;D属于相对论时空观.[答案] ABC在经典力学中,时间、长度和质量都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1.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B.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C.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D.经典力学包含在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解析:选D.相对论的建立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而是认为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所以A、B、C错误,D正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及结论[学生用书P78]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1)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在哪个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相同.2.狭义相对论的结论(1)“同时”的相对性:在一个参考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参考系看来是不同时的,这称为“同时”的相对性.(2)运动的时钟变慢: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时钟,比相对于观察者静止的时钟走得慢.运动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3)运动的尺子缩短: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在沿运动方向上观察,物体的长度要缩短,速度越快,缩得越短.(4)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很多时,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和物体静止时的质量相等.这意味着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一个特例.可见相对论比经典力学具有更普遍的意义.相对论中的时间延缓、长度缩短、质量增大现象是观测效应,并非时钟走慢了,也并非是物体的长度、质量变化了.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火箭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哪个事件先发生?[思维流程]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解析] 可以设想在事件A发生时A处发出一个闪光,事件B发生时B处发出一个闪光,“两闪光相遇”作为一个事件,发生在线段AB中点,这在不同参考系中看都是一样的.“相遇在中点”这个现象在地面坐标系中很容易解释:两个闪光同时发出,两个闪光传播的速度又一样,当然在线段的中点相遇.火箭上的人则有如下推理:地面在向火箭方向运动,从闪光发生到两闪光相遇,线段中点向火箭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因此闪光B传播的距离比闪光A长些,既然两个闪光的光速相同,一定是闪光B发生得早一些.即B事件先发生.[答案] B事件先发生对于同一事件,在不同参考系中看到的现象是不同的.2.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 )A.真空中光速不变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C.物体的质量不变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解析:选A.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有:(1)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一切彼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考系,对于描述运动的一切规律来说都是等价的;(2)光速不变原理,对任一惯性参考系,真空中的光速都相等,所以只有A正确.易错易混——光速不变原理与速度合成关系式设某人在以速度0.5c飞行的飞船上打开一个光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正前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为1.5cB.飞船正后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为0.5cC.在垂直飞船前进方向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是0.5cD.在地面上任何地方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都是c[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易错选项错误原因根据关系式v=v船+c求得光速为1.5c,忽视光速不变原理,实际上任何物体A的运动速度不可能大于光速根据关系式v=c-v船求得光速为0.5c,实际上接近光速时,以上关系式已不B再适用将飞船速度误认为是光速,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也违背光速不变原C理,光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解析] 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知,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相同,都为c,故D正确.[答案] D(1)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即光在所有的惯性参考系中的传播速度均是光速.(2)速度合成的关系式v船岸=v船水+v水岸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对于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物体,该关系式已不再适用,此时应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去解决问题.[随堂达标][学生用书P79]1.17世纪末,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开普勒C.笛卡儿D.伽利略解析:选A.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2.(多选)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 )A.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B.研究“神舟十号”飞船的高速发射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D.研究飞机从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线解析:选BCD.牛顿力学属于经典力学的研究范畴,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并注意到低速和高速的标准是相对于光速,可判定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B、C、D中描述的运动,而A不适用.3.如果你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一星体飞行,你可以根据下述变化发觉自己是在运动的是( )A.你的质量在增加B.你的心脏跳慢了C.你的尺寸在变小D.你的感觉和在地面上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解析:选D.“你”相对飞船这个惯性参考系是静止的,因此“你”不能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你”的感觉和在地面上的感觉是一样的,D正确.4.(多选)关于质量和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与位置、运动状态无关,是物质本身的属性B.物体的质量与位置、运动状态有关,只是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变化可忽略不计C.物体的长度与运动状态无关,是物质本身的属性D.物体的长度与运动状态有关,只是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变化可忽略不计解析:选BD.由相对论的时空观可知,在物体运动的速度较低时,即远小于光速时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基本保持不变,在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速度的方向上,物体的长度随速度的增大而缩短,故B、D说法正确,A、C错误.5.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A放在地面上,B、C分别放在两个火箭上,以v B和v C朝同一方向飞行,v B<v C,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哪个时钟走得最慢?哪个走得最快?解析:运动的时钟变慢,相对观察者运动速度越大,时钟走得越慢,故C时钟最慢,A时钟和观察者相对静止,故A时钟最快.答案:C时钟走得最慢,A时钟走得最快.[课时作业][学生用书P128(单独成册)]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初,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引起了人们对时空观认识的改革的科学家是( )A.惠更斯 B.普朗克C.爱因斯坦 D.洛伦兹解析:选C.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必然联系,引起了人们对时空观认识的改革.2.如图所示,按照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火箭A是迎着光飞行的,火箭B是“追赶”光的,若火箭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则两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分别为( )A.c+v c-v B.c-v c+vC.c c D.无法确定解析:选C.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因此在火箭A、B两个惯性参考系中,观察者测量到的光速一样大,均为c,故C正确.3.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 )解析:选C.物体运动时在运动方向上,相对观察者缩短,因物体相对S系沿x方向运动,故在x方向上缩短,C正确.4.有一对孪生兄弟小明和小伟,当他们长大到20岁时,由于航天的需要,小伟要乘坐航天飞船去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小明在地球上经过了20年后,小伟才返回地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显得更年轻B.小伟显得更年轻C.他们俩一样年轻D.无法判断谁更年轻解析:选B.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相对的,即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不一定是同时的,根据爱因斯坦的时间延缓效应,当飞船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故小伟显得更年轻.5.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开创者,有关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伽利略对运动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进行了探索,得到了惯性原理,研究了抛体运动的轨迹B.伽利略提出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开创了实验科学C.伽利略的研究,无论是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上,还是在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上,都作出了奠基性的重要贡献D.伽利略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解析:选D.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开创者,A、B、C选项内容皆为其科学贡献,故A、B、C 说法均正确;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D说法错误.6.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物体的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原因是( )A.运动中的物体无法称量其质量B.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质量变化极小C.物体的质量太小D.物体的质量不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解析:选B.在宏观物体的运动中,由于v≪c,所以质量变化不大,而不是因为物体的质量太小或无法测量,也不是因为质量不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正确选项为B.二、多项选择题7.下列运动中经典力学能适用的是( )A.火箭的发射B.宇宙飞船绕地球的运动C.“勇气号”火星探测器D.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解析:选ABC.经典力学不能适用的情况是微观、高速物体的运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相对静止的参考系B.在任何惯性系中,物体的加速度都具有不变性C.按照经典时空理论,物体的长度、质量和运动时间都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D.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表明,在惯性运动的范围内不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解析:选BCD.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而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不一定是惯性系;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表明,所有的惯性系都是等效的;经典时空理论中,物体的长度、质量和运动时间都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9.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参考系A中成立,而参考系B相对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参考系B中正确的是( )A.牛顿运动定律也成立B.牛顿运动定律不能成立C.参考系B不是惯性参考系D.A和B两个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解析:选AD.由于牛顿运动定律在参考系A中成立,因此A为惯性参考系,而B相对于A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也为惯性参考系.根据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选项A、D正确,B、C错误.10.在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过的火箭,关于地面上的人和火箭中的人观察到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的时间进程变快了B.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C.火箭上的人观察到地面上的物体的长度和时间进程均无变化D.火箭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物体长度变小,时间进程变慢了解析:选BD.根据“尺缩效应”“动钟变慢”原理,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的时间进程应该变慢了,A错误,B正确;根据相对性,火箭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物体长度变小,时间进程变慢了,C错误,D正确.。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联系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也有区别。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经典时空观是一种基于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它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完全独立的,它们都是完全客观的,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而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相对的,它们受到物理客体的影响。
第二,从具体表现上来看,狭义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可以变形的,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物体的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变形。
而经典时空观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不受任何外界影响。
虽然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和经典时空观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首先,它们都是物理学家们对时空的探索和理解,它们都是由物理学家们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推断得出的结论。
其次,它们都是物理学家们对时空的一种解释,它们都是物理学家们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推断得出的一种理论模型。
比较相对论时空观和牛顿经典时空观,浅谈科学发展中的肯定与否定“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漫步于时间长河,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思考萦绕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头。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时空观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在这其中相对论时空观和牛顿经典时空观是公认的科学史上有很大影响力的时空观,下面我就对这二者进行比较,谈一谈人类科学发展中的“肯定”与“否定”。
首先,从理论基础来看这两个时空观。
这两个时空观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牛顿的经典时空观是以经典力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时空观是以光速c不变为理论基础。
其次,从内容来看这两个时空观。
由于二者理论基础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这两个时空观内容的截然不同。
这就像种下两个种类不同的种子,那最后长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同的。
这两个时空观对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关系看法不同。
牛顿经典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时间坐标系和空间坐标系是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保持不变,即时间空间观念与物质运动状态无关。
而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有物质才有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这两个时空观对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看法也不同。
牛顿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彼此无关,独立各自。
而相对论时空观则恰恰相反,它认为两个时间在不同的惯性系看来,它们的空间关系是相对的,时间关系也会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彼此不可分解的整体,只有空间和时间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光速c是建立不同惯性系间的时间和空间变换的纽带。
毋庸置疑,事实是唯一的,然而这两个时空观却给出了迥然不同的答案。
我们是不是能够肯定一方而否认另一方呢我认为不能。
虽然相对论时空观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我们不能否定牛顿经典时空观。
它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十七世纪,牛顿力学不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建立了天体力学和应用力学等等。
相对论一、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同时”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也是相同的。
(2)相对论的时空观:“同时”具有相对性,即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不一定同时。
2.“长度”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一条杆的长度不会因为观察者是否与杆做相对运动而不同。
(2)相对论的时空观:“长度”也具有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小。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
(2)相对论的时间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观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
4.相对论时空观(1)经典时空观:空间和时间是脱离物质存在的,是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之间也是没有联系的。
(2)相对论时空观: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二、狭义相对论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1)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3.长度的相对性。
4.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公式21cv u vu u '++'=。
5.相对论质量。
6.质能方程E =mc 2。
三、对狭义相对论的理解1.惯性系: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成立,这个参考系叫做惯性系。
相对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2.光速的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系无关,因为光速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推导出来的,无任何前提条件。
3.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m 与物体的速度v 有关,其关系式为。
四、广义相对论1.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1)广义相对性原理: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一样的。
(2)等效原理:一个不受引力作用的加速度系统跟一个受引力作用的惯性系统是等效的。
2.广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1)光在引力场中传播时,将会发生偏折,而不再是直线传播;(2)引力场使光波发生频移;(3)引力场中时间会延缓,引力越强,时钟走得越慢;(4)有质量的物质存在加速度时,会向外辐射出引力波。
相对论时空观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相对论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2.理解狭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3.了解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
4.初步认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内容和基本原理。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认识科学假设在科学发现上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力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相对论时空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惯性系?什么是非惯性系?举例说明。
牛顿运动定律能够成立的参考系叫惯性系,匀速运动的汽车轮船等作为参考系就是惯性系。
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
例如我们坐在加速的车厢里,以车厢为参考系观察路边的树木房屋向后方加速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房屋树木应该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但事实上没有,也就是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
这里加速的车厢就是非惯性系。
师:很好,根据惯性系的概念,不难推出,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匀速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二、新课学习(一)相对论的诞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一个简单的力学问题:如图,在列车车厢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0.5kg的小球,正随车厢一起以20m/s的速度匀速前进。
现在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前的F=5N 的拉力作用,求经10s时,车厢里的观察者和地面的观察者看到小球的速度分别是多少?通过这个例子大家看到,在两个惯性系中,虽然观察到的结果并不相同,一个是10m/s,另一个是30m/s,但我们却应用了同样的运动定律和速度合成法则,也就是说,我们相信: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这就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在一个惯性参考系内的任何力学实验都无法判断这个参考系是否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做匀速运动或者说任何参考系都是平权的。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相对性原理,并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读下图,考虑几个问题:(1)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静止时,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2)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以速度v向右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3)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以速度v向左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又是多少?小结:不论光源和观察者怎样运动,光速都是相同的。
专题06 万有引力定律考纲定位本讲共4个考点,,两个一级考点, (1)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两个二级考点(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2)环绕速度可见考试多从二级考点命制试题,选择题居多,难度有波动变化。
必备知识1.在处理天体的运动问题时,通常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其基本关系式为G Mm r 2=m v 2r =m ω2r =m (2πT)2r =m (2πf )2r .在天体表面,忽略自转的情况下有G MmR2=mg .2.卫星的绕行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1)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则r 越大,v 越小. (2)由G Mm r2=m ω2r ,得ω=GMr 3,则r 越大,ω越小. (3)由G Mm r 2=m 4π2T2r ,得T =4π2r3GM,则r 越大,T 越大.3.卫星变轨(1)由低轨变高轨,需增大速度,稳定在高轨道上时速度比在低轨道小. (2)由高轨变低轨,需减小速度,稳定在低轨道上时速度比在高轨道大. 4.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推导过程为:由mg =mv 12R =GMmR 2得:v 1=GMR=gR =7.9 km/s.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v 2=11.2 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 3=16.7 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题型洞察一.题型研究一:行星或卫星的圆周运动 (一)真题再现1.(2018·全国卷I ·T20) 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 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吴绍轩海洋资源与环境一班 2220133807【摘要】比较经典时空观与现代时空观的区别,阐述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时空观、经典时空观、相对论时空观、爱因斯坦、牛顿一、经典时空观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同一个事件不同状态的人测量情况一样.经典力学总结了低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它反映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
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与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同一物体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到的运动学量(如坐标、速度)可通过伽利略变换而互相联系。
这就是力学相对性原理:一切力学规律在伽利略变换下是不变的。
经典时空理论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
时间的坐标系和空间的坐标系是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时间间隔与空间间隔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保持不变,即时间和空间观念与物质运动状态无关且时间和空间彼此无关,各自独立存在。
自十七世纪以来,牛顿力学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建立了天体力学、应用力学等等,从地面上的各种物体的运动,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及天体的运动,都服从牛顿力学的规律,这些充分说明了牛顿力学规律的正确性。
在十九世纪末,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理论,在解释新实验事实时遇到了困难。
电磁理论的发展和十九世纪中叶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后,绝对时空观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按麦克斯韦方程中存在的常数C[4],表明电磁波在真空中沿个方向均以不变的速度C传播,这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发生了矛盾。
因为根据绝对时空观的经典速度合成定理,在不同惯性系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应在各个方向均相等。
似乎只有在某一特殊参考系中麦氏方程才取标准形式,光在各个方向上均以C传播。
人们曾引入“以太”假设[3],认为“以太”充满宇宙空间并绝对静止,光是以“以太”介质中的波动,相应于“以太”的惯性参考系就是那个特殊的参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