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6眼科护理查房眶蜂窝织炎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56
蜂窝织炎的护理措施1、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有条件可每日消毒,更换患者被服。
告知家属保持床单位、清洁的重要性,取得合作。
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使患者舒适。
2、饮食护理增加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继发感染。
饮食注意要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海鲜等食物,宜进软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ml, 保持二便通畅。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患者进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4、对症护理(1)蜂窝组织炎进展很快,面积会成倍扩大,此时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轻疼痛和肿胀,开始时使用50%硫酸镁纱布有效湿敷;当皮温升高时,冷敷能让局部乃至身体温度降低,使血管收缩,避免出血、瘀青、肿胀,降低代谢率、延缓神经传导,达到消炎止痛麻痹的目的。
(2)也可同时采取物理治疗,如应用紫外线、红外线等可促进脓肿局限;脓液排出后可选择透热法,如超短波、微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口愈合。
5、引流术后护理局部炎症的及时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应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及时更换引流装置,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规范化操作,进行手卫生消毒;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手术切口情况,如有分泌物,应及时送检进行病理学监测,根据结果对症处理。
6、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观察患肢的皮温、颜色、受损范围等,观察尿量。
7、疼痛管理抬高感染肢体并制动,以免加重疼痛。
疼痛严重者,按医嘱予以镇痛剂。
8、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安慰支持,耐心解释病情发展、治疗计划,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引导患者正确应对疾病的发生、结果,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感,积极配合治疗。
眶蜂窝织炎应该怎么进行护理
一、概述
楼下的刘叔前几天来串门,某同事看他的眼睛里有点发红,便问他为什么。
他说是前一阵子患上了眶蜂窝织炎,已经进行了治疗,现在在家里静养护理。
因为待在家里闷得慌,才来找某同事聊天。
从他那某同事得知了一些眶蜂窝织炎的护理方法,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步骤/方法:
1、眶蜂窝织炎患者在平时护理时应该用两种以上眼药液时,而
且要合理安排滴眼的时间,滴药液时注意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角膜的穿孔,导致眼球破裂。
如果是眼分泌物比较多的患者,滴眼药之前可以先用无菌棉签擦去分泌物,尽量把眼药液滴到上、下结膜囊里。
2、眼睑湿敷是眶蜂窝织炎较好的护理方法。
首先将30%至50%
的硫酸镁加热到30℃至40℃,然后适量浸湿纱布,敷在眼睑处,每
天敷两次,每次大概敷30分钟。
这样一方面能使局部的血管扩张,
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炎性渗出和水肿的吸收,减低疼痛感。
而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局部抗炎的能力。
3、如果是眶内已经脓肿的患者,在切开排脓后,会放置橡皮引
流条引流,要注意每天要换药1次,要保持引流的通畅和敷料的清洁、干燥。
眶蜂窝织炎病人的护理首先,应保持患者的眼部清洁和卫生。
护理人员应每天多次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溶液进行眼部清洗。
清洗前应先将手部彻底清洗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棉签或纱布蘸取适量的溶液轻轻擦拭患者的眼部,注意避免用力过大,以免刺激患者的眼球。
其次,应帮助患者正确使用眼药物。
眶蜂窝织炎患者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来治疗感染。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正确使用方法,并示范正确的涂抹或滴眼的方法。
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用温水清洗患者的双手,并确保眼部周围的区域清洁干净。
在使用眼药物时,应注意避免触及其他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并要求患者接受全程治疗,即使症状好转也要按时使用药物,以免病情复发。
此外,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和休息。
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此外,还应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避免过度用眼和疲劳,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另外,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患者眼部的红肿程度、分泌物的情况和视力情况等。
如发现病情恶化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此外,还应定期记录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以便于医生了解病情的发展。
最后,应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常见的并发症等。
还应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眼药物,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和复发等。
宣教的目的是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眶蜂窝织炎的认识和防治意识,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眶蜂窝织炎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眼部清洁、眼药物使用、饮食和休息、病情观察和宣教等方面。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与医生密切配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