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脆弱性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脆弱性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脆弱性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脆弱性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 -

1 目的

对公司采购原辅料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并有效控制,防止公司采购原辅料发生潜在的欺诈性及替代性或冒牌风险,确保脆弱性分析的全面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辅料的采购、储运过程。

3 职责

3.1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讨论分析本公司产品的脆弱性风险。

3.2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本程序

4 工作程序

4.1 脆弱性类别及定义

欺诈性风险——任何原、辅料掺假的风险;

替代性风险——任何原、辅料替代的风险;

4.2 脆弱性分析方法

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公司所有原辅材料的类别进行脆弱性分析,填写“原辅料脆弱性风险评估记录”,经食品安全小组讨论审核后,组长批准,作为需要控制的脆弱性风险。

4.3 脆弱性分析内容

4.3.1 食品安全小组根据“脆弱性分析记录”,对所识别的危害根据其特性以及从风险发生的严重性(S)、可能性(P)和可检测性(D)三方面;

采取风险指数(RPN= S*P*D)方式进行分析;

判断风险级别,对于高风险需采取控制措施。

4.3.2严重性的描述(P):

(P)

4.3.3可能性的描述

4.3.4风险的可检测性(D)

4.3.5风险级别判断

4.3.6控制措施选择

4.3.7 原辅材料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内容:1)掺假或者替代的过往证据;

2)可能导致掺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经济因素;

3)通过供应链接触到原材料的难易程度;

4)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5)原材料的性质

4.3.8如公司产品成品包装上有特定的标示标签,需要确保和标签或承诺声明一致。

4.4 脆弱性风险控制

对于《脆弱性风险评估表》中的风险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4.5 脆弱性风险分析更新

4.5.1 每年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食品安全小组对原辅料脆弱性进行风险评估,并记录在《脆弱性风险评估表》中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5.2 当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新所识别的风险:

所用主要原材料及包装标签发生变化,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或我公司接受的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需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重新组织人员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5.相关文件

5.1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MQ-2-017

1、表格

8.1本文件表格

- -

附件

脆弱性分析评估列表

- 考试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