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412.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一、什么是控制?在管理中控制的作用是什么?答: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有效的控制不仅要求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确定恰当地控制频度,收集及时的信息,而且要求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控制是管理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二、描述控制的过程。
答: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一:确立标准。
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规范。
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
1)确定控制对象2)选择控制的重点3)制定标准的方法二:衡量工作成效1)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三:纠正偏差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3)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三、计划与控制是如何产生联系的?为什么在控制的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答:管理人员必须在经营开始以前就检查企业是否已经或能够筹措到在质和量上符合计划要求的各类经营资源。
如果预先检查的结果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就必须修改企业的活动计划和目标,改变企业产品加工的方式或内容。
已经或将能筹措到的这些经营资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取得的结果是否符合需要?这种利用预测方法对经营成果的事先描述,并使之与企业的需要相对照,也是事先预测的一个内容。
如果预测的结果符合企业需要,那么企业活动就可以按原定的程序进行;如果不符合,则需要改变企业经营的运行过程及其投入。
“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衡量什么说通俗点就是考核什么,其实是对员工的具体要求,你要求他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这就是衡量的内容,员工有了目标,方向才能制定计划且符合衡量内容的计划,衡量的内容如果错了,就等于说给员工指错了方向,那么员工即便再努力,再认真负责,也是事倍功半的。
周三多管理学课件_第七章_控制第 7 章控制6 3>. 1 控制概述6 . 2 控制的过程与类型6 . 3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控制的概念及其与计划的关系。
2.明确控制的目的及导致控制更加重要的因素。
3.熟悉控制的过程、类型及关键控制点的使用。
4.掌握行为控制法、预算控制法、生产控制法等控制方法。
引言麦当劳公司以经营快餐闻名遐迩。
1955年,克洛克在美国创办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其菜单上的品种不多,但食品质量高,价格廉,供应迅速,环境优美。
连锁店迅速发展到每个州,至1983年,国内分店已超过6000家。
1967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办了首家国外分店,以后国外业务发展很快。
到1985年,国外销售额约占它的销售总额的1/5。
在40多个国家里,每天都有1800多万人光顾麦当劳。
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3万家连锁店,其中在中国有700家。
麦当劳金色的拱门允诺:每个餐厅的菜单基本相同,而且“质量超群,服务优良,清洁卫生,货真价实”。
它的产品、加工和烹制程序乃至厨房布置,都是标准化的,严格控制的。
它撤消了在法国的第一批特许经营权,因为他们尽管盈利可观,但未能达到在快速服务和清洁方面的标准。
麦当劳的各分店都由当地人所有和经营管理。
鉴于在快餐饮食业中维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其经营成功的关键,因此,麦当劳公司在采取特许连锁经营这种战略开辟分店和实现地域扩张的同时,就特别注意对各连锁店的管理控制。
如果管理控制不当,使顾客吃到不对味的汉堡包或受到不友善的接待,其后果就不仅是这家分店将失去这批顾客及其影响人光顾的问题,还会波及影响到其他分店的生意,乃至损害整个公司的信誉。
为此,麦当劳公司制定了一套全面、周密的控制办法。
麦当劳公司主要是通过授予特许权的方式来开辟连锁分店。
其考虑之一,就是使购买特许经营权的人在成为分店经理人员的同时也成为该分店的所有者,从而在直接分享利润的激励机制中把分店经营得更出色。
特许经营使麦当劳公司在独特的激励机制中形成了对其扩展中的业务的强有力控制。
下面为同学们整理了周三多《管理学》复习笔记,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二节控制的要求
有效的控制具有以下要求
一:适时控制
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反映偏差产生以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
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偏差未产生之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
预测偏差的发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警系统来实现。
质量控制图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预警系统。
二:适度控制
(一)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判断控制程度或频度是否适当的标准,通常要随活动性质、管理层次以及下属受培训程度等因素而变化
(二)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三)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控制费用基本上醉着控制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控制收益的变化则比较复杂
三:客观控制
控制工作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
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
1: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
经营在时空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
2:企业还必须定期地检查过去规定的标准和计量规范,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
四:弹性控制
弹性控制一般与控制的标准有关。
一般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有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
第十五章控制方式1.何谓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方式有哪些?答预算控制就是按照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类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到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进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预算控制的方式有:(1)收入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提供了关于企业未来某段时间经营状况的一般说明,即从财务角度计划了未来活动的功效和为取得这些功效所需付出的费用。
(2)支出预算企业销售的产品是在内部生产进程中加工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进程中,企业需要借助必然的劳动力,利用和消耗必然的物质资源。
因此,与销售预算相对应,企业必需编制能够保证销售进程得以进行的生产活动的预算,关于生产活动的预算,不仅要肯定为取得必然销售收入所需要的产品数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估计为取得这些产品、实现销售收入需要付出的费用,即编制各类支出预算。
(3)现金预算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人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4)资金支出预算企业对盈利进行计划安排通常被称为资金支出预算。
(5)资产欠债预算资产欠债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2.何谓经济订购批量?如何肯定经济订购批量?经济订购批量的肯定有何意义?答管理人员利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简称计算最优的订购批量,使所有费用达到最小化。
这个模型需要考虑两种本钱,一是订购本钱,即每次定货所需的费用(包括通信往来、文件处置、差旅、行政管理费用等);二是保管费用,即贮存原材料或零部件所需的费用(包括库存、利息、保险、折旧、损坏、变质损失等费用)。
当企业在一按期间内总需求量或定货量为一按时,若是每次订购的量越大,所需定货的次数就越少;若是每次订购的量越少,所需订购的次数就越多。
对第一种情况而言,定货本钱较低,但保管费用较高;对第二种情况而言,订购本钱较高,但保管费用较低。
通过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可以计算出订购量为多大时,总本钱(订购本钱和保管本钱之和)为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