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一、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我国政府决定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二、活动目标和范围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活动范围包括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三、活动内容和措施1.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明确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剂量。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规范和要求。
2.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本次活动的关键措施。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耐药性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理解,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3.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问题。
4.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是本次活动的目标之一。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
四、组织和实施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30号)要求,我部决定自2011年至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现将《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将有关工作方案和工作情况及时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马旭东、焦雅辉联系电话:************、68792097传真:************电子邮箱:*****************附件: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附件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严重的抗药性问题,威胁到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是迫切需要的。
二、活动目标1.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提高医生和患者的合理用药意识。
2.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发生率。
3.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管理体系建设。
三、活动内容1.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2.加强医生和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合理用药意识和知识水平。
3.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4.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风险认知。
四、实施步骤1.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包括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抗菌药物使用、限制抗菌药物的处方、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等。
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包括知识普及、病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医生和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3.建立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机制,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抗菌耐药情况,并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和相关医务人员。
4.开展患者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知识,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和合理用药意识。
五、预期成效1.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2.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发生率,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3.提高医生和相关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和知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4.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管理体系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六、实施措施1.加强领导和组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治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医生和患者的合理用药意识。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
4.加强监测和评估,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5.加强对医疗机构和相关医务人员的督导和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
七、工作安排1.活动筹备阶段:制定整治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汇报人:日期:•活动背景和目的•活动内容和目标•活动组织和分工目录•活动时间和计划•活动资源和保障•活动效果评估和总结活动背景和目的01CATALOGUE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但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疗效降低等不良后果。
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背景介绍目的和意义降低细菌耐药性,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高合理使用水平。
活动内容和目标02CATALOGUE活动内容概述本次活动主要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和改进。
活动将涵盖抗菌药物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预防使用、治疗使用、耐药性监测等方面。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旨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保障公众健康。
具体任务和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符合规范。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耐药性变化。
加强对抗菌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防止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
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水平。
制定和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规范,明确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和适用范围。
预期成果和目标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不必要的预防使用和滥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明显提高。
抗菌药物耐药性得到有效控制,耐药菌株出现率明显下降。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活动组织和分工03CATALOGUE反馈组由护理部和院感控科组成,负责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领导组汇报,以便对活动进行持续改进。
组织架构和成员分工领导组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医务部、药学部、护理部、院感控科和临床科室主任。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近日,我国卫生部宣布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
的发生。
该活动方案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该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定期开
展感染监测,加强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推行手卫生、穿戴无菌装具和注射安全等措施。
医疗机构还需加强对患者的风险
评估,以及对高危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尽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二、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针对目前我国抗菌药物滥用情况,该方案要求严格控制抗菌药
物的使用,充分发挥抗生素效益,控制并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
医
疗机构应加强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医师对抗菌药物治
疗的认识,规范抗菌药物的配方和使用范围。
此外,药师也需要遵
循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对患者合理解释抗菌药物的种类、使
用方法和适应症等问题。
三、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该方案要求进一步优化抗菌药
物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抗生素
的用量和疗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用药计划,针对不同病种
和不同临床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并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
行调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xxx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201l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
坚持标本兼治,以强意识、建机制、制度化、严考核为重点抓手。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使用、监测、考核奖惩等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和控制措施。
(二)坚持立足长远、标本兼治。
加强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培训,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增强自觉性和规范性。
(三)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
加强对临床科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的特点,与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四)坚持完善制度、严格奖惩。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评价、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规范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全过程,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格奖惩,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五)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
把专项整治活动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临床路径管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深化公立医医院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三、活动目标(一)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
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5、用法用量错误,部分需每日多次给药的头孢类抗菌药物每日只给药一次,如头孢美唑、头孢唑肟、头孢替安、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注射剂,头孢呋辛酯片等,如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每日2次,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每日2次给药、奥硝唑注射剂每日一次给药频次不足;给药频次过多,又如克拉霉素缓释片每日只需给药一次,如诺氟沙星胶囊每日4次给药频次过多,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每日3次给药频次过多,如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每日给药3次,给药频次过多;给药剂量偏大,如五水头孢唑林用于手术预防感染给药剂量达4g高于常规的1-2g,如头孢呋辛酯片0.75g,3/日给药剂量偏大,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增加医院感染风险,还会导致细菌逐渐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标1. 强化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2. 规范各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3. 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率,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4.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活动内容1. 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其认识水平,加强规范使用;2. 加强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药物使用监测系统,规范开药、用药和停药流程;3. 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对不合理使用进行整治;4. 推广抗菌药物替代疗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5.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多学科合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四、活动措施1. 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2. 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监督;3.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5. 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方案。
五、预期效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同时,推广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将为医疗卫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全面便民安政工作的实施。
六、结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提档升级。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成为常态,抗菌耐药性的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活动范围
全院各临床科室和行政职能科室。
四、组织管理
医教科负责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设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组织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法人代表、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对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各科室负责人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我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向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经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审核同意后,向乌鲁木齐
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
由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
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
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
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
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八)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每个月组织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医嘱点评,重点抽查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病例。
根据点评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10名的药品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进行科主任诫勉谈话,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
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六、活动方式
(一)自查自纠。
根据卫生部和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安排,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
1.专项检查。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
2.重点抽查。
对耳鼻喉科病人进行重点抽查。
3.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指导各临床科室落实各项活动内容。
结合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进。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
在推
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