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初试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368.48 KB
- 文档页数:14
第 1 页 共 1 页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MPAcc)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
1、就业前景综述
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企业来到中国开
拓市场;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大型国企越来越规范化市场化,而名营企业的发展势头也极
为迅猛。
但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也隐藏了企业人才短缺,高级人才缺口过大的问题。
2、就业方向
会计硕士专业硕士就业大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外企或大中型企业高级财务人员
2)国内或者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律师事务所
3)国家或者地方公务员
4)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3、薪资待遇
1)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初级职位平均月薪(税后)
企业 职位 待遇 企业 职位 待遇
宝洁会计年薪15万可口可乐财务会计年薪8万
沃尔玛财务年薪8万百事可乐会计年薪7万
欧莱雅财务会计年薪10万雀巢会计年薪10万
中国移动财务会计年薪9万中粮集团会计年薪8万
2)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平均薪资
企业 职位 待遇 企业 职位 待遇
普华永道审计员年薪12万安永审计年薪15万
德勤审计年薪11万毕马威审计年薪15万
3)金融机构财务会计类相关岗位平均工资
企业 职位 待遇 企业 职位 待遇
中国人民银行
会计年薪8万中国银行会计年薪7万
渣打银行财务年薪11万花旗银行财务年薪15万
高盛分析员年薪30万中材集团财务助理年薪7万
摩根大通分析员年薪14万中国人寿会计年薪7万
4)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收入较为稳定,综合福利待遇可达到年薪10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首先先给大家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是14年应届考研学生,本科来自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考研报考学校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专业硕士。
考研总分为407,总分应该是初试第四名,单科成绩如下:英语:73;政治:77;396联考:132;431专业课:125。
然后给大家说一下整个考研时间的安排吧,我的占据线比较短,刚好是4个月左右,8月份去西安、甘肃、新疆一带玩了一个多礼拜,9月初搬到本部,9月3号正式开始准备考研。
很多人都说我心态好,其实刚开始确定考研,并且看到周围的同学有的看了一轮,有的甚至于看了两轮,自己肯定会有点着急。
所以在这儿给大家先说说考研心态吧,考研确实苦,所以说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周围有同学半途放弃开始找工作,也有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的,不过我个人认为保持一个单一的心态比较好。
我当时的心态是,4个月好好准备,考上了肯定是比较理想的,没考上可以在3月份春招时找工作,所以在四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没有投一份简历,自然也没有关注任何招聘信息。
其次是处理课程与考研之间的关系,大四上学期我们共有两门专业课,所以在准备期间还要上课。
这里比较惭愧的是当时我上课次数比较少,因为学校图书馆座位有限,去上课可能回来就没座位了,所以当时课上的不多,不过最后考试还是抽了不少时间准备。
在整个考研期间,基本上没有出去玩过,我妈来北京看我,出去过1天,然后一直到考研结束都没离开学校。
整个期间有过一些小感冒,但是不会过多影响复习,最大的一次感冒休息了近一周,当时的状态是完全不能看书,所以特别着急,可能也是由于着急反而影响了恢复,所以在这儿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毕竟良好的体质是成功的基础。
接下来说说我的复习安排,复习期间我们学校图书馆是8点开门,所以我会在8点15左右到图书馆,很感谢当时图书馆4楼大叔对我们考研学生的帮助,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复习。
2014会计硕士mpacc全国各院校分数线汇总地区学校2014年MPACC复试分数线线2013年MPACC复试分数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北京235/60、苏州225/60/120 、非全日制205/50/100120/60/220苏州230北京北京大学表示不招生225/75/140北京科技大学216/41/82 209/41/82 清华大学235/75/155 225/75/140北京理工大学200/50/100 220/50/100中央财经大学全日制223/41/82、非全日制195/41/82 往届193应届219/41/8 北京交通大学202/41/82200/41/82北京工商大学208/64/120 205/64/120北京林业大学199/41/82 199/41/82首都经贸大学208/41/82 209/41/8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10/41/82 214/41/8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60/41/82 202/55/125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15/56/130 207/55/125财政部财科所229/41/82 220/41/82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224/41/82、非全日制160/41/82 210/41/82天津南开大学195/55/125 120/50/185天津商业大学191/41/82 189/41/82天津财经大学应届210、往届192、行业班166207-165/41/82(往届-全日制)辽宁东北大学200/60/120200/60/120 东北财经大学218/41/82 204/41/82 辽宁大学201/41/82 186/41/82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180/41/82 150/41/82河北河北大学214 /41/82 204/55/12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160/41/82 214/41/82 河北经贸大学203/41/82 194/41/82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18/60/120 210/60/120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3/41/82 150/41/82东北林业大学203/41/82 199/41/82(新) 哈尔滨商业大学203/41/82 150/41/82 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7/41/82 193/41/82华东交通大学203/41/82 166/41/82 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0/41/82 192/41/82浙江浙江大学225/75/115110/70/2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96/41/82 195/41/82 浙江工商大学199/41/82 196/41/82 浙江财经大学210/41/82 202/41/82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29/60/120 223/60/120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175/50/100 在职50/105/160 华东理工大学160/41/82 在职155/41/82 上海财经大学226/60/120 215/60/120 上海大学208/41/82 41/82/207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18/68/120 210/60/120江苏南京大学非在职230/60/120、在职195/55/120 220/120/60 苏州大学160/46/82 206/41/82 东南大学222/60 /130120/55/2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5/120 120/55/215 江苏科技大学180/41/82 120/55/215 南京理工大学212/100/60 194/60/100 南京财经大学215/41/82 202/41/82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00/41/82 200/41/82 河海大学215/41/82 205/41/82 江苏大学200/60/82、180/50/82 190/41/82 南京农业大学208/41/82 155/41/82山东山东大学215/60/12060/120/215中国海洋大学221/41/82218/41/82(01-04方向)174/41/82(05-08方向青岛理工大学197/41/82山东财经大学207/41/82 201/41/8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1/41/82218/41/82(01-04方向)174/41/82(05-08方向重庆西南大学160 /41/82 185/41/82 重庆理工大学非定向就业类别193/41/82、定向就业类别179/41/82173/41/82 重庆大学/ 155/40/85安徽安徽大学198/41/82 188/41/82 安徽工业大学≥191/≥41/≥82172/41/82 安徽财经大学170/82/55 180/41/82福建福州大学160/41/82 187/41/82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总分≥212,英语二≥55,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055,总分120,总分225202/55/120 55/120/200 厦门大学225/55/120 202/55/120 55/120/200湖北武汉大学全日制125/65/230、在职1类95/50/160、在职2类120/60/180120/65/215中国地质大学160 /41/82 210/65/130武汉理工大学191/60/118 180/60/1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1.财务会计:226/41/82、02.CFO与财富管理;165/41/82211/41/82(全日制)湖北经济学院192/41/82 /华中科技大学非定向:220/60120、定向:155/41/82198/120/56湖南湖南大学A线215/55/110 、B线160/45/100205/55/100湘潭大学A线185 41 82;B线165 41 82185/55/110(A线)155/41/82(B线)中南大学215/55/120 205/55/120广东中山大学200/60/120200/50/120 暨南大学定向:160/41/82、非定向:210/41/82 205/120/60 深圳大学188/41/82 173/41/82 华南理工大学210/70/125、170/50/100 60/120/200河南河南大学205/41/8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5/41/82 196/41/82四川四川大学220/68/136210/60/120 西南财经大学01方向223/41/82;02方向180/41/82 212/41/82陕西西安交通大学220/60/120 /长安大学208/41/82 200/41/82 西安石油大学170/41/82 170/41/82甘肃兰州大学185/55/110 185/55/110 兰州理工大学188/36/72 /兰州商学院176/36/72 169/36/72吉林吉林大学/ / 吉林财经大学193/41/82 185/41/82 新疆石河子大学150/36/72 175/36/72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36/72 /云南云南财经大学178/41/82 /国家线2014年MPACC国家线公布:A线:160/41/82;B线150/ 36/ 722013年MPACC国家线:155/41/82。
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2004年成为全国首批21所具有“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办学资格的试点院校之一。
2007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1月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会计学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两所院校之一。
一、项目特色(一)“官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依托“财经黄埔”的社会声誉和品牌价值,我们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了一支“官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既包括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时也涵盖了政府官员、企业家、CFO等资深专业人士。
(二)以行动学习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行动学习是一种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者亲自实践进而实现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反思和质疑、承诺和行动等环节。
我们以行动学习法再造核心课程体系,学员将带着实际问题走入课堂,将带着解决方案离开教室。
行动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将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
(三)以Oracle EPM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我们与全球知名管理软件厂商Oracle公司合作,基于企业业绩管理(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EPM)系统打造了全新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
EPM系统整合了战略财务、计分卡、成本管理、预算、合并报表等管理会计模块,学员将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平台下全面系统地学习实践管理会计专业知识。
目前,在国内此领域中我校是Oracle公司唯一的合作院校。
学员在获得专业课程学分的同时,也将获得Oracle学院颁发的课程证书,同时也将获得国内外知名咨询公司的实习机会、工作机会。
二、招生人数及学习方式120人。
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考研就业前景解析目前,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研都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就业前景,好的就业前景往往能吸引更多的考生,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就业前景也不尽相同。
近几年,会计专硕(mpacc)被公认为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那么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的就业前景具体如何,都有哪些就业方向呢?下面就由凯程老师为您做出专业的解答。
本文系统介绍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考研难度,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就业,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学费,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考研参考书,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财大考研辅导机构!一、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就业怎么样?中财大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时机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提起中财大都知道他们的会计专硕(mpacc)特别强,社会认可,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专硕(mpacc)专业一直比较热门。
各个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加盟,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毕业生平均年薪15万左右。
就业方向:在各类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职能部门、金融与证券投资部门以及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等经济部门与单位从事会计及财务管理。
二、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最近几年会计专硕(mpacc)很火,特别是清华、人大、中财大、贸大这样的名校。
清华、人大会计专硕(mpacc)的难度都比较大一些,相比较而言,中财大难度就小了很多,比贸大难度相当。
据凯程从中财大会计学院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中财大会计专硕(mpacc)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竞争自然也在增大,由于初试只考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考研难度降低,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是一大福利。
2014年考研国家线已公布
2014年03月18日17:18 新浪教育微博我有话说(5,195人参与)收藏本文
新浪教育[微博]讯 2014年考研[微博]国家线已公布,详情如下: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招生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复试录取工作;进一步加强复试,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发挥和规范导师群体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招生信息公开;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教监厅〔2013〕2号)要求,加强巡视监督,严明招生纪律,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招生单位切实提高复试录取服务水平。
为方便考生调剂,3月25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网址:)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
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招生调剂单位要规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
(新浪编辑注:箭头表示与2013年该校分数线对比变化↑表示上升↓表示下降)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新浪编辑注:箭头表示与2013年该校分数线对比变化↑表示上升↓表示下降)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5分。
点击查看大图(学术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1253 会计:全日制综合120,英语60,综合225;非全日制综合120,英语50,综合205。
清华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总分:235,英语:75,综合:155。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125300 会计(脱产) 223 41 82专业学位125300 会计(在职) 195 41 82专业学位北京工商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会计硕士:208 64 120。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会计硕士215 56 130。
财政部财科所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125300 会计:229 41 82 。
(两年两万)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125300 MPAcc会计硕士: 41 82 210(应届);192(非应届);166(行业班)。
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会计硕士:218 41 82 。
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会计硕士: 41 82 207 。
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两到三万会计硕士 120 60 226。
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1253会计:英语60,综合120,总分229。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4年MPACC分数线:学院实行差额复试,会计硕士、审计硕士两专业统一划定复试分数线:英语(二)不低于6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不低于120分,总分不低于218分;两专业统一复试,复试总比例为1:1.23。
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125300 会计硕士:41 82 207 。
武汉大学2014年MPACC分数线公布如下:(3万两年)会计(全日制) 125/65/230;会计(在职1类) 95/50/160;会计(在职2类) 120/60/180。
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会计硕士初试经历谈】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会计硕士初试经历谈】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初试总结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考研是对我们的考验,想要获得成功,我们就需要通过加倍的努力,所以在学习中理解一些前人考研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进步学习效率,所以在我们应该重视经历。
下面是为大家总结的会计学考研初试经历总结。
英语其实英语我自己的经历不是很具备参考性,因为我的英语底子一直都很好。
我建议是翻译、写作、阅读这三个局部必须每个局部都买一本资料书,完形填空就不必要了,没空分值又小,而且完形填空实在是很难进步,我记得我高考的时候写完了一本完形填空的资料书,最后面对完形填空还是两眼一黑的状态。
翻译局部最主要的是看例文翻译的时候仔细去揣摩,怎样的句式怎样去翻译,然后记下来,下次就这么用。
不知道有同学会不会看一下华尔街日报中文网,FT中文网等媒体的文章,这些网站里面有些中文文章你一看就晓得是翻译的,你甚至都想得到英文原文的句式是怎样的,特别是开头局部!还有,真题记得都自己翻译一遍。
写作局部,小作文局部我采取的是按照归纳的八大应用体小作文等自己用google、bing等英文搜索引擎搜外国人的地道表达,然后全都总结记下来,并且把重要的句子划上下划线,尽量可以背下来。
图表作文图标作文其实就是雅思的小作文,我是把剑桥雅思上面的考官范文,以及英文世界搜到的八分、七分雅思作文下载下来,从中摘抄好的句子,分类记下来。
因为图表作文的构造其实挺死板的,比方开头一句写图表表示了什么事情,接着说明详细的数据,然后就是总的概括说明了怎样一种意义之类的,把构造弄好,每句话可以有模板的,当然,必须是自己的模板。
pS,G类雅思也有小作文的信,也可以拿来用。
阅读,这个没啥经历,主要还是看功底,对了,大家一定要背单词,单词全都背会了你的阅读一定会上一个层次的。
会计专业硕士(MPAcc)考研现状及发展1.1 会计专业硕士(MPAcc )专业简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 ,简称MPAcc )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2004 年3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委员会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指导下的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4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2009 年,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25 所院校首开先河开始培养全日制双学位会计硕士,2010 年,全国招生院校增至105 所。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会计工作领导潜质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专家解读:会计硕士(财会实战派与学术派的结晶体)→职业认证(管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等)→职业经理人(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 CFO)→高职位→高薪酬!1.2 会计专业硕士(MPAcc )与会计学硕士的区别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各有侧重,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需要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备注”——会计硕士的“职业资格认证”具体如下:会计硕士毕业生考取国际性职业资格考试的免考政策1、从ACCA 协会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会计专业硕士毕业并且获得硕士学位后,即可免考国际上会计界最具影响力的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 )认证的九门课程,只需再考核14 门当中的5 门,待所有成绩合格并且具备相关条件,就可以获得国际会计行业的黄金证照——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 ACCA)。
会计学硕士(包括专硕)考研难度排名[附前辈经验]上周就有坛友问“什么时候上会计的呀”,这就来这就来~~~本帖很长,包括难度排名、考试科目,部分推荐参考用书,还有前辈的经验。
大家挑自己想看的部分就好,也可以收藏起来有心情的时候慢慢看。
咱们先看下硕士点的学校里,哪些学校有博士点。
万一不小心要接着读上去呢哈~~~01. 北京大学02. 北京交通大学03. 财政部财政科学所04. 大连理工大学05. 东北财经大学06. 复旦大学07. 哈尔滨工业大学08. 湖南大学09. 华中科技大学10. 吉林大学11. 暨南大学12. 江西财经大学13. 辽宁大学14. 南京大学15. 南开大学16. 清华大学17.上海财经大学18. 上海交通大学19. 四川大学20. 天津财经大学21. 天津大学22. 同济大学23. 武汉大学24. 西安交通大学25. 西南财经大学26. 厦门大学27. 浙江大学28. 中国海洋大学29. 中国人民大学3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2. 中南大学33. 中山大学34. 中央财经大学35. 重庆大学36. 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37. 北京科技大学38. 首都经贸大学39. 对外经贸大学40. 山西财经大学41. 浙江工商大学42. 哈尔滨商业大学(无排名先后)工商管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01. 清华大学02. 中国人民大学03. 厦门大学04. 西安交通大学05. 中山大学会计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01. 中央财经大学02. 上海财经大学0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4. 东北财经大学05. 西南财经大学 1. 清华大学难度:★★★★★ 性价比:★★★★★不指定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和参考材料,不划定考试内容范围,也没有往年真题可以借鉴,所以准备起来没什么针对性;录取率2%,这就够吓跑一堆人的了。
But清华的专业课素称难度高和计算量大,估计正是这个原因,报考人数没有人大火爆。
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MPAcc初复试经验谈作为中央财经大学MPAcc已上岸学姐,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从初试到复试一系列的问题,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一、全年规划复习规划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制定,学姐学长们给出的经验帖都是建议。
我的个人规划是:前期也就是现在到暑假(大概6月份的)的这段时间,是用来打基础的。
我是先过一遍数学和逻辑知识点的,再加上英语词汇、长难句的训练。
尤其是英语或者是数学不太好的同学,一定要在前期的时候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在之后的拔高中不会掉队;然后一直到9月份,我是主要拔高和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逐渐提高做题的难度,英语在这段时间主要做阅读训练,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9月份到11月份初的话,主要做真题,一定要以真题为准,认真对照答案进行修改,同时找到对应的知识点;12月份的话基本快考试了,主要看看错题,抓漏补缺。
可以在考研文库里查历年真题,基本上都有。
其中在10月份左右(也就是填志愿的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Mpacc的志愿实际上只能填一个。
所以大家可以先做一到两套的真题,给自己进行估分(这里的估分要求真实,粗心错的分也要扣掉)。
在具体填志愿的时候,还可以多估计5-10分,因为到考前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你是可以去冲刺的。
二、初试部分1、数学:具体用书是辅导班发的讲义,《要点精编》、《冲刺600题》、《数学高分指南》,《新祥旭管理类联考真题汇编》、《王洋数学讲义》《孙华明秒杀技巧》,《数学分册》、《数学精点》等。
管理类联考的数学跟初高中数学很像,考查内容相对来说简单的,但是考题却很灵活,大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一小题就是3分。
普遍反映的难点一般是排列组合和应用题,其他的难度都应该低于这两个部分。
前期就是通过《数学分册》来回顾初等数学知识点,然后再搭配《数学精点》来做。
此外,我还比较推荐《要点精编》,个人认为《要点精编》比较基础,但是一定要完全掌握里面的知识点,适合作为主要的基础书籍,可以选择跟视频搭配起来看。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大纲、真题、招生人数和分数线凯程青青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中央财经大学MPAcc复试专业课真题、考研大纲、招生人数和分数线信息,分享给大家!一、复试真题1.名词解释(4分/题)(1)持续经营(2)速动比率(3)递延年金(4)投资收益率(5)安全边际2.简答题(10分/题)(1)现金流量表,及其内容(2)趋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3)边际贡献,及其实际应用3.论述题(15分)什么是资产,以及资产的确认条件;区分题目中的业务类型是否是资产。
A企业代销商品收取服务费B企业融资租入的资产C企业购入的商品运输在途货款已结清D企业经营租出的资产E企业出售的资产,但合同约定了固定价格回购4.计算题(1)给出一些财务分析指标,计算总资产平均余额,营业利润率(10分)(2)计算一个投资项目的各期现金流量,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获利指数(15分)(3)盈亏平衡计算,给出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和营业利润,求固定成本及固定成本变动后目标营业利润下的销量(10分)二、分数线情况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MPAcc全日制:242/42/84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MPAcc非全日制:181/42/84三、招生人数及复试详情初复试权重3:7,初试满分300,复试满分100总分=初试×30%+复试×240%根据中央财经大学18年公布名单显示,统考生190人进会计专硕全日制复试,其中最高分261,最低分242。
最终淘汰101人,录取了89人。
四、复试参考书《中级财务会计》王君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第五版);《成本管理会计》孟焰、刘俊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审计学》丁瑞玲、吴溪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8第四版);《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六版);《财务管理学》白蔚秋、潘秀丽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8第二版)。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初试经验管理类综合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数学、逻辑和写作。
其中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总分200。
下面我将每一部分的复习情况作具体说明。
1数学部分该部分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涉及的知识全是高中时所学的初等数学知识,而且是最为基础的那些,如代数关系、二次函数、数列、几何等,完全不涉及高等数学。
个人觉得,高中时数学成绩不是很差,数学基础还行的同学,对于该部分只要做适量的练习,温故一下高中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恢复一下做题的感觉,该部分肯定能得高分。
时间安排:2010年5、6月份,本人刚决定考MPAcc,买了机工版的《综合能力考试辅导教材》,当时看这本书纯粹为了熟悉一下考点,做完后觉得知识点不多,出题也不难,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只需考前几个月把握一下做题的感觉即可。
之后就是暑假的两个月,为了准备注会就没复习综合。
从9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我重点做了北航出版的《数学高分指南》,该书强烈推荐,很不错。
由于2011年综合大纲数学部分又新增了几个知识点,如空间立体几何等,所以在11月份买了高教出版的《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解析》,重点看了新增知识点,其他考点选择性的看了一些。
12月份下旬一直到考前,回顾一下之前的错题,然后做机工的《联考模拟试卷》,两天一套。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复习该部分喜欢把重点放在一些难点、难题上,这就大错特错了。
数学题量是25,其中15题选择,10题充分必要性判断,而时间限定在60分钟之内,最好能50分钟完成,否则后面时间会不够,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题才2分多钟,如果考试时花六七分钟去做一个难题,即使对了也是不值的。
另外,做过真题会知道,数学题一般都很简单基础,一张考卷最多就三四个题有点难度。
所以我的建议是,复习时没必要做太难的题,只要做到比真题略难就行,重点锻炼在限定的时间内提高正确率的能力;考试时合理安排时间,难题果断跳过,做到不该错的不错足矣。
2逻辑部分该部分虽然叫做逻辑考试,但其很少涉及逻辑专业知识;题材虽出自于科学、经济、法律等某一专业领域,但也不会考你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它所考察的是一般的、基础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任何专业的学生,只要是正常人,有着正常的思维,都能做好它。
逻辑一共有30题,记得最初还在犹豫要不要报考MPAcc时,我做了一套综合的模拟题,当时30个逻辑题我错了大概一半,经过4个月的复习之后,我基本能保证在错5个之内。
我的时间安排是:5、6月份做的机工的《综合能力考试辅导教材》,那是第一次接触逻辑,比较陌生,错误也很高,很多逻辑关系都很混乱,典型的剪不断理还乱,当时也主要是为了熟悉一下题型;7、8月份干别的去了,没有看;9月中旬到10月,重点看的北航的《逻辑高分指南》,这本书个人感觉也很不错,逻辑关系词的讲解以及练习的分析都很到位,本人做逻辑题的能力提升主要得益于这本书;11月份,把《综合能力大纲解析》上的逻辑部分稍微看了一下,当时由于政治复习紧张,该部分的时间安排较少,每天稍微看看,做到不丢失做题的感觉就行;12月份,把《高分指南》的错题回顾了一遍,然后就是做机工的《联考模拟试卷》,两天一套。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逻辑复习误认为只要做题越多,逻辑感就会越强,正确率就会越高。
逻辑题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怎么错的都不知道,有时候做下来感觉颇好,一对答案错一大片。
做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弄明白各个逻辑关联词之前的关系以及互相转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题,效果会事半功倍。
逻辑题一共是30题,时间最好限定在50分钟之内,平均每题两分钟不到,而逻辑题的阅读量有非常大,所以时间肯定很紧。
我建议在复习的前中期,不要太拘泥于时间,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或题目,即使花半个小时也要把它弄明白,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理解最重要,在理解了之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即使题材不同也能全部做对;复习的后期,主要就是整套的做题,在之前几个月的复习基础之上,一定要提高解题速度并保证正确率,另外思维的清晰和做题的正确率关系很大,如果考试时状态不好,即使你之前复习很不错,也会错很多,所以在后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调整思维,保证在做该部分时思维非常清晰;考试时和数学一样,合理安排好时间,遇到逻辑关系复杂一时无法弄清的题目果断跳过,只要思维清晰,不该错的保证不错,结果肯定不差。
3写作部分写作部分一共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第二篇是论说文。
论证有效性分析与逻辑部分关系很大,主要就是找出文章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逻辑学好了,错误自然就能找到,另外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有固定的方式和模板,只要看几篇不错的范文就能写好;论说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与高考作文基本一样,说的通俗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对付这篇文章问题肯定不大。
我自小语文就学不好,作文也写不好,就那点水平放在那,低不成高不就。
大家都知道写作能力是靠日积月累的,短期复习不会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本人也就没有安排很多的时间来准备写作,写作部分一共65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40分,差不多刚及格。
我觉得写作的复习可以参插在平时的复习中,比如说刚吃好饭不想看书的时候,或者看英语、政治、专业课看烦的时候,可以把作文资料拿出来看几篇文章,用来调节一下大脑,只要每天看一点,到考试也就差不多了。
我写作的复习资料是机工版的《写作分册》,自认为还不错,范文好,材料也多。
前期的复习中,我一般只是看,不会动手去写,主要就是积累一些好的写作材料和例子。
不过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动手写几篇文章,第一是熟悉写作的思路,论说文的写作十分规范,一定要把握好,别把论说文写成记叙文或散文;第二就是掌握写作时间,综合考试的时间是非常紧得,前面数学和逻辑部分做的稍慢,或者写作构思太久,写字太慢都会导致文章写不完,我在刚开始动手写时,每次都差200字左右没写完,也就是差十来分钟,如果考试遇到这种情况,必然得不到高分,所以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写几篇文章提高写作速度。
对于写作部分的复习我提两点建议:第一,多看经典范文。
尤其是论证有效性分析,文章结构很死板,对语言组织要求也不高,只要范文看多了,逻辑漏洞找对了,就能得高分;论说文主要借鉴一些好文章的写作方式和布局结构,然后结合自己积累的材料,也就OK了。
第二,多积累一些成功企业家的事例。
综合考试的时间非常紧,根本没有时间让你在考场上认真构思作文,所以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提出论点后直接用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论证。
我仔细分析了近十几年来联考综合写作部分的变化,发现在最初几年,与高考的议论文基本一样,给出的论点没有针对性,可能写人生,可能写道德,可能写奋斗,然后进行论证,论据可以用古代文人,历代帝王,著名科学家等,然而最近几年联考论说文的写作趋势是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一般这些热点问题也是企业界的热点问题,为了论证这方面的论点,最好的论据就是企业界的一些成功人士,比如马云的创业史、史玉柱的大起大落、张瑞敏的科学管理等案例。
这样虽不能保证写作部分得高分,一般40分以上是没问题的。
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较容易进⼊状态。
但是,这类考⽣最容易产⽣轻敌的⼼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较为陌⽣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起对这⼀学科的认知构架,第⼀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的知识具有全局和⽅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个陌⽣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陌⽣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定要天天都埋头苦⼲或者从早到晚⼀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异。
⼀般来说,考⽣应该做到平均⼀周有⼀天的放松时间。
四轮复习法第⼀轮复习:每年的2⽉̶̶8⽉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最⼩、最清闲的时段。
考⽣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对于跨专业的考⽣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完全可以超越这⾥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年的10⽉份就开始。
⼀般来说,第⼀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
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考⽣在第⼀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轮复习:每年的9⽉̶̶12⽉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
第⼀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解决,以防后患。
对于考⽣来说,这4个⽉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
⼀项这是⼗分重要的⼯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
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的语⾔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
然后看⾃⼰的笔记并形成⾃⼰的东⻄,因为考试是需要⽤笔来表达的。
所以,把第⼀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答卷的⽅式写⼀遍,效果是⼗分突出的。
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
⼀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些超越范围的考题。
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第三轮复习:12⽉中旬̶̶考前⼀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轮和第⼆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给⾃⼰出题并且结合本年度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下解题思路和技巧。
复习的尺度⽅⾯,则是查阅最新的热点问题,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较完整了。
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段。
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应该注意调节⾃⼰的专业兴奋程度,积极地和考研盟友针对某些问题进⾏辩论,汲取对⽅的复习⼼得。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查缺补漏和深化理解。
第四轮复习:考前⼀周̶̶考前⼀天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去搜集答案了。
这是⼀个博弈的阶段,把⾃⼰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
这⾥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态,准备应考,让⾃⼰找到考试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