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美丽的窗花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手工艺术课程,教材第7章《剪出美丽》,详细内容为窗花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窗花的传统文化背景,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审美观。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个性化的窗花作品,提升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如折纸、剪切、展开等。
教学重点:了解窗花的文化背景,学会运用基本剪纸技巧创作窗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样品、投影仪、示范用白板。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美丽的窗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窗花是如何制作的吗?”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窗花制作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窗花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窗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同时,展示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纸、剪切、展开等。
3. 示范讲解(10分钟)分步骤示范制作窗花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剪刀、折纸的顺序等。
4.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窗花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剪纸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窗花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制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窗花》2. 内容:(1)窗花的起源和发展(2)剪纸基本技巧:折纸、剪切、展开(3)窗花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品美观、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窗花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窗花特色,提升剪纸技能。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将剪纸艺术运用到其他领域,如家居装饰、贺卡制作等。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教案: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中班美术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美丽的窗花》。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种类和特点,并通过剪纸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剪纸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种类和特点。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剪纸,使作品具有窗花的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窗花图片、剪纸模板、剪刀、红纸。
学具:剪刀、红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窗花图片,让学生了解窗花的美丽。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窗花是从哪里来的吗?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讲解窗花的起源、种类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窗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寓意着吉祥、幸福。
3. 剪纸演示(10分钟)展示剪纸模板,讲解剪纸的技巧。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剪出具有窗花特色的作品。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剪纸模板,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窗花的起源、种类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描述一下窗花的起源、种类和特点。
答案:窗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窗花有剪纸、玻璃画、刺绣等多种形式,寓意着吉祥、幸福。
2. 请学生谈谈自己剪纸的体会,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答案:剪纸是一项有趣的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我感受到了窗花的美丽。
我的作品是一幅剪纸窗花,我运用了所学技巧,剪出了花鸟鱼虫等图案,希望它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参观剪纸艺术展览,欣赏各种窗花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将剪纸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如制作节日装饰、礼品等。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窗花》精品教案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美丽窗花》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手工艺术活动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窗花制作技巧和设计理念展开。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掌握基本剪纸技巧,解窗花传统文化意义,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窗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解窗花起源和寓意,培养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兴趣。
2. 掌握基本剪纸技巧,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剪纸技巧掌握、窗花设计创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兴趣,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纸模板、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样品等。
2. 学具:剪纸模板、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背景,引导幼儿谈论过年习俗,如贴窗花、放鞭炮等。
通过讲述窗花来历和寓意,激发幼儿对窗花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向幼儿介绍剪纸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刻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3. 例题讲解(5分钟)指导幼儿按照剪纸模板制作窗花,边讲解边演示,使幼儿明确制作步骤。
4. 幼儿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按照模板和所学技巧,独立完成窗花制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及时纠正错误。
5. 随堂练习(5分钟)提供不同难度剪纸模板,让幼儿自主选择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6.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窗花作品,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教师对每个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为家人制作一幅窗花,并讲述窗花寓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基本剪纸技巧,完成窗花制作。
但在创新设计方面,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难度。
今后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结合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幼儿开展“窗花设计大赛”,鼓励幼儿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更多具有创意窗花作品。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美丽的窗花》选自《幼儿园手工艺术》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指导幼儿运用剪纸技巧,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窗花作品。
详细内容包括剪纸的基本技巧、窗花的图案设计以及色彩的搭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窗花图案的设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纸范例、剪刀、彩纸、胶水、画笔。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精美的窗花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对折、沿线剪、镂空等。
同时,示范窗花的制作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一个简单的窗花图案,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的特点,分析制作步骤。
4. 幼儿动手操作(15分钟)指导幼儿运用剪纸技巧,按照例题图案进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自由发挥,设计并制作自己喜欢的窗花图案。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剪纸的基本技巧,并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窗花作品。
2. 答案:(1)剪纸基本技巧:对折、沿线剪、镂空等。
(2)窗花作品: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并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窗花作品。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剪纸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探索更多关于剪纸的技巧和图案设计。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次中班剪纸活动以《美丽的窗花》为主题,选用教材为《幼儿园剪纸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窗花的意义、窗花的制作方法和窗花的装饰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文化背景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程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铅笔、水彩笔、示例窗花作品。
学具:剪刀、彩纸、铅笔、水彩笔、作品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美丽的窗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窗花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引发学生对窗花的兴趣。
2. 讲解窗花的意义(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窗花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窗花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应用和寓意。
3. 示范窗花制作方法(10分钟)教师演示窗花的制作过程,包括折叠纸张、剪切形状、装饰图案等步骤,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窗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窗花的意义、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描述窗花的文化背景和制作方法。
2.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制作窗花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3. 请学生思考如何将窗花的装饰技巧应用到其他美术作品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学生对窗花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在耐心细致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操作习惯,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窗花的技巧应用到其他领域。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剪纸艺术展览,深入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美丽的窗花》选自幼儿园中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引导幼儿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通过制作窗花,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感受剪纸窗花的美丽,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 学习并掌握简单的剪纸技巧,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如折纸、剪裁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纸样品、剪刀、胶棒、彩纸、示范用纸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各种窗花,让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观察窗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3)讲述窗花的来历,介绍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
2. 示范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剪纸过程,讲解折纸、剪裁等基本技巧。
(2)强调剪刀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3)解答幼儿在剪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幼儿操作(10分钟)(1)分发彩纸、剪刀等材料。
(2)引导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进行剪纸。
(3)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幼儿掌握剪纸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剪纸练习,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学习。
(2)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1)让幼儿将完成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展示作品。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剪纸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窗花2. 板书内容:(1)剪纸技巧:折纸、剪裁(2)民间艺术:窗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所学技巧为家人制作一幅窗花。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但对剪刀的使用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民间艺术展览,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
2024年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剪纸活动教材第四章《民间剪纸艺术》的第三节《美丽的窗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窗花的起源、窗花的分类、窗花的制作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和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让学生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窗花的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自己的窗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纸教材、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样品。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窗花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教师讲述窗花的起源和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窗花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窗花图案,引导学生分析其制作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该窗花的制作。
4.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彩纸,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窗花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展示自己的窗花作品,互相评价、欣赏。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窗花的起源与民间剪纸艺术2. 窗花的制作方法3.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窗花的制作兴趣浓厚,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创新设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间剪纸艺术,如剪纸画、剪纸灯笼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窗花制作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装饰、节日庆典等。
2024年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手工教材第四章《剪纸艺术》,详细内容为窗花的制作。
窗花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种类和寓意,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创作出美丽的窗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历史背景、种类和寓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如折纸、刻画、剪裁等。
教学重点:窗花的寓意、种类及基本剪纸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纸教材、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模板。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春节贴窗花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和寓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窗花的种类和寓意。
(2)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纸、刻画、剪裁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示范剪纸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剪纸,掌握基本技巧。
(3)学生分组合作,创作窗花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剪裁窗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窗花的种类和寓意2. 剪纸基本技巧:折纸、刻画、剪裁3. 窗花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剪裁窗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窗花的制作技巧,但对窗花的种类和寓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关于窗花的资料,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其他手工艺品制作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剪纸技巧的掌握1. 折纸:折纸是剪纸的基础,教师需详细讲解并示范不同折法的步骤,如单层折、双层折、四角折等。
2024年中班教案美丽的窗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手工制作》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美丽的窗花制作。
窗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剪刀为工具,通过剪切、折叠、拼接等手法,将一张简单的红纸变成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窗花的历史背景和民间风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分享和交流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窗花的折叠和剪切技巧。
重点: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红纸、胶水、示范用窗花模板。
学具:剪刀、红纸、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剪纸动画短片,引导幼儿观察窗花的美丽图案,激发他们对窗花的兴趣。
2. 讲解窗花的历史背景和民间风俗(5分钟)介绍窗花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民间节日中的应用,让幼儿了解窗花的文化内涵。
3. 示范窗花制作过程(10分钟)分步骤演示窗花的折叠、剪切、展开等制作方法,强调操作要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简单窗花图案,讲解其折叠和剪切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的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分组进行窗花制作,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窗花作品。
6. 交流分享(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窗花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窗花的定义和起源2. 窗花的制作方法3. 示例窗花图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了解窗花在民间节日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答案:如春节、中秋节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窗花的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1. 组织窗花展览,让幼儿欣赏更多精美的窗花作品。
2024年美丽的窗花中班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工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纸艺篇”,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窗花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窗花的制作技巧,了解窗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窗花的折叠和剪裁技巧。
教学重点:窗花的制作过程及图案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模板、展示板、范例窗花。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窗花,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窗花的兴趣。
2. 窗花的制作方法讲解(10分钟)(1)介绍窗花的起源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讲解窗花的制作方法,包括折叠、画图、剪裁等步骤。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窗花为例,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强调折叠、画图、剪裁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窗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窗花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窗花,了解不同地区的窗花特色。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窗花》2. 内容:(1)窗花的折叠方法(2)窗花的画图技巧(3)窗花的剪裁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结合个人创意,完成一幅窗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窗花的制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折叠和剪裁技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我国其他传统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窗花的折叠和剪裁技巧2. 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的指导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窗花的折叠和剪裁技巧窗花的折叠和剪裁技巧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学生掌握窗花的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手工美术》第四章剪纸篇,详细内容为窗花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掌握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纸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窗花的民间艺术特点,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剪纸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纸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纸模板、剪刀、彩纸、胶水、展示板。
2. 学具: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折叠方法(5分钟)教师示范窗花的折叠方法,并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3. 剪纸技巧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剪纸技巧,并讲解剪纸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4. 课堂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窗花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6.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简单的窗花图案,讲解其折叠和剪纸方法。
7.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例题,独立完成一个窗花的制作。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窗花2. 内容:(1)窗花的折叠方法(2)窗花的剪纸技巧(3)窗花的民间艺术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尝试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窗花,并和家人分享你的作品。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剪纸技巧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如泥塑、年画等,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剪纸技巧的讲解与示范;4. 课堂实践的分组指导;5.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6. 作业设计的拓展性与实践性。
中班剪纸美丽的窗花教案5连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班美术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纸艺活动”,详细内容为“美丽的窗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窗花的制作技巧,了解剪纸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寓意和制作方法,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切技巧。
教学重点:窗花的寓意和制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彩纸、窗花模板、教学PPT。
学具:剪刀、彩纸、窗花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窗花,引导学生观察窗花的图案和颜色,激发学生对窗花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窗花的起源、寓意和制作方法。
(2)讲解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切技巧。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发放窗花模板和彩纸,指导学生按照模板折叠彩纸。
(2)学生按照教师示范,使用剪刀剪切窗花。
(3)学生互相交流剪纸心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窗花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班剪纸——美丽的窗花2. 内容:(1)窗花的起源、寓意和制作方法。
(2)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切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窗花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2)部分学生在剪纸过程中,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剪纸艺术,如剪纸画、剪纸挂件等。
(2)组织学生参观剪纸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美丽的窗花》剪纸活动。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幼儿手工艺术》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详细讲解和练习对称剪纸的基本技巧,通过剪出窗花的形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对称剪纸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窗花的制作。
2. 通过剪纸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称剪纸技巧的掌握,窗花造型的设计。
教学重点:对称剪纸的基本步骤,窗花的剪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纸范例、剪刀、彩纸、胶棒、直尺、圆规。
学具:剪刀、彩纸、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窗花,引导幼儿观察窗花的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剪纸技巧(10分钟)讲解对称剪纸的基本步骤,示范窗花的剪法,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剪纸技巧。
3. 例题讲解(5分钟)示范一个简单的窗花剪纸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剪纸的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互相合作,完成一个窗花的剪纸作品。
5. 互动评价(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窗花》2. 内容:对称剪纸基本步骤窗花剪法窗花造型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对称的窗花剪纸作品。
2. 答案:完成一个具有对称美感的窗花剪纸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剪纸技巧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窗花剪纸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窗花作品。
举办窗花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互动评价环节的设计。
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对称剪纸技巧的掌握和窗花造型的设计。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手工美术》第四章,主要详细内容为剪纸技巧——美丽的窗花。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窗花的传统文化,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窗花的来历和寓意,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剪纸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如折叠、剪切等。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窗花的寓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纸范例、剪刀、彩纸、胶水、磁铁、展示板。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讲述窗花的来历和寓意,引发幼儿对窗花的兴趣。
(2)展示窗花范例,让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等。
(2)示范剪纸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3. 幼儿实践(10分钟)(1)分发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剪纸,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鼓励幼儿相互帮助、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
(2)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窗花的寓意和剪纸技巧。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剪纸技巧运用到其他作品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窗花的来历和寓意2. 剪纸技巧:折叠、剪切3. 注意事项:安全、美观、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2. 答案:(1)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富有创意,剪纸技巧熟练,寓意美好。
(2)作品提交时间:下节课上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剪纸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民间艺术。
中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优质教案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美丽的窗花》选自《幼儿园中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剪纸的基本技巧介绍,窗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将剪纸艺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创意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能独立完成窗花的设计与制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窗花图案的设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胶水、窗花样品、展示板、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窗花,引导幼儿观察窗花的形状、颜色和图案,激发幼儿对窗花的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剪、挖等,同时进行现场示范,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窗花的制作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两个简单的窗花图案,分别讲解其制作步骤,引导幼儿关注窗花的设计和制作要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幼儿将完成的窗花作品贴在展示板上,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幼儿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窗花2. 内容:a. 窗花的定义与特点b. 剪纸基本技巧:折、剪、挖c. 窗花设计与制作要点d. 窗花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幅具有创意的窗花作品,主题自定。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作品具有创意,色彩搭配和谐,图案设计独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幼儿的表现,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参观民间剪纸艺术展,深入了解剪纸文化。
b. 尝试将剪纸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综合创新能力。
中班美工活动:美丽的窗花
活动目标:
1.欣赏剪纸窗花,了解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图案美、对称美。
2.尝试剪出各种线条和图形来制作窗花,体验剪窗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色正方形纸、剪刀、剪纸、视频、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贴窗花的喜庆气氛。
1.师:马上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你们是怎么过新年的呢?会做些什么事呢?
2.师:你们的新年过得真开心。
有些人在过新年的时候,还会做一些很特别的事情,会是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3.(观看贴窗花视频)师:新年到了,敲锣打鼓放鞭炮,真是热闹啊!咦,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把它贴在了哪里?贴在窗户上你感觉怎么样?
4.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窗花——装饰环境、渲染喜庆的气氛、辞旧迎新,暗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是我们中国民间特有的艺术。
二、欣赏PPT,感受剪纸窗花的颜色美、图案美、对称美。
师:这些窗花真漂亮。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美丽的窗花,你们想看吗?
师:请你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示范剪窗花
1.师:那么美的窗花,你知道是怎么剪出来的呢?
2.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出示示意图)谁愿意来试一试?(基本方法:折叠→剪图案→打开)(虚线表示折)(幼儿尝试折,教师辅助)
3.师示范折(用故事情境把剪的方法起来):今天,小剪刀要去旅行了,它爬上了高山,沿着弯弯的小路走着(剪弯弯的线),它又来到了平平的大路上,走呀走呀,“哎呀,小剪刀,小心,前面要没路了。
”于是,小剪刀只好回头了,左绕又绕,小剪刀可真调皮,终于走出来了(纸可以转方向)。
走了那么远的路,小剪刀的肚子饿了,“咔嚓”它咬了一口,咬了个三角形出来,“咔嚓”又是一口,咬
了个圆形,左一口,右一口,它吃好多好多,肚子才会饱呢。
玩得真累啊,该回家休息了
四、幼儿操作(播放剪背景音乐)
师:你们想来试一试吗?想和小剪刀一起去旅行吗?
五、活动讲评
师:谁来介绍介绍你的作品,你是怎么剪的?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漂亮?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谈话、观看视频引入,孩子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
他们有过新年的经验,能够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接着,我抓住这一话点,问:“有些人过年时还会做一些特别的事,你们想知道吗?”自然地引出“剪窗花”——观看剪窗花、贴窗花的视频,再欣赏幻灯片,重点观察了窗花的对称美,图案美,颜色美,课件充分发挥了作用。
欣赏中,孩子们剪纸的欲望就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
我设计了剪纸步骤图,首先让孩子尝试折叠,自主地学习,再运用故事情境把剪的方法串起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当打开得一瞬间,“哇,好漂亮!”孩子们发出了赞叹,这里将活动推到了高潮点,效果较好。
然而,在讲解中,我忽略了剪纸时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没开口的地方不能全部剪掉,否则窗花会散,作品失败。
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我虽然进行了提示,但还是有一半的孩子剪坏了,于是重新给了纸,进行了第二次折剪。
之后,孩子们能够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形状;弯弯的、直直的等线条。
镂空比较多,呈现的作品就会越好看。
孩子们剪完了还想剪,对此十分感兴趣,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让我觉得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