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19.00 KB
  • 文档页数:6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1.诗两首(第_1_课时)

授课总时数: 2 授课日期: 2012 年 2 月 21 日主备人:陈春燕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4.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通过探究欣赏法解读诗歌意象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三、知识梳理

体会诗人情感的方法:看题目,明题材;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解,知写作原由;品意象,体会意境;抓关键词句,悟感情及作用;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四、学法指导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

1.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意象及作者感情。

(2)背诵课文。

学生齐读板书的目标。

2.展示流程:

听范读—自由读—欣赏分析---感悟提升

(二)自学讨论释疑

1.自学指导(指导学习方法,设计问题)

(1)听多媒体播放的录音,划分节奏。

(2)借助资料,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自由诵读。

2.设问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5)本诗以‚鸟‛作比,抒情言绪,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讨论释疑

先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小组再交流体会,组长组织大家准备发言。

(三)展示汇报梳理

1.小组以各种形式上台朗读。

2.全体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3.学生整理笔记。

(四)达标检测评价

1.基础题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各指什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达标题

背诵课文。

诗两首(第_2_课时)

授课总时数: 2 授课日期: 2012 年 12月 22 日主备人:陈春燕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诵读,体会《乡愁》诗的意境和感情。

3.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通过探究欣赏法解读诗歌意象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三、知识梳理

体会诗人情感的方法:看题目,明题材;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解,知写作原由;品意象,体会意境;抓关键词句,悟感情及作用;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四、学法指导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

1.出示目标:

(1)体会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2)背诵诗歌。

学生齐读板书的目标。

2.展示流程:

听范读—自由读—欣赏分析---感悟提升

(二)自学讨论释疑

1.自学指导(指导学习方法,设计问题)

(1)先初读课文,划分诗的节奏,再初步质疑,最后将各自的问题在小组中汇总。

(2)设问

(1)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3)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4)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3.讨论释疑

先独立思考问题,小组再交流体会,组长组织大家准备发言。

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先自己读一遍,再在组内放声读,同组互相纠正或鼓励。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文章的重难点问题基本能得到解决。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上几个问题,选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三)展示汇报梳理

1.小组以各种形式上台朗读。

2.全体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3.学生整理笔记。

(四)达标检测评价

1.基础题

(1)《乡愁》的作者是(姓名),他是我国(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2.达标题

背诵课文。

2.我用残损的手掌

授课总时数: 2 授课日期: 2012 年 2 月 22 日主备人:陈春燕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联想想象欣赏,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2.通过研讨点拨法分析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感情诵读,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三、知识梳理

⑴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锦幛(zhàng)荇(xìng)藻蓬蒿(hāo)

蝼(lóu)蚁憔悴(qiáo)灰烬(jìn)

⑵重点字词的意思

锦幛--精美的幛子。比喻美丽或美好。

荇藻--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