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五小行业行业规范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4.66 KB
- 文档页数:2
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城区“五小”行业卫生状况,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达标,依据《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和《xx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规范经济秩序、营造消费安全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工作核心,以整顿规范城区“五小”行业为内容,以督导检查、综合协调、服务指导为工作方式,全面实现“五小”行业整治工作目标。
二、工作目标与责任分解1、小餐饮整治达标:取缔小餐饮门前灶,无乱倒乱排,厨房“三防”、冷藏、消毒、保洁设施齐全,餐具消毒率100%,持许可证经营率100%,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100%,“五病”调离率100%;普遍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台帐制度,普遍推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夜宵划区定点摆设,供水充足,无乱倒乱泼,食品原料防尘、冷藏、餐具消毒设施齐全。
由药监局牵头,工商局、城管局参与。
2、小作坊整治达标:食品加工工艺布局、“三防”设施齐全,普遍坚持消毒制度,持许可证率100%,建立食品原料台帐100%,无掺假掺杂添加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现象,产品合格率100%。
由技监局牵头,工商局、市管中心参与。
3、小食品零售店整治达标:食品陈放规范,无假、劣、过期和“三无”食品,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台帐制度,违章摆放食品游动摊担取缔率100%,持许可证率100%,防鼠设施齐备,定期灭蟑。
由工商局牵头,城管局参与。
4、小旅店、小理发店、小歌舞厅、小洗浴店整治达标:卫生制度齐全;坚持执行顾客用具、饮具和用品一用一洗一消毒制度;通风换气设施齐备,坚持每月定期清洗消毒空调滤网。
公共场所室内有禁烟标志;有皮肤病患者专用理发工具和禁浴标识。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100%,“五病”调离100%,持证经营100%。
由卫生局牵头,卫生执法大队、工商局、城管局、公安局参与。
5、小网吧整治达标:通风设施齐全,常备饮用茶水,有禁烟标志,每日歇业后湿式打扫卫生,坚持消毒制度,持卫生许可证经营100%,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100%,“五病”调离100%。
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五小行业是指小餐饮、小作坊、小商贩、小旅馆以及小娱乐场所。
由于这些行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也较大,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经营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来加强对五小行业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市民的权益和社会安全。
一、加强监管力度1.设立专门的五小行业管理机构,加强统一管理和监督。
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五小行业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五小行业进行监管和管理工作。
该机构应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问题。
2.建立健全五小行业的注册和备案制度。
对于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和经营场所,应建立完善的注册和备案制度,使其纳入管理和监管范围。
从业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资质证书,经营场所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消防等要求。
3.加强对五小行业的日常检查和抽查。
定期组织对五小行业进行日常检查和抽查,确保从业人员和经营场所的规范运营。
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立案查处,对严重违法行为者依法进行处罚。
4.加强与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协作。
五小行业存在一些涉及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等问题,需要与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
及时共享信息,加强联合执法,形成合力,提高监管效果。
二、强化治理措施1.加强对五小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
加强对食品卫生、火灾防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加强对五小行业经营场所的规范管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五小行业经营场所的规范管理。
包括加强对卫生、消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经营场所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关闭。
3.加大对不合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存在不合法违规经营行为的五小行业,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监管和打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4.推进五小行业的转型升级。
加强对五小行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推动其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娱乐环境和消费服务环境,根据行业标准及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国家卫生县城检查评比标准》为准则,以营造卫生、安全的消费服务环境和提升县城整体卫生水平为目的,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加大监管力度,切实规范公共场所及“五小”行业经营秩序,确保完成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目标任务。
二、组织领导为确保综合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决定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公共场所专项整治的范围和重点本次整治的范围是县城区范围内的所有公共场所及“五小行业”,整治的重点有:(一)公共场所7类28种行业,特别是“三无”(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的经营单位。
(二)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即:小美容美发店、小旅馆旅社、小洗浴足浴场所、小歌舞厅、小网吧。
(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不规范功能区域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齐全,卫生状况差,无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操作不规范等。
四、整治目标和任务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提高我县公共场所及“五小”行业经营者的法制意识,经营单位达到证照齐全,持证经营,卫生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布局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环境整洁卫生,力争98%以上的经营单位达到国家级卫生县城标准要求。
五、工作职责根据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方针,各有关部门依据法定职能统一组织,集中开展综合整治工作。
(一)县创卫办、县文明办负责综合协同、工作指导、活动的宣传和工作督查,协同各专项整治工作组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并将开展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
“五小”检查具体内容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城区“五小”行业划分标准为:营业面积小于50平方米或者从业人员小于8人的公共场所。
经前期摸底调查,我区城区“五小”行业总数约为353余家,其中小旅馆70家、小美容美发店236家、小歌舞厅9家、小浴室7家、小网吧31家(备案)。
已办证194家,未办证128家,已到达创卫要求的25家,整改后可能达到要求的244家,整改后初步估计达不到要求的97家。
一、普遍存在问题1、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手续齐全有效,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制度、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承诺等),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量化分级等级,监督情况公示,卫生监测结果公示。
——需要统一制作公示栏上墙公示。
2、经营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措施落实,卫生设施(清洗、消毒、保洁、通风、照明和排水等)和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需要疾控中心进行监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
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
《四川省乙类公共场所卫生规范》第十一条:乙类公共场所单位应当每两年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室微小气候、采光、照明、噪声等各项卫生指标进行监测,并将检测结果公示。
3、各种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持有率低。
二、“五小”行业卫生标准及问题(一)、小浴室需办理证件:消防合格证(消防局办理)、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门)、税务登记证(税务局办理)、营业执照(工商部门)1 公共浴室应设有更衣室、浴室、厕所、和消毒等房间。
公共场所“五小行业”行业规范要求1、小美容、美发卫生规范标准:①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提示标志;有专人负责,并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程序和方法;用品、用具用后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毛巾细菌总数不超过规定标准,刀具、胡刷、毛巾、围布等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各类美容美发用具、用品的数量按规定配备,理发工具、围布与座位数均按1:1配置;毛巾与座位数按5:1以上配置。
③设有专用的理发(美容)工具消毒箱和其它用品、用具的消毒设施。
④备有供患有头癣等皮肤病顾客使用的专用理发工具,单独存放,标志明显,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⑤染(焗)、烫发场所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烫发、染(焗)发、美容均设有单独的操作间,布局合理。
使用的染(焗)、烫发剂及美容化妆品等符合国家《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要求。
2、小洗浴卫生规范标准:①有禁止皮肤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就浴的措施,入口处警示标志醒目。
②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提示标志;有专人负责,并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方法;各类公共用具、用品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和保洁。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数量足够,供顾客使用的毛巾、浴巾做到面巾与身巾分开、垫巾与披巾分开。
并有明显识别标志,随脏随换.③每日歇业后,及时打开门窗进行充分的自然通风换气。
彻底清洗浴池,经消毒后注水;营业期间定期、足量补充新水2次以上,每次水量占总水量20%以上;浴盆一客一清洗一消毒。
清洗、消毒和补充新水台帐齐全。
④洗浴用水、补充新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淋浴用水水质达到二次供水水质卫生标准.⑤候浴、更衣、休息室、浴室间等室内设计、布局合理,应设有保暖设施和机械通风换气设施;男浴室按要求配有一定数量的淋浴设施;女浴室禁止池浴.洗浴间地面有坡度,防滑、防渗、无积水.⑥设有公共用具、用品清洗、消毒专用消毒间,清洗、消毒、保洁设施齐全。
设有水冲式厕所,蹲式便器,粪便排泄通畅和无渗溢.有独立的排风换气设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小”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规范“五小”公共场所是我区公共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其具有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经营规模小、项目单一,经营不稳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卫生监督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加强对“五小”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五小”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保障卫生安全,确保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五小”公共场所的定位和范围1.“五小”公共场所定位“五小”公共场所是指小旅店、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厅(小录像厅)、小茶座(酒吧)五类公共场所。
2.范围小美容美发店指:美发店座位小于5座,美容店床位小于3座;小旅店:指星级以下,床位数在60以下的宾馆、招待所、旅店;小歌厅指:面积在100m2以下的歌厅、KTV包房;小浴室指:面积在50 m2以下的浴室;小茶座指:面积在80 m2以下的茶座和酒吧二、发放卫生许可证的标准新申请开业的“五小”公共场所,严格卫生许可准入制度,根据《“五小”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进行评分并符合下列条件:1.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中所有关键项目均符合基本要求;2.得分不低于总分的65%;3.具有切实可行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落实到人;4.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100%,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90%;5.具备许可的基本卫生设施和公共用品消毒设施;6.室内环境整洁干净,外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不得有暴露的垃圾堆及达不到无害化标准的厕所。
三、经常性量化评分和审查结论对已开业经营的“五小”企业,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量化评分标准参照《“五小”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进行评分,得出审查结论,确定信誉度级别。
五小行业整治方案第一篇:五小行业整治方案“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进一步改善城区“五小”行业的卫生状况,确保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荐考核,针对小餐饮店(含食品店)、小美容美发店、小旅店、小洗浴场所、小网吧等“五小”行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和“五小”行业规范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目标,各有关部门紧密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改善“五小”行业的卫生现状,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整治目标通过对“五小”行业的综合整治,取缔无证照非法经营户,整改未达标的“五小”单位,全面提高“五小”行业经营者的依法经营和卫生意识;“五小”行业证照齐全率达100%以上;主要卫生设施配备率达95%以上;卫生管理制度上墙,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整洁;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标示标识清楚;确保城区主、次干道“五小”行业卫生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三、工作原则(一)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落实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加强部门的配合协作,齐抓共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条块结合,由点及面,整体推进。
坚持条块结合,部门与街道、社区联动;由点及面,从抓薄弱环节、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着手,逐步推开,整体推进。
(三)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注重实效。
以小餐饮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其他行业同时跟进;以完善硬件设施、规范软件管理为重点,立足整改达标,务求取得实效。
(四)疏堵结合,强化监管,长效管理。
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重视疏导工作,切实解决好下岗人员等“五小”行业经营人员的实际困难,对不符合标准要求又无法整改的,要引导其转行就业或在规范的经营场所经营。
同时加强日常监督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四、整治步骤根据今年创卫工作的总体安排,从3月份起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再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25日—3月31日)县创卫办要在县内的新闻媒体、交通要道等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卫工作。
公共场所“五小”行业标准及整治要求(5篇)第一篇:公共场所“五小”行业标准及整治要求公共场所“五小”行业标准及整治要求一、小美容美发厅(小理发店)1.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在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2.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从事医学美容。
3.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4.理发、美容分区设置,染、烫发区有排风设施。
5.理发、美容工具和毛巾等公用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并做好记录。
6.有皮肤病人专用理发工具。
7.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并索取化妆品检验合格证明。
8.经营场所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场所内空气质量和顾客用品用具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9.设有禁止吸烟标志和劝阻措施。
10.有卫生量化分级标志。
11.经营场所内应当配备安全、有效的预防控制蚊、蝇、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并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清运废弃物。
二、小歌舞厅1.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文化娱乐特种经营许可证,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在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2.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3.配机械通风设施,使用分体空调,空调滤网应定期清洗并做好记录,每月不少于1次,保持滤网整洁无积尘,内外环境整洁。
4.歌舞厅内设有禁止吸烟标志和劝阻措施。
5.供应的小饰品符合《食品安全法》有关要求。
6.配备茶(饮)具等公共用品消毒设施和消毒间,公共用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并做好记录,存放在保洁柜内。
7.经营场所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场所内空气质量和顾客用品用具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三、小浴室(足浴、干蒸、湿蒸)1.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在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2.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3.用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五小”行业卫生监督检查标准一、美容美发场所:1、卫生许可证有效并悬挂于明显处,卫生管理制度上墙;2、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工作衣帽整洁、个人卫生良好;3、设有专用消毒间/区,消毒药械(如电子消毒柜、高压锅、酒精、84消毒液等),客用毛巾、围布、刀剪及客用美容用具一客一换一消毒,并做好记录;4、配备皮肤病、头癣患者专用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单独存放、一客一换一消毒;5、设立专用染/烫发专区,加强通风;6、店内外保持卫生整洁,垃圾袋装密闭存放。
二、住宿场所:1、卫生许可证有效并悬挂于明显处。
卫生管理制度上墙;2、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工作衣帽整洁、个人卫生良好;3、必须设有公用物品消毒间和设施;4、配备的脸盆、脚盆要做好标记并一客一换一消毒;5、床上用品一客一换一消毒并有记录,外送床上用品提供检测报告;6、店内外保持卫生整洁,垃圾袋装密闭存放。
三、歌舞厅场所1、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培训合格证明上岗,从业人员掌握岗位基本卫生知识,个人卫生好;2、有专门的消毒柜及保洁设施,客用茶具一客一换一消毒,话筒用后擦拭消毒,来苏尔喷洒地面进行消毒;消毒记录完整;4、内外环境整洁,有机械通风装置。
5、禁止吸烟,有醒目的禁烟标志,不设烟缸;6、厕所为水冲式,有洗手、通风设施,无臭味、无积粪、无尿垢、无蝇蛆;垃圾袋装密闭存放。
四、沐浴场所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
2、设计要求:水源水为市政自来水。
更衣室、浴室、厕所应分别设置;地面采用防滑、不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墙体采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浴池池壁、池底光洁,采用白色材料铺设。
无论有无浴池的浴室均应设置淋浴喷头,喷头间距大于0.9m。
3、提供茶具、拖鞋、脸巾、浴巾等公共用品用具的应设专用清洗消毒间,并且一客一换一消毒,配备保洁柜分类存放已消毒的公共用品,保洁柜应每天清理消毒。
4、浴室内及其卫生间应每日清扫、消毒,做到无积水、无异味。
公共场所“五小”行业标准及整治要求一、小美容美发厅(小理发店)1.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在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2.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从事医学美容。
3.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4.理发、美容分区设置,染、烫发区有排风设施。
5.理发、美容工具和毛巾等公用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有消毒柜。
6.有皮肤病人专用理发工具。
7.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有合规来源,能追溯。
8.市内地面无明显碎发,采光通风良好,内外环境整洁。
9.设有禁止吸烟标志和劝阻措施。
10.有卫生亮化分级标志。
二、小歌舞厅1.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文化娱乐特种经营许可证,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在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2.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3.配机械通风设施,使用分体空调,空调滤网应定期清洗,每月不少于1次,保持滤网整洁无积尘,内外环境整洁。
4.歌舞厅内设有禁止吸烟标志和劝阻措施。
5.供应的小饰品符合《食品安全法》有关要求。
6.配备茶(饮)具等公共用品消毒设施和消毒间,公共用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并存放在保洁柜内。
三、小浴室(足浴、干蒸、湿蒸)1.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在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有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2. 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3.水源水为市政自来水。
严禁足浴用水回收重复使用。
4.地面采用防滑、不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墙体采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浴池池壁、池底光洁,采用白色材料铺设。
确保内、外环境整洁。
5.无论有无浴池的浴室均应设置淋浴喷头,喷头间距大于0.9米;浴池每晚要彻底清洗,经过消毒后再换水。
水池每日至少要补充2次新水,每次补充水量不少于总量的20%。
6.室内通风良好,宜采用机械通风,采用气窗通风的气窗面积为地面的5%。
XXX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关于印发《XXX市公共场所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监督所各公共卫生科、各县(市、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认真贯彻落实《XXX市卫生局关于印发<XXX市公共场所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卫监督(2013)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如期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检查验收标准要求,现将《XXX市公共场所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1、XXX市公共场所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公共场所“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评分表XXX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13年3月3日XXX市公共场所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XXX市卫生局关于印发<XXX市公共场所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卫监督(2013)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以下简称“五小”行业)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规范“五小”行业经营秩序,改善“五小”行业卫生状况,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城市,决定于2013年3月1日起在全市开展“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区为目标,以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为核心,以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全面开展“五小”行业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我市“五小”行业的环境卫生现状,不断提高我市“五小”行业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XXX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共场所专业组。
- 2 -办公室主任:XXX成员:XXX三、整治范围城区范围内(包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小美容美发厅、小旅馆、小浴室、小歌舞厅、小网吧等公共场所,具体包括:(一)小美容院、小理发室(厅)等;(二)小宾馆、小旅店(社)、小招待所等;(三)小浴室等;(四)小歌舞厅、歌厅、卡拉OK厅等;(五)小网吧、录像厅(室)、游戏厅(室)等。
2023年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五小行业,即小餐饮、小作坊、小商贩、小加工厂和小服务店铺,是我国城市中非常常见的经营形式。
这些行业虽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卫生问题等,对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有必要对五小行业进行专项整治。
二、整治目标1.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
针对五小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加强排放管理等措施,实现环境排放标准的达标,减少大气、水源和土壤污染。
2.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对五小行业产品的质量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产品安全、合格,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优化城市经营环境。
改善五小行业的经营环境,包括改善市场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商业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居民的消费体验。
4.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五小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培养文明经营、守法经营的理念,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5.增加税收收入。
通过整治和规范五小行业,提高行业的规范性和利润水平,从而增加税收收入,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整治措施1.建立健全五小行业监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对五小行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标准,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行业内的不良从业人员和营业场所进行清理整顿。
2.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对五小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强环境监测和监控,加大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的整治力度。
3.推进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
完善五小行业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抽检和抽查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假冒伪劣产品。
4.打造整洁有序的经营环境。
加强市场管理,推行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市场秩序的巡查和整治,改善市场硬件设施,提升市民的购物体验。
5.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
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城区五小行业卫生状况,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达标,依据《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和《xx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规范经济秩序、营造消费安全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工作核心,以整顿规范城区五小行业为内容,以督导检查、综合协调、服务指导为工作方式,全面实现五小行业整治工作目标。
二、工作目标与责任分解1、小餐饮整治达标:取缔小餐饮门前灶,无乱倒乱排,厨房三防、冷藏、消毒、保洁设施齐全,餐具消毒率100%,持许可证经营率100%,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100%,五病调离率100%;普遍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台帐制度,普遍推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夜宵划区定点摆设,供水充足,无乱倒乱泼,食品原料防尘、冷藏、餐具消毒设施齐全。
由药监局牵头,工商局、城管局参与。
2、小作坊整治达标:食品加工工艺布局、三防设施齐全,普遍坚持消毒制度,持许可证率100%,建立食品原料台帐100%,无掺假掺杂添加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现象,产品合格率100%。
由技监局牵头,工商局、市管中心参与。
3、小食品零售店整治达标:食品陈放规范,无假、劣、过期和三无食品,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台帐制度,违章摆放食品游动摊担取缔率100%,持许可证率100%,防鼠设施齐备,定期灭蟑。
由工商局牵头,城管局参与。
4、小旅店、小理发店、小歌舞厅、小洗浴店整治达标:卫生制度齐全;坚持执行顾客用具、饮具和用品一用一洗一消毒制度;通风换气设施齐备,坚持每月定期清洗消毒空调滤网。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公共场所室内有禁烟标志;有皮肤病患者专用理发工具和禁浴标识。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100%,五病调离100%,持证经营100%。
由卫生局牵头,卫生执法大队、工商局、城管局、公安局参与。
5、小网吧整治达标:通风设施齐全,常备饮用茶水,有禁烟标志,每日歇业后湿式打扫卫生,坚持消毒制度,持卫生许可证经营100%,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100%,五病调离100%。
五小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五小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五小行业(家政服务、快递业、餐饮业、小商品零售业、美容美发业)的卫生管理,保障公众健康和利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市五小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从业场所和相关监管部门。
第三条五小行业经营者应当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环境的卫生。
第四条卫生监管部门应当负责本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加强对五小行业的日常检查和监督。
第五条因违反本管理制度规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传染疾病传播等后果的,依法从事业人员和经营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从业人员卫生管理第六条五小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遵循以下卫生管理规定:(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修剪干净指甲等;(二)在工作期间不得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三)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从业人员不得在工作期间从事与服务相关的工作,并应当及时报告;(四)接受定期卫生培训,了解相关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卫生意识与技能;(五)在工作场所要佩戴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套等;(六)按照规定使用卫生设施和卫生用品。
第七条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工具、设备和材料,并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八条在从事服务过程中,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循以下卫生管理规定:(一)食品加工、供应及储存遵循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二)工作区域、物品应当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三)不随意触碰五小行业从业人员的面部、头发和身上的伤病部位;(四)制止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吐痰、打喷嚏等不文明行为;(五)使用一次性餐具、纸巾等,不得重复使用;(六)禁止食品交叉污染,合理存放食品;(七)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清洁剂,保持工作环境卫生。
第九条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工作中发现的有关卫生安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沉重损失引起。
第十条公共场所的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与相关监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卫生管理大爱针对穆果工作。
2024年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____年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五小行业是指传统小作坊经济的继续发展,主要包括农村小作坊、小餐馆、小零售、小服务和小加工。
这些行业对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五小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无序竞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
因此,为了推动五小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行业形象,需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提高五小行业的产业链效益、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行业形象、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转型升级。
2. 原则: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改革创新、依法管理。
三、整治重点1. 环境整治:加强小作坊、小餐馆、小零售、小服务和小加工的环境整治,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环保设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使用绿色材料和节能设备,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置,提高环境整治水平。
2.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五小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完善行业准入制度,推行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问责,提高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3. 精细服务:提升五小行业的服务质量,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便民、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强行业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
4. 创新发展:促进五小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鼓励科技创新,推广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
引导行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加强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育行业新动能。
5. 安全生产:强化五小行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对行业安全生产规范的宣传和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制。
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做好应急预案,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四、具体举措1.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公共场所“五小行业”行业规范要求1、小美容、美发卫生规范标准:①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提示标志;有专人负责,并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程序和方法;用品、用具用后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毛巾细菌总数不超过规定标准,刀具、胡刷、毛巾、围布等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各类美容美发用具、用品的数量按规定配
备,理发工具、围布与座位数均按1:1配置;毛巾与座位数按5:1以上配置。
③设有专用的
理发(美容)工具消毒箱和其它用品、用具的消毒设施。
④备有供患有头癣等皮肤病顾客使用的专用理发工具,单独存放,标志明显,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⑤染(焗)、烫发场所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烫发、染(焗)发、美容均设有单独的操作间,布局合理。
使用的染(焗)、烫发剂及美容化妆品等符合国家《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要求。
2、小洗浴卫生规范标准:①有禁止皮肤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就浴的措施,入口处警示标
志醒目。
②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提示标志;有专人负责,并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方法;各类公共用具、用品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和保洁。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数量足够,供顾客使用的毛巾、浴巾做到面巾与身巾分开、垫巾与披巾分开。
并有明显识别标志,随脏随换。
③每日歇业后,及时打开门窗进行充分的自然通风换气。
彻底清洗浴池,经消毒后注水;营业期间定
期、足量补充新水2次以上,每次水量占总水量20%以上;浴盆一客一清洗一消毒。
清洗、消
毒和补充新水台帐齐全。
④洗浴用水、补充新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淋浴用水水质达到二次供水水质卫生标准。
⑤候浴、更衣、休息室、浴室间等室内设计、布局合理,应设有保暖设施和机械通风换气设施;男浴室按要求配有一定数量的淋浴设施;女浴室禁止池浴。
洗浴间地面有坡度,防滑、防渗、无积水。
⑥设有公共用具、用品清洗、消毒专用消毒间,清洗、消毒、保洁设施齐全。
设有水冲式厕所,蹲式便器,粪便排泄通畅和无渗溢。
有独立的排风换气设施。
,①禁止皮肤病、性病和传染性疾病患者入池游泳、小游泳池(场、馆)卫生规范标准:3.
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有查验游泳者当年健康证制度。
禁止出租或出借游泳衣裤。
②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提示标志;有专人负责,并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方法;池水游离余氯、化学性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等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
③场馆管理区域内的各类食品、饮料经营、销售点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④游泳池必须有池水净化及消毒设
施。
⑤游泳池设有更衣室、淋浴室和水冲式厕所等,并布局合理。
淋浴室每30-40人设一个喷头;女厕所每40人设一便池,男厕所每60人设一个大便池和两个小便池。
⑥淋浴室设置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通往游泳池走道之间设置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米,深度20厘米,宽度与走道相同)。
4、小文化娱乐场所卫生规范标准:①各类场所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要求。
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提示标志;各类公共用具、用品按时进行严格消毒;定期对室内空气和地面进行消毒。
②各类场(厅)内禁止吸烟,设立单独吸烟室、休息室,并独立安装足够风量的排风装置。
设有水冲式公共厕所和卫生间,有洗手池及通风设施,蹲位数量足够,并保持厕所内外环境整洁卫生。
③场所内的厕所必须为水冲式,有专人负责管理,保持清洁卫生。
有洗手、烘手、机械通风设施,地面无积水、无臭味、无积粪、无尿垢、无蝇蛆。
墙壁顶棚整洁。
④在营业前一小时对营业场所进行空气消毒;不得在营业期间使用杀菌波长的紫外线灯、荧光灯、滑石粉或有害顾客健康的烟雾剂。
本条规范适用于歌舞厅、酒吧等文化娱乐场所。
5、小旅店卫生规范标准:①床上用品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
床上卧具至少一周一换。
②有专用消毒间、电子消毒柜及洗衣房,有专人负责,并能规范演示消毒过程。
有茶具、拖鞋、毛巾等清洗、消毒、保洁柜(橱)或使用一次性客用物品,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有清洗消毒保洁制度,消毒间不得存放杂物。
③客房卫生间的洗手池、浴缸、座便器每日清洗消毒,操作过程符合程序要求,先面池、后浴缸、再座便器。
“已消毒”标志明显。
无卫生间客且按由洁到脏,由上到下的顺序要求进行,不互相交叉污染,
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
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
清洁的脸(脚)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油渍,每客用后消毒,并有面盆、脚盆固定消毒设施。
④公共卫生间(盥洗间和厕所)应该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尿垢、无蚊蝇、无异味。
卫生间应有自然通风管井或机械通风装置。
⑤各类旅店必须消除“四害”,有防蚊、蝇、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并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⑥空调装置的新鲜空气进风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⑦店内自备水
源和集中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
⑧旅客废弃的衣物
应进行登记,统一销毁。
本标准适用于旅店、宾馆、招待所等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