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疗法辅导课程11
- 格式:ppt
- 大小:367.00 KB
- 文档页数:43
第二篇策略与技术第二章认知疗法与辅导技术目录第一节认知疗法的概述一、认知疗法之定义和发展二、认知疗法之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三、认知疗法的适应症第二节理性情绪疗法简介一、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思想二、哪些是不合理的信念三、信念的改变(一)换框方法一:意义换框法(二)换框法之二:二者兼得法(三)换框法之三:环境换框法四、信念的植入五、理性情绪疗法的操作要领六、理性情绪疗法案例分析第三节贝克情绪认知疗法一、贝克情绪认知疗法的核心思想二、什么是不合理的自动思维?三、如何识别自动思维四、贝克情绪认知疗法案例第四节认知疗法其他常用技术一、自我指导疗法二、自我指导疗法之箭头向下技术三、自我指导疗法之积极暗示技术四、自我指导技术之应对卡片技术第五节认知疗法治疗的过程和关键一、认知疗法治疗四过程二、认知疗法治疗的关键第六节认知疗法作业与练习附:推荐书目本章学习要点第一节认知疗法的概述一、认知疗法之定义和发展“庸人自扰”这个词语意味深远,是的,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感到烦恼不是因为外界多么的残酷与艰难,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一种既有的假定与声音,这就是认知,即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的。
比如,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做错一件事情就说明自己是傻瓜,那么,我们在做它的时候还会放松心情去做吗?绝对不会了。
但是,告诉自己“尽力去做,如果做不好也并不代表什么”,那么,心情就会截然不同。
这就是合理思维的重要。
那么,如何去觉察自己的思维偏向,进而去调整思维频道呢?看看认知疗法给我们支的招吧。
(一)认知疗法之定义“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周围事件等的认识与看法。
中国古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它是个体认知影响情绪的真实写照。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个体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二)认知疗法之发展认知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专业术语是1976年贝克(A·T·Beck)首次提出的。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无意识过程、童年经历、个人关系和潜意识冲突,帮助患者理解自己内心的冲突和困惑,并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个人的内心平衡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析疗法的历史背景、基本原理、疗效评估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一、精神分析疗法的历史背景精神分析疗法是由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所创建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和痛苦主要源于潜意识冲突。
他提出了无意识和心理防卫机制的概念,并通过研究患者的自由联想、梦境解析以及分析治疗等方法,揭示了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
二、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原理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无意识是决定其个性和行为的关键因素。
无意识中包含了一系列潜意识的冲突和欲望,而这些冲突和欲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 心理防卫机制:人们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常常会对潜意识中的不愉快和威胁性内容进行防御。
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为了保持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系列防御措施,例如压抑、否认、回避等。
3. 童年经历: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童年经历对其个性和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分析患者的童年经历,可以揭示出与其当前问题相关的潜意识冲突和欲望。
4. 自由联想和梦境解析:个体在精神分析疗法中被要求自由联想,即随意说出思维中的任何内容。
通过分析患者的自由联想和梦境,可以揭示出其潜意识中的内在冲突和欲望,从而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三、精神分析疗法的疗效评估精神分析疗法的疗效评估主要依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感受、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心理症状的减轻等方面进行评估。
然而,精神分析疗法的效果往往难以量化,且治疗时间较长,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持续的治疗过程。
四、精神分析疗法的适用范围精神分析疗法适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焦虑障碍、抑郁症、人际关系困扰、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此外,精神分析疗法还可以帮助个体实现个人的内心平衡和成长,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分析初级50讲第一讲:精神分析是什么曾氏语录:1. 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2. 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3. 经典精分与新精分是平行的,两者可整合为精分理论的整体,而不是互为表里,一深一浅;或者说“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是关系”;4. 精神分析的价值:育儿学&人格鉴赏学;5. 老天对人是不公平的,它给我们的时间,不够我们了解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管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
但是有一点好的地方,就是我们活在21世纪初叶,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勇敢的和智慧的人,他们已经为我们了解更多的人性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知道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然后我们自己也保留一些探索的好奇心和能量;Note:1:精神分析是一门怎样的学问:1.1它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之间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人格,以及这个人格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关于移情1.2 在两个人的关系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那另一个人教会的;——关于反移情1.3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后,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机制;关于阻抗1.4 与其他心理学派相比,精神分析的特点:1.4.1决定论的观点;——移情、强迫性重复;早年的经历和关系决定了潜意识的活动方式,潜意识决定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方式;1.4.2意识“三分法”——意识、前意识(preconsiousness)、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三者相互渐变,界限模糊,不截然可分——精分是唯一研究潜意识的学问;前意识——活动时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稍加思考后可意识到;潜意识——活动时和思考时都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精神分析方法引导下可被意识到;1.5与进化论及有关演化的理论相比进化论、进化心理学:时间跨度——数量级大(万年或百万年);关注群体;精分:时间跨度——人的一生(几十年);关注个体;涉及治疗方法;也涉及进化心理学理论;2:流派:2.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经典精分创始人和初学者;生物还原论倾向较强;贡献:内驱力理论(力比多&攻击性);Special Note:力比多:即性欲或性驱力,这里的“性”不是指(或不仅指)生殖意义的“性”,而是泛指创造、愉快、亲密、温暖等等美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