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不锈钢螺纹滚压常见缺陷
- 格式:pdf
- 大小:151.27 KB
- 文档页数:2
不锈钢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一篇:不锈钢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不锈钢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焊缝缺陷:焊缝缺陷较严重,采用手工机械打磨处理方法来弥补,产生的打磨痕迹,造成表面不均匀,影响美观。
2、表面不一致:只对焊缝进行酸洗钝化,也造成表面不均匀,影响美观。
3、划痕难除去:整体酸洗钝化,也不能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划痕去掉,并且也不能去除由于划伤、焊接飞溅而粘附在不锈钢表面的碳钢、飞溅等杂质,导致在腐蚀介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4、打磨抛光钝化不均匀:手工打磨抛光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对面积较大的工件,很难达到均匀一致处理效果,不能得理想的均匀表面。
并且工时费用,辅料费用也较高。
5、酸洗能力有限:酸洗钝化膏并不是万能的,对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而产和黑色氧化皮,较难除去。
6、人为因素造成的划伤比较严重:在吊装、运输和结构加工过程中,磕碰、拖拉、锤击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划伤比较严重,使得表面处理难度加大,而且也是处理后产生锈蚀的主要原因。
7、设备因素:在型材、板材卷弯、折弯过程中,造成的划伤和折痕也是处理后产生锈蚀的主要原因。
8、其他因素:不锈钢原材料在采购、储存过程中,由于吊装、运输过程产生的磕碰和划伤也比较严重,也是产生锈蚀的原因之一。
应采取预防措施——表面处理1、清理打磨:如有损伤应打磨,尤其与碳钢件接触造成的划伤和飞溅、割渣造成的损伤必须认真彻底地清理打磨干净。
2、机械抛光:用适当的抛光工具进行抛光,要求处理均匀一致,并避免过抛和再划伤。
3、除油除尘:不锈钢件在进行酸洗钝化前,须按工艺清除油污、氧化皮、灰尘等杂物。
4、水喷砂处理:要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选用不同的微玻璃珠、不同的工艺参数,并避免过喷等。
5、酸洗钝化:不锈钢件的酸洗钝化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钝化。
6、清洗干燥:酸洗钝化后,应严格按工艺进行中和、冲洗、干燥,彻底清除残留的酸液。
冷轧不锈钢质量控制及常见缺陷预防论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锈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冷轧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热性、美观性等特点,因此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不锈钢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缺陷,影响质量,因此,研究冷轧不锈钢的质量控制及常见缺陷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冷轧不锈钢质量控制不锈钢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控制和质量管理等四个方面。
其中,原料控制的关键是对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查,以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人员素质和生产流程进行控制,确保机器运行稳定,环境整洁卫生,工人操作规范等。
同时,在检验和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遵循标准化的检验流程,以保证成品质量可靠。
二、冷轧不锈钢常见缺陷1. 表面缺陷表面缺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不锈钢缺陷。
主要是指钢板表面出现坑洼、斑点、伤痕、起泡、杂质等问题。
2. 化学成分不合格化学成分不合格通常指钢板中的元素含量不符合标准,如钼、钴、铝等成分的含量不足或超标,这会导致不锈钢耐腐蚀性不佳、强度及硬度差等问题。
3. 热处理不当不锈钢的热处理涉及温度、时间、冷却速率等因素,如果问题出现,则会引起不锈钢的形状不稳定,脆性增加等现象。
4. 噪音过大钣金加工过程中,耳膜损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噪音过大会促进物理变化的发生,从而影响不锈钢板的质量。
三、常见缺陷预防措施为预防冷轧不锈钢的各类缺陷,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严格执行生产流程,确保各环节质量稳定;2. 对生产过程进行盲审,以防止环境污染和机器故障等因素影响不锈钢质量;3. 严格按照标准化检验流程进行检验,防止不合格不锈钢流入市场;4. 在制造过程中注意产品匹配,任何一级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成品质量。
总之,冷轧不锈钢的质量控制和缺陷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严格管控各个环节、严格遵循标准化检验流程,才能保证不锈钢板质量稳定,并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解决不锈钢的须状毛刺所导致加工缺陷的方法1、现象在不锈钢的穿孔加工中,激光束一照射到金属上,金属就开始熔融。
如图如1所示,熔融物将被喷出到材料表面,飞溅到小孔的周围,并形成须状毛刺。
这些须状毛刺会使切割面出现划痕,还会影响到静电容量传感器的仿形动作。
图1 不锈钢穿孔的毛刺2、原因辅助气体使用氧气时,熔融金属会在穿孔过程中氧化,不会形成须状物,且与不锈钢材料表面间的紧贴性也不强。
而辅助气体使用氮气时,熔融金属不会被氧化,此时熔融金属的黏度较低,会伸展成为须状物,且由于该熔融金属与材料表面间的紧贴性较强,将在小孔的四周堆积。
3、解决方法防止熔融金属的飞溅、黏着的方法有:(a)减少产生的量;(b)防止黏着;(c)黏着之后去除(如图2所示)。
图2 解决不锈钢须状毛刺问题的方法(2)减少产生的量①调整穿孔条件,提高频率降低单一脉冲的输出功率将可有效减少熔融的量。
图3是分别以200Hz和1500Hz频率进行加工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加工条件时,热量输入也会同时增加,是不能用于厚版切割的。
图3 不锈钢1mm的加工②利用辅助气体或侧吹气体将从穿孔洞中喷出的熔融金属吹散。
图4所示为分别以0.05MPa和0.7MPa压力的辅助气体进行加工的结果。
可以看出,使用高压气体时,黏着在表面的熔渣量较少。
图4 不锈钢6mm的加工(2)防止黏着在材料表面涂抹隔离膜也可起到防止熔融金属黏着的作用。
材料表面上涂有隔离膜时,穿孔中所产生的熔融金属将会堆积在隔离膜上,而不会直接黏着在材料表面。
隔离膜可以使用熔避防止剂或易于后序处理的界面活性剂(图5)。
图5 防止黏着在材料表面(3)去除有两种去除须状毛刺的方法:一种是在穿孔洞的附近切割很小的圆孔,切割圆孔时将熔融金属一起切除;另—种是在穿孔后把焦点位置向上方移动,将堆积物进行再熔化,并用气体将之吹散(图2(C))。
不锈钢焊接缺陷以及应对措施不锈钢焊接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但是在焊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缺陷。
这些缺陷会影响到焊接质量,降低不锈钢焊接件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不锈钢焊接常见的缺陷及其应对措施。
一、裂纹裂纹是不锈钢焊接中常见的缺陷。
产生裂纹的原因包括焊接时温度不均匀、焊接时应力过大、焊接时焊接材料不匹配等。
裂纹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种,热裂纹一般在焊接后立即出现,而冷裂纹则是在焊接后一段时间内出现。
应对措施:首先要控制好焊接时的温度和应力,保证焊接质量。
其次,选择匹配的焊接材料,避免焊接材料不匹配的情况出现。
同时,对于焊接后的零件,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避免裂纹的出现。
二、气孔气孔是不锈钢焊接中常见的缺陷之一。
当焊接时,焊接区域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就会产生气孔。
气孔会降低不锈钢焊接件的强度,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在焊接前,需要对焊接区域进行清洁,以避免杂质的存在。
焊接时,需要控制好焊接的电流和气体流量,保证焊接区域内的空气完全排出。
如果出现气孔,需要对焊接区域进行修补,直至完全消除气孔。
三、未焊透未焊透是不锈钢焊接中另一种常见的缺陷。
未焊透是指焊接区域内的焊接材料没有完全熔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焊接缝。
未焊透会导致焊接件的强度降低,影响焊接质量。
应对措施:在焊接前,需要对焊接区域进行清洁,以避免杂质的存在。
焊接时,需要控制好焊接的电流和焊接速度,保证焊接材料可以完全熔化。
如果出现未焊透的情况,需要对焊接区域进行修补,直至完全焊接透。
四、焊接变形焊接变形是不锈钢焊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焊接时,由于焊接区域内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零件发生变形。
焊接变形会影响不锈钢焊接件的尺寸精度和装配质量。
应对措施: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控制好焊接时的温度和应力。
其次,需要在焊接前进行预热,以减少焊接区域内的应力。
在焊接后,需要对焊接区域进行热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避免焊接变形的出现。
不锈钢焊接常见缺陷及防止办法2009-09-12 17:54:43 新闻来源:网络转载生意社09月12日讯一、气孔焊缝金属产生的气孔可分为:内部气孔,表面气孔,接头气孔。
(1)内部气孔:有两种形状。
一种是球状气孔多半是产生在焊缝的中部。
产生的原因:a)焊接电流过大;b)电弧过长;c)运棒速度太快;d)熔接部位不洁净;e)焊条受潮等。
上述造成气孔原因如进行适当调整和注意焊接工艺及操作方法,就可以得到解决。
(2)表面气孔:产生表面气孔的原因和解决方法:a)母材含C、S、Si量高容易出现气孔。
其解决办法或是更换母材,或是采用低氢渣系的焊条。
b)焊接部位不洁净也容易产生气孔。
因此焊接部位要求在焊接前清除油污,铁锈等脏物。
使用低氢焊条焊接时要求更为严格。
c)焊接电流过大。
使焊条后半部药皮变红,也容易产生气孔。
因此要求采取适宜的焊接规范。
焊接电流最大限度以焊条尾部不红为宜。
d)低氢焊条容易吸潮,因此在使用前均需在350℃的温度下烘烤1小时左右。
否则也容易出现气孔。
(3)焊波接头气孔:使用低氢焊条往往容易在焊缝接头处出现表面和内部气孔,其解决办法:焊波接头时,应在焊缝的前进方向距弧坑9~10mm处开始引弧,电弧燃烧后,先作反向运棒返向弧坑位置,作充分熔化再前进,或是在焊缝处引弧就可以避免这种类型的气孔产生。
二、裂缝(1)刚性裂缝:往往在焊接当中发现焊缝通身的纵裂缝,主要是在焊接时产生的应力造成的。
在下列情况下焊接应力很大:a)被焊结构刚性大;b)焊接电流大,焊接速度快;c)焊缝金属的冷却速度太快。
因而在上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纵向的长裂缝。
解决办法:采用合理的焊接次序或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工件预热,减低结构的刚性。
特厚板和刚性很大的结构应采用低氢焊条使用合适的电流和焊速。
(2)碳、硫元素造成的裂缝:被焊母材的碳和硫高或偏析大时容易产生裂缝。
解决办法:将焊件预热,或用低氢焊条。
(3)毛隙裂缝:毛隙裂缝是在焊敷金属内部发生,不发展到外部的毛状微细裂缝。
不锈钢板成形分析及防止拉深缺陷的对策不锈钢的延展率小、弹性模量E较大,硬化指数较高,厚向异性指数r值很小(不锈钢为0.9~0.11,软钢为1.3~2.0)。
不锈钢材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性变形阶段短,特别是它的塑性应变比的加权值R较大。
不锈钢板拉深开裂有时发生在拉深变形之后,有时是在当拉深件由凹模内退出时立即发生;有时是在拉深变形后受撞击或振动时发生;也有时在拉深变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或在使用过程中才发生。
本文针对不锈钢板拉深时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不锈钢拉深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1 开裂形成的原因奥氏体不锈钢的冷作硬化指数高(不锈钢为0.34)。
奥氏体不锈钢为亚稳定型,在变形时会发生相变,诱发马氏体相。
马氏体相较脆,因此容易发生开裂。
在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诱发的马氏体含量也将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增高,残余应力也越大(图1)。
图1 残余应力与马氏体含量的关系诱发的马氏体相含量越高,引起的残余应力也越大,在加工过程中也就越易开裂。
2 表面划痕形成的原因不锈钢拉深件表面出现划痕主要是由于工件和模具表面存在相对移动,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致使坯料与模具局部表面直接产生摩擦,加之坯料的变形热使坯料及金属屑熔敷在模具表面上,使工件表面擦伤产生划痕。
不锈钢常见成形缺陷的预防措施1 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质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常用材料是1Cr18Ni9Ti和0Cr18Ni9Ti,力学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在拉深过程中1Cr18Ni9Ti比0Cr18Ni9Ti稳定,抗开裂性好。
因此应尽可能选择1Cr18Ni9Ti材料。
2 合理选择模具材料不锈钢在深拉深过程中硬化显著,产生许多硬金属点,造成粘附,使工件和模具表面容易划伤、磨损,因此不能采用一般模具用工具钢。
实践证明:选择铜基合金模具能消除不锈钢件表面划痕、划伤,降低破损率。
另一种材料为高铝铜基合金模具材料(含铝13Wt%~16Wt%),这种材料与SUS304不锈钢互溶性小,拉深件和模具之间不粘着,拉深件表面不易产生划痕划伤,产品抛光成本低,在不锈钢拉深成形领域已经获得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