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降压沟)压豆治疗高血压病60例
- 格式:pdf
- 大小:100.70 KB
- 文档页数:1
耳穴压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症状中的应用护理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常常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耳穴压豆作为中医护理的一种方法,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症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耳穴压豆的原理、应用方法以及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症状中的具体应用护理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耳穴压豆的原理耳穴压豆是将豆子或其他小物体按压在特定的耳穴穴位上,通过反射作用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耳朵是人体五脏六腑的映射区,耳穴中有许多与身体各个器官相对应的穴位。
通过按压耳穴中的特定穴位,可以达到调理对应脏腑的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耳穴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血管,通过按压耳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发送信号到脑部,产生生理反应,从而调节体内的代谢平衡,改善相应的症状。
二、耳穴压豆的应用方法1. 选择合适的耳穴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耳穴穴位进行按压。
常用的耳穴穴位包括迎香、颞下、肾上腺、交感等。
2. 按压方法将干净的豆子或其他小物体按压在选择的耳穴穴位上,用适当的力量按压,每次约1-2分钟,每天重复2-3次。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耳穴压豆时,要注意卫生和出血情况。
选择适当的大小和材质的豆子,不要按压过猛,以免损伤耳朵。
1. 缓解精神压力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精神压力大的情况。
通过按压耳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达到镇静、放松情绪的作用,从而减轻头痛头晕的症状。
2. 调节血压通过按压耳穴中的交感、肾上腺等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从而调节血管张力,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减轻头痛头晕症状。
3. 改善睡眠质量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影响全身代谢平衡。
通过按压耳穴中的睡眠调节穴位,可以促进睡眠激素的分泌,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头痛头晕的症状。
4. 综合调理耳穴压豆是一种综合调理方法,通过按压特定的耳穴穴位,可以调理全身的气血运行,促进机体的代谢平衡,减轻高血压带来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耳穴压豆疗法治疗高血压目的:采用耳穴压豆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降压药治疗基础上行耳穴压豆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5.0%,且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行耳穴压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因此耳穴压豆疗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创伤的高血压重要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高血压耳穴压豆疗法疗效观察西药治疗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超过正常血压范围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老龄化、遗传等有关,可对全身血管造成长期压迫,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堵塞或损伤。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属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范畴,临床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并配合有效的中医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耳穴压豆是中医传统的高血压护理方法,据临床实践证明,其对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效率。
为此,笔者选择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耳穴压豆对高血压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为(72±2.2)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为(8.5±2.2)年;所有患者均经西医临床病理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经中医辨证分析:肝阳上亢型25例,肾精不足型15例,气血亏虚型20例,痰浊中阻型20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耳朵压豆高血压的位置
耳穴疗法是以药物、磁粒、毫针、皮内针、艾灸、激光照射等,对耳郭穴位的刺激,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如配合耳压疗法将会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
耳穴是指耳郭上一些特定的刺激点。
主治高血压病的耳穴,主要位于耳轮部的耳尖及耳背部的降压沟,还可取肾上腺、心、神门穴。
(一)操作方法
【取穴】
主穴:降压点、神门、心、肝、交感、耳尖。
配穴:枕、额、肾、皮质下。
【按压方法】根据病症选穴5~7个,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手法多用对压或直压强刺激手法。
每次取一侧耳穴,2~3天1换,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7天。
(二)耳穴降压的注意事项
使用耳穴疗法后,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少数患者有酸、坠感,甚至有特殊的发凉、发麻、发热等感觉的放射传导。
据临床经验,一般有这种感觉的降压效果较好,而感觉不明显者疗效较差,且高血压病采用针刺、电针、刺血法前宜休息5分钟后再施行治疗。
在使用耳针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消毒应严密。
使用耳针,必须对针具和皮肤严格消毒。
因耳郭血液循环较差,如不严格消毒,感染后较难愈合,严重者可导致耳郭肿胀、耳软骨膜炎、软骨坏死等,造成不良后果,必须注意。
(2)伴有严重的心脏病者不宜采用耳针,更不宜给予强刺激。
(3)外耳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或伴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及严重贫血者禁用此疗法。
⽿⽳疗法⽿⽳治疗⾼⾎压⾼⾎压是⽐较普遍的疾病,过去⽼年⼈易得,现在⼤部分中年⼈也会有。
其特点是:北⽅⼈得⾼⾎压⼏率要⽐南⽅⾼很多。
如冬季的东三省,由⾼⾎压引起的脑卒中、脑梗、⼼梗都⾮常多。
⾼⾎压的由来:1、⾼⾎压的由来⾎压是⾎管⾥⾎液流动时对⾎管壁产⽣的压⼒,类似于⾃来⽔管的压⼒,⾎压达到⼀定的数值,⾎液才会流动。
⾎液流动由⼼脏提供动⼒。
⼈体内的⼀切组织、器官、细胞,都需要“吃喝拉撒”才能活下去。
吃喝就是“氧⽓+营养物质”,拉撒就是“⼆氧化碳+代谢废物”,这些都需要⾎液“拉来、拉⾛”。
⼈类的机体才能活下去,⽣命才能维持。
如果精神压⼒过⼤、睡眠不⾜、缺乏运动、酗酒、肥胖、吸烟、营养不全⾯、⼝味过重引起体内代谢失常或者受遗传因素影响,导致正常压⼒下的⾎管流速过缓,甚⾄⾎管有堵塞现象,⼀部分器官因为缺⾎就会出问题。
这时⼈体⾃⾝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启动⾝体的⾃我保护能⼒。
医学上有个名字叫“代偿”,即⾝体想出应对办法提⾼压⼒把⾎液硬输送过去,这样确保脏器能够继续⼯作,但是这时候⾎管壁的压⼒增强,这就是⾼⾎压。
⾼⾎压的标准:2、⾼⾎压的标准⾼⾎压的常见症状:1、⾼⾎压的常见症状头疼、头胀、头晕、⼼慌、胸闷、⽿鸣、失眠、记忆⼒下降、后脖颈发硬。
⾼⾎压的危害(⼤⼼、⼩肾、脑卒中):2、⾼⾎压的危害(1)⼤⼼⾼⾎压使⼼脏常年超负荷⼯作,先是左⼼室肥厚,接着⼼脏逐渐肥⼤,最后发展为⼼衰;(2)⼩肾⾼⾎压使肾脏⾎管变硬,⾎液供应不上,肾脏逐步萎缩,功能下降,会引起肾衰,导致尿毒症;(3)脑卒中常年⾼⾎压会引发脑溢⾎和脑梗,⼆者统称为脑卒中。
⾼⾎压并不可怕,长期导致的并发症才可怕。
原发性⾼⾎压:1、原发性⾼⾎压即症状型⾼⾎压,多因精神刺激、情绪波动、头晕、头痛等检查才发现,病因与缺乏体⼒活动、肥胖、吸烟、吃盐多、遗传有很⼤关系;继发性⾼⾎压:2、继发性⾼⾎压继发性⾼⾎压多与泌尿系统疾病、颅内疾患以及内分泌疾患有关。
属于中医的“风眩”。
耳穴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高血压病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
晚期患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
下面店铺和大家一起学习耳穴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耳穴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取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穴、肾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耳轮部、耳背部。
按摩方法:用白虎下山手法(以双手食指或食指及中指之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本法由上而下按摩,形如白虎下山之势而得名。
)按摩位于耳背的降压沟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以红热为度;捻耳轮部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重点捻耳尖;掌擦耳背部,频率为每分钟约120次;其余穴位用耳压法贴王不留行子治疗,每次轮替选用3-4个穴位,左右耳交换治疗。
如是轻型高血压患者,贴丸后每天早晚两次按压即可,如是中型或重型患者应适当增加按压次数。
还可配足底涌泉穴,掌擦涌泉穴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180次。
特别提示:高血压患者特别要注意的是按摩耳背下耳根有升压作用。
高血压西医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合。
2、降压药物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拮抗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坎地沙坦酯、缬沙坦、安博维、安波诺等。
(2)钙拮抗剂: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药物。
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内流,因而称为钙通道拮抗剂。
常用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
(3)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药物有:硝普钠、长压定、肼苯达嗪。
(4)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①.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
②.交感神经节阻滞剂。
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③.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
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降压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胍乙啶、利血平。
3.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①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
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正文: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也存在副作用和依赖问题。
近年来,耳穴压豆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背景知识1. 高血压定义: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期(舒张期)或舒张末时超过标准值。
2. 象限理论:认为外周组织与内脏器官之间有相对固定的反射关系,在特定部位施加刺激可以调节相关器官功能。
3. 肾素-盐酸肼屈噻唑系统抑制机制:通过刺激耳穴降低交感神经兴奋试验前后心率变异度差别以及改善自主神经失控等方式达到降低体液紊乱程度从而起到稳态水平恢复目标。
三:方法步骤1. 确定适当位置:a) 大迎穴: 位于颈项处最突出点向上约0.5寸处。
b) 耳尖: 位于耳廓最高点的中央凹陷处。
2. 准备工具:a) 针灸针:长度约为1-3cm,直径0.25mm左右。
b) 棉签或压豆器:用于固定和按摩穴位。
四:操作步骤1. 清洁皮肤并消毒相关部位;2. 使用棉签轻柔地刺激大迎穴10分钟;3. 将针灸针插入耳尖略微旋转至稍有阻力感,并保持15-20分钟;五:注意事项1)在进行治疗前应妥善评估患者身体情况,确保无禁忌症存在;2)避免过度施加力量以及使用不合适的仪器可能导致损伤或其他副作用发生。
六:效果评价与安全性分析经多个临床试验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改善血压水平。
然而由于样本数量较小等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规模化随机对照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七:附件说明详见附件A - 相关文献资料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期(舒张期)或舒张末时超过标准值的一种疾病。
2)耳穴压豆治疗:通过刺激特定位置的耳部穴位来调节相关器官功能,达到降低血压水平的目的。
「中医疗法」高血压不要怕,耳穴压豆来帮您!董洁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中医· 疗法·科普董洁┃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科普知识│中医疗法——耳穴压豆王大爷因为高血压入院,入院后医生建议在药物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同时辅助耳穴压豆治疗。
王大爷疑惑,几粒小小的豆子就能降血压,就能起到治疗作用?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耳穴压豆。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位出现反应,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刺激这些反应点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运行气血、强身健体、防治未病的效果。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取穴方法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
用酒精棉球轻擦消毒穴位,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粘好药豆的胶布,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 分钟。
每次以贴压5-7 3-5 1-3 1 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针对高血压我们主要选取以下穴位:降压沟:对耳轮下脚及对耳轮背面呈Y字形凹沟处。
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心:耳甲腔中央。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下方。
那么耳穴压豆有什么注意事项呢?1.耳穴贴压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替代。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慎用。
除了治疗高血压以外,耳穴压豆还对失眠、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等疾病也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介绍大家对耳穴压豆有所了解了吗?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按压,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哦!。
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根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高血压病位于造成全球死亡主要危险因素之首。
陈岳彪、王海燕研究发现,中老年心脑血管意外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静息心率水平增高有关,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1]。
而且,因血压升高会引起人们头晕、头痛等不适,如果这些人正在从事高空作业、运输工作、紧张抢救工作、精密计算工作等操作时,很可能会导致危及人生安全、经济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控制血压是社会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
耳穴压豆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它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便、经济廉价等优点,并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无毒副作用,如果能运用于控制血压或缓解血压升高引发的头晕、头痛等症状,将能为众多高血压病患者带来福音。
高血压病作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中国传统医学对其的研究当然不少,以辩证分型为基础的中医药治疗措施有很多,其中对在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高血压病散见于中国古籍“眩晕”、“头痛”病症中,有肝阳上亢、痰浊阻滞、风痰壅盛、肝肾阴虚、瘀血阻窍等证型,现代中医学者对高血压病证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辨证分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病辨证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效果。
但辩证分型错综复杂,有诸多单型和复合型,难以分类及掌握,如对不同人进行体质认证,结合高血压病常见体质特点进行研究,会使问题简单化。
2009年4月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把人体体质共分为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
在高血压病人群的体质研究方面,宋红普,何裕民[2]通过系统聚类后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主要表现为肾虚、郁滞、阴虚内热和虚寒等特点。
耳穴压豆中医护理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高学佳发布时间:2023-05-15T11:02:17.070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高学佳[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均衡的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行耳穴压豆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值相似,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值优于对照组且平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耳穴压豆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市大兴区 102600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均衡的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行耳穴压豆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值相似,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值优于对照组且平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耳穴压豆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耳穴压豆中医护理;血压水平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易患病且不易被治愈,主要以中老年人为高患病群体。
近年来,这类人群逐渐增多,而且逐渐年轻化,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佟丽摘要:目的:评价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加西药(双克、缬沙坦胶囊、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双克、缬沙坦胶囊、非洛地平)治疗;观察治疗4周。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耳压配合西药更有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ars pressure bean treatment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Methods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30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the ears pressure bean plus western medicine(Double grams, valsartan capsules, felodipine)treatment.The comparison group USES the western medicine (Double grams, valsartan capsules, felodipine)treatment.Observed treatment 4 weeks.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3.3%,The controlgroup was 63.3%,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control effectiveness 63.3%.Conclusion Ear press fit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 is more effective.Key words Ear press;Resistant hypertension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 我国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 亿多, 当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很低, 约为6.1%[1], 其原因较多, 其中顽固性高血压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耳穴(降压沟)压豆治疗高血压病60例
周红芳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4(012)007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耳穴压豆(降压沟)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耳穴压豆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周耳穴压豆于降压沟治疗,患者血压下降,伴随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豆贴于降压沟治疗高血压对血压、症状影响明显,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1页(P65)
【作者】周红芳
【作者单位】湖南省茶陵县中医院肿瘤科,茶陵412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降压散治疗高血压病215例小结 [J], 钱松林;胡必强
2.耳穴贴压配合降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J], 董巧稚;李岩;蔡玲玲;张婧倩;周鹍;刘小静;崔晓云;尚菊菊;林谦
3.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J], 张红丽
4.耳穴贴压法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观察 [J], 邹贤顺;张鑫;徐笑容;刘利生
5.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J], 张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30例刘燕【摘要】目的观察传统中医疗法耳穴压豆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传统疗法耳穴压豆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创伤小等一系列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uricular press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uricular pres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four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hypotensive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uricular pressing therapy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convenience, simple operation and small trauma,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8(016)011【总页数】2页(P127-128)【关键词】耳穴压豆;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眩晕【作者】刘燕【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东五病区, 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耳穴压豆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11-08T08:52:20.7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张华李强贾小红宋金喜[导读] 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合张华李强贾小红宋金喜邯郸明仁医院河北邯郸 056001[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单针腰麻,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豆法。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前按压后及术后平均动脉压情况。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前按压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耳穴压豆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手术时患者血压波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耳穴压豆;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高血压;疗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年加剧,绝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
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
股骨转子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12%,占髋部骨折的45.26%[2]。
患者在短期内发生并发症及病死率均较高。
目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两类方法,从现有研究来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通常比手术治疗高1倍左右[3]。
但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等其他疾病,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住院预行手术及术后新发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潜在威胁,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4]。
因此,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积极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对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