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斯大林曾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很恰当的。把青年学生培养成祖国有用的人才,确实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都是必须的。心理学的知识科学地阐明了心理的实质及其活动规律,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才,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艺术、

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心理现象。有些心理现象在我们看来是极其平常的,但心理学家们却非常感兴趣,他们花大量精力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如果能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它不但体现了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更是教师授课功底的考验。一名基本功好的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效果,不仅在于学生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有多少,而且在于这堂课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多大作用。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达到最佳学习效率,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的道路。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从目前来看,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师虽已讲得面面俱到;但学生吸收多少,记忆是否深刻并不尽人意。

三尺台面注重心理效应

通过学习心理学,越发注意到心理学对于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知道受众,也就是学生在想些什么,在思考什么,希望什么,这样”对症开方”才能”药到病除”。

大道理简单,而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以往授课中没有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或者说缺乏学理学的学习和知识储备,不能很好的处理学生需与教师的授的问题,现在学习了心理学,并且逐步的应用其中,例如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多与学生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感受,然后再实时地修改自己的讲课风格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尽量多的学生满意。从这一角度来讲,我们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怎样授课?

师生之间虽然不是敌我的关系,但如果我们真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对学生的感受、习惯以及存在的困惑等了如指掌的话,我们的授课就会更有目的性,效果当然也会更好。从这一角度来讲,教师们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心理学还是有必要的。

此外,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习惯上课回答提问和参加答疑,如果我们能够主动找到他进行沟通,就可能及时发现他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帮助。

通过授课,我发现不断的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自学意识和提问意识,有时候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很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我们忽视了的(从专业课程的技术角度讲很多时候我们授课的内容是“面”上的而没有关注“点”,也就是细节问题,而相当部分的学生喜欢”纠缠”于细节,他们对细节的兴趣大于宏观面),而又对学生很有启发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总结和引导,往往能引发学生们认真的思考和活跃的发言。

通过这一段的心理学学习,自己也看在平时多注意看一些心理方面的文章与电视节目(例如CCTV-12每日的心理咨询),自己也知道了一些心理效应,例如:

“霍布森选择效应”,它给教育教学的启示在于是要避免教育教学中僵化的形式主义,这样的形式主义往往成为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限制创造性思维的不良因素。又如我们常常听说的“马太效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过分地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会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而骄傲自满起来;而对正取得进步的学生采取漫不经心、冷淡的态度会使得他们丧失信心。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少见:我们早餐吃汤面的时候,有的老板会问:“加不加鸡蛋?”通常只能回答加或者不加。而有的老板会问:“加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个时候我们往往是不好意思不加鸡蛋,只好回答加一个或两个。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沉锚效应”,人的思维常常会被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会像沉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第一信息不同,你的决策也不同。故事中的后一个店老板套牢顾客的爱面子心理,让顾客只好选择掏钱。同样道理,我想要让学生学习,必须有技巧地、慎重地发出自己的教育教学信息,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学多学少的事情。

心理学与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能引起大脑皮层优势的兴奋中心,就能迅速而牢固地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课堂教学质理如何,不仅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那么,怎样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课堂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呢?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较好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喜欢所学课题。崇高的理想追求,明确的学习目地是兴趣的源泉。为此,我在讲授音乐课题之前,首先从道理上阐明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基本要求上去认识、去理解,使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在总体上有一个正确态度,有志于学。此外,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趣味因素”,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列举大量实例具体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比如,学习戏曲时我先做以介绍.告诉同学们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戏曲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接下来提出问题: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国粹了解多少呢?让学生讨论回答对京剧的认识

(二)讲求教学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比较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新颖性,力求做到讲解阐述简明生动,教具演示恰到好处,语言表达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心理置换效应。教师的情绪变化往往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教师必须注意,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饱满的教学情绪,并适时调节课堂气氛;教师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礼貌、谈吐幽默风趣;对某种“情况”的批评指责,语感生动、冷而不板、及时鼓励等,极利于形成和谐向上的教学关系和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使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二、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多年的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课堂讲授防止满堂填灌,要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在课堂上教师对问题的讲述不可求全完整或面面俱到,以利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畅所欲言,尽情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高见,提出最佳方案,顿时课堂热闹生动,但活而不乱,紧扣主题,兴趣盎然。其方法有时会引而不发,有时需要举一让其反三,有时要点到为止。

(二)提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大体作法有:①跟随性思维②指向性思维;③创造性思维。(三)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课要给学生传授大量信息,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需要学生当堂理解并记住,所以说,学生在课堂上记住的信息量越大,记忆越牢固,学习效果就越好。根据记忆的心理活动特点,为促进学生增强记忆,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是课堂教学必须突出重点;

二是广泛联想;

三是必须注意适时复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和遗忘作斗争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适时复习。因此,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些戏曲方面的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地方的戏曲知识,有的甚至还会唱几段.实践证明,对所学的知识能及时的复习巩固,就能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因此,一般在课时结束时,要有“凤尾之笔”以强化记忆并留课后思考问题;新授之前,可通过提问有目的地复习上节重点或与本节教材有关的内容,并将此纳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计划之一;当学完一章节或一个阶段时,要组织较有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扼要复习,也可进行小型测验等,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理学应对学生主体地位给予肯定

心理学是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之一。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并广泛地作为师资培训心理学教材是原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发展出来而逐渐形成的。

在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把狗绑在木架上,给以灯光或铃声,然后形成了关于食物和灯光(铃声)间的联结,于是称条件反射形成了。在这实验中,狗只能而且完全听从实验人员摆布,实验没有丝毫能表达狗的主观意见的余地。这只狗处于不能反抗也无法表示不同想法,即使这一想法与主人(实验者)仅有一丝之差的奴隶地位。然而这个实验的结论却要用到人身上,用到学生身上去了。我们知道,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且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巴甫洛夫学说得以建立的实验背景与我们将使用这一理论的条件是如此背离,犹如在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