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大桥锚碇基础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地下连续墙(,81页)
- 格式:ppt
- 大小:18.17 MB
- 文档页数:79
地下连续墙技术总结时建学一、工程简介南何庄站~大毕庄站区间修复工程起点里程为DK3+344.000,终点里程为DK3+419.000,基坑东西向全长75米,南北向宽10.8米,基坑深度25~28米,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形式,其中南北侧及中间横隔墙均采用1.0m厚地下连续墙,东西端头处采用1.2m厚地下连续墙,共计36幅,内支撑采用混凝土支撑。
地下连续墙深度分别为13m、35m、49m、52m不等,接头形式均采用工字钢接头,共分为“一”型、“T”型、“L”型三种样式。
图1地下连续墙平面布置图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2.1工程地质本场地地处华北平原,属海积~冲积滨海平原地貌单元。
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Qml),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Q3aal),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Q3cal),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层(Q3bm),上更新统第四组滨海潮汐带沉积层(Q3dmc)。
场地地基土竖向成层分布,仅部分层位水平方向岩性有所差异,砂粘性有所变化,力学性质有所差异,顶(底)板标高起伏变化较大,地层总体上是均匀、稳定的。
图2.1地质断面图基坑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④1粉质粘土、④2粘质粉土、⑥1a粘质粉土、⑥1 粉质粘土、⑥4 粉质粘土、⑦粉质粘土、⑧1 粉质粘土、⑧2 砂质粉土、⑨1 粉质粘土、⑨1a 砂质粉土、⑨2-2 粉砂、⑩1 粉质粘土、⑪1 粉质粘土、⑪2 粉砂、⑪3 粉质粘土、⑪4 粉砂、⑫1 粉质粘土、⑫2粉砂、⑫3 粉质粘土、⑬1 粉质粘土、⑬2 粉砂。
2.2水文地质根据地基土的岩性分层、室内渗透试验结果,场地埋深50.00m 以上可划分为5 个含水层:(1)潜水含水层主要指人工填土(Qml)、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及海相沉积层(Q42m),视为潜水含水层。
地下连续墙技术总结地下连续墙,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玩意儿啊!你想想,它就像在地下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为各种建筑工程保驾护航呢!地下连续墙技术,那可是相当有讲究的呀!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情。
首先呢,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好自己的装备一样。
得仔细勘察地质情况,了解地下的各种状况,这可马虎不得,不然就可能出现大问题。
然后就是成槽啦!这就好比是雕刻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要小心翼翼,不能有丝毫差错。
成槽的设备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铲子,把地下的泥土一点点地挖出来,挖出一个合适的空间来。
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啊,要控制好力度和深度,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接着就是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啦,这钢筋笼就像是给地下连续墙穿上了一件坚固的铠甲。
要把那些钢筋一根根地焊接好,编织成一个牢固的笼子,然后再准确地放入槽内。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钢筋笼不结实,那整个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可就没法保证了。
再说说混凝土的浇筑吧,这就像是给地下连续墙注入了生命的力量。
要把混凝土均匀地浇灌到槽内,让它填满每一个角落,把钢筋笼紧紧地包裹住。
这可需要技巧和经验啊,要是浇得不好,那可就会出现空洞或者裂缝啥的。
地下连续墙技术在很多工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比如说在地铁建设中,它能保证隧道的稳定和安全;在高楼大厦的建设中,它能为基础提供坚实的支撑。
你说它重要不重要?而且啊,地下连续墙技术还不断在发展和进步呢!就像我们人类一样,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新的技术、新的材料不断涌现,让地下连续墙变得更加坚固、更加可靠。
你说这地下连续墙技术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奉献的英雄,在地下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在享受着高楼大厦、便捷交通的时候,可不能忘了这些背后的功臣啊!所以说啊,地下连续墙技术真的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技术,它让我们的建筑工程更加安全、更加可靠。
让我们一起为地下连续墙技术点赞吧!。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总结【摘要】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主要从过程中进行控制,只有过程的严格控制,才能保证后期基坑施工的安全,下面主要从地下连续墙成槽、钢筋笼制作、运输、砼浇筑等工序进行介绍。
【关键词】机具、成槽、水平运输、钢筋笼下吊、砼浇筑时间一、地下连续墙施工1.1、成槽机具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技术要求等要求,本工程采用的是抓斗式成槽机。
1.2、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在地下连续墙挖槽过程中,泥浆起到护壁、携渣、冷却机具、切土润滑的作用。
性能良好的泥浆能确保成槽时槽壁的稳定,防止坍方,同时在砼灌注时保证砼的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泥浆配合比及技术指标应根据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配合比。
在施工中定期对泥浆的指标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泥浆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新拌泥浆贮存24小时后方可使用。
(2)成槽过程中应随时向槽内送浆,挖槽结束及刷壁完成后,分别取槽内上、中、下三段的泥浆进行比重、粘度、含砂率和PH值的指标测定验收。
(3)泥浆循环与再生。
成槽施工时,泥浆受到土体、混凝土和地面杂质等污染,其技术指标将发生变化,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泥浆的配比。
从槽段内抽出的泥浆应采用泥砂分离器处理,处理后的泥浆经测试,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施工。
1.2.1、成槽开挖在成槽开始前,在导墙上定位出每一斗抓斗的中心位置,并放上标志物,以确保每次抓斗下放位置一致,防止抓斗左右倾斜。
挖土过程中,抓斗中心每次对准放在导墙上的孔位标志物,保证挖土位置准确。
成槽开挖时抓斗闭斗下放,开挖时再张开,每斗进尺深度控制在0.3m左右,上、下抓斗时缓慢进行,避免形成涡流冲刷槽壁,引起坍方。
1.2.2、成槽垂直度控制在挖槽中通过成槽机上的垂直度检测仪表显示的成槽垂直度情况,及时调整抓斗的垂直度,做到随挖随纠,确保垂直精度在3/1000以上,力争达到2/1000以上。
1.2.3、成槽时泥浆面控制成槽时,派专人负责泥浆的放送,视槽内泥浆液面高度情况,随时补充槽内泥浆,确保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同时也不能低于导墙顶面0.3m,杜绝泥浆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
深基坑工程施工实践总结一、综述深基坑工程施工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工程类型,通常用于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空间、地下通道等地下设施。
由于处于城市中心区域,通常地下空间有限,因此需要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安全监控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地质情况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效率。
在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测,了解地质条件,明确地下水位、地质性质、岩层分布等情况,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施工方案。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
地下水位的过高会导致基坑底部出现渗水,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甚至导致基坑坍塌。
因此,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底部处于相对干燥的状态。
此外,地质条件还会对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和施工工艺产生影响。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需要选用合适的支护结构,如深基坑支护墙、喷锚锚杆、梁板支撑等,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三、工程设计深基坑工程设计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阶段,需要将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安全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工程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结构设计。
基坑结构设计需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建筑用途等情况确定基坑的形状、尺寸和支护结构,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地下结构设计。
地下结构设计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商业空间、地下通道等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地下空间利用率、结构承载能力、通风、照明等因素。
3. 地下连续墙设计。
地下连续墙是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支护结构之一,需要根据基坑的深度、土质情况等因素确定墙体的厚度、间距、支护方式等参数。
四、施工工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一般来讲,深基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 基坑开挖。
施工方案深基坑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深基坑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技术难题,而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中的一种关键构件,对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深基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一、背景介绍地下连续墙,是指基坑围护结构中一种常用的支护形式。
其作用主要有三点:首先,地下连续墙能够承受和传递地面及地下水对基坑的水平力和垂直力作用;其次,地下连续墙可以防止土体下陷和失稳,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最后,地下连续墙还能够减小基坑的变形,为上部建筑提供稳定的施工条件。
二、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和设计分析。
首先,勘察人员需要对地下土体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土层分布、土质特点和地下水情况等。
其次,在勘察的基础上,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包括墙体的尺寸、埋深和材料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1. 挖掘基坑施工方首先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挖掘工作。
挖掘时需要注意挖深度、坡度和坑底平整度等,保证基坑的尺寸满足要求。
2. 浇筑底板在基坑挖掘完成后,需要进行底板的浇筑工作。
底板的浇筑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适宜的材料,保证底板的强度和平整度。
3. 地下连续墙施工在底板浇筑完成后,可以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地下连续墙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或钢筋混凝土浇筑。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板进行墙体的浇筑,同时注意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4. 墙体固化和支护地下连续墙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固化。
在固化期间,需要进行墙体的支护工作,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支护常见的方法有钢支撑和土压平衡法等。
5. 渗透防水处理地下连续墙施工后,还需要对墙体进行渗透防水处理。
常见的方法有涂覆防水材料、挡水帷幕等,以防止地下水的渗透和影响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合格和墙体的稳定性。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总结一、概述地下连续墙,顾名思义就是在地面以下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截水防渗或挡土支护而构筑的连续墙体。
其技术是根据打井和石油钻井所用膨润土泥浆护壁以及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
1950年意大利米兰采用泥浆护壁的地下连续墙作为水利大坝的防渗墙,故又称米兰法,随后推广到欧美各国;1959年日本开始应用该技术,并于1961年在日本地铁4号线采用,1958年我国水电部首先将该技术用于青岛月子库水坝防渗墙工程。
由于地下连续墙具有挡土、防水抗渗及承重等功能,故其在我国地铁的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下连续墙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是分不开的,地下连续墙具有以下一些优点: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于在城市施工;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可承受很大的土压力,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已经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挡土结构;防渗性能好,由于墙体接头形式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地下连续墙几乎不透水;可以贴近施工。
由于具有上述几项优点,使我们可以紧贴原有建筑物建造地下连续墙;可用于逆做法施工。
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易于设置埋设件,很适合于逆做法施工;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
地下连续墙对地基的适用范围很广,从软弱的冲积地层到中硬的地层、密实的砂砾层,各种软岩和硬岩等所有的地基都可以建造地下连续墙;可用作刚性基础。
目前地下连续墙不再单纯作为防渗防水、深基坑围护墙,而且越来越多地用地下连续墙代替桩基础、沉井或沉箱基础,承受更大荷载;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土坝、尾矿坝和水闸等水工建筑物的垂直防渗结构,是非常安全和经济的;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
当然地下连续墙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其表现为: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很软的淤泥质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超硬岩石等),施工难度很大;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施工地质条件特殊,可能出现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比其它方法所用的费用要高些,因此目前设计上都采用其与结构共同受力;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的处理比较麻烦。
地下连续墙施工总结地下连续墙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土壤支护和地下水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地下连续墙的定义、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
地下连续墙是指通过搭设一系列相邻的连续墙板,使其形成一道连续的墙体结构,用以支撑土体和控制地下水。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悬挂墙板法、埋入式墙板法和切槽法等。
悬挂墙板法是指在施工现场搭设支撑结构,然后将墙板悬挂在支撑结构上,再进行土方开挖。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层和较浅的地下水位情况,其施工步骤主要包括支撑结构的搭设、墙板的悬挂和土方的开挖等。
埋入式墙板法是指事先在地下连续墙位置挖掘出足够深度的墙槽,然后将墙板埋入墙槽中,最后进行土方开挖。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深的地下水位情况,其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墙槽的挖掘、墙板的埋入和土方的开挖等。
切槽法是指通过切割土体形成墙槽,然后将墙板置于墙槽中,最后进行土方开挖。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硬土层和较深的地下水位情况,其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墙槽的切割、墙板的安装和土方的开挖等。
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材料准备、施工方案制定等。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进行现场监控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最后,要做好施工记录和总结,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地下连续墙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精心安排和严密控制。
只有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施工中的各项细节,才能确保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和安全,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1、前期,地下连续墙技术在我国主要运用于水库工程中,近期,地下连续墙技术在城市基坑工程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基坑支护结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支挡式结构、土钉墙结构、重力式水泥土墙结构、放坡式结构。
地下连续墙属于支挡式结构。
其中,支挡式结构能满足的基坑安全等级最高。
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挡式结构,它适用于较复杂的周报环境、对基坑变形要求较严格和对基坑截水要求较高的基坑支护工程。
因此,我觉得,鹿丹大厦周边复杂的环境及所处的特殊地段是鹿丹大厦基坑工程选用地下连续墙技术的一重大因素。
除此之外,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噪声小,可紧邻相近的建筑和地下设施施工。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连续墙技术将是城市基坑工程支护选型的一大趋势。
而地下连续墙也有它本身的缺点:弃土和废泥浆处理是一大难题、工程费用相对其他支护形式偏高。
而根据自己近期在现场的学习,地下连续墙兼做地下建筑物侧壁的一部分时,地连墙与内衬墙“两墙合一”的施工工艺存在改进的地方。
同时,这也是我们鹿丹项目地连墙施工遇到的一大难题,钢筋笼的预埋套筒目前有三个主要问题:1,预埋套筒的标高2预埋套筒的保护3预埋套筒的正常焊接会影响浇筑混凝土的导管下放。
对于预埋套筒标高的控制,我觉得,只要钢筋笼的两个吊环高度一样,然后控制好吊环到预埋套筒的距离,这样,通过吊环与导墙的相对位置就可以控制好预埋套筒的标高,通过在现场这几天的学习,其实很多问题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而是很多时候,上层的解决方案并没有传达到工人,技术交底没有做好。
对于预埋套筒的保护,由于对后面的施工工序不是很清楚,还是有点搞不懂。
而对于预埋套筒与混凝土导管有交集的地方,我们选择了植筋的办法。
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流程一般是这样:测量放线、构筑导墙、开挖槽段、清刷接头、清底换浆、吊放钢筋笼、下放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
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前沿墙面两侧构筑的临时性结构,但其作用可是不可忽视,它成槽导向、稳定上部土体、承受施工荷载、储存泥浆。
第1篇一、地下连续墙施工概述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指利用专用设备,在地下开挖一条条槽,然后在槽内安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
它具有以下特点:1. 防水性能好: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渗透,保证地下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 承重能力强:地下连续墙具有较高的抗弯、抗剪、抗压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3. 挡土效果显著: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阻止土体的滑动和塌方,确保工程安全。
4. 施工速度快: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速度快,有利于缩短工期。
二、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地下连续墙的位置、深度和宽度。
(3)导墙施工:在地下连续墙两侧设置导墙,用于导向成槽、存储泥浆、稳定液位等。
2. 成槽施工(1)选择合适的成槽设备: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连续墙深度和宽度选择合适的成槽设备。
(2)成槽:利用成槽设备在导墙内开挖槽,确保槽形规则、深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1)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确保钢筋间距、直径和长度符合要求。
(2)钢筋笼吊装:利用吊装设备将钢筋笼吊装至槽内,确保钢筋笼垂直、位置准确。
4.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搅拌:根据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满足要求。
(2)混凝土浇筑: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浇筑至槽内,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5. 后期处理(1)养护:对地下连续墙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拆除导墙:在地下连续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导墙。
三、地下连续墙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地下连续墙的防水、承重、挡土等功能。
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3. 注意施工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之一,也是南京绕越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京长江二桥下游10km 处,距长江入海口320km 。
主桥为1418m 的双塔三跨悬索桥。
其南锚碇基础采用井筒式地下连续墙结构形式,平面形状为“∞”形,这种规模形式的地下连续墙基坑属国内第一、世界罕见,其受力较复杂,因此基坑开挖技术尤为关键。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南锚碇基础平面形状为“∞”形,长82.00m ,宽59.00m ,由2个外径59m 的圆和1道隔墙组成,墙厚1.50m 。
地下连续墙施工平台高程为6.5m ,底高程为-35.000~-45.000m ,嵌入中风化砂岩约3.00m ,总深度40~50m 。
帽梁沿地下连续墙外墙及隔墙设置,外墙处帽梁悬出地下连续墙内侧1.0m ,总宽度2.5m ,高3.0m ,隔墙处帽梁悬出隔墙两侧各1.0m ,总宽度3.5m ,高3.0m 。
为满足地下连续墙开挖阶段受力要求,在墙内侧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
内衬高3.0m ,厚度自上而下依次为1.0m ,1.5m ,2.0m ,各内衬底面设置成斜坡,并在与隔墙相交处设置倒角。
帽梁及内衬采用C30混凝土。
基坑开挖至基岩面-38.120~-29.230m 处,总开挖深度44.620~35.730m 。
南锚碇基坑布置见图1,2。
1.2水文地质条件南锚碇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宁镇-江浦地层小区,受沉积间断及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内地层发育较全,伴有火成岩侵入。
该处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为承压水,目前地下水位约为+4.5m ,含水层由粉砂组成,北侧厚,南侧基本缺失,渗透系数k =4.29m/d ,影响半径R =127.34m ;基岩孔隙不发育,裂隙仅少量发育,且裂隙连通性较差,故赋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差。
2总体施工方案基坑开挖前进行抽水试验,检验地下连续墙的封水性能,当地下连续墙封水达到要求后进行基坑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