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学目标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设计好教学目标,使教学有明确的指向。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老师还应该向学生明示本节课学习结果的类型,并用清晰、准确、学生易懂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是师生双方都明确本节课的期望结果,并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要注意做到明确、全面、恰当。目标要明确,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目标要全面,而非单一,在确定目标时,既要关注知识与能力目标,也要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有所考虑。目标要恰当,对目标体系中的每个目标的重要程度要有细致的考察,要有主次之分、难易之分。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便是实施一切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机,它为学习活动提供了方向,也是学习活动要实现的最终效果。所以,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方案时,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至关重要。那么,从高校课堂基本范式的角度来审度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其意义更是处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首先,我们来看看高效课堂基本范式中四个环节之于学习目标的密切关系,这一层关系所体现出的教学实施的思路是:定标学生自学达标学生互动达标教师点拨达标测评训练达标,高效课堂基本范式就是这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逐层促成学生学习达标。学习达标就是课堂教学有了效果,实现了教学行径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总要围绕着目标展开的,目标制定得合理,我们的学习活动才能有标可依,有标可循,避免学习活动的盲目进行。反之。定标过高或定标过多都使教学活动无法完成目标而告终。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成了教师组织学习活动之前需要做的功课。在这里,我们不妨参照陈才明主任关于定标提出的几个注意点:一是量

不能太多,要适度;二是要居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三是目标呈现要有一定的顺序,如按知识的认知顺序呈现。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在制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时,就要把握好两个度:一是定标数量的适度;二是定标高低的程度。定标过多,使学习任务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给学习活动造成紧迫感;定标过高,使学习活动没能按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直观到抽象的知识认知顺序逐层推进,学生无法通过自学互动的方式掌握知识,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不到培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一年级语文下册《四个太阳》第一课时目标的制定,我们可以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安排的知识结构的特点(认读字词正确流利朗读感悟,有感情朗读),又考虑到第一课时是学生掌握课文的第一个台阶,因而,仅能安排少量的且易于把握的目标:1、认识生字词。2、正确、流利朗读。为即将要进行的难于实施的学习任务做好铺垫。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我们所定的标,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根据教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等等条件而定。这样一来,学生自学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学习效果才能更大程度得以实现。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编写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通过逐层具体化,这个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对于一线教师,通常要分析、阐述的是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即课时目标。在设计课时目标时,必须牢牢把握住教学总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还要以单元目标为依据,保证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二、教学目标的灵活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要认真钻研,在教材中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大纲材料,哪些是基本的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

性的、适合更多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层次关系,比如,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从识记开始,经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到评价,这六个目标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关系。在设计和阐明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设计出具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之间集,并准确的进行分析和描述。

网友回答 2014-05-23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一.目前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的问题:1、照抄教参。教师很少进行自己的思考,导致目标和行为不对路,甚至没有目标,凭经验、凭感觉。2、指向错误。由教师行为目标代替学生目标。3、缺乏可测量性。名为目标,实际上没有标准,如“提高学生写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等,教师无法观测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4、目标表述形式死板,机械地分为三维目标,导致教师无法操作。二.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认知)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学科知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方法)。最基本的学习策略有三个:粗加工、精加工、深加工。粗加工策略是指对知识进行重复记忆,一遍遍

地诵读、抄写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长时间地记忆知识;精加工策略是指对知识补充细节、解释意义、举出例子、作小结或使之与有关的观念形成联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知识的提取提供更多的途径,增强学习和记忆效果。例如:“考拉”一词,由于它是两个汉字组成的无意义词汇,我们只能采取机械的方法进行记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动物名称,记住它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如果你能看到关于考拉的体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录像,则有可能深深地记住考拉是什么。关于某一事物的信息越多,我们对它回忆也更容易;深加工策略是指找出知识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以帮助记忆和理解。如列提纲、画结构图、进行纵向梳理、横向比较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一目标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接受、反应、生成。接受是指学生对某一观点或事物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不拒绝接受有关信息,但不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反应是指学生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积极态度,不仅接受了有关信息,并表示愿意采取相应行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并没有出现;生成是指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表现出比课文、教师更多的情感,并因此积极采取相应的行动。认知目标追求的是科学性,方法和情感两个目标追求的是艺术性。三个目标之间,认知目标为主,情感目标为首。三.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学情——知识起点、兴趣度、接受能力等。其中考虑学情尤其重要,从实际的教学过程看,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原始状况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已有了不同程度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在备课时不妨认真思考以下一些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上述问题可在教学前或开始时进行了解,教师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再组织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