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33散文内容拓展
- 格式:pptx
- 大小:425.41 KB
- 文档页数:28
中考冲刺中考语文考点之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是作者通过人、事、景等外在的事物表达出的内涵,也就是散文的中心思想,它是散文的核心。
分析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就是分析概括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等表现的情感倾向,是对散文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整体把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我们去打酱油的那条路上陈思呈①说到打酱油,曾是我们的常规工作。
②八十年代的每个孩子都干过。
家里做菜要用到酱油,下面条要用到芝麻酱,早餐要用到下粥菜——都要派遣孩子到杂咸铺走一趟。
③打酱油有两种规格。
一是用瓶,一是用碟。
用碟的,几分钱就够了。
用瓶的可能要两毛钱。
两毛钱里,一毛八分钱用于打酱油,剩下两分钱买颗糖,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
这属于儿童打酱油业的潜规则。
④杂咸铺的前台,用几个脸盆装着橄榄、乌榄、腐乳、南姜……各种小菜,后面几个瓮,装着鱼露,酱油,醋……各种蘸料。
酱油就在后面某个瓮中,上面盖有木板。
量酱油的器具是竹做的筒状物,大小不同的竹筒对应不同的价格容量。
⑤打芝麻酱又不同。
装芝麻酱的不是瓮,而是玻璃缸。
上面盖着的也不是木板,而是大玻璃片。
通体透明的玻璃设施,是对芝麻酱本身的信心。
其姿色和形态确实值得展露,膏油柔腻的样子总能让人通感。
所以打芝麻酱的小孩,碟子里买了五分钱的芝麻酱,回到家一般只剩下三分。
有两分在路上舔进了肚子。
这也是打芝麻酱行业的潜规则。
⑥这些都是我和小夏,在这个人到中年的秋天里,共同回忆起来的。
但小夏记得比我更多,她早慧,五官开放程度更充分,听到看到感到的比普通的小孩多。
⑦小时候,我们分头居于那条街的南北两端。
南北两端各有个杂咸铺。
小夏打交道的杂威铺,店长是一个热情而瘦的女人,大家都喊她“三姨”。
早慧的小夏还能记得她招呼时慈眉善眼的微笑和声音:“妹啊,来啊。
”而我打交道的那个杂咸铺,店长却是一个脸色阴沉、面目模糊的老头,记忆中他从来没开口说话,听家里长辈叫他“铜锣伯”,但以我们几分钱酱油的交情,也没有到需要开口互相交谈的程度。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散文是一种散发情感、抒发感情或抒发思想的文体,通常是作者真实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散漫”之作。
散文阅读考点主要包括理解主旨、把握作者观点、描述人物特点、分析文章结构及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理解主旨。
理解散文的主旨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要理解散文的主旨,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散文的大致内容和中心思想。
其次,要抓住散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反复推敲、分析,找出散文的主旨所在。
最后,要注意判断散文的主旨是否与题目的要求一致,如果一致,则可以选择该选项。
第二,把握作者观点。
散文作品通常是作者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思考和表达,因此把握作者观点是阅读散文的重要考点。
要把握作者观点,首先要通过散文中的字词、句子、段落等,找出作者对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引起作者思考的事件、事物的描写,了解作者观点的原因和依据。
最后,要看散文的结尾,了解作者对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
第三,描述人物特点。
散文中的人物描写通常是以写作者自己或者他人为主要对象的。
要准确把握散文中人物的特点,首先要通过对散文中的细节描写、行为言语的描述,分析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其次,要通过人物与他人的相处和互动,推测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和特点。
最后,要通过散文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人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四,分析文章结构。
散文作品通常有明确的结构,有自己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分析文章结构,首先要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引子、事情发展、事情发展的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分析,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要看整篇散文的布局和组织方式,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第五,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语文复习是中学生备战中考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中,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散文阅读,我对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学体裁,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情和思想。
散文以平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吸引读者,常常在平淡中凝聚力量,在细微中显现价值。
2. 散文的常见体裁: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等。
不同的散文体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需要我们在阅读中加以区分和理解。
3.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语言以真实、自然为主,注重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散文中富有形象感和情感色彩的描写常常使文章更加生动而有力。
4. 散文的结构特点:散文常以片段式、抒情性和主题思想为特点。
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有的以抒发情感为主,有的以叙述故事为主,有的以讨论问题为主。
5. 散文的主题思想:散文的主题思想丰富多样,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常涉及人生、情感、自然、社会等方面。
通过读懂散文的主题思想,我们可以对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有更深刻的理解。
6. 散文的写作技巧:散文中常使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来凸显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深度。
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和插叙、铺垫、排比等写作技巧常被运用于散文中。
7. 散文阅读的方法: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应该注重把握文章的情感色彩、语言特点、结构特点和主题思想。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理解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推理。
8. 散文的背景知识:有些散文作品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帮助。
了解散文作者的生平背景、社会历史背景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思想。
在复习散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解题、背诵经典散文、与同学讨论等方法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散文的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善于思考,从散文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启迪。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考点归纳总结如下:
1. 主题意义理解:阅读理解文中的主题意义,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文章结构分析:分析散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语言运用理解:理解散文中的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推测其含义和作用。
4. 人物形象描写:理解作者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并推测其影响和作用。
5. 语气态度分析:分析散文中的语气态度,包括感慨、赞美、嘲讽等,理解作者对所述事物的态度和情感。
6. 上下文推测: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7. 修辞手法鉴赏:鉴赏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其美感和修辞功效。
8. 文章体裁辨析:通过阅读散文,了解散文的种类和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等。
9. 语篇连接分析:分析散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联关系,理解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流畅性。
10. 背景知识运用:根据散文中提到的相关背景知识,推测故事的背景、时代和环境,加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总之,以上是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归纳总结。
学生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解文中的主题意义、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修辞手法和推测人物形象等,提高对散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语文散文阅读成为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掌握好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和应对中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供学生参考。
一、散文阅读的题型分析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散文阅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和应用文阅读两种题型。
阅读理解题型要求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应用文阅读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填表、写信、回答问题等。
二、散文阅读的复习策略1. 掌握基本阅读技巧: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好文章,培养对文字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速度。
3. 注重阅读思维训练:通过解决问题、分析作者观点和情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散文阅读的复习要点1. 阅读理解考点(1) 主旨大意: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推导判断:通过推理和分析,根据文章中的事实和论点推断出一些结论。
(3) 作者观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分析文章的立意和写作目的。
2. 应用文阅读考点(1) 表格填写: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填写相应的信息。
(2) 问题回答: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找到答案所在的段落。
(3) 书信写作:理解书信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要求,根据信件的内容和情境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四、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1. 多做模拟试题: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熟悉考点和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2. 细读优秀散文:阅读名家散文,体会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多讨论、多思考:在学习散文阅读中,注重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培养分析、思考和判断能力。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某年的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通过对散文的阅读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在准备散文阅读考点时,我们可以根据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包括人物散文、自然散文、社会散文等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对这些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人物散文1.描写人物的特征和形象: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散文,正确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以及内心感受等,从而深入挖掘散文的情感内涵。
2.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散文通常会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的变化,考生应该注重人物的情绪变化、思维方式等,抓住散文的核心主题。
3.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通过阅读散文,考生可以了解到人物的言辞和行为,进而推断人物的品格和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散文的主旨。
二、自然散文1.描写自然景色:这类散文主要描写自然景观,如山水、植物、天气等,考生需要重点把握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情感态度,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义。
2.描写自然现象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的关系是自然散文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关注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活、思考和情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散文的主题。
3.引发对自然的思考:自然散文通常也会以自然景物为引子,引发对自然哲学、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考生需要善于探讨散文中所导向的思想问题。
三、社会散文1.揭示社会现象和问题:社会散文有时会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为题材,考生需要正确认识散文中阐释和回应的社会问题,并加以深入思考。
2.探讨社会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社会散文有时也涉及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探讨,考生需要仔细分析散文中所传递的思想观点,形成自己深入的思考。
3.分析社会中人的行为与选择:社会散文通常也会描述人在社会中的选择和行为,考生需要理解人物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人性和社会因素。
四、其他类型散文除了人物、自然、社会散文外,还有一些特定题材的散文,如游记、随笔、杂文等。
1.读懂游记:游记散文通常以人们的旅行经历为素材,描述各种地方景色和文化风情,使人们仿佛亲临其境。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散文阅读散文是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常见的文体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散文阅读的考点和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对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考点进行一番梳理。
一、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
而“神不散”则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明确而集中,无论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
二、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通过叙述具体的事件和人物的活动,反映社会生活。
例如《背影》《藤野先生》等。
2、抒情散文注重抒发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如《春》《济南的冬天》等。
3、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通过对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揭示人生哲理。
三、中考散文阅读的考点1、整体感知要求考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解题技巧:(1)仔细阅读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这些地方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旨。
(2)梳理文章的线索,如人物、事件、情感等,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2、词句理解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
词语理解技巧:(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分析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结合语境判断其特定含义。
句子理解技巧:(1)从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分析其表达效果和含义。
(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3、语言赏析要求对散文的语言特色进行赏析,如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赏析技巧:(1)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等。
4、写作手法常见的写作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伏笔、照应、欲扬先抑等。
解题方法:(1)明确文章运用的写作手法。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该手法的作用,如突出了……,使文章更有感染力等。
2024年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考点+答题思路考试必考01中考散文阅读考点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通过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品味,感受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受到思想情感的启迪和熏陶。
3、能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02散文阅读题型01关于标题这篇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拟这个标题?1、标题的含义揣摩标题含义需要从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
表面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中心解答。
2、标题的作用标题常见作用有以下几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展开情节的线索;交代文章写作情感;具有象征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
02关于情节内容把握全文情节结构概括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归纳概括故事内容及主旨答题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行文的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些什么。
注意前后联系。
解答技巧:读——解题的基础1、读懂标题2、读懂题干(弄清要求)3、读懂原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理——梳理文章段落层次,整理出主要事件找——根据题意,确定范围文段。
思——提取哪些信息?围绕哪些关键词进行思考答题?方法归纳:明题意;理层次;定范围;精表达。
03关于文章主题主题,也叫“主题思想”。
读完一篇散文,要能够整体把握作品主题,这样才算读懂了作品。
有时题目不直接考查主题,但必须借助对主题的理解,才能解答。
解题方法:1、先读,了解相关信息读题目、读文章: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2、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3、重点读“五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的地方,通过它们可以找到文章主旨。
4、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感情倾向5、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性格、情感,交代人物活动背景,渲染特定气氛,揭示中心。
散文阅读(一)——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归纳内容要点.2.概括中心思想.3.找出行文线索。
二、方法总结(一)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
1.标题目扩展法:对标题扩展充实.2.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
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串联、合并。
4.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
5.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
(二)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揭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者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三)找出行文线索的方法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为线索;(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3.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散文中,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有些句子反复出现,称之为反复句.反复句显示了散文的脉络层次.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察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是对2024年中考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供学生复习备考参考。
一、散文的特点和类型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抒发人们真情实感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自由、灵活、表达较为真实。
2. 散文的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描写文等。
二、散文阅读中的基本技巧1. 主题思维:抓住散文的中心思想,找到散文的中心论点。
2. 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如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
3. 词语理解: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用词意图。
4. 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三、散文阅读中的具体考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理解故事的背景、人物关系和发展脉络,把握主要事件及其涵义。
2. 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 深层含义的挖掘:理解散文的隐含意义和寓意,挖掘散文背后的深层思想。
4. 情感表达的分析:分析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体验。
5. 文化内涵的理解:掌握散文中的文化典故、历史背景等,理解文化内涵和意义。
四、例题分析以下是几道可能出现的散文阅读例题,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例题1:字面意思,我们都会读,理解,我们也都会。
这就是无伤散文的奥秘。
问题:这篇文章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散文?解析: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述对散文的理解,属于说明文。
例题2:走过街头屋檐下,这个同样辽阔无边的视野,神秘、深邃。
而这只是第一步。
问题:这篇散文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解析: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后续步骤的提及,来呼吁人们要走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主题为“探索未知”。
例题3: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的窗口,当我们站在内穿越时光。
我们更要知道:历史不应该只停在记忆中……问题:这篇文章要传递给读者什么寓意?解析:这篇文章通过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能只停止在历史的记忆中,而是要通过了解历史文化来认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