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在线第5周2
- 格式:pptx
- 大小:120.74 KB
- 文档页数:15
1.【2010年计算机真题】下列寄存器中,汇编语言程序员可见的是( B )。
A.储器地址寄存器(MAR)B.程序计数器(PC)C.存储区数据寄存器(MDR)D.指令寄存器(IR)汇编语言程序员可以通过指定待执行指令的地址来设置PC的值,而IR、MAR、MDR是CPU的内部工作寄存器,对程序员不可见。
2.条件转移指令执行时所依据的条件来自( B )。
A.指令寄存器 B.标志寄存器C.程厣计数器 D.地址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程序计数器用于指示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地址寄存器用于暂存指令或数据的地址;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用于保存系统的运行状态。
条件转移指令执行时,需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的内容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转移条件。
3.在CPU的寄存器中,( C )对用户是透明的。
A.程序计数器 B.状态寄存器C.指令寄存器 D.通用寄存器指令寄存器中存放当前执行的指令,不需要用户的任何干预,所以对用户是透明的4.程序计数器(PC)属于( B )。
A.运算器 B.控制器C.存储器 D. ALU控制器是计算机中处理指令的部件,包含程序计数器。
5. CPU中的通用寄存器,( B )。
A.只能存放数据,不能存放地址B.可以存放数据和地址C.既不能存放数据,也不能存放地址D.可以存放数据和地址,还可以替代指令寄存器通用寄存器供用户自由编程,可以存放数据和地址。
而指令寄存器是专门用于存放指令的寄存器,是专用的,不能由通用寄存器代替。
6.指令周期是指( C )。
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时钟周期时间指令周期包括取指和执行的时间。
7.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操作是取指令B.为了进行取指操作,控制器需要得到相应的指令C.取指操作是控制器自动进行的D.指令执行时有些操作是相同或相似的取指操作是自动进行的,控制器不需要得到相应的指令8.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第五章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工作原理5-1 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哪些特点?答:可编程序控制器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2)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应用灵活;3)编程方便,易于使用;4)功能完善,扩展能力强;5)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6) 维修方便,维修工作量小;7) 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5-2 整体式PLC、组合式PLC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特点?答:整体式结构的PLC是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电源、通信端口、I∕O扩展端口等组装在一个箱体内构成主机。
另外还有独立的I/O扩展单元等通过扩展电缆与主机上的扩展端口相连,以构成PLC不同配置与主机配合使用。
整体式结构的PLC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
小型机常采用这种结构。
组合式结构的PLC是将CPU、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电源单元、智能I∕O单元、通信单元等分别做成相应的电路板或模块,各模块可以插在带有总线的底板上。
装有CPU的模块称为CPU模块,其他称为扩展模块。
组合式的特点是配置灵活,输入接点、输出接点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各种功能模块可以依需要灵活配置。
5-3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答: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比较见下表:5-4 PLC的硬件指的是哪些部件?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答:PLC的基本结构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扩展接口,通信接口,编程工具,智能I/O接口,智能单元等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其主要作用有①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
②诊断PLC内部电路的工作故障和编程中的语法错误。
③用扫描的方式通过I∕O部件接收现场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输入映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中。
④PLC进入运行状态后,从存储器逐条读取用户指令,解释并按指令规定的任务进行数据传送、逻辑或算术运算等;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和输出映像存储器的内容,再经输出部件实现输出控制、制表打印或数据通信等功能。
汇编语⾔(王爽)第五章
第五章 [BX]和loop指令
*Loop指令
格式:loop 标号
等同步骤:(1)(cx)=(cx)-1;(2)若(cx)!=0,跳转到标号位置继续执⾏。
*Debug的相关命令及说明
g命令:g 偏移地址;使得执⾏到cs:偏移地址处停⽌;
p命令:使Debug程序⾃动重复执⾏代码中的循环指令,直到(cx)=0为⽌。
⽤Debug中直接写⼊指令,[idata]可以表⽰((段地址)*16+idata)处的值;⽽如果在汇编源代码中[idata]会被编译器masm处理为idata这个数值。
所以在汇编源代码中当使⽤⽴即数来表⽰偏移地址时,须加前缀以显式表明,⽐如:ds:[idata]。
*⽰例:计算ffff:0~ffff:b内存单元中数据的和,结果存储在dx中。
;1.每个内存单元⾥的数值是单字节类型,⽽dx是双字节寄存器
;2.总计12个内存单元的数据和最⼤为255*12<65535,不会产⽣溢出
assume cs:code
code segment
mov ax,0ffffH
mov ds,ax
mov bx,0;存储⽬标位置偏移地址
mov dx,0;初始化结果
mov ah,0;设置中转数的⾼位
mov cx,12
s:
mov al,[bx]
add dx,ax
inc bx
loop s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段安全的空间:汇编学习过程中可以使⽤00200h~002ffh这段空间,总计256个字节。
51汇编电子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51汇编语言的基本原理,掌握与电子琴相关的硬件控制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琴音阶、音调和音符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51汇编语言实现音符的播放。
3. 学生了解电子琴的电路原理,能分析并描述51汇编在电子琴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51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电子琴的基本功能,如播放音符、和弦等。
2.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如调试程序、优化代码等。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功能的电子琴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编程和电子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耐心、细心和专注的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编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分解,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汇编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对编程和电子制作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以《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内容:1. 51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编程环境。
2. 汇编语言基础:讲解汇编指令、寄存器、伪指令等基本概念。
3. 电子琴硬件原理:分析电子琴的电路原理,介绍相关元件及其功能。
4. 音符与音阶编程:教授如何用51汇编语言实现音符、音阶的编程控制。
5. 电子琴程序设计:指导学生编写程序,实现电子琴的基本功能。
6. 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功能的电子琴制作。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51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了解汇编语言环境。
第二周:汇编语言基础,学习汇编指令和寄存器。
第三周:电子琴硬件原理,学习相关元件及其功能。
第四周:音符与音阶编程,编写相关程序。
第五周:电子琴程序设计,完善程序功能。
王爽汇编语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掌握汇编语言的语法和指令系统;2. 学会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3. 了解计算机硬件与汇编语言的关联,理解汇编语言在计算机运行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的输入输出、算术运算等功能;2. 学会使用汇编语言进行条件判断和循环控制;3. 掌握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底层原理和汇编语言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信心;3. 强调汇编语言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联,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大学本科阶段,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对汇编语言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对底层原理感到困惑。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汇编语言知识;2.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突出汇编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介绍汇编语言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及应用场景,讲解汇编语言的语法和指令系统(对应教材第1章)。
- 数据类型与寄存器- 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讲解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汇编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对应教材第2-4章)。
- 程序结构- 基本指令的使用- 程序流程控制3. 汇编语言与硬件的关系:介绍汇编语言如何与计算机硬件交互,理解汇编语言在计算机运行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5章)。
- 计算机硬件原理- 汇编语言与CPU的关联4. 混合编程:讲解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应用能力(对应教材第6章)。
- 混合编程概念与原理- 混合编程实例分析5. 实践环节:设置多个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编写汇编程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实践部分)。
寄存器寻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寻址方式( 通过地址访问数据或指令数据寻址:指令执行过程中,访问所需要操作的数据(操作数) 指令寻址:一条指令执行后,确定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位置数据00405000H数据…指令00401000H指令地址数据来自寄存器→寄存器寻址I/O 接口主存储器系统总线CPU寄存器控制器运算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用寄存器名表示它的内容操作码寄存器地址操作数寄存器MOV EBX, EAX;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均采用寄存器寻址EBX EAX32位通用寄存器:EAX EBX ECX EDX ESI EDI EBP ESP16位通用寄存器:AX BX CX DX SI DI BP SP 8位通用寄存器:AH AL BH BL CH CL DH DL;代码段mov al, ah mov bx, ax mov ebx, eax mov dx, ds mov es, dx8位寄存器的类型是字节型16位寄存器的类型是字型32位寄存器的类型是双字型;代码段mov al, 12mov bx, 12mov bvar, clmov wvar, dx mov dvar, edx目的操作数是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是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均是寄存器寻址mov edi,sieg0209.asm(11) : error A2022:instruction operands must be the same size错误信息错误语句的行号错误编号常见语法错误原因►拼写错误、多余的空格、遗忘的后缀字母或前导0、不正确的标点、太过复杂的常量或表达式►操作数类型不匹配、错用寄存器……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存放在处理器的内部寄存器中►用寄存器名表示它的内容寄存器寻址方式简单快捷,最常使用►绝大多数指令采用通用寄存器►部分指令支持专用寄存器(例如段寄存器)符号含义r8r16r32reg8位寄存器16位寄存器32位寄存器通用寄存器。
MIPS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MIPS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指令集和编程规则。
2. 学会使用MIPS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包括顺序、分支和循环结构。
3. 了解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组织和寻址方式,理解寄存器的作用和用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编写简单的MIPS汇编程序,实现基本算法和逻辑控制。
2. 能够使用模拟器和调试工具进行汇编程序的编译、运行和调试。
3. 能够分析MIPS汇编程序的性能,并进行简单的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底层编程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规范和逻辑清晰。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以MIPS汇编语言为载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交互原理。
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对硬件层面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编写并运行简单的MIPS汇编程序。
2. 学生能够通过调试工具分析汇编程序的执行过程,找出并修复错误。
3. 学生能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汇编程序项目,展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言:计算机硬件与汇编语言概述,介绍MIPS汇编语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
- 章节关联:课本第1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2. MIPS汇编语言基础:- 指令集与寄存器- 数据表示与存储器寻址- 章节关联:课本第2章 MIPS汇编语言基础3. MIPS汇编程序设计:- 顺序程序设计- 分支程序设计- 循环程序设计- 章节关联:课本第3章 程序设计基础4. MIPS汇编程序调试与优化:- 使用模拟器和调试工具- 性能分析- 简单优化技巧- 章节关联:课本第4章 程序调试与优化5. 综合项目实践:- 小组项目任务分配与协作- 项目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 项目展示与评价- 章节关联:课本第5章 综合项目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引言,计算机硬件与汇编语言概述第2-3周:MIPS汇编语言基础第4-5周:MIPS汇编程序设计第6周:MIPS汇编程序调试与优化第7-8周:综合项目实践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和实践能力:1. 讲授法:- 用于讲解MIPS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指令集、编程规则等理论知识。
汇编语言子程序设计实验心得(精选5篇)在刚进入大学得知数学专业也要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我喜欢数学的同时,一样喜欢计算机。
虽说程序设计只是计算机专业的冰山一角,但这却是基础,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学好它。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前五章的内容。
第一章主要对c语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便是对最基础知识的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常用的简单符号、运算符的结合性等;而第三章就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了,千万别以为这就是小学数学水平的东西,其实这跟数学还是有差别的;第四章键盘输入和屏幕输出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人机交流,把自己的东西输入电脑,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第五章便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这就需要一个很重要的结构——选择控制结构。
虽然刚开始学习的内容还不是很多,但我却在这为时不长的学习中,深深地感受到了c语言的魅力,以及它强大的“功效”:C语言语言虽简单,但表达能力却强,使用起来灵活方便,而且程序设计自由度大,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虽然人的能力很强,但不是所有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依赖于人,有时候依靠C语言既省时又省力。
就像对很多的数据进行运算时,对人来说可谓是一项大工程,一点不注意就会全盘皆输,要重新来过,让人头大;而对计算机来说,它只会执行你的指令,不管其他,没有枯燥,不懂乏味,更重要的是,效率尤其高。
不止计算,C语言还有很多用处。
刚开始的时候,我错误的认为C语言跟数学没有太大差别。
然而接触过后我才发现自己错的很离谱。
虽然C语言与数学有着难舍难分的关系,但C语言就是C 语言,它有着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跟自己的规则。
我们可以借助数学更好的掌握C语言,但不能因此混淆二者。
就像数学语言在程序中是不一定能够识别的(“=”在数学中是等于,在C语言中是赋值,C语言中的等于是“==”),虽然数学对C语言帮助很大,但C语言却不会因此就放你程序通过,不识别就是不识别,除非你用我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