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纤维织物风格测试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1.73 KB
- 文档页数:3
竹纤维是近年来由我国自行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吸湿、放湿性和染色性能优良等特点。
竹纤维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能够保持无虫蛀、不霉烂,有一定的抗菌功能。
竹纤维虽然有上述诸多优点,但与其他纤维相比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缺陷,如湿强低于棉纤维,干强远低于涤纶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竹纤维针织物的性能特点,本文分别用竹纤维和棉纤维两种纯纺纱线进行小样织造,并对两种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为合理使用竹纤维开发产品提供一定依据。
1、实验部分1.1试样准备实验采用18.2tex的纯竹纤维纱和棉纱,在机号为30G的多针道单面机上织成两种织物,采用单面纬平组织,织物经适当整理后备用。
织物基本指标织物种类纵密/横列·(5cm)-1横密/纵行·(5cm)-1回潮率/%竹纤针织物120.376.57.87棉纤针织物113.972.17.82注:回潮率测定条件为温度16.2,相对湿度69%。
1.2测试仪器及方法织物透气性试验采用Y561型织物透气仪,参照国家标准GB5453—85规定试验方法。
织物悬垂性试验采用YG811织物悬垂测定仪,织物抗起毛起球试验采用YG502织物起毛起球仪,织物折皱弹性试验采用FY一22硬挺度仪、YG541A型织物折皱弹性仪,织物刚柔性试验采用LFY一22硬挺度仪。
测试条件:实验室温度25℃,相对湿度60%。
2、结果及分析2.1透气性和悬垂性两种试样的透气性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竹纤维针织物的透气性远优于棉针织物的,这是由竹纤维本身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在电镜下观察竹纤维的横切面和纵向结构,可看到竹纤维的横截面为带锯齿的不规则圆形,纵向平直,表面有沟槽,其形态结构与粘胶纤维几乎相同,因此透气性、吸湿放湿性良好,染色性能优良。
在炎热夏季,竹纤维的这些优良性能赋予了面料干爽舒适的特点,它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人体排出的水分,使人感到凉爽。
织物透气性/L·(m2·s)-1竹纤维针织物3065.2棉针织物663.6试样的悬垂性测试结果见表3。
第20卷 第6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V ol.20 No.6 2007年6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 2007 竹原纤维表面摩擦性能的测试分析陈小燕1,赵汉生2(1.武汉科技学院 纺织与材料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 武汉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摘 要:测试了竹原纤维与金属辊、橡胶辊、纤维辊之间的动、静摩擦系数,并与苎麻纤维、棉纤维作了比较分析。
结果认为竹原纤维的表面摩擦系数与苎麻纤维相近,三种纤维的混纺效果优劣排列顺序为:苎麻与竹原纤维>苎麻与棉纤维>竹原纤维与棉纤维。
关键词:竹原纤维;苎麻纤维;棉纤维;摩擦系数中图分类号:TS101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07)-0001-04竹原纤维是用毛竹,兰竹等加工而成[1],一般是依据纺纱系统的不同,将竹材锯成生产上所需要的长度,采用机械、物理的方法去除竹子中的木质素、多戊糖、竹粉、果胶等杂质,从竹材中直接提取竹原纤维。
有关竹原纤维的性能测试已有不少报道,邢声远[2]报道了竹原纤维的细度、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指标。
万玉芹[3]对竹原纤维的吸湿性能进行了研究,认为竹原纤维具有较大的回潮率,纤维吸,放湿速度快,穿着凉爽舒适。
唐人成[4]分析了了竹原纤维的结构和热性能,得出竹原纤维是截面为扁平状,中间有孔洞,纵向存在沟槽,表面有横节。
Shen Qing [5]等人对竹原纤维和棉纤维的表面性能作了比较,得出竹原纤维具有和水的表面类似的力学参数。
孙中伟[6]测试了竹原纤维的密度,得出纤维密度较苎麻、棉纤维等要小。
有关竹原纤维的表面摩擦性能至今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测量竹原纤维与金属辊、橡胶辊、纤维辊的摩擦系数,来研究其表面摩擦性能,以期为竹原纤维纺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1 纤维摩擦性能及测量原理1.1 纤维的摩擦性能纤维的摩擦性质是指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其它物质表面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的行为[7]。
竹纤维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竹纤维进行检测,并提供有关竹纤维材料性能和特征的详细分析。
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由竹子的纤维素构成,具有轻质、强度高、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竹纤维在各个领域的安全和质量,本次检测旨在对竹纤维样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
2. 检测方法本次竹纤维检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2.1 成分分析使用红外光谱(FTIR)仪器对竹纤维样品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成分。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确定材料组成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不同基团的振动频率来确定其成分。
2.2 纤维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竹纤维的形态特征,包括纤维长度、直径和形状等,以评估其纤维形态特征,进而推断其性能。
2.3 物理性能测试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竹纤维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来评估竹纤维的力学性能。
2.4 热性能测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竹纤维样品进行热性能测试。
通过检测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变化,可以了解竹纤维的热行为,如熔点、热分解温度等。
3. 检测结果3.1 成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竹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纤维素是竹纤维的主要成分,占据了样品中的90%以上。
3.2 纤维形态通过显微镜观察,竹纤维呈现出细长的形态,平均直径约为20微米,长度在1-5厘米之间。
竹纤维的形态特征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3.3 物理性能经物理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结果: - 拉伸强度:XXX MPa - 弹性模量:XXX GPa -断裂伸长率:XXX %这些数据表明竹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延展性,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3.4 热性能经热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结果: - 熔点:XXX ℃ - 热分解温度:XXX ℃竹纤维在高温下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4. 结论根据本次竹纤维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竹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2. 竹纤维形态呈现细长的特点,平均直径约为20微米,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3. 竹纤维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4. 竹纤维在高温下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竹原纤维长度细度指标的测定竹原纤维是一种由天然竹子纤维制成的生物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在纺织品、造纸、医疗器械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因此其长度细度指标的测定尤为重要。
竹原纤维长度主要指纤维的平均长度,是反映纤维粗细程度和纤维长短分布情况的重要指标。
测定竹原纤维长度的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法和纺织品检测分析仪法。
显微镜法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单个纤维的长度,并累加求平均值,适用于小样本的测定。
纺织品检测分析仪法则是利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对大量样本进行测量和分析,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竹原纤维长度的测定可以运用纺织品检测分析仪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将取样竹原纤维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让其适应环境,避免吸收水分影响测量结果。
2.装置测试仪器:安装纺织品检测分析仪,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3.测量样品数据:将样品放入测试仪器内,进行测量。
仪器会自动将样品拍照,提取纤维数据,并计算出竹原纤维的平均长度和长度分布情况。
4.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综合分析竹原纤维的长度分布情况,得出竹原纤维长度细度指标。
竹原纤维细度指标是指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指标越小表明纤维越细软。
竹原纤维细度的测定主要采用横截面积法、光学拉伸法、光学色散法等方法。
横截面积法是通过测量纤维的交叉截面积,计算出纤维的细度指标。
光学拉伸法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测定拉伸同类型的纤维,通过测量断裂前后的像距差求得纤维的直径,从而计算得到纤维的细度指标。
光学色散法则是通过测量纤维光谱的变化,按色散规律计算出纤维的直径和细度指标。
综上所述,竹原纤维长度细度指标的测定是由竹原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细度两个参数组成的。
采用纺织品检测分析仪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竹原纤维长度指标,而测定竹原纤维细度的方法则有多种,挑选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能够有效地评价竹原纤维的质量和应用价值,为相关行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除了竹原纤维的长度和细度指标之外,还有其他与其质量有关的重要指标。
竹纤布研究报告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纤维素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建筑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竹纤维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其中,竹纤布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备受关注。
竹纤布是以竹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织加工而成的一种织物。
相比于传统的棉、麻、丝等纤维,竹纤维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抗菌性,因此竹纤布也具有这些优异的性能。
此外,竹纤布还具有柔软、舒适、耐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医疗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竹纤布的性能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首先,我们对竹纤布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竹纤布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均优于传统的棉、麻等纤维。
此外,竹纤布的抗菌性也非常好,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这些性能使得竹纤布在服装、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接着,我们对竹纤布的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竹纤布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能,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此外,竹纤布还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这些性能使得竹纤布在工业、建筑等领域也具有应用前景。
我们对竹纤布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我们发现,竹纤布可以应用于服装、家居、医疗、工业、建筑等领域。
在服装领域,竹纤布可以制作出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抗菌的衣物,具有很好的穿着感受和健康保护作用。
在家居领域,竹纤布可以制作出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抗菌的床上用品、窗帘、地毯等,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和健康保护作用。
在医疗领域,竹纤布可以制作出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抗菌的医疗用品,具有很好的卫生保护作用。
在工业、建筑领域,竹纤布可以制作出耐酸、耐碱、耐热的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用性和环保性。
竹纤布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竹纤布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竹原纤维织物的舒适性与外观性能研究作者:丁长明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1年第5期丁长明1,2(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2.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常州 213164)【摘要】对竹原纤维的舒适性和外观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竹原纤维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高于纯棉织物而低于苎麻织物;保暖率和克罗值接近纯棉织物,略小于苎麻织物;传热系数接近纯棉织物,略大于苎麻织物;悬垂系数大于纯棉织物,而接近于苎麻织物;急弹性回复角和缓弹性回复角接近苎麻织物,略低于纯棉织物;织物的整理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压烫效果、褶裥保形性较好;湿膨胀率、延伸性能稍差;弯曲刚度较大,剪切刚度偏小;手感不够丰满。
【关键词】竹原纤维;保暖率;传热系数;克罗值中图分类号: TS102.5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101(2011)05-0009-04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织物的耐用性、舒适性及外观特性等内容。
织物具有什么样的服用性能,将决定其织物的品种开发及其用途。
通过研究竹原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为其新产品的开发及应用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服装的开发奠定基础。
如下主要研究了竹原纤维织物的舒适性和外观特性这两项服用性能。
1实验准备1.1实验材料试验样品选择相同规格的苎麻织物和竹原纤维织物,以及相近规格的纯棉织物。
主要规格如表1所示。
1.2舒适性能1.2.1透气性能试验仪器:YG(B)461D型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
测试条件:温度23.5℃,相对湿度75%。
试样面积:20cm2,透气量:600~3000L/m2s,试样压差:100±2Pa。
按照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进行操作。
1.2.2透湿性能试验仪器:YG501N织物透湿试验箱。
测试条件:温度38℃,相对湿度90%,循环气流速度为0.3~0.5m/s。
实验箱温度控制精度为±0.5℃,相对湿度控制精度为±2%。
竹浆纤维织物风格的客观分析与评价
竹浆纤维织物:自然与优美并存。
对于竹浆纤维织物的客观分析和评价,首先,需要关注纤维的质量,它是织物的基础。
竹浆纤维比一般纤维拥有更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
保持较高水汽和氧气透过率,可以保持肌肤温暖舒适,质地轻薄,衣
服抗拉强度较高,对肌肤不刺激,触感光滑,能减少皱纹的产生。
其次,还需要仔细观察织物的构造。
竹浆纤维织物厚薄均匀,毛细线条
细腻,无缝和薄线连接处细腻,纹理细节大致清晰,图案活泼,衣服
品质显然穿着舒适。
由此可看出,竹浆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柔
软性、丝光度、耐磨性和拉力的特点,在现代装饰和时装设计中表现
出独特的个性、品质和时尚风格。
竹原纤维摘要:对竹原纤维进行调研收集,对其性能、结构、功能、制取工艺等进行了解。
关键字:竹原纤维、性能、制取、鉴别。
1 基本介绍竹原纤维即竹纤维,竹纤维就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化学成分。
2 主要分类(1)天然竹纤维天然竹纤维主要是竹原纤维。
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
(2)化学竹纤维化学竹纤维又可以分类:竹浆纤维、竹炭纤维。
竹浆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
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织出的纤维产品。
3 结构(1)化学结构竹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同属高聚糖,总量占纤维干质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质、脂肪、果胶、单宁、色素、灰分等,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腔或特殊的细胞器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生理作用。
纤维素是组成竹原纤维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它能作为纺织纤维的意义所在。
由于竹龄的不同,其纤维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为75%,1年生为66%,3年生为58%。
竹原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含量一般为14%~25%,毛竹平均含量约为22.7%,并且随着竹龄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长竹24.9%,4年生23.6%。
(2)形态结构竹原纤维横截面和纵向的形态如图1和图2所示。
其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
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性腰圆形等,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
竹原纤维的这些空隙、凹槽与裂纹,犹如毛细管,可以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故被专家们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用这种纯天然竹原纤维纺织成面料及加工制成的服装服饰产品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有清凉感。
竹炭纤维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再生竹纤维利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像其它新纤维一样,竹纤维自问世就受到纺织界的极大关注,诸多媒体和文献都称其为“会呼吸的纤维”、“绿色环保纤维”,认为其具有不同于其他纤维的独特性能。
当今竹纤维的生产和产品开发方兴未艾,出于商业上的需要,许多厂家更是对此寄予热望,极力推崇。
一、织物起毛起球过程及毛球测试和评价方法综述
起毛起球过程的研究关于起毛起球过程的研究,Gintis和Mead认为起毛起球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织物由于受到机械作用,纤维从织物表面显露出来:
第二,露出织物表面的纤维缠结成一个球的形状;
第三,球可能断裂或从织物中被抽拔
出来。
而Cooke提出将起球过程分为网个阶段:形成绒毛、缠结成球、球体增长和球体掉落。
与第一种划分方法相比,
第二种划分方法基于起毛起球各个阶段机理的不同,将球体形成过程更加细化。
二、起毛起球测试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测试方法
所有的评价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时间里对织物表面进行摩擦,然后评价起球程度。
以下为几种测量起毛起球性能的仪器:a.圆轨迹起毛起球仪:先用尼龙刷把毛刷出,再用标准料揉搓成球。
b.箱式起毛起球仪c.马丁代尔起毛起球及耐磨仪在实际测试中,选择最佳方法时应该考虑两点:一,测试条件与实际情况的可比性。
测试条件应尽可能的模拟消费者加诸于纺织品的压力作用。
三、注意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
一次的结果具有偶然性具有说服力,所以需要重复多次的实验测试然后取综合平均值才能作为实验的结论数据做依据。
竹原纤维面料热湿舒适性能研究王宇璇、鹿杨清、徐晓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断开发新型纺织材料和改善服装设计结构成为纺织品设计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而舒适性无疑是人们对服装用纺织品基本的要求。
影响服装面料舒适性的因素有很多,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及新型纤维材料优良的性能,如竹原纤维较强的吸湿排汗性等,成为改善并提高面料舒适性的一个主要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竹原纤维及其混纺面料透气性、保暖性、透湿性、挥发性、输水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比苎麻纤维面料和棉纤维面料的各项性能,以客观的表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并通过实验对比,客观反映出竹原纤维在天然纤维中优异的热湿舒适性能。
在此基础上,客观的分析竹原纤维在一年四季及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关键词:竹原纤维织物面料;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实验分析;应用前言服装热湿舒适性是“人体、服装、环境”系统内的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是人体生理和环境气候要素之间的动态协调。
基于服装舒适性理论,织物要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须满足以下要求:液态水迅速芯吸或迁移;短时间有大量汗液聚时,为不使汗水流淌,织物需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汗汽快速扩散转移能力;织物放湿干燥快;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或凉爽性等。
对服装来说,纤维原料成份对热湿调节能力有非常大的决定作用。
由于天然纤维对人体的危害很小,而化学纤维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在纤维材料中选择一种对人体危害小,又能满足人们对热湿舒适性要求的纤维,成为困扰纺织研究发展的一个难题。
而竹原纤维的出现,无疑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竹纤维是继棉、麻之后的第三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由天然竹材经物理方法处理后,脱胶分解为纺织用纤维。
竹原纤维为束纤维,其纵向由多根单纤维组成,单纤维粗细分布不均匀,是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及多边行断面,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纤维间形成的空隙,单纤维的横截面内有中腔,且边缘有裂纹,径向裂纹深、长。
竹原纤维织物刺痒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天然纤维,在环保、健康、舒适等方面优于其他纤维。
竹纤维织物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反应穿着竹纤维织物时会出现刺痒感,这给消费者穿着舒适度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将对竹原纤维织物刺痒感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揭示刺痒感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缓解措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竹原纤维织物刺痒感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出现刺痒感的比例和程度。
2. 利用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竹原纤维织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纤维表面的形态结构和纤维内部的组织结构,探究刺痒感的发生机理。
3. 对竹原纤维织物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力、断裂伸长率、织物厚度、透气性等,探讨这些因素对刺痒感的影响。
4. 设计并进行穿着试验,对不同性能指标的竹原纤维织物进行穿着测试,并对穿着感受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到缓解刺痒感的有效措施。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竹原纤维织物刺痒感的原因,找到有效的缓解措施,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促进竹原纤维织物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同时,本研究还能够为天然纤维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推动纺织科技的进步做出贡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竹原纤维和苎麻纤维的测试鉴别方法
1 前言
近年来,竹原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复合材料等领域,尤其在针织内衣、T恤和床上用品方面的应用发展迅猛,成为纺织业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内外文献中均没有鉴别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方法,因此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采用显微镜观测试验、湿态纤维干燥过程旋转方向试验、灼烧试验和红外吸收光谱试验4种试验方法,通过大量试验揭示了竹原纤维和苎麻纤维各自的明显特征,形成了方便可行的鉴别方法。
2 试验
2.1 样品
2.1.1 来源
竹原纤维由浙江省竹纤维研究所提供;苎麻纤维由湖南株洲雪松麻纺有
限公司提供。
2.1.2 预处理
对样品进行脱胶退浆、煮练、氯漂和氧漂等处理,去除试样的胶质、蜡
质或其他会掩盖纤维特征的杂质,晾干,以备试验。
2.2试验方法
2.2.1 显微镜观测
2.2.1.1 原理
根据不同物种植物纤维微观结构及直径的不同,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
向表面及横截面形态,并测量其直径,利用纤维间的微观特性差异区别纤维的种类。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