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知识分享
- 格式:docx
- 大小:14.99 KB
- 文档页数:4
细胞生物学问答题汇总第一章绪论1. 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
(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是主要运动方式。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
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磷脂和胆固醇数目分布不均匀,糖脂仅分布于脂双层的非胞质面。
细胞生物学问答题医学细胞生物学问答题1、以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答:1)、定义:细胞摄入的胆固醇是合成细胞膜所必需的,由于胆固醇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LDL复合物,才能转运到各组织中参与代谢。
2)、LDL颗粒分子结构:①由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组成的球形颗粒。
②外膜:磷脂和游离的胆固醇分子。
③核心:胆固醇分子被酯化成长的脂肪酸链。
④配体:载脂蛋白apoB100LDL颗粒通过apoB100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相结合。
3)、内吞过程:①LDL与有被小窝处的LDL受体结合,有被小窝凹陷,缢缩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②有被小泡脱去外被网格蛋白形成无被小泡。
③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内体膜上有H+泵,在内膜酸性环境下,LDL与受体解离,受体经转运囊泡又返回质膜被重复利用。
④LDL被内体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胆固醇,载脂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被细胞利用。
有被小窝→有被小泡→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LDL与受体解离→LDL和载脂蛋白被利用4)、调节:①当细胞需要利用胆固醇时,这些细胞就制造LDL受体蛋白,并插入细胞膜上,进行受体内吞,摄入胆固醇。
②如果细胞内游离胆固醇积累过多,细胞就会停止合成胆固醇,并且停止合成LDL受体。
5)、意义:①胆固醇可提供细胞膜大部分的所需。
②此过程中断,胆固醇在血液中聚集,沉降于血管壁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2、简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关系。
答:(1)组成:脂类、蛋白质、糖类(2)脂类主要有三种:磷脂、胆固醇、糖脂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
胆固醇:提高脂双层膜的力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膜的流动性和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糖脂:均位于膜的非胞质面单层,糖基暴露于细胞表面,可能是某些大分子的受体,与细胞识别及信号转导有关。
膜脂的功能:①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去除膜脂,则使膜解体;②是膜蛋白的溶剂,一些蛋白通过疏水端同膜脂作用,使蛋白镶嵌在膜上以执行特殊的功能;③维持膜蛋白(酶)构象、表现活性提供环境,膜脂本身不参与反应;④膜上有很多酶的活性依赖于膜脂的存在。
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回复以下是一些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回复:1.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阶段?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周期性过程,包括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分裂期和细胞分裂期。
2.什么是细胞分化?其意义是什么?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能够具有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并实现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功能。
3.什么是细胞凋亡?其意义是什么?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到死亡信号的触发,通过内在的细胞凋亡途径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清除机体内过多的、功能异常的或受损的细胞,以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4.什么是细胞自噬?其意义是什么?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形成双层膜结构,将胞质中的待降解物包裹在其中并形成自噬体,最终与溶酶体融合降解其内容物的过程。
细胞自噬的意义是维持细胞内物质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清除异常或损伤的细胞器和蛋白质,以及抵抗外部不利因素的挑战。
5.什么是癌细胞?其特点是什么?癌细胞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外界因素的作用,导致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受到抑制,形成异常增殖并具有浸润和转移能力的细胞。
癌细胞的特点包括无限增殖、遗传物质突变、逃避凋亡、对生长因子和生长抑制因子不敏感、浸润和转移等。
6.什么是干细胞?其特点是什么?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干细胞的特点包括自我复制能力、高度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长期存活等特点。
7.什么是细胞衰老?其意义是什么?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分裂后,出现生长停滞、形态改变和功能衰退的现象。
细胞衰老的意义是防止细胞癌变,保持组织器官的稳定性和功能。
1.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异同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信号通路分为三类:①激活离子通道;②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以cAMP 为第二信使;③激活磷脂酶C ,以IP3 和DAG 作为双信使激活离子通道:当受体与配体结合被激活后,通过偶联G蛋白的分子开关作用,调控跨膜离子通道的开启和关闭,进而调节靶细胞的活性。
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酸的cAMP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
腺苷环化酶调节胞内cAMP的水平,cAMP 被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降解清除。
cAMP信号通路主要是通过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 (PKA) ,激活靶酶开启基因表达,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蛋白激酶A 由2个催化亚基和2个调节亚基组成,cAMP的结合可改变调节亚基的构象,释放催化亚基产生活性。
蛋白激酶A被激活后,一方面通过对底物蛋白的磷酸化,引起细胞对胞外信号的快速反应;另一方面,其催化亚基可进入细胞核,磷酸化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 的丝氨酸残基。
磷酸化的CREB蛋白被激活,它作为基因转录的调节蛋白识别并结合到靶细胞的cAMP应答元件(CRE) 启动靶基因的转录,引起细胞缓慢的应答反应。
cAMP信号通路中的缓慢反应过程: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cAMP是由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yl cyclase,AC) 催化合成的,腺苷酸环化酶为跨膜12次的糖蛋白,在Mg2+或Mn2+存在下能催化ATP生成cAMP;细胞内的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 (PDE) 可降解cAMP生成5’-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下降。
因此,细胞内cAMP的浓度受控于腺苷酸环化酶和PDE的共同作用)。
cAMP信号调控系统由质膜上的5种成分组成:刺激型激素受体(Rs)、抑制型激素受体(Ri)、刺激型G蛋白(Gs)、抑制型G蛋白(Gi)、腺苷酸环化酶(E)。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一、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细胞学说第二章细胞的起源与进化二、简答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特征一、名词解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第四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系、细胞株、细胞融合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一、名词解释液态镶嵌模型、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易化扩散、伴随运输、Na+-K+泵、膜泡运输、细胞识别、受体、配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G蛋白、级联反应二、简答Na+-K+泵转运Na+、K+ 的机制以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简述G蛋白的作用机制简述cAMP 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PI)信号通路第六章细胞质和细胞器一、名词解释信号肽、导肽二、简答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简述内质网的功能简述信号肽假说以M6P途径为例,简述溶酶体的形成第七章细胞骨架一、名词解释细胞骨架、微观组织中心、马大蛋白、驱动蛋白、动力蛋白二、简答简述肌球蛋白介导的细胞运动的机制?并以肌肉收缩机制为例说明。
简述细胞骨架的主要类型及每种类型的功能第八章细胞核一、名词解释核定位信号、核纤层、异染色质、核小体、放射环模型、核仁组织区、前导链、后随链、冈崎片段、断裂基因、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二、简答DNA复制叉的复制过程如何?有哪些酶参加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过程及转录后的加工第九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一、名词解释有丝分裂器、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细胞周期、成熟促进因子(MPF)、细胞周期蛋白、Cdk、限制点(R点)、有丝分裂原、细胞分化、全能细胞、多能细胞、管家基因、奢侈基因二、简答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点如何?Cdk的作用是什么?它的活性受到哪些方面的调控?简述减数分裂前期I中各期的特征。
第十章细胞衰老与死亡一、名词解释Hayflick 界限、细胞凋亡、细胞死亡、细胞衰老、凋亡小体二、简答何为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有何不同简述细胞衰老的遗传决定说。
医学细胞生物学答题汇总医学细胞生物学答题汇总1、溶酶体形成过程?溶酶体前体在内质网膜附着核糖体上合成,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糖基化,形成具有N---连接的富含有甘露糖的糖蛋白,2)通过膜泡运输呗运送到顺面高尔基体,寡糖链上的甘露糖呗磷酸化形成甘露糖—6—磷酸。
M—6-P为一种分选信号,最后溶酶体酶前体被分选入特殊的运输小泡,最终形成无被的运输小泡,3、高尔基体复合体出芽形成的无被的运输小泡与细胞内的内体融合,演变成内体性溶酶体。
4、当内体性溶酶体内PH下降到6左右,形成一种酸性房室,在酸性环境中,溶酶体酶前体与M-6-P受体分离,通过磷酸化而成熟,卸载受体以运输小泡形式送回到反面高尔基体在利用。
2、膜脂的流动方式有哪些?聼链的旋转异构运动;2、脂肪酸链的伸缩运动和振荡运动;3、膜脂分子的旋转运动;4、侧向扩散运动;5、翻转运动。
3、试述染色体构建的四级结构模型一级结构:核小体。
200bp左右的DNA和1个组蛋白八聚体及1分子组蛋白H1,或4中组蛋白(H2A、H2B、H3、H4)各2个分子组成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心结构,140bp的DNA在其外缠绕1.75圈,相邻2个核心颗粒之间是60bp的DNA连线,组蛋白H1位于连线上。
二级结构:螺线管。
6个核小体一圈。
三级结构:超螺线管。
四级结构:染色单体。
4、cAMP信号通路由哪几部分组成次级型激素受体(Rs)、抑制型激素受体(Ri)、刺激型调节蛋白(Gs)、抑制型调节蛋白(Gi)、腺苷酸环化酶(AC)五部分组成。
5、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几个要素。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一条多肽链上形成7个跨膜区段,各区段之间通过3个胞外环相连,受体多肽链的N端位于胞外。
2、三聚体GTD结合调节蛋白:有α,β,γ多肽链组成,通过鸟苷酸与该蛋白α亚基的可逆性结合而发挥作用。
3、G蛋白效应器:G蛋白活化后作用于膜上的另一类蛋白质,它们多数是能催化生成第二信使的酶,称之为G蛋白效应器。
第一章细胞的概论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
第二章细胞膜与物质运输膜转运蛋白(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细胞膜中的一类具有转运功能的跨膜蛋白。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既介导被动运输又介导主动运输,通道蛋白仅介导被动运输。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普遍存在于生物膜上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与被转运物质特异性结合,引起载体蛋白本身构象的改变,介导物质的跨膜转运。
既可介导主动转运,又可介导被动转运。
离子泵(ionic pump):细胞膜上存在的能对某种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跨膜蛋白。
它们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水解ATP获取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某种离子进出细胞,如钠钾泵,钙泵等。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er-mediated endocytosis):被转运的大分子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经过有被小窝的内化而摄取物质的形式,是一种选择性的浓缩机制。
其特点有特异性,高效性,选择性,高度浓缩。
第三章细胞内膜系统信号肽(signal peptide):由信号密码翻译出的一段由18-3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位于外输蛋白的N-端,可指导外输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一旦进入内质网腔即被切除。
信号肽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在细胞基质中存在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它是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一个小的7SRNA分子组成。
它可先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然后将信号肽-核糖体复合体带到另一个与其识别的粗面内质网膜上的停靠蛋白上,从而使外输蛋白的合成达到定位的目的。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医学基础知识常考简答题
一、细胞生物学
1.什么是细胞膜?它的功能是什么?
2.请简要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什么是线粒体?它在细胞中扮演什么角色?
4.简述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5.解释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生物化学
1.简要介绍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2.什么是脂肪?它在生物体中的功能是什么?
3.解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什么是酶?它在生物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5.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三、人体生理学
1.简述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
2.描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列举几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4.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解释肾脏的生理功能。
四、病原生物学
1.什么是细菌?列举几种常见病原菌名称。
2.描述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3.解释真菌感染的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4.介绍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什么是传染病?列举几种传染病及其病原体。
五、药理学
1.介绍药物的分类方法及其各自特点。
2.解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3.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列举几种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4.简要介绍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5.介绍镇痛药物的类型及其作用方式。
以上是医学基础知识常考的一些简答题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2.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遗传信息的存储与传递B. 细胞内物质的合成C. 细胞的能量转换D. 细胞的运动3. 下列哪个细胞器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4. 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进行什么活动?A.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 细胞生长C. 染色体分离D. 细胞质分裂5. 细胞凋亡是由什么引起的?A. 外部环境因素B. 细胞内部程序C. 病原体感染D. 随机事件二、填空题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相似性体现了生物界的_______。
2. 在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期。
3. 真核细胞中,mRNA的加工和修饰主要发生在_______。
4. 细胞通过_______作用来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
5. 细胞内负责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运输工具是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描述细胞周期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细胞周期的调控对细胞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3. 解释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发育中的意义。
4. 讨论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机制,并举例说明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5. 阐述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1. 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有何关系?请结合自由基理论和端粒学说进行论述。
2. 干细胞的研究为何在医学领域受到重视?请探讨其在再生医学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3. 近年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请论述该技术的原理及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4. 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特性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
请分析肿瘤细胞逃避细胞凋亡的机制,并探讨可能的治疗策略。
5.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请论述基因组学在精准医疗中的作用及其对未来医疗模式的影响。
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1. 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P19)
2. 简述细胞膜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的分子结构及特性
分子结构: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各种球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
特性:强调了膜的动态性和脂质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镶嵌关系。
3. 以LDL 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LDL 颗粒与LDL 受体特意结合,形成有被小泡,然后迅速脱被成为无被小泡,与早期内体融合,在酸性条件下,受体与LDL 颗粒解离,含受体的小泡返回质膜参与受体再循环,含有LDL 的小泡与溶酶体融合,被分解成为合成膜的原料。
4. 简述G 蛋白的作用机制。
(1)静息状态下,G蛋白通过a亚单位与GDP相结合,与受体呈分离状态。
(2)配体与受体结合时,受体蛋白构象改变,与G蛋白a亚单位接触,a亚单位与GTP 结合。
(3)a亚单位与B、丫亚单位相分离,从受体上分出游离的a亚单位。
(4)配体与受体结合信号解除,a亚单位
同时具备GTP酶活性,生成GDP,并与效应蛋白分离。
(5)a亚单位与B、丫亚单位结合恢
复到静息状态下的G蛋白。
5. 简述细胞内膜性细胞器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 1 )内质网
①化学组成:脂质、蛋白质、酶、网质蛋白(内质蛋白、钙网蛋白、PID、BiP)
②形态、结构:单位膜、分为光面内质网与粗面内质网
③功能: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脂质合成、糖原代谢、解毒作用
( 2)高尔基复合体
①化学组成:脂类、蛋白质、酶类
②形态、结构:由成簇高尔基体聚集而成,单个高尔基复合体为4〜6个扁平膜囊。
③功能:物质的转送运输和细胞的分泌活动、糖蛋白的加工合成
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分选与胞内膜泡运送
( 3)溶酶体
①形态、结构:一层单位膜、富含丰富的酸性水解酶
分为初级、次级、三级溶酶体
②功能:细胞内物质的消化分解及衰老、残损细胞器的清楚更新、细胞营养作用
防御保护作用、参与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
( 4)过氧化氢酶体
①形态、结构:一层单位膜、卵圆形或圆形、含有晶格结构
②功能:解毒作用
6•简述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生物发生。
①形态、结构:形态多样、线状或杆状、
大小与生理状态有关、数量因细胞种类有关
②化学组成:蛋白质、酶
③生物发生:P146〜148
7•什么是细胞内膜系统?如何理解?
内膜系统:相对于质膜而言,把细胞内那些在结构上、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的所有膜性结构细胞器统称为内膜系统。
8•以信号肽引导蛋白质进入内质网的运输过程为例,说明蛋白质运输分选的机制。
(1)SRP结合信号肽:新生分泌性蛋白质多肽链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
当
新生肽链N端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一一信号肽被翻译后,可立即被细胞质基质中的SRP识别、结合,并使得肽链的延长暂时受到阻遏。
(2)核糖体锚着于内质网:与信号肽结合的SRP,识别、结合内质网膜上的SRP-R,
并介导核糖体锚泊附着于内质网膜的通道蛋白移位子上。
而SRP则从信号肽-核糖
体复合体上解离,返回细胞质基质中重复上述过程。
此时,暂时被阻遏的肽链延伸
又继续进行。
(3)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在信号肽的引导下,合成中的肽链,通过由核糖体大
亚基的中央管和移位子蛋白共同形成的通道,穿膜进入内质网网腔。
(4)信号肽被切除:信号肽序列被内质网膜腔面的信号肽酶所切除,新生肽链继续延伸。
(5)肽链合成完成:当肽链的合成完成后,所合成的肽链在内质网膜腔内发生修饰及加工。
随
后,核糖体的大、小亚基解聚,并从内质网上解离,进而可被重新利用。
9•比较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之间有何特征性区别?
(1)氧化磷酸化是在线粒体呼吸链上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与线粒体呼吸链无关。
(2)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数量多,可生成3分子ATP,而底物水平磷酸化只生成1ATP。
10. 试分析三酸羧酸循环反应的特点。
(1)是一个循环反应过程,每循环一份子乙酰CoA氧化生成2分子CO2、4分子H20 和
12分子ATP。
(2)循环反应中大多数是可逆的,但有几处不可逆,所以是单方向进行。
(3)中间产物不会被消耗,还可参与其他反应。
(4)本身不生成大量ATP。
11. 请简述肌球蛋白介导的细胞运动的机制如何?并以肌肉收缩机制为例说明。
(1)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ATP空位
(2)结合ATP,头部从肌动蛋白丝分离,ATP水解,头部变构弯曲,结合到新的肌动
蛋白,释放Pi,肌动蛋白头部构象恢复,向肌动蛋白( +)端移动,释放ADP , 恢复初始状态。
(3)肌动蛋白I、V的尾部具有膜结合位点,通过上述机制能携带它们的货物沿着微丝移动。
在肌纤维中,由肌球蛋白II组成的粗丝被固定,能拉动由肌动蛋白丝组成的细丝朝(-)端移
动,粗细丝的相对滑动便引起肌肉收缩。
12. 细胞运动的机制分为哪两种?请简述之,并各举一例说明。
(1)需要特殊的酶参与,这些酶主要是动力蛋白。
动力蛋白能水解ATP 获得能量,沿
着微丝或微管移动。
如肌球蛋白。
(2)由于微管蛋白或肌动蛋白聚合,组装成束状或网络而引起运动。
如精子细胞的顶体反应。
13. D NA 复制叉的复制过程如何?有哪些酶参加?
(1)①复制起始时,DNA双螺旋结构在多种酶的作用下解开。
②一种被称为单链结合蛋白的蛋白质结合于单链DNA 上,致使复制的的起始点
呈叉子状,称为复制叉。
③双向复制的DNA 的两条单链可沿两个复制叉同时进行拷贝。
( 2)参与的酶有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
14. 简述断裂基因的结构。
真核细胞的结构基因一般是不连续的,称为断裂基因,由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和非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构成。
15. 简述细胞周期的分期与各期主要特点。
( 1 )前期: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有丝分裂器(纺锤体、星体)形成。
( 2)前中期:始于核膜崩解;纺锤体微管捕获染色体;染色体剧烈运动,挪向细胞中
央。
( 3)中期: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
( 4)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向两级迁移;极微管不断延长,动粒微管逐渐缩短;细胞两端的纺锤体极(中心体)进一步远离
( 5)末期:子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动粒微管消失;核膜重建;染色质重新疏松,核仁重现。
( 6)胞质分裂:动物细胞通过胞质收缩环分裂由外而内。
植物细胞--------- 在细胞中央产生细胞板,分裂由内而外。
16•简述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 )的结构、功能及人类MPF的组成、调控机理。
( 1 )结构:异二聚体,由一个催化亚基和一个调节亚基组成。
(2)功能:具有激酶活性,人类细胞的催化亚基相对分子量为34000称为P34蛋白<■Cdc2 基因调节亚基决定催化亚基的底物特异性,即磷酸化哪一种靶蛋白,
(3)人类细胞的调节亚基相对分子量为56000称为
P56蛋白-Cdc13基因。
17. 什么叫细胞分化?试简述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1)细胞分化:受精卵产生的同源细胞,在形态、功能和Pr 合成等方面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
程,是选择性转录的结果。
(2)①转录水平的调节奢侈基因和管家基因。
奢侈基因:与各种分化细胞的特殊性状有直接关系的基因,丧失这类基因对细胞的生存并
无直接影响。
产生奢侈蛋白如血红蛋白管家基因:维持细胞最低限度的功能所不可缺少的
基因,但对细胞分化只有协助作用。
产物如膜蛋白、核糖体蛋白、线粒体蛋白。
②基因的顺序表达活性。
③非组蛋白与基因的选择性转录特异的非组蛋白可能决定着相应的特定的基因的转录,
即调节细胞中基因转录的因素是非组蛋白。
如染色体重组实验:胸腺非组蛋白T胸腺
mRNA
18. 解释细胞分化的全能性,如何证明已分化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 1)
(2)分化:①细胞核移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