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畅想》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基因畅想》教案【教学目标】一、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想像力;二、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及对科学的探讨精神;3、使学生树立为造福人类而尽力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式】活动性阅读教学法【教学重难点】一、对“基因”及其技术的了解,和基因技术的应用;二、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所叙的实验、事例那些是事实,那些是对未来的展望;3、丰硕学生知识,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关心科学。
【教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备】一、布置预习:①反复朗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睬解的词或句子。
②预习〔试探与练习〕一、三题,预备与同窗们交流。
二、教师要预备的资料,如①克隆绵羊“多利”的图片;②一些转基因果蔬品种的图片;③《爱的奉献》剧情资料;④《法律无情--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剧情资料;⑤教学中所用的幻灯片或课件;⑥有关转基因产品副作用的资料;⑦比赛规则等(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条件具有的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要点】①导入课文;②探讨课文;③畅想未来;④拓展课文。
【教学步骤】(教学中的所有活动均须计分并纳入各语文活动小组)一、师生互动,导入课文(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踊跃性,与此同时,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及产生关注今世社会科技动向的自豪感。
使学生熟悉到基因技术不仅在动物界已取得了专门大的成绩;而且己普遍、成功地应用于植物界。
(附:条件允许的话,能够利用多媒体展示,也能够现场展示一些转基因的果蔬品种。
)一、出示克隆绵羊“多利”的图片,请学生谈谈对此的了解。
二、出示一些转基因果蔬品种的图片,请学生谈谈对这些的了解。
3、检查预习①《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的科学小品。
(科幻性质)作者是()。
(漆孝诗),是哪个国家的心外科专家?(美国)②解释“憨态可掬”一词,并给“虔诚”的“虔”字注音(qián)③请解释什么是“基因”?二、学生互动,探讨课文(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按语文活动小组进行竞赛。
【精品文档】基因畅想语文教学教案(整理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注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人文关怀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基因畅想》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 教学难点: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对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分析和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对文章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思考。
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讨论、作文、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价。
3. 评价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能够合理分析和讨论相关问题,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文本:《基因畅想》2. 参考资料: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人类对基因的研究成果。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对基因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基因畅想》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基因的转录与翻译过程。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基因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基因吗?基因有什么作用?(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基因的基本概念(1)展示基因的定义: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2)介绍基因的发现过程:从格里高利·孟德尔到沃森和克里克。
3.基因的结构(1)展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讲解DNA的基本组成: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2)讲解基因的四级结构:基因、转录单元、转录子和翻译子。
4.基因的功能(1)讲解基因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表达与调控。
(2)举例说明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生长发育、疾病等。
5.基因的转录与翻译(1)展示转录与翻译过程动画,讲解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转录与翻译过程中各物质的转换关系。
6.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
(2)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7.课堂小结(2)强调基因在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1)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基因突变与遗传病。
(2)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基因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及转录与翻译过程。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课堂氛围。
但在讲解基因转录与翻译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基因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及转录与翻译过程的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参与度、互动交流情况。
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精品文档】基因畅想语文教学教案(整理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掌握基因在生物进化、遗传和疾病等方面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基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基因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与特点2. 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 基因与遗传的关系4. 基因技术与疾病治疗5. 基因伦理与法律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基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2. 教学难点: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引入基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基因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基因相关的科普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基因世界。
2. 讲授基因概念与特点:讲解基因的定义、结构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分析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探讨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等进化机制。
4. 讲解基因与遗传的关系:阐述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规律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5. 引入基因技术与疾病治疗案例:介绍基因治疗、基因疫苗等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6. 讨论基因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基因歧视、基因专利等伦理和法律问题。
7.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疑惑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基因畅想》教案《基因畅想》教案「篇一」张村田漆孝诗导学平台[课标要求]1、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使学生树立为造福人类而努力的远大理想。
在教学中采用导读式、引导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手段。
[学法点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先分小组讨论探究,然后全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整体感知]《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科幻性质的科学小品,介绍了生物科学领域中的一些更加前卫的知识-----基因技术,时代气息及科学气息浓郁。
阅读课文首先要理清课文采用倒叙手法的结构,然后概括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体味课文通俗易懂、极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疑难解析]质疑:哪一项科研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有前瞻性的创举?解惑:经过近二十载的探索,科学家成功地将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心。
质疑:为什么说医学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将胜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设计师?解惑:因为他们能适时地为每个病人换上早就超立体设计、生产好的,完全适合该病人的基因心脏。
质疑:文章多处叙述自己实验的过程,还举了一些实例,有什么好处?解惑:读来不仅真实可信,还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语言揣摩]1、“ 人们大都认为猪脏,这可真是太冤枉它们了。
”能否变成“猪很干净,认为它脏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不能。
原句采用拟人的手法,不仅写出了作者对用来实验的猪具有情感,完全把人们印象中的脏猪赋予了人的特征。
2、体全“猪还特别善解人意,它喜欢偎在你脚边,温厚恭良,从不暴躁。
”此句的好处。
采用拟人手法,形容小猪脾性温顺,就象陈述一个依偎在父母身边的乖巧的孩子,语句写得很俏皮,充满着生活气息。
这是一般科技小品不具备的。
3、“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将胜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设计师?“加点词是否用词不当?否。
《基因畅想》教案【教材简析】《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科幻性质的科学小品。
作者本人是身处基因实验研究前沿的美国著名心外科专家,作者在文中介绍了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作者用极富文学性的语言,“将干巴巴的专业话题写得好读、耐读、幽默、风趣甚至顽皮”(韩小蕙语),很值得品味;结构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合乎情理地交待了作者畅想的缘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基因技术可能缺乏了解,因此,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课前介绍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有可能,还可以请有关专家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本课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幻想,文章中既有作者对科学实验情况的介绍,又有对未来的展望。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分清把握住这两部分内容。
作家韩小蕙在向《散文》(海外版)推荐《基因畅想》这篇文章时说:“本文包容着严肃而深刻的人类生存命题。
”基因技术未来能否改变人们的生活?基因技术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影响?这些是在我们对基因进行畅想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思考的。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想像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3、使学生树立为造福人类而努力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活动性阅读教学法【教学重难点】1、对“基因”及其技术的了解,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所叙的实验、事例那些是事实,那些是对未来的展望;3、丰富学生知识,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关心科学。
【教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预习:①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②预习〔思考与练习〕一、三题,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要准备的资料,如①克隆绵羊“多利”的图片;②一些转基因果蔬品种的图片;③《爱的奉献》剧情资料;④《法律无情--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剧情资料;⑤教学中所用的幻灯片或课件;⑥有关转基因产品副作用的资料;⑦比赛规则等(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条件具备的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基因畅想》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的作用、基因与遗传病的关系。
2.教学难点: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编辑技术。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基因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趣的基因图片,如:双胞胎、多胞胎、基因突变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基因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讲解1.讲解基因的概念a.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由DNA组成,具有遗传信息。
2.讲解基因的作用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如:身高、体重、眼睛颜色等。
b.基因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c.基因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讲解基因与遗传病的关系a.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b.遗传病有家族聚集现象。
c.遗传病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诊断。
4.讲解基因编辑技术a.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
b.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如:基因治疗、基因改造等。
c.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
三、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一对夫妇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他们想了解生育子女的遗传风险。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基因知识解决这个问题?3.分享讨论成果: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测夫妇生育子女的遗传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基因的概念、作用、与遗传病的关系以及基因编辑技术。
2.强调基因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五、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基因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基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对基因编辑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3.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基因畅想》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中学生上音乐课学习《基因畅想》一曲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基因畅想》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畅想》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元素。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基因畅想》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元素。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电脑或投影仪,播放《基因畅想》音频。
2.学生,纸笔。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2.听曲赏析(10分钟):教师播放《基因畅想》音频,让学生闭眼倾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听完后,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音乐元素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基因畅想》的部分乐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学生也可以用纸笔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音乐元素。
4.课堂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并讨论这些元素在音乐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进行互动讨论。
5.音乐创作(2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小型音乐创作。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以《基因畅想》的风格为基础,创作一段短曲。
学生可以用简单的乐器或声音模拟器进行演示。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演示他们的音乐创作,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体会。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音乐创作,通过学习其他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
学生也可以学习乐器,参加乐团等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19、基因畅想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
2、了解科学小品的常识。
3、感悟蕴涵其中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请行文思路,分清课文中的事实与对未来的展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自学:一、读注释,记忆字词积累。
二、朗读课文,完成《探究》P84(积累应用)。
三、了解文常,记忆划线部分。
漆孝诗,留美华人,著名心胸外科专家。
刚届中年,他已在心肺移植、冠状动脉外科和主动脉外科等方面,取得超人成绩,手术做得像诗一样漂亮,研究做得像精湛的交响乐,著述像优美的散文,因而多次获得美、法等国家医学奖,蜚声国内外的心胸外科界。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其主要特点是:内容的科学性、文笔的生动性、语言的通俗性。
【拓展阅读】基因: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
染色体:人体每个细胞内都有23对染色体,他们位于细胞的核心。
其中染色体XY是决定性别的。
一个人体内所有的染色体的长度加起来,足足有1600亿公里长。
人类基因组织:是建立人体所需要的化学密码或蓝图,而这幅蓝图的基本组成是DNA。
DNA是一条有磷酸盐和糖组成的分子链,呈双螺旋形,即两条互相缠绕的螺旋形分子带,中间以成为碱基的横条紧扣。
除了孪生子女外,每个人的DNA (脱氧核糖核酸)都是独一无二的。
基因工程:一种遗传学技术,借助生物化学的手段,将一种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取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和重新组合,然后引入另一种生物的活细胞内,以改变另一种生物的遗传性状或创造新的生物品种。
基因治疗:把改造了的基因植入人体内,以取代或修补有问题的基因。
克隆:不采用自然界正常受精的方式,而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复制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一群后代。
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定义、组成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基因技术的认识,了解其应用和前景。
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基因的概念与组成教学重点:基因的定义、组成和作用教学难点: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2. 第二章:基因的遗传与变异教学重点: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变异的原因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应用3. 第三章:基因技术与应用教学重点:基因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教学难点:基因工程、基因编辑技术的过程及意义4. 第四章:基因与疾病教学重点:基因与遗传病、基因治疗教学难点:基因歧视、生物伦理问题5. 第五章:基因与生物多样性教学重点:基因与物种形成、基因流与物种多样性教学难点:基因溯源、生物进化理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基因相关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基因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养表达能力。
4. 实验法:引导学生参与基因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因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合作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章节第六章:基因与环境教学重点: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观遗传学教学难点: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基因-环境互作第七章:基因与心理学教学重点:基因与行为、情感的关系、心理遗传学教学难点:基因对心理特征的影响、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八、教学章节第八章:基因与法律教学重点:基因证据在法律中的应用、生物伦理法规教学难点:基因隐私权、基因歧视问题九、教学章节第九章:基因与未来教学重点: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基因编辑的未来应用教学难点:基因技术的伦理挑战、社会影响十、教学章节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重点:运用基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实验设计教学难点: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十一、教学方法与评价6. 第六章至第十章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将继续沿用前五章的方法,并根据章节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基因畅想》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基因的概念和作用产生兴趣。
使学生了解基因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通过实例说明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探讨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展示相关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章:基因的传递与表达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基因在生物繁殖中的传递方式。
引导学生理解基因表达的过程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的遗传规律和传递方式。
探讨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通过实例说明基因表达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传递方式。
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基因表达的过程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第三章:基因突变与进化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含义和类型。
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探讨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分析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含义和类型。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并展开相关讨论。
第四章:基因技术与应用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探讨基因技术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分析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基因的概念、传递、突变和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研究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潜在影响。
5.2 教学内容对前四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七年级语文第19 课《基因畅想》教学设计19《基因畅想》导教案一、走进作者漆孝诗,留美华人,有名气度外科专家。
刚届中年,他已在心肺移植、冠状动脉外科和主动脉外科等方面,获得超人成绩,手术做得像诗同样美丽,研究做得像精深的交响乐,著述像优美的散文,因此多次获取美、法等国家医学奖,蜚声国内外的气度外科界。
二、基因与基因工程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拥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拥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子片段。
基因经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达给下一代,使后辈出现与亲代相像的性状。
人类大概有几万个基因,储藏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所有信息,经过复制、表达、修复,达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达着遗传信息。
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全部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它同时也决定着人体健康的内在要素,与人类的健康亲密有关。
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 DNA 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一样根源的基因按早先设计的宏图,在体外建立杂种 DNA 分子,而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征、获取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构造和功能的研究供给了有力的手段。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构成了生物工程。
所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
是将外源基因经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大分子提拿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合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 DNA 分子连结起来,而后与载体一同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生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此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进而获取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
【精品文档】基因畅想语文教学教案(整理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表达交流。
(3)理解基因的概念、作用和应用,了解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理解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基因相关实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基因技术的发展进行合理评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基因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意识。
(3)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基因畅想曲》的阅读与理解,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 基因的概念、作用和应用的学习,了解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深入解读文章,理解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基因畅想曲》的阅读与理解。
(2)基因的概念、作用和应用的学习。
(3)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2)对基因技术发展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基因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基因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基因畅想曲》,理解文章内容。
(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基因的概念、作用和应用,以及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知识拓展:介绍基因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的发展。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基因的概念、作用和应用,以及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精品文档】基因畅想语文教学教案(整理版)第一章:基因概述1.1 基因的定义与功能1.2 基因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1.3 基因与DNA的关系1.4 基因的类型与分类第二章:基因的传递与表达2.1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2.2 遗传密码与反密码子2.3 基因表达的过程及调控2.4 基因表达与生物性状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突变与变异3.1 基因突变的类型及特点3.2 基因突变的原因与机制3.3 基因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3.4 基因突变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第四章:基因技术与应用4.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4.2 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4.3 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4.4 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及前景第五章:基因伦理与法律问题5.1 基因歧视与平等权5.2 基因隐私权与信息安全5.3 基因治疗与人体试验伦理5.4 基因技术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与伦理争议第六章:基因编辑技术6.1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6.2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6.3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领域6.4 基因编辑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前景第七章: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7.1 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7.2 基因组测序技术与应用7.3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7.4 基因组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医疗第八章:基因与疾病8.1 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与类型8.2 常见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策略8.3 基因检测与疾病预防8.4 精准医疗与基因疾病的治疗第九章:基因与环境9.1 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9.2 表观遗传学与基因环境互动9.3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与人类健康9.4 环境污染与基因突变的关联第十章:基因教育与普及10.1 基因教育的重要性与现状10.2 基因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0.3 基因科普作品与传播10.4 公众对基因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第十一章:基因与心理学11.1 基因与行为心理学的联系11.2 基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11.3 基因心理学的应用11.4 基因与心理治疗的结合第十二章:基因与生物多样性12.1 基因与物种形成的关联12.2 基因流与物种多样性12.3 基因与生物适应性12.4 基因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基因与食品科学13.1 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13.2 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3.3 基因与食品安全监管13.4 基因食品的标签与消费者权益第十四章:基因与法医学14.1 基因在法医学中的应用14.2 DNA指纹技术与犯罪侦查14.3 基因证据的可靠性与争议14.4 基因技术在法庭科学的发展趋势第十五章:基因与未来展望15.1 基因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5.2 基因编辑与人类寿命的延长15.3 基因与的结合15.4 基因技术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畅想语文教学教案,包括基因的概述、基因的传递与表达、基因突变与变异、基因技术与应用、基因伦理与法律问题、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基因与疾病、基因与环境、基因教育与普及、基因与心理学、基因与生物多样性、基因与食品科学、基因与法医学和基因与未来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基因畅想》教案《基因畅想》教案教学目的双基:初步了解什么是基因和基因技术。
素质:学习赏析科幻作品,了解此类作品的特点。
德育: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
重点: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
难点:科技术语的理解。
关键: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具:小黑板;课内习题卷课型:综合课教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课堂常规,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1、掌握“字词积累”的字词基因畅想偌大嬉游独处造化抱憾虔诚心有余悸2、什么是基因技术导入新课:师导入:你可能经常在媒体中听到或看到许多科技新闻,比如大家都知道“克隆”、“纳米”等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篇和“基因”有关的科幻作品。
新课: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科幻作品的特点。
⒉感知本文的语言特色,为分析课文做准备。
⒊课文介绍,本文介绍利用基因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因此,本文不同于一般的'科幻故事,也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小品。
⒋本文结构: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⒌本文的语言特色:⑴先找出有关基因猪的语句。
⑵再找出有关医学家利用基因技术给人治病的语句。
⒍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很有个性、生动的形象,风趣幽默,充满了生活气息,既让读者了解了科学知识,又给读者一种阅读的愉悦。
⒎中心:本文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进行预测。
练习:以下的词语正音释义憨态可掬偌大横亘心有余悸虔诚前瞻小结:师根据本课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总结。
作业:查阅有关克隆的,说说你对克隆技术前景的看法。
课题: 19 基因畅想教学目的双基:初步了解什么是基因和基因技术。
素质:学习赏析科幻作品,了解此类作品的特点。
德育: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
重点: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
难点:科技术语的理解。
关键: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具:小黑板;课内习题卷课型:综合课教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课堂常规,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1、听写下列字词基因畅想偌大嬉游独处造化抱憾虔诚心有余悸2、什么是基因技术?导入新课:师导入:借助于材料,我们大致知道了什么是基因以及相关的一些知识。
《基因畅想》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基因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掌握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基因的定义和特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互动讨论,探讨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的研究和应用第二章:基因突变2.1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类型掌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2.2 教学内容基因突变的定义和类型基因突变的原因,包括自然和环境因素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包括变异和疾病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突变的定义、类型和原因案例分析,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2.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突变的定义、类型和原因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突变的研究和应用第三章:基因表达与调控3.1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表达的定义和过程掌握基因调控的方式和机制3.2 教学内容基因表达的定义和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基因调控的方式,包括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基因调控的机制,包括转录因子和miRNA等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表达的过程和调控方式互动讨论,探讨基因调控的机制和应用3.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表达的过程和调控方式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调控的研究和应用第四章:基因编辑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定义和原理掌握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和前景4.2 教学内容基因编辑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包括CRISPR/Cas9和ZFN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包括基因治疗和基因农业基因编辑技术的前景和挑战,包括伦理和安全问题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编辑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基因编辑技术的具体应用和挑战4.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编辑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五章:基因与疾病5.1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掌握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和治疗方法5.2 教学内容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包括遗传疾病和癌症等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等常见遗传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等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和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案例分析,分析常见遗传疾病的治疗方法5.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和治疗方法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与疾病的研究和应用第六章:基因与进化6.1 教学目标理解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6.2 教学内容基因流、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种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哈迪-温伯格定律分子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变化6.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数据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基因数据来理解进化过程6.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流、基因漂变、自然选择等内容分子进化相关的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进化理论第七章:基因与生物技术7.1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掌握基因克隆、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技术7.2 教学内容基因克隆的基本步骤和应用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和工业领域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和方法7.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克隆、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技术和应用实验演示或视频,展示基因工程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7.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克隆、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技术的应用第八章:基因与伦理8.1 教学目标分析基因相关伦理问题的复杂性探讨基因技术在伦理、法律和社会层面的影响8.2 教学内容基因歧视、基因隐私和基因数据保护的伦理问题遗传增强、基因改造和人类设计婴儿的伦理争议基因研究中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8.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伦理问题的类型和讨论小组讨论,分析具体伦理案例,探讨解决方案8.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伦理问题的类型和案例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伦理问题第九章:基因与未来9.1 教学目标预测基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理解基因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9.2 教学内容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应用,如基因治疗和生物制药基因技术在个性化医疗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基因技术对社会、经济和伦理的影响9.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介绍基因技术的未来应用和影响未来情景分析,让学生构想基因技术发展的可能情景9.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基因技术的未来应用和影响等内容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技术的未来趋势10.1 教学目标回顾整个课程的关键概念和知识点激发学生对基因研究的兴趣和责任感10.2 教学内容讨论基因研究对个人、社会和人类未来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回顾课程内容和要点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对基因研究的看法和建议10.4 教学资源相关科研论文或书籍,用于深入探讨基因研究的未来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基因的定义和特点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具有特定的DNA序列。
设计理念:
本文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课文中既有作者对科学实验情况的介绍,又有对未来的展望。
教学中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基因畅想》教案
教学目标:
一、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想像力;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使学生树立为造福人类而努力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
导读式、引导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手段。
教学重点、难点:
一、对“基因”及其技术的了解,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
二、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所叙的实验、事例那些是事实,那些是对未来的展望;
三、丰富学生知识,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关心科学。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点:①导入课文;②探讨课文;③畅想未来;④拓展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畅想”一词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
本文就是作者对基因(生物体遗传单位)所作的一次大胆想象。
2、关于作者:
漆孝诗、留美华人、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刚届中年。
他已在心肺移植,冠状动脉外科和主脉外科等方面,取得超人成绩,手术做得像诗一样漂亮,研究做得像精湛的交响乐,著述像优美的散文,因而多次获得美、法等国家医学奖,蜚声内外的心胸外科界。
3、检查预习:
①《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的科学小品。
(科幻性质)作者是()。
(漆孝诗),是哪个国家的心外科专家?(美国)
②解词:
基因: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存丰于细胞的染色体上,成直线排列。
英语gene的音译。
前瞻性:这里指超前性。
瞻,往前或往上看。
克隆:不采用自然界正常受精的方式,而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复制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一群后代。
英语clone的音译。
畅想: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
抱憾:心中存有遗憾的事。
憨态可掬:形容神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样子。
偌ruò大:那么大。
嬉游:嬉戏游玩。
独处:一个人单独相处。
造化:这里指福气,运气。
虔qián诚:恭敬而有诚意。
口水战:这里比喻激烈的争论。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悸,心慌,害怕。
二、自主学习:
1、本文作者从什么写起?“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章的哪一句告诉了读者“猪身人心”只是一种想象?
3、作者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
4、第四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哪一项科研是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有前瞻性的创举?具体说说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及探索过程。
6、基因技术到目前为止,有没有成功地应用于人类?原因何在?
7、假如使用于人类,作者的想像会成功吗?他做了哪些大胆的设想?
三、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本文作者从什么写起?“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自己获奖②、为下文设下伏笔,由此引发对基因发展“猪身人心”的畅想,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2、文章的哪一句告诉了读者“猪身人心”只是一种想象?
明确:“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时不时如此想象”。
3、作者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
明确:为了基因技术的研究。
4、第四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作用
5、哪一项科研是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有前瞻性的创举?具体说说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及探索过程。
明确:这项科研创举指的是:“科学家成功地用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在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心。
”原因及探索过程可从第五段来概括。
原因是需要心脏移植的人很多而心脏来源却很少,“每年至少有多达二万人在等待中”“抱憾而去”。
探索过程:1960年哈迪用将黑猩猩的心脏装在了一个濒危病人身上,首开心脏移植先河;“尔后,贝利又将狒狒的心脏移到先天心脏病婴儿身上”;经过近二十载的探索,科学家成功地用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在猪身上,制成猪身人心”。
6、基因技术到目前为止,有没有成功地应用于人类?原因何在?
明确:没有,“原因是某些猪病毒会因此传染给人”,使得“该计划被迫暂停”。
7、假如使用于人类,作者的想像会成功吗?他做了哪些大胆的设想?
明确:①、可从第六段来概括。
“像以往任何医学生物的创新,猪病毒肯定会在不久得到有效控制,猪身人心势必造福全人类”。
“实现上述大胆的设想肯定已为时不远”。
②、大胆的设想有“再过几年,心外科医师能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上新零件一样,为晚期或先天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届时……为病人换上早就超立体设计、生产好的基因心脏,无须多久患者便能健康如初”;“医师们在病人换心后出院时,……‘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
三、自由发挥,畅想未来: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基因工程会不会也有弊端?如果有,你想如何解决弊端?设计此题引起学生的争论,从而进一步巩固并拓展学生对基因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可展示关于转基因产品副作用的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四、大胆想像,拓展课文(可课外进行):
1、《爱的奉献》剧情:一位才华横溢的中学生,在放学路上救助了一个即将被车撞的儿童,自己却遭不幸,经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成了植物人。
面对这个不幸的孩子,英雄的少年,双方孩子的父母及广大师生向社会各界呼吁--请大家献一分真情,挽救这位少年英雄。
师:人世间最动人的莫过于亲情,面对这样一位令人敬佩且不幸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令人同情的家长,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让幸福重回少年身边。
此剧情部分由一名同学叙述,并配以哀伤的轻音乐;教师叙述部分可配以《爱的奉献》轻音乐烘托气氛。
这是一道开放型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而产生共鸣。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利用能力。
附:也可使用其他相类似的资料或其他形式。
2、《法律无情--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剧情:一位民警由于破获了一桩走私大案而被黑社会报复,陷害民警为杀人凶手,警方己掌握了人证(曾见他与死者在一起)、物证(在凶案现场留下了凶手的血样,经化验与民警一样为B型)。
师:请同学们做名律师,还民警以清白,还正义一个公道。
此题的设计意图在于抓住学生爱打抱不平的心理,激发起想像力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延伸,同时,也可渗透情感教育。
五、小结:
围绕《基因畅想》及学生的讨论,展望美好前景,取利弃弊,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学,树立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
附:【板书设计】
一、①获奖、奖章刻的是猪设下伏笔、引发畅想(倒叙)
②交代是想象,是对基因发展的想象
基③写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基因技术研究
因④过渡段
畅二、⑤“猪身人心”—惊世之作及背景、必要性、紧迫性
想⑥对基因技术发展进行前瞻性畅想
三、⑦、⑧基因畅想,不是梦,很快能实现(回到现实)
六、作业:
阅读《基因畅想》的第五至六自然段
1.、概括这两段的大意。
2、第五段中的“惊世之作”是指哪一项研究成果?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3、概括说说作者对基因技术的前景作了哪些畅想?
4、“再过几年,心外科医师就能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上新零件一样,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
”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请指出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医师们在病人换心后出院时,说不定会像极负盛誉的商家一样亲切地送‘客’:‘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
’”
6、学了这课后,你一定对基因技术能有所了解,受作者的启发,你对基因技术还有哪些畅想,谈谈看?
【参考答案】:
《基因畅想》的第五至六自然段
1、五段介绍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历史,指出猪身人心出现的背景,必要性,紧迫性和存在的不足。
六段:对基因发展进行科学畅想。
2、猪身人心,需要心脏移植的人多而心脏来源少。
3、再过几年换人脏容易,就像修理工为车换零件一样,更有趣的是据基因身份证预测发病的时间、方式等,适时换上早备好的心脏,还可以使人增加寿命。
4、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换心脏容易的美好想象。
5、借用商家套语和成语,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新意,耐人寻味。
6、略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