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1)设立军机处 ①设立: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②职能: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笔录。 ③特点:临时性: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其任命、职务没有 制度上的规定。 机密性、高效性: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机密性强。 封闭性:军机大臣跪奏笔录,没有决策实权,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④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 发展的重要标志。 (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文化 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文艺大众化、世俗化趋势明显;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完
备阶段,但未形成近代科技,中西方差距逐步拉大
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 外交 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影响了古代
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主干排查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2)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 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 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 展和提高。 ②消极: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政治上,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思想文化上,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农耕经济的发展与迟滞 1.农业生产 (1)农耕技术:作物种植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3)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有关。永佃制和押租制发展, 佃农的经济独立性增强。 2.手工业生产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 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 (2)明清时期的纺织业和制瓷业 ①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 ②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手工工场和雇佣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