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四种定价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全攻略2010年03月11日 09:18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期现套利与定价关系、期现套利的风险、套利全攻略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关注如何利用这一新品种“淘金”。
为此,本报记者联系了部分业内专家,为读者提供一套利用股指期货套利的攻略。
⊙叶苗钱晓涵整理○编辑金苹苹期现套利与定价关系目前通常可以将套利机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投资小于等于零但收益却大于零;第二类是投资小于零但收益却大于等于零。
无套利定价原理是指在金融市场上,不存在套利机会;也就是说,如果市场是均衡的,那就不存在“免费的午餐”。
此原理意味着:两个未来现金流完全相同的投资组合,它们必定具有相同的现值。
如果违反此原则,则必定出现套利机会。
构建两个投资组合,若其未来价值相等,则现值一定相等。
否则将出现套利机会:买入现值较低的投资组合,同时卖出现值较高的投资组合,并持有到期,如此必定获得无风险利润。
无套利原理确定的是不存在套利机会时的均衡价格,这个价格通常也被称为公允价格。
期权、期货等衍生品都可以利用无套利原理来定价。
根据无套利定价方法,推导标的资产为个股的远期合约的公允价格。
几个基本假设是:1、没有交易费用和税收;2、市场参与者可以用相同的无风险利率借入与贷出资金;3、允许现货卖空;4、若出现套利机会,投资者将参与套利活动,使套利机会消失。
通常计算的理论价格是在无套利机会下的均衡价格。
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主要区别在于,持有期货合约与持有远期合约不同,需要逐日盯市,会有当日无负债结算。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同标的资产的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两者价格相等。
当无风险利率是常数时,交割日相同的远期合约的价格和期货合约的价格相等。
我们可以将沪深300指数看作支付红利的投资资产的价格,该投资资产是构成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组合,而投资资产支付的红利是这个成份股组合的持有者收到的红利,这样我们在考虑定价问题时可以将沪深300指数看作一只股票来处理。
股指期货定价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已经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之一。
而好的股指期货定价模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是股指期货市场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股指期权定价基本原理股指期货定价模型是基于期权定价理论而建立的。
期权定价理论建立在随机过程和风险中立定价的基础之上,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模型分别为布莱克-斯柯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和考克斯-鲁宾斯坦期权定价模型。
这些模型在解决股票等传统资产的价格定价问题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股指期货的定价中却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
股票价格通常是高度异质的,而且具有波动性和流动性。
但是,股指期货是以证券指数作为标的资产交易的,指数本身更加抽象和复杂。
因此,股指期货的价格波动性更加强烈,波动性不仅受到基础资产波动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市场因素和交易者心理预期的影响。
这也导致股指期货的定价变得更加困难。
二、布莱克-76模型布莱克-76模型是基于布莱克-斯柯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而建立的。
该模型假设股指期货的价格波动遵循几何布朗运动,并且标的资产的回报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其公式为:C = e-rt [S0N(d1) – KN(d2)]其中,C为看涨期权的价格;r为无风险利率;t为期权到期时间;S0为标的资产现价;K为行权价;N( )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计分布函数;d1=(ln S0/K +(r+ sigma^2/2)t)/(sigma*square root of t);d2 = d1 - sigma*square root of t。
其中,sigma为标的资产的年化波动率。
布莱克-76模型是一种理论模型,假设市场有效,风险中立,可以用于真实市场的波动预测和定价。
三、Heston随机波动率模型Heston模型是基于考克斯-鲁宾斯坦期权定价模型而建立的,并改进了考克斯-鲁宾斯坦模型在处理波动率随机性时的不足之处。
期货交易中的报价方式介绍期货交易中的报价和成交方式期货交易是金融市场中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它允许投资者通过合约买进或卖出某个特定商品、货币或金融资产,以期获得未来的价格变动的利润。
在期货交易中,报价方式和成交方式是投资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期货交易中的报价方式以及常见的成交方式。
一、报价方式在期货市场中,报价方式是指投资者进行买卖操作时所使用的价格信息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市价报价市价报价是指投资者按照当前市场上的实时价格进行交易。
投资者可以选择以市价买入或卖出合约,该报价方式具有即时性和快速性,但价格可能会受到市场波动和滑点的影响。
2. 限价报价限价报价是指投资者在下单时,设定一个特定的价格作为买入或卖出的条件。
只有当市场价格达到或低于投资者设定的价格时,才会成交。
限价报价方式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控制成交价格,但可能会面临未成交的风险。
3. 最优价报价最优价报价是指投资者将买入或卖出的合约委托给交易所,由交易所根据市场上最有利的价格进行成交。
这种报价方式可以确保投资者能够以市场上最好的价格成交,但实际成交价格可能会略有不同。
二、成交方式成交方式是指投资者提交的报价与市场上其他报价相匹配后所进行的买卖操作。
以下是常见的成交方式:1. 现货交割现货交割是指投资者在合约到期时,按照协议规定的交割方式,将实际的商品或货币进行交割。
这种成交方式适用于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如农产品或原油等。
投资者需要在交割日履约并支付或接收实物。
2. 现金交割现金交割是指投资者在合约到期时,按照协议规定的比例收取或支付现金来结算差价。
这种成交方式适用于现金交割的期货合约,如股指期货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现金结算来获取或支付合约差价。
3. 平仓交割平仓交割是指投资者在合约期满之前选择提前平仓,将持有的合约按照市价进行买入或卖出,以实现利润或控制风险。
这种成交方式允许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及时离场,避免了持仓风险。
期货从业考试基础:股指期货的定价原理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定律称为"一价定律"。
意思是说两份相同的资产在两个市场中报价必然相同,否则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进行所谓无风险套利,即在一个市场中低价买进,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中高价卖出。
最终原来定价低的市场中因对该资产需求增加而使其价格上涨,而原来定价高的市场中该资产价格会下跌直至最后两个报价相等。
因此供求力量会产生一个公平而有竞争力的价格以使套利者无从获得无风险利润。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远期和期货价格的持仓成本定价模型。
该模型有以下假设:期货和远期合约是相同的;对应的资产是可分的,也就是说股票可以是零股或分数;现金股息是确定的;借入和贷出的资金利率是相同的而且是已知的;卖空现货没有限制,而且马上可以得到对应货款;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现货价格已知;对应现货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
这个定价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期货合约是一个以后对应现货资产交易的临时替代物。
期货合约不是真实的资产而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议,双方同意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进行现货交易,因此该协议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的易手。
期货合约的卖方要以后才能交付对应现货得到现金,因此必须得到补偿来弥补因持有对应现货而放弃的马上到手资金所带来的收益。
相反,期货合约的买方要以后才付出现金交收现货,必须支付使用资金头寸推迟现货支付的费用,因此期货价格必然要高于现货价格以反映这些融资或持仓成本(这个融资成本一般用这段时间的无风险利率表示)。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
相反,mz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
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
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
即有: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一般地,当融资成本和股息收益用连续复利表示时,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F=Se(r-q)(T-t)其中:F=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S=期货合约标的资产在时间t时的价值;r=对时刻T到期的一项投资,时刻t是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q=股息收益率,以连续复利计(%);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t=现在的时间(年)考虑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个月期货合约。
期货定价理论知识期货定价是期货市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之一。
它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型和市场供求关系,通过基础资产价格、利率、存储费用和需求预期等因素来确定期货合约价格的过程。
在期货定价理论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知识:1. 基础资产价格:期货合约的价格受到基础资产价格的影响。
基础资产可以是商品、股票、外汇等金融工具,其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
例如,商品期货的定价往往会受到市场对该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2. 债券利率:利率是期货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
一般来说,利率越高,期货合约价格越低;利率越低,期货合约价格越高。
这是因为利率的高低会影响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在期货市场上表现为期货合约价格的变化。
3. 存储费用:对于某些商品期货合约来说,存储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存储费用指的是将商品存储起来所需支付的费用,包括仓储费用、保险费用、质量损耗等。
存储费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进而影响到期货合约的价格。
4. 需求预期:期货市场是一个未来价格预期的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会考虑未来的市场需求情况。
投资者对未来市场需求的不同预期会影响到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
例如,如果投资者预期未来需求会增加,他们很可能会购买期货合约,这会导致期货合约价格上涨。
5. 市场供求关系:最后,期货定价的核心在于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多寡对价格的影响。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会下跌;当求大于供时,价格往往会上涨。
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交易策略,进而影响到期货合约的价格。
综上所述,期货定价理论涉及到基础资产价格、利率、存储费用、需求预期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预测,投资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价格变动规律,并在交易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这些知识对于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中获取利润和控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讲解股指期货是一种衍生品工具,通过对股票市场指数进行投资交易来获取投资回报。
股指期货交易是当前金融市场中备受关注的一项重要投资方式,对投资者而言,了解股指期货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股指期货的定义、目的、交易方式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股指期货的定义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市场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通过合约为投资者提供了在未来特定时间内交割特定数量股票指数的权利和义务。
二、股指期货的目的股指期货交易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作为投资和套利的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股指期货的合约,获得与市场股票指数价格变化相关的投资回报。
其次,股指期货还可以用于风险管理,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期货,对冲其股票投资的价格风险。
三、股指期货的交易方式股指期货交易一般在交易所进行,投资者通过交易所会员开设的交易账户进行交易。
投资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参与交易,分别是买入(做多)和卖出(做空)期货合约。
1. 买入(做多)期货合约投资者认为指数价格将上涨,可以选择买入期货合约。
当指数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可以通过平仓盈利。
2. 卖出(做空)期货合约投资者认为指数价格将下跌,可以选择卖出期货合约。
当指数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可以通过平仓盈利。
四、股指期货的基础知识了解股指期货的基础知识对于投资者参与交易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的介绍。
1. 合约规格每个股指期货合约都有一定的规格,包括合约单位、最小变动价位、交割月份等。
投资者在选择交易合约时,需要了解这些规格,并根据自身投资策略进行选择。
2. 保证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用于覆盖潜在的亏损。
保证金金额可以通过交易所的保证金制度来确定,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资金合理配置保证金。
3. 成交方式股指期货的成交方式包括市价成交和限价成交。
市价成交是指根据市场最优价立即成交,而限价成交是指投资者自己设定的买入或卖出价格,当市场价格达到设定的价格时成交。
如何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期现套利机会一般情况下,期现套利机会主要存在于以下三种情形:1.股指期货推出初期;2.指数成分股分红期;3.指数成分股中的大市值权重股发生特殊事件。
一、股指期货推出初期从全球主要市场股指期货品种上市的经验来看,在股指期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中,套利机会往往呈现如下规律:1.上市初期期现套利机会较多。
我们的研究发现,股指期货在推出初期,由于市场效率较低,期货更容易偏离现货,待运行一段时间后,投资者情绪更趋平稳,投资者理念更趋理性,从而使得股指期货的定价发现机制更加完善,套利机会大幅下降。
同时,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期现套利收益空间较大,甚至可以说具有暴利收益,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期现套利的收益空间会快速下降。
2.与近月合约相比,次近月合约出现套利机会的概率更大(包括正套利机会和负套利机会)。
我们认为,近月合约和次近月合约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定价偏差特征,主要是因为交割时间越长,投资者判断指数未来走势难度越高,判断结果越容易出现较大偏差,故而使得次近月合约出现套利机会的概率更大。
3.与正套利机会相比,负套利机会更多。
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与正套利策略相比,执行负套利策略需要买入期货卖出现货,其执行难度通常会大于正套利策略。
因此市场执行正套利机会的力量会大于执行负套利机会的力量,从而使得负套利机会更多。
二、指数成分股分红期根据指数编制规则,当成分股分红派现时,指数将不作除权处理,而是任其自然回落,因此,在指数成分股的集中分红期,就存在大量的期现套利机会。
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指数现货的分红率具有不同的预期,当投资者的一致预期低于实际分红时,股指期货容易被高估,产生正套利机会;当投资者的一致预期高于实际分红时,股指期货容易被低估,产生负套利机会。
因此,在分红密集期,股指期货出现正负套利机会的可能性均存在。
三、指数成分股中的大市值权重股发生特殊事件当指数成分股中的大市值权重股发生特殊事件时,可能会造成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的定价偏差扩大,从而产生套利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来变相实现对停牌期股票的买卖交易。
期货合约的价格计算与报价期货合约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衍生品,其价格计算和报价是期货交易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讨论期货合约的价格计算和报价的相关内容。
一、期货合约的价格计算期货合约的价格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标的资产价格、利率、交割日期等。
以下是常见的期货合约价格计算公式:1. 现货价格现货价格是期货合约的基础,通常指标的资产的实时价格。
标的资产可以是商品、股指、债券等。
现货价格在期货合约价格计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远期价格远期价格是指标的资产在交割日期时的预期价格。
远期价格通常通过利率和存储成本来计算。
存储成本是指为了在交割日期时保持标的资产而产生的成本。
3. 基差基差是期货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
基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正值表示期货合约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负值表示期货合约价格低于现货价格,零表示二者相等。
4. 报价单位期货交易使用特定的报价单位来计算合约价格,这取决于不同的期货交易所和标的资产。
报价单位通常以合约的最小变动单位来表示。
综上所述,期货合约的价格计算可以通过现货价格、远期价格、基差和报价单位来确定。
交易者和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计算和预测期货合约的价格。
二、期货合约的报价期货合约的报价是交易者向市场发布自己的交易意愿和价格要求的过程。
期货合约的报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买入价和卖出价买入价是交易者愿意以该价格购买期货合约的价格,卖出价是交易者愿意以该价格出售期货合约的价格。
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额称为价差。
2. 交易量交易量是指交易者希望买入或卖出的期货合约的数量。
交易量可以是固定值或者是一个范围。
3. 交割日期和合约到期日交割日期是指期货合约的实际交割日期,而合约到期日是指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期。
交易者在报价中必须包括交割日期和合约到期日。
4. 买方和卖方信息买方和卖方信息包括交易者的姓名、交易账户信息等。
这些信息用于确认报价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交易者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报价系统向市场发布自己的报价,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其他交易者进行私下交流并达成交易。
金融四大定价法金融工程用工程技术来解决金融业的实际问题,这种工程技术包括理论,工具和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是结合相关理论和工具来构造和实施一项操作的过程中的布置和过程本身。
支持金融工程的工艺方法有组合和成,新创,剥离(本金和利息),分割(风险和收益)等,本章介绍了金融工程的4种基本分析方法:无套利定价法,风险中性定价法,状态价格定价法和积木分析法。
一、无套利定价法其基本思路为:构建两种投资组合让其终值相等,则其现值一定相等;否则的话,就可以进行套利,即卖出现值较高的投资组合,买入现值较低的投资组合,并持有到期末,套利者就可赚取无风险收益。
二、风险中性定价法风险中性理论(又称风险中性定价方法Risk Neutral Pricing Theory )表达了资本市场中的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在市场不存在任何套利可能性的条件下,如果衍生证券的价格依然依赖于可交易的基础证券,那么这个衍生证券的价格是与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无关的。
这个结论在数学上表现为衍生证券定价的微分方程中并不包含有受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变量,尤其是期望收益率。
三、状态价格定价法状态价格指的是在特定的状态发生时回报为1,否则回报为0的资产在当前的价格。
如果未来时刻有N种状态,而这N种状态的价格我们都知道,那么我们只要知道某种资产在未来各种状态下的回报状况,我们就可以对该资产进行定价,这就是状态价格定价技术。
四、积木分析法积木分析法也叫模块分析法,指的是将各种金融工具进行分解或组合,以解决各种金融和财务问题。
积木分析法是金融工程中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金融产品如同积木一般的分解组合,辅助金融问题的解决。
金融工程产品和方案本来就是由股票、债券等基础性证券和4种衍生证券构造组合形成的,积木分析法非常适合金融工程。
积木分析法的重要工具是金融产品回报图或是损益图。
[摘要]我国金融市场已经推出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本文吸收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说明了股指期
货四种定价理论和相关的实证结果,并提出今后理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股指期货定价定价理论实证研究研究方向
一、定价理论
1、持有成本定价模型
Comell&French(1983)最早提出在无摩擦市场以及借贷利率相等且保持不变情况下的股指期货持有成本定价公式,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为■。
该模型假设条件较多,且定价偏差大,但是最经典的定价模型。
2、连续时间模型
Ramaswamy&Sundaresan(1985)修正了期权定价模型进而推导出随机利率条件下无套利股指期
货的理论价格。
该模型有四个假设条件:采用单因子CIR描述无风险利率,无风险贴现债券用局部期望假设来描述,无摩擦市场,股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Cakici&Chatterjee(1999)引入另一种利率模型,通过对
S&P500实证比较发现,利率的平方根过程和对数正态过程对定价没有显著性影响。
3、一般均衡定价模型
Cox和Ross等人在1985年推出资产定价的一般均衡模型, 随后Hemler&Longstaff(1991)推导出利率随机波动和市场随机波动情况下的股指期货一般均衡定价模型。
该模型有四个假设:经济个体同质预期,企业产品被消费或被投资,投资回报率是随机过程,经济体状态变量X和Y均值复归。
股指期货的偏微分方程的PDE解析解和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异曲同工。
4、区间定价模型
Klemkosky&Lee(1991)考虑交易成本、股利和借贷利率不相等因素,“做多指数现货,做空指数期货”得到套利区间的上限,“做多指数期货,做空指数现货”得到套利区间的下限,在此区间内不可套利,在此区间
外可套利。
国内对股指期货定价的理论探索较少,其中陈晓杰,黄志刚(2007)在无风险套利原理下,改良B-S方程
通解,推导出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型。
评价:(1)持有成本模型和连续时间模型本质上讲都是无套利定价模型,而一般均衡模型发现了股指期
货定价偏差部分可由指数收益波动率来解释,持有成本模型还是一般均衡模型的一个特例。
(2)前三种模型
都是对股指期货理论价格的点估计,而且假设条件严格故理论参考价值较大,相比之下,区间定价模型是区间估计并且只考虑各种成本和风险,没有对市场、经济个体、变量的统计分布等做出理论假设。
所以实务操作参考价值较大。
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选择的是共同因素模型和协整模型。
共同因素模型主要有两个:一是Hasbrouk(1995)
的信息分享模型,主要思想是分解共因子方差,根据新信息对共因子方差的贡献率来量化价格发现过程,二是Gonzalo&Granger(1995)的永久暂时模型,主要分析不同市场处理非预期冲击对价格发现过程的贡献率。
协整模型主要有误差修正模型(ECM)、向量自回归(VAR)、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TVAR)等。
实证结果,Figlewski(1984)发现由于股指期货市场不完全有效和无法捕捉隐藏的套利成本,这使得实
际股指期货价格和理论股指期货价格两者差异延续。
Stoll&Whaley(1990)选取1982年4月12日到1987年3月31日S&P500期指数据,表明MA(3)模型可以解决交易活跃市场买卖价差的问题,而ARMA(2,3)模型可以消除交易不频繁市场中买卖价差和不频繁交易对股指期货定价的偏差。
Mackinlay (1988)选取S&P500指数和相应期货合约15分钟交易数据发现定价偏差序列线性相关且均值复归。
国内研究,云天铨(2001)通过建立股指期货价格的一阶差分方程,发现股指期货价格与时间呈现对数
圆形关系。
杜承栎(2007)指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非线性相关,采用时变的Copula连接函数来建立
模型进而估算出了多元GARCH模型下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三、未来研究方向
我国2010年推出的沪深300股指期货采取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竞价交易机制,国内有关基于竞
价交易机制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课题非常少。
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1、股指期货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制度的比较研究
比较两种交易机制对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影响。
2、此外可进行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例如把行为金融学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建模,放松理性人假设条件下研究市场参与者行为等等。
3、实证研究也将是一个重点领域
利用高频数据研究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协整关系,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价格波
动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ornell,B,K. French,Taxes and the Pricing of Stock Index Futures, Journal of Finance,1983
[2]Ramaswamy K,M. Sundaresan, The valuation of options on futures contact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5
[3]Hemler M, L. F.A. Longstaff, General Equilibrium Stock Index Future Prices: Theory of Empirical Evide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