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北京市通州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8北京市通州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8北京市通州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8北京市通州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通州区2018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8年5月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和学校。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沟通南北交流的纽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积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下面是中国大运河的介绍与流经线路图,阅读后,完成(1)—(3)题。(共5分)

几.

乎流经半个中国的大运河早已成为中华文脉的象征,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大运河横贯南

北,连接8省35座城市和大量乡村,拥有京津、

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不同地域文化形

态,以及园林文化、戏曲.

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类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要

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并创造优秀

的新运河文化,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

优秀文化的大长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文中加点字“几”与“曲”

读音相同的两项分别是 和 。(填序号)

(2分)

①寥寥无几. ②窗明几.净 ③曾几.何时 ④异曲.同工 ⑤是非曲.直 ⑥曲.

径通幽 (2)结合“中国大运河流经路线图”,判断文段画曲线句中运用有误的一个词语是 。(1分)

(3)下面比喻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

中国大运河流经路线图 图 例 隋唐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改造部分

【甲】大运河就像一条金色丝线,将一颗颗璀璨的中华文化明珠串联起来!

【乙】大运河就像一位矍铄老者,见证着千百年来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2.请依据图片内容和所给提示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提示】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世界的劳动人民的杰作,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燃灯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它是通州的标志,古时候从南方来的漕运船只,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塔尖,就知道通州已在眼前了。

上联:大运河千帆竞渡,

下联:,彰显通州神韵,万古流芳

3.下面是同学们参观通惠河玉河遗址时摘录的文字,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通惠河是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的漕运河道。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开通后,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在元朝中后期,这里商船聚集,每年最多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得到维护,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叶。通惠河的源头在昌平县城东南,那里有一座龙山。龙山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现存两处古迹,均已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对游人开放。(1)对“(公元1292年)”所在位置和加点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开工“北”的第四笔是“丿”

B.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开工“北”的第四笔是“乚”

C.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公元1292年)“北”的第四笔是“丿”

D.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公元1292年)“北”的第四笔是“乚”

京杭大运河漕运码头通州燃灯塔

(2)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单句组合成一句话,放入到文段中的横线处。(2分)

①通惠河是北京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②通惠河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

答:

4.下面是“墨洒通州,情系运河”书法艺术展示活动中的一幅作品,对这幅作品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气呵成、狂放不羁

B.一波三折、古色古香

C.平和流畅、洒脱俊逸

D.棱角分明、端庄大方

5.大运河古镇绍兴是文学家鲁迅的故乡。鲁迅曾以浓郁的思乡笔调,把大运河哺育下的绍兴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记录在了他的散文集《旧事重提》中。后来,他将这部作品改名为《①》,题目中隐含的意思是②。(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使至塞上》,完成6—8题。(共8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等。

B.本诗本五言律诗,其中押韵的字是“边”“延”“天”“圆”“然”。

C.全诗写到了出使路线、沿途所见风光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

D.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大漠风光。

7.请从画线诗句中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字(词),谈谈你对它的理解。(2分)

答:

8.这首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有相似点:诗中的颈联与《渔家傲》中“①”一句在写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与《渔家傲》中“②”一句用同一个典故寄托了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另外,这首诗与《渔家傲》同属边塞题材,这种题材的诗还有很多,比如“③,④”。(4分)

(二)阅读《桃花源记》,完成9—12题。(共10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

11.文章中有一句话“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结合前后文,推测渔人“具言所闻”的内容。(2分)

答:

12.下面是某同学在复述《桃花源记》内容时的发言,请选用原文中的四字短语

....将横线处补充

完整。(4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①”。进入桃花源后,他感觉到桃源人的生活是那么“②”。桃源人对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离开桃花源时,他却“③”,但后来再来找寻时还是“④”。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3.鲁迅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始见矣。”请从三个人物中任选两个,写出符合此观点的情节。(2分)

14.请从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阅读下面文段后的启示。(3分)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③[罢]通“疲”,这里指停止。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17题。(共6分)

【材料一】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提到“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建设,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三条文化带所涵盖的范围是北京市市域16000多平方公里,比我们以往文物保护涉及的范围要大得多,针对性也要强得多。三条文化带的实施,不仅可以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而且有利于疏通北京的历史文脉,为①古都风貌全面保护的基本格局奠定基础。同时,依托北京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从而带动包括京津冀三地三个文化带周边区域社会文化及区域经济更好地全面发展。

【材料二】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遗产保护需要,“西山文化带”对原区域范围做了适当调整,不仅将海淀“三山五园”全部纳入其中,还增加了西山部分区域和北京旧城的长河历史文化廊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和最为多元的文化元素。通过初步统计,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覆盖了从史前至当代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众多且保护级别高,包括世界级、国家级、市级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0余处。比如以万寿山、香山、玉泉山及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文化;以大觉寺、卧佛寺等为代表的寺庙文化;以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周口店龙骨山猿人遗址为代表的考古文化;以妙峰山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此外还有陵墓文化、教育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山水生态文化。可以说,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就像 ②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必将带动社会文化更好发展。

15.对材料中①②两处所填词语与句子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展现 ②一本文化巨著

B.①构建 ②一本文化巨著

C.①展现 ②一艘起航巨轮

D.①构建 ②一艘起航巨轮

16.下列三个选项中,不属于...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填序号)西山文化带 部分区域 长城文化带 运河文化带

香山双清别墅 明十三陵 潭柘寺 八达岭长城 颐和园排云殿 漕运码头

(2分)

【甲】文化带的文化类型多样

【乙】文化带的经济效益显著

【丙】文化带将推动社会发展

17.为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某微信公众号举行“我为文物开发利用献计策”活动。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向此公众号发送微信,为运河

..的开发利用提一条具体建议。(2分)【链接材料】

在谈到对文物的开发利用时,一位专家说:“比如一个老房子,经过岁月流逝、风霜雨雪,怎样能让它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这个地方有人气。”

答:

(二)阅读《我家有条大运河》,完成18—20题。(共9分)

我家有条大运河

王也丹

①这话,是我十岁那年,听一个叫莉莉的小女孩说的。她无意中的误导,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大运河是莉莉她们家的。

②那年,家里来了父女两个,父亲四十岁左右,女孩十一二岁的样子,叫莉莉。莉莉很洋气,梳着乌黑的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我父亲那时是乡企业领导,她父亲好像是因为工作关系来到这里的。依稀记得,我带着莉莉去了村南的安达木河边,趟水,摸鱼。当时的安达木河水草丰茂,水面也还宽阔,是村里孩子的乐园。莉莉却不以为意,她说,我家有条大运河,比这河大多了,宽多了,岸边还有一座宝塔呢。莉莉的自得让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自卑。那晚,他们住下了。忘了都聊些什么了。第二天早晨,莉莉把她盖的被子叠成了四四方方的豆腐块。我又惊讶了。我们平时的习惯都是把被子叠成长方形摞在炕梢的。她是怎么叠成方形的?我没好意思问。早饭后,他们走了。临走,莉莉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去通县,我带你看我家的大运河。我才不去通县呢,你家有运河,我家有安达木河。我在心里说。看着他们上车了,走远了,我奔回屋里,想研究一下被子是如何成豆腐块的,却发现母亲早已把它又变回长方形摞在被垛上了。

③可“大运河”三个字却是这样烙进了心里。

④正式知道大运河的著名是在读中学时的课本里,这条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的大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是当时贯穿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曾对军事、交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我知道了这条大运河不只是与莉莉家有关。

⑤大运河还与谁有关呢?与历朝历代的皇帝、名臣、文人骚客有关。那么众多的故事与

诗文,那么厚重的历史与传说。沿岸的古迹文化、风土人情,随着运河的水流传遍大江南北。大运河太有名了。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闻名遐迩,被无数人歌之咏之。

⑥不过,据说,安达木河与大运河亦有着一丝渊源。清末,位于北京密云东北部的雾灵山解禁,砍伐的树木需要运出山外,为了节省时间与财力,便把木材绑到木筏上,顺着雾灵山脚下的安达木河漂至密云桑园村西而入潮河,又随潮河顺流而下,至通州漕运码头,再转运到北京、天津等地。因此,至今还有人玩笑说,安达木河是“安全抵达的木头”意。

⑦遗憾的是,了解到这些已是多年之后了,我没能把它说给莉莉。而等我真正见到莉莉家的运河时,通县也已不叫通县,改叫通州了。我见到了莉莉说的宝塔——燃灯佛舍利塔。这座始建于辽代的高塔,是北京地区最高大的塔,八角形,砖木结构,上面雕有精美的佛像,挂满了铜铃,微风拂过,铜铃叮当,颇有气韵。不远处的运河宽阔平静,两岸整洁规矩,有游人漫步河岸,其乐融融。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曾有无数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登岸或启航。尽管这里现今已经不通航了,繁华也已被另一种形式取代,但历史的遗迹还在,远去的桨声依稀。相比之下,家乡的安达木河的确太小了,它奔涌山间,野性自在,随山势赋形,应季节肥瘦,哪像大运河这般深广、宽绰、开放、通达呢?

⑧如此,我又突然发现了,安达木河和大运河其实是不能一起比拟的,它们各有各的好。安达木河是自然之河,滋养着沿途的山川与村庄,它是独属于我们那里的人们的。而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属于许许多多的人,是国人共同的河。包括莉莉,也包括我。

⑨想来莉莉家应该离此不远,可莉莉在哪儿呢?她还记得当年安达木河边的那个女孩么?

⑩眼前,运河岸边,一个梳着乌黑的马尾辫的小女孩正脚踩滑板车迎面而来,像极了当年的莉莉。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18.在文章中,“我”对大运河的认识发生着变化,请简述变化的过程。(3分)

答:

19.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两位同学的意见产生了分歧。请在横线上为乙同学补充反驳的理由。(2分)

甲同学:我觉得这篇文章有问题。从题目看出,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大运河,却花费很多笔墨来写安达木河,我觉得是这篇文章写法上的重大失误。

乙同学:我不同意你的这种说法。。

20.通州在不断加快副中心建设的同时,力求将大运河文化打造成通州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形成通州特色。为加大通州区运河文化的宣传力度,通州区运河文化部门向社会各届征集通

北京市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通州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共8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1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死亦我所恶.十恶.不赦 B.乞人不屑.不屑.置辩 C. 所识穷.乏者穷.冬大风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3.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理解:文章开头,孟子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在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因为熊掌更为美味而选择熊掌。 【乙】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在孟子看来,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贤者”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一直保有善良的品行。然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14.“舍生取义”思想是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所崇尚的献身精神,它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

初三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华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 2013年11月 说明: 1.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否则酌情扣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4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怄气òu 呕心沥血ǒu 抠门kōu 诓骗kuàng眼眶kuāng B、阴晦huì诲人不倦huì欺侮Wǔ逞辩chěng 味同嚼.蜡ju? C、芳菲fēi 妄自菲薄fěi 绯红fēi 获益匪浅fěi 狡黠.xiá D、带挈qì锲而不舍qia辍学chuò啜泣chuò点缀zhuì (■)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的一组是 A、五四运动时期北京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为民请命 ....。 B、小丽从小练习芭蕾舞,她是舞蹈队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其他人无与伦比 ....。 C、对于这次期中考试,小明认为自己有十拿九稳 ....的把握。 D、经过认真备考,一班这次虽然没有取得年级第一,但年级第二的成绩也差强人意 ....。 3、.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 ①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②他们学习语言,就硬读语文。③因为 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④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办法,拿出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⑤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⑥这些方法也是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⑦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⑧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⑨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⑩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18)

高三语文通州期末试题及答案2018

通州高三语文模拟试卷题目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材料一 在中国为数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酒中,屠苏酒一枝独秀,文化内涵无与伦比。元旦饮屠苏酒,是我国承袭流传已久的年节习俗。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始见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据载,药方为东汉华佗所创,制作方法是将大黄、川椒、白术、桂心、桔梗、乌头、菝葜①等七味药材细切后装入绢囊,除夕中午将绢囊悬挂于井底,元旦早晨取出,再放入酒中煎煮。而后,全家人由少至长面向东方饮之,份量不拘,多少随意,如此连续三日。 唐宋以后,各种医书或月令风俗典籍,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对于“屠苏酒”的配方、制作、饮用方法以及功效上,都有与《肘后备急方》类似的记载。 而“屠苏”二字的由来却无定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两种说法,一是以此药可屠割苏虺鬼而得名;一是为草庵名,因推广此药方的人居于此草庵中,不知其名,故以“屠苏”名此药方。关于第二种说法,还有一种传说,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传说“屠苏”为孙思邈之庵名,取“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之意,孙思邈以屠苏庵之药令人作酒,故以其庵名之。 无论“屠苏”之名由来为何,对于“屠苏酒”,古人认为“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若能岁岁饮可代代无病”,因此,元旦举家团聚欢饮屠苏,冀望一家老小在新的一年里无灾病,几经流传,遂为古人重要的迎岁风俗。 对于屠苏酒由少至长的特殊饮用顺序,在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中解释说:“小者得岁,酒先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因此喝屠苏酒迎新岁,除了为幼者贺岁,更有为长者延寿之意,“屠苏”逐渐成为岁朝年节以及长寿延年的象征。 屠苏酒因,又,以及,千百年实践的口碑,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元旦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 注:①菝葜(bá qiā):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文意贯通的一项是(3分) A. 华佗为其配方受医药名家推崇无数典籍传载 B. 华佗为其配方被医药名家推崇无数经典记录 C. 配方出自华佗被医药名家推崇无数典籍传载 D. 配方出自华佗受医药名家推崇无数经典记录 2.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中的“元旦”又称作“元日”、“岁首”,是指传统春节的“初一”。 B. “屠苏酒”中的“屠”字与“杀鸡屠狗”中的“屠”字意义相同。 C. “得岁”中的“岁”是指“岁星”。“得岁”意思是为得到岁星的福祐。 D. 屠苏酒不仅有防疫疾病,使身体强健的功效,饮用顺序也符合中国礼教。 材料二 “屠苏”象征年节与长寿,在历代迎新送旧的元日诗中成为独特的诗词意象。 唐方千《元日》诗有:“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唯笑鬓毛斑”,不仅是元日写照,更籍屠苏表达感怀年岁之意,唐顾況《岁日作》云:“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家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把手屠苏让少年”,是迎新添岁之际,有年老的愁绪。宋苏轼亦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2017-2018北京通州初三上期末语文真题卷

通州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2018年1月 步入校园,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我们在这缤纷绚丽的世界里学习、生活,度过意义非凡的每一寸时光。请根据要求,完成1—6题。 1.下面是书法社的三位师生在共同欣赏一副书法作品时的对话。依据对话内容,你认为他们欣赏的书法作品是哪一幅?(2分) 同学甲:横竖像国画里的竹节,挺拔细长;撇捺点或如竹叶或如幽兰。 同学乙:用笔畅快淋漓,清峻明朗,断金割玉,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 陈老师:冷漠的外表下,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剧感和力量感。 A .《曹全碑》 B .赵佶《闰中秋月帖》 C .苏轼《寒食帖》 D .怀素《自叙帖》 2.下面的文字是校园文化展板上对通州的一段介绍,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是大运河( )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没有汽车尾气和汽笛鸣响的旧日时光里,这里就是京城客货运输的集散地。【甲】运河. 漕运,国脉所系。当时通州为万国朝拜、四方进贡、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之地。【乙】也正因为这些,通州便有了?乃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丙】。 (1)对文中括号处所填词语和加粗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孕育“河”的第5笔是“竖” B .酝酿“河”的第5笔是“竖”

C.孕育“河”的第5笔是“竖钩”D.酝酿“河”的第5笔是“竖钩” (2)下面的句子应填入文中【甲】【乙】【丙】中的______处。(2分) 漕运发达时期,?运河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 3.校园文化节晚会即将接开帷幕,晚会执行领导小组要在节目单上以对仗的形式呈现本晚会的主题。请依据节目单内容和所给下句,拟写上句。(3分) 4.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主题是“人生需要顽强的意志”。某位同学搜集了一组故事。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_。(填序号)(2分) ①悬梁刺股②精卫填海③亡羊补牢④卧薪尝胆⑤愚公移山⑥班门弄斧 5.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朋友圈中发表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完成(1)—(2)题。(共3分)今天终于下雪了!舞动的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翻滚着、跳跃着,整个校园一片洁白。下课了,我和同学们纷纷拥入了雪的怀抱。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笑声、叫声充满了整个校园。即使雪越下越大,也阻挡不住我们的热情,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1)文字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加以修改。(2分) 病句: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一个比喻句描述冬天的校园。(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文字是学校图书馆中某部名著腰封上的推介语,阅读后完成填空。(2分)这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启迪心灵的名作大家,它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告诉人们保护海洋资源与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人们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总而言之,这是作者对于种种社会现象的含蓄回应。 这部名著是______(《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镜花缘》)。作者是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7—9题。(共7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安徽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与运用(共7小题,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贮蓄(zhù)黄晕(yùn)阻遏(è)绯红(fēi) B.迸溅(bèng)殷红(yīn)恣睢(zì)蓬蒿(hāo) C.潺潺(chán)吞噬(shì)阔绰(chuò)苋菜(xiàn) D.镂空(lòu)胚胎(pēi)黝黑(yǒu)譬喻(p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诀别感概嶙峋锋芒毕露 B,琐屑妖娆取缔语无轮次 C.亵渎商酌藉贯重峦叠嶂 D.推崇禁锢恻隐唯唯连声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A.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⑤ D.③⑤②④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 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3分) ①②③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人横线。(3分)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久违、久仰)大名!”

初三语文期中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四语文阶段性测试题 一.书写与卷面(5分) 1.书写。(3分) 2.卷面。(2分)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3.默写。(8分) ⑴,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⑵俱怀逸兴壮思飞,。(《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⑶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⑷,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⑸见人善,,纵去远,。(《弟子规》) ⑹生活中总会遭遇困境,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就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 ,”。 4.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5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⑴给加点字注音。(2分) 弥.()漫顷.()刻 ⑵请你描写一下夏天狂风暴雨的景色,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3 分) 5.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其中《风筝》出自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是我已经老得成了“文盲” 还是他们写的是“天书” 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此句的主干是:苏州园林着眼在画意。 D.“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路边嘴边的炙手可热 ....的话题。”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够恰当。

2018年度通州一模试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通州区2018年初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1.下面是中国大运河的介绍与流经线路图,阅读后,完成(1)—(3)题。(共5分)

几. 乎流经半个中国的大运河早已成为中华文脉的象征,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大运河横贯南北,连接8省35座城市和大量乡村,拥有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不同地域文化形态,以及园林文化、戏曲. 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类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 说,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要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并创造优秀的新运河文化,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大长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文中加点字“几”与“曲”读音相同的两项分别是 和 。(填序号)(2分) ①寥寥无几. ②窗明几.净 ③曾几.何时 ④异曲.同工 ⑤是非曲.直 ⑥曲. 径通幽 (2)结合“中国大运河流经路线图”,判断文段画曲线句中运用有误的一个词语是 。(1分) (3)下面比喻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 【甲】大运河就像一条金色丝线,将一颗颗璀璨的中华文化明珠串联起来! 【乙】大运河就像一位矍铄老者,见证着千百年来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2.请依据图片内容和所给提示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中国大运河流经路线图 图 例 隋唐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改造部分

通州燃灯塔 【提示】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世界的劳动人民的杰作,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燃灯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它是通州的标志,古时候从南方来的漕运船只,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塔尖,就知道通州已在眼前了。 上联: 下联:燃灯塔Array 3.下面是同学们参观通惠河玉河遗址时摘录的文字,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通惠河是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的漕运河道。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开通后,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在元朝中后期,这里商船聚集,每年最多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得到维护,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叶。通惠河的源头在昌平县城东南,那里有一座龙山。龙山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现存两处古迹,均已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对游人开放。(1)对“(公元1292年)”所在位置和加点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开工“北”的第四笔是“丿” B.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开工“北”的第四笔是“乚” C.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公元1292年)“北”的第四笔是“丿” D.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公元1292年)“北”的第四笔是“乚” (2)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单句组合成一句话,放入到文段中的横线处。(2分) ①通惠河是北京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②通惠河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 答: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试题的2-(3)、3.1 5.18.23小题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选择题区域填涂,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 ” 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 墨锭常被冠以 “金不换”的美名。2018年12月,学校围绕“墨”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 读同学们整理的相关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请欣赏下面关于泼墨的文字和书画家的四幅泼墨作品,回答(1)-(2)题 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清代沈宗骞有云:“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后世指笔酣墨饱,或点或刷,水墨淋漓,气势磅礴,皆谓之“泼墨”。 (1)结合任意两幅作品,用楷书写出两个成语。(2分) A. B. (2)如果为以上四幅泼墨作品拟写一个最能体现其画法特点的词语,以下备选词语你选哪一个?并以一幅泼墨作品为例说明选用的理由。(2分) A.墨妙 B.墨趣 C.戏墨 D.醉墨 我选: 理由: 2. 以下是关于墨的使用方法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1)-(3)题 ①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②柳公权有所谓的“心正则笔正”, 磨墨也是如此。③墨偏斜,不雅观,磨出的墨不均匀。④磨墨时,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⑤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mèi 昏暗),色亦无光。⑥正确的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羊街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素质教育期中测试试卷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正楷书写:写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3分) 二、积累与运用(34分) 1.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 我躺着,听船底(chánchá n)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A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B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莫起来……C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D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Chánchán( ) 恣睢()()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文段中有四处标点(ABCD),使用错误的是()2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3.文学常识填空。(3分) (1)《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年冬天写的一首词。“沁园春”是,“雪”是。 (2)《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这部书是作者用毕生之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标题中“世家”是指。 4.古诗文默写。(10分) (1)《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人迹板桥霜。 (5),肯将衰朽惜残年。 5.名著阅读。(4分)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等。 6.课文理解。(4分) (1)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阐述了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道理。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您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 (2)你认为鲁迅的《故乡》最突出的写作特色?请选择你理解最深的一点,联系课文,谈谈你的体会。 7.综合性学习。(6分)

2018年最新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繁盛,不过短短的二十年时间,但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色、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作为通俗文学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纯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精英文学”,作为借助互联网媒介传播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纸媒文学”。网络文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应时代而生。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需要以传统文学为参照系,有效对接文学传统,与传统文学融合是中国网络文学提升内在品质、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出路。 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是“轻”的文学,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讲述奇人奇事,叙述人物的困境和愿望的实现,故事跟着人物走,人物跟着理想走。与纸媒小说相比,网络连载几乎受篇幅限制,拓展了网络小说的内容空间。它们将故事的戏剧性和曲折性扩大了,主角处在各种矛盾与困境中,一步步地成长,不用隐喻,不跳跃,不用读者猜谜,将所有的场景、对话,所有的故事过程,如实道来,一点点地展示给读者,把读者带到快乐阅读的体验之中。与那些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小说相比,网络小说故事性强,结构显得简单,人物形象类型化,人生含量与艺术含量相对要稀薄,更注重娱乐性,风格上轻松、明朗,充满谐趣。 网络小说对接了中国古代“小说是劝人的”传统,承载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是非判断分明,包含仁义礼智信、善恶有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等正能量价值观。但网络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古典的道德价值观上,而是和现代小说相通,融入现代的价值理念,表现个人勤奋努力的意义。网络小说常见的主角“升级”“逆袭”的人生道路,既是对读者愿望的满足,也是一种时代内在精神肌理的体现。网络小说讲述的多是奋斗者的故事,也都是有尊严者的故事,设定世界以人物为中心存在。网络小说要吸引读者,常采用一些基本的故事套路。这些套路是通俗小说模式的有效运用,是符合读者阅读心理的。这是网络小说面临的困境之处。受商业化的驱动,网络小说需要快速更新,借用套路,是难度最小的写法,导致许多部小说好像是一部小说,跟风、同质化倾向严重。网络小说是有高下之分的。好的网络小说作品是那些适当借用小说套路,但不依赖套路,而是发展、超越套路的作品。即便是借用同样套路的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决定作品质量的不仅是故事模式,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对故事结构的把控力,对生活的洞察力,故事中人情事理的合理性,类型领域的开拓性,细节深处的表现力等。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网络作家需要拓展读阅视野、深入生活、把握时代、适当沉潜、提高修养、勤奋创作,超越商业化的局限,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2017年12月《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媒介传播的与纸媒文学相对的文学样式,它也属 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学。 B.网络小说承载了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但又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和现代小说相通,融入现代价值理念。

门头沟区2019年初三语文期末试卷

门头沟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九 年 级 语 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18年12月,学校围绕“墨”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读同学们整理的相关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请欣赏下面关于泼墨的文字和书画家的四幅泼墨作品,回答(1)-(2)题 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清代沈宗骞有云:“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后世指笔酣墨饱,或点或刷,水墨淋漓,气势磅礴,皆谓之“泼墨”。 (1) 结合任意两幅作品,用楷书写出两个成语。(2分) A. B. (2) 如果为以上四幅泼墨作品拟写一个最能体现其画法特点的词语,以下备选词语你选哪一 个?并以一幅泼墨作品为例说明选用的理由。(2分) A.墨妙 B.墨趣 C.戏墨 D.醉墨 我选: 理由: 2. 以下是关于墨的使用方法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1)-(3)题 ①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②柳公权有所谓的“心正则 笔正”,磨墨也是如此。③墨 偏斜, 不雅观,磨出的墨 不均匀。④磨墨时,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⑤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mèi 昏暗),色亦无光。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⑦墨的浓度宜适中,随磨随用。⑧墨的使用方法正确将更能体现书画作品的神彩。 (1)语段共8句。其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2分) 第 句中的 号应改为 号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2分) “ ”字改为“ ”字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第Ⅱ卷(选择题,共31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骛(wù) 襁褓(qiǎng) 红妆素裹(guǒ) 恪尽职守(gè) B.凌驾(líng) 狡黠(xiá) 弥留之际(mí) 根深蒂固(gù) C.栈桥(jiàn) 禁锢(gù) 歇斯底里(xiè》重蹈覆辙(zhé) D.抽噎(yè) 拮据(jù) 尖嘴猴腮(sāi) 面面厮觑(qù)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坐锋芒毕露 B.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 C.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 D.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十拿九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细菌环保塑料 两名年轻的美国企业家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材料,这种材料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发明者之一埃本.拜尔说,这种被称为“生态摇篮”的产品还能用于隔热,而且,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种材料能完美地取代在包装中使用的聚苯乙烯,而且它还能够生物降解,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 拜尔说:“与相同单位或数量的聚苯乙烯相比,我们使用的能源只有十分之一,在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的整个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他说:“事实上,我们的长期设想是,取代所有塑料和泡沫,减轻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或者说发明的这种天然材料将使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精品】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题(120分钟150分) 一、积累(28分) 1.书法史上论及楷书,素有“颜、柳、欧、赵”之说。“柳”即柳公权, 其用笔之法在于心正。心正笔正,他的书法在唐朝,一时尊为书法圣品, 民间曾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结合图片,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 柳体楷书特点的一项是:(B )(3分) A、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 B、匀衡瘦硬,骨力遒劲,结构严谨 C、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安排妥贴 D、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2.下列词语加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3分)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 骇人听闻 B.狡黠(xiá)繁琐面面厮觑(qù)尽态极妍 C.膂(lǚ)力磐石荒谬(miù)绝伦悲天悯人 D.笨拙(zhuō)慰籍断壁残垣( yuán )重峦叠障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 经验告诉我们: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汽车模型。 C.电影《战狼2》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共享天伦之乐,形成了“社区养老”的模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鱼我所欲也》中“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和“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中的“万钟”都是古 代的容器。 B、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 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对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 C.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D.契诃夫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小说家。《变色龙》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沙皇统治最反动的时期。 5、默写(8分) 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②、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③、《渔家傲秋思》声色相称,描写边塞独特奇异风光,渲染边塞萧条肃杀、荒凉寂寥气氛,点明战事紧 张的词句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歌曲《剑心飞扬》中这样唱到“我用一世风光,换两袖无常,等那剑气淡了马蹄萧萧,冰河离梦遥, 百里麾,五十弦,这世间英豪,谁人愿等闲。人不寐,酒一杯,君王轮回。 了却昨日和明天,是谁。”这首歌多处化用古诗词名句,请写出三句相关原词: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或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通州区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8年4月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这乡愁,就融在地名中。 曾听某省的民政厅干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兵到了台湾一直没能回到大陆,身体 不好不能回到家乡,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孩子归来,根据地名按图索骥 ....,却难以找到,原来这个地名早已消失。最后,找到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原来的地名。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民政厅同志,并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说得多好!地名,在海内外华人眼里,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历史上曾叫沔县。上世纪50年代初,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改为“勉”。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一个字。前些年改名叫仙桃市。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幸好衡阳、洛阳等地名依然安在,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涵和美感。 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在更换地名

海淀区2020年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瑰.宝(g uī)和煦.(xù)机械.(jiè)言简意赅.(gāi) B.惊诧.(chà)恐吓.(hè)忌讳.(huì)玲珑剔.透(tì) C.蓓.蕾(bèi)濒.临(bīn)攒.聚(zǎn)得陇.望蜀(lǒn g) D.繁衍.(yǎn)绮.丽(qǐ)步骤.(zhòu)断壁残垣.(yuán)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健(壮状) 判断:“壮”有“强壮”的意思,“状”有“形状、样子”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壮”。 B.淡(默漠) 判断:“默”有“不说话、不出声”的意思,“漠”有“冷淡”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漠”。 C.层峦叠(嶂障) 判断:“嶂”是“直立像屏障的山峰”的意思,“障”有“阻隔”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障”。 D.一莫展(愁筹) 判断:“愁”是“忧伤的心情”的意思,“筹”有“计策,办法”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 ....,共同描绘“十二五”首都发展蓝图。 B.张力警官明察秋毫 ....,善于从案件的细枝末节发现疑点,深入勘察,最终使案件得以侦破。 C.虽然这次篮球联赛失利了,但我们还要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刻苦训练,争取优秀成绩。 D.俗话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这次竞选班委,别人已经清楚地知道他落选的原因,而他自己却仍然糊里糊涂。 4.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永定河为北京市第一大河之最,绵延百余里。两岸峡谷纵横,群山耸立,秋季风光美不胜收。溯河而上,妙峰红叶,色彩斑斓;如带玉河,蜿蜒曲折。紧邻河畔的沿河城,②是一处比较完整保存的古城,饱经沧桑,古朴如画。秋叶、玉河、古城可算绝配。 A.①句将“为”改为“是”②句应把“保存”移至“一处”后面

历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练习卷及答案

练习卷(三) 姓名得分 一、语文积累(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4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 鼓舞啊。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 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②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③合肥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④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用事。 A、完备中止度过意气 B、完备终止渡过义气 C、完善中止度过意气 D、完善终止渡过义气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五一长假,安徽黄山又迎来了一个旅游高峰。迎客松下,,好一派盛世风光。 ②礼堂内,数千名天文爱好者,静心聆听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天文专家的精彩讲座。 ③春天是流脑高发季节,人们在经历“非典”和禽流感后,对流行性疾病高度重视起来。一时间,前往市疾病防控中心咨询的市民。 A.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B.人头攒动济济一堂络绎不绝 C.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D.摩肩接踵济济一堂人头攒动 4.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4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____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_____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 5.一日某同学路过一餐馆,见该餐馆门前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该同学随即给餐馆负责人建议,将这两句话改为“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也告诉大家。”如果你是餐馆的负责人,你会采纳这位同学的建议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6.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写出两句关于“月下怀人”的古诗词名句。 (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7.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4分)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在评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时说,②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 成功,③标志着我国突破和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④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 ⑤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震国威的又一伟大成绩,⑥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 ⑴第②句中应改为。 ⑵第③句中应改为。 ⑶第⑤句中应改为。

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1、全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 ...上。 2、答卷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 piē_____见②果fǔ______ ③繁文rù______节 2、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 ②、池上碧苔三四点,。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野芳发而幽香,。 ⑤、明月别枝惊鹊,。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⑦、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 斗场面的句子是“,。” 注意:⑧⑨两题,任选一题。 ⑧、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既赞美他这种创作精神,又担忧他年老体弱。 对此,季老引用苏轼《浣溪沙》中“!” 的词句作答。 ⑨、学习中许多人静不下心来的原因推到“环境”身上,其实我们只要像陶渊明在《归园田 居》中说的那样“,”,即使在喧闹中也会乐得其所。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2分)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①诸②荷③箕畚④反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 B.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让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 ....,尽情感受遥远的馨香。 C.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谓是鳞次栉比 ....了。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5、排列下面四个短语的顺序,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一句话。(2分) A.又有波澜 B.与西湖的静绿不同 C.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 D.玄武湖的水是白的 ①强调玄武湖水自身的特点: ②突出玄武湖与西湖的差别: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参考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 高三语文一模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风筝在古代书籍中叫风鸢,用木料为主制作的叫木鸢,以帛或纸做成的叫帛鸢或纸鸢。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观夫史籍所载风鸢之由来久矣,其可徵【注】者实寡非所详也,惟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无或疑焉,盖将用之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所以辅舆马之不能,匡舟楫之不逮者也,揆其初衷殆欲利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无所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前人考证风筝的制作年代上推到春秋时期墨子以前,甚或还要远得多,只是没有文献可以考据,无法加以论断。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墨子和公输子创作木鸢和木鹊都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限于古代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所以都没有成功。 以后的年代,兵家利用风鸢作测量或传递信息的事例不胜枚举,散见于多个历史时期的记载中,这些纸鸢都要求灵活变动可以操纵,从而向“运动类型”风筝这一支流发展。清代军事组织“八旗”间仍保留着其特殊扎糊技法,只是不允许在市肆坊间售卖。这种军事专用风筝可以单线操纵,用以传递信息,越过敌人阵地,把书信传递给自家友军,并把回信再带回来。这种具有特殊放飞功能的风筝由两个风筝配成一套,一静一动,静的是要能“钻高”,加上“吊环”,把另一风筝的主线穿入被固定的吊环内,使这“吊环”升到敌人弓箭射不到的高度。然后,把另一只灵活善动的风筝也放起来,加以操纵,使它上、下、左、右、斜飞、横飞、下扎、上翻。用于军事的风筝要求放飞者技巧极其熟练,还要善于辨识风力的变化,放飞风筝的两个人各自放飞自己的风筝,但又要相互配合默契,才能使风筝成为军中送信取物的工具。在南宋时,人们喜欢在杭州西湖堤上放飞此类风筝互相缠绕搅斗,以决胜负为趣。 南宋为避开金人的侵吞,偏安建康,把北宋的风筝工艺带到江南。那里的气候湿润,少烈风多和风。因此,江南的风筝多为仿生型风筝。形神兼备,动态逼真,多以鹞子的轻巧灵活的动态作为模仿“标的”。南方至今仍把风筝叫“纸鹞”或“鹞子”,例如蜈蚣风筝叫“蜈蚣鹞子”,双斗燕儿风筝叫“双燕鹞子”。南通地区,风力强大,那里的工艺高手以“板子”扎法为主,能抗大风。人们把各种不同大小的哨子拴到“板鹞”的迎风面料上,使它受风就发出音响。多少组高低音不同的哨子,使得放到天上的风筝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取材于孔祥泽《风筝漫谈》)【注】徵:证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