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侵入岩划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9
山东青岛崂顶一带碱长花岗岩特征及成因分析摘要:青岛崂山花岗岩分布广泛,岩性包括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
崂山主峰—崂顶一带出露岩性主要为碱长花岗岩,为崂山花岗岩后期侵入产物。
侵入体呈岩基状分布,为多期侵入。
岩石粒度由外向内由粗变细,总体呈半环状特征。
根据岩石结构特征、侵入关系,对其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划分为太清宫、八水河、上清宫、大平兰、小平兰等五个单元,各单元之间侵入关系呈脉动、涌动接触。
根据各单元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分析,崂顶一带碱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为同熔型花岗岩,其形成于非造山期,侵位受沧口断裂控制,形成于沧口断裂活动后期,为张性环境下侵位。
关键词:青岛、崂顶、碱长花岗岩、A型花岗岩、张性环境一、引言青岛崂山一带花岗岩分布广泛,受沧口断裂控制,分布于沧口断裂以东的广大区域(图1)。
崂山花岗岩体为一复式岩体,呈多期次侵入的特点。
早期侵入的是二长花岗岩,其后为正长花岗岩,晚期为碱长花岗岩。
该花岗岩体空间分布上呈一半圆状规律性分布,二长花岗岩位于岩体外边,中间部分为正长花岗岩,岩体中心主要为碱长花岗岩。
可见,崂山花岗岩体侵入时间有早到晚,空间上由外向内,岩性均呈碱性程度渐趋增高趋势[1-2]。
通过野外调查,依据岩体的侵入时间、各侵入体的相互接触关系等,将崂山花岗岩体划归为一个超单元。
依据岩性不同,又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超单元,即浮山亚超单元(二长花岗岩)、石门山亚超单元(正长花岗岩)、崂顶亚超单元(碱长花岗岩)。
崂山主峰—崂顶一带分布岩性主要为碱长花岗岩(图1),各侵入体规模大小不一,自几平方千米至上百平方千米均有分布,多呈岩基、岩株状产出。
对该区碱长花岗岩进行岩石谱系单位划分,研究其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以及演化规律,对于探讨其成因和侵位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崂顶一带碱长花岗岩分布图二、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崂顶一带碱长花岗岩归属于崂顶亚超单元。
根据侵入体岩石结构、构造特征不同,以及各侵入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侵入先后顺序,由早到晚将该区的碱长花岗岩划分为五个单元,即太清宫单元、八水河单元、上清宫单元、大平兰单元、小平兰单元,详见表1。
岩浆岩--------------------------------------------------------------------------------区内岩浆岩较为发育,按成因类型可分为侵入岩和火山岩。
其侵入和形成时代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中元古代和中生代;按岩石谱系划分为11个超单元,29个单元。
晚太古代侵入岩、早中元古代侵入岩主要分布在章丘—长清的南部地区,中生代侵入岩、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济南市区—历城—章丘北部地区。
太古代、元古代侵入岩主要为中酸性岩,普遍遭受变质作用与太古界变质地层一起构成结晶基底。
中生代侵入岩和火山岩主要为中基性岩。
一、侵入岩(一)晚太古代侵入岩各单元侵入岩体一般呈岩基、岩株、岩脉状侵入于泰山岩群地层中或呈包体状分布于元古代侵入体中。
1 万山庄超单元(1)安子沟单元角闪石岩:集中分布于长清县万德镇王仙庄一带,岩体长约600米,宽约300米。
岩性为绿泥滑石透闪阳起石岩(角闪石岩),灰绿色粗粒状结构,粒径一般大于5毫米,块状构造。
(2)南官庄单元斜长角闪岩:集中分布于郊区北园镇北辛庄一带,其他地带呈包体存在。
区内岩体长1400米,宽200米,向南延至泰安市。
岩性为灰绿色,粒状变晶结构,弱片麻状构造。
2 蒙山超单元(1)望府山单元条带状英云闪长岩:在长清县万德镇朱家峪、上营、万德村一带分布,岩体长5公里,宽2公里。
有呈包体出现地段,岩性为灰白、灰色中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条带状构造,条带由长英质矿物和暗色矿物相对密集构成,宽度一般为济南市侵入岩谱系3~5毫米。
(2)北官庄单元片麻状中粒角闪英云闪长岩:分布于历城南部下降甘、桃科、黄巢一带,岩体长5公里,宽18公里,向南延伸至莱芜市。
岩性为花岗变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
(3)上港单元片麻状中粒奥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历城南部西营、锦绣川和长清南部马东乡—黑峪—杜家庄一带,岩体境内长5公里,向南延伸至莱芜市和泰安市。
⼭东省侵⼊岩期次划分和单元代号(精确测年)⼭东省侵⼊岩期次划分及侵⼊岩岩⽯单位代号⼭东省地质调查院王世进地质图件是地质调查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是体现⼀个国家地质调查⼯作总体部署、研究程度和地质科学总体⽔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具。
2007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以第⼀代全国地质志,以及 1:50 万和 1:100 万全国数字地质图及数据库等为基础,按统⼀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规范,充分吸收近⼆⼗多年来 1:5 万、1:20 万、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专题研究最新成果,以及深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综合研究与编图和建⽴数据库相结合,对我国区域地质特征进⾏全⾯总结,采⽤先进的地学理论和编图、制图技术⽅法,按各省、⾃治区和直辖市以及重要成矿区带(构造带)总结编写《区域地质志》,编制相应的系列地学图件和建⽴空间数据库。
2008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安排⼭东省等 7 个省作为试点省开展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进⾏地质志修编⼯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区域地质志》⼯作指南(2009),要求对侵⼊岩采⽤岩性+主要结构构造+时代的表⽰⽅法,对变质深成岩采⽤时代+gn□, 右上⾓表⽰原深成岩侵⼊体的岩性代号,如闪长质⽚⿇岩⽤时代+gnδ表⽰。
在岩性代号后⾯⽤英⽂的第 1 个⼩写字母表⽰岩⽯的主要结构构造:细粒⽤ f(fine), 中粒⽤ m(medium), 中--细粒⽤ m-f 表⽰,粗粒⽤c(coarse), 中--粗粒⽤ m-c 表⽰,斑状⽤ p(phyre),条带状⽤ b(Beit),条纹状⽤ ps(perthitic structure),条痕状⽤ s(striae structure)。
如新太古代晚期第三阶段侵⼊岩傲徕⼭岩套松⼭单元中粒⼆ 3-3 长花岗岩⽤ηγmAr3 表⽰,中⽣代早⽩垩世第五阶段侵⼊岩崂⼭超单元浮⼭单元中细粒⼆长花岗岩⽤ηγm-fK15 表⽰。
山东岩浆岩第一节侵入岩山东境内岩浆岩分布广泛,出露面积约1333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基岩出露面积的15%。
依据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浆岩之间的侵入穿插关系,岩浆岩与构造的关系及岩浆岩本身的特征以及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山东省岩浆岩自老至新划分为五大活动期,即太古代泰山期、元古代桃科期、中生代燕山期、新生代喜马拉雅期。
对侵入活动特别发育的燕山期又划分为早晚两期。
一、太古代泰山期岩浆岩类指阜平运动形成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同位素年龄大于2500Ma,属太古代。
泰山早期,鲁西地区下降,有大量海底基性岩浆和超基性岩浆侵入;泰山晚期,地壳上升,发生大规模的中酸性岩侵入,形成大面积混合岩,重要的有邹县花岗闪长岩、徂莱山变闪长岩体即混合花岗岩等。
尤其是混合花岗岩,广泛分布在泰山、沂山、新莆山、尼山等地,构成鲁西独特的混合花岗岩区。
本期岩浆活动指太古代早期地槽发展初期至褶皱形成时期内一系列的岩浆活动,形成了超基性—基性—酸性岩石。
以区域性混合岩化作用(钠质交代为主)及生成的混合花岗岩。
各类岩石普遍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前者绝对年龄值大于24.5亿年,后者为22亿年。
基性岩包括角闪石岩、滑石岩、阳起石岩,岩体小,常顺片理方向呈透镜体或层状岩床产出,多沿北西向大断裂侵入泰山群和胶东群地层中。
酸性岩类主要为斜长花岗岩,集中分布在枣庄以北地带,呈交代岩基产出。
四海山一带与泰山群地层呈交代侵入接触,并为寒武纪所覆盖。
岩体延伸方向与围岩片理一致。
(一)、变闪长岩类泰山期变闪长岩类主要分布在泰山、沂山和新莆山一带,以徂莱山变闪长岩体最大徂莱山变闪长岩体呈NNW向带状展布,形态上为上宽下窄的直立状,总体走向与基底构造线一致。
围岩为泰山群变粒岩或混合花岗岩,呈混合交代接触关系,寒武系在岩体北部与之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二)、花岗岩类泰山期花岗岩类主要分布在泰山、沂山、新莆山和尼山一带。
主要有两种岩石类型,一是混合花岗岩,二是花岗闪长岩。
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序列表年代单位岩石单位代纪世超亚超单元岩性单元单元新新潜橄榄玄武岩、玻基辉橄玢岩、苦橄玢岩、辉绿玢岩生近代纪八埠庄潜橄榄玄武玢岩孤山碱长花岗斑岩崂玉皇山密中斑细粒石英碱长正长岩小平兰细粒碱长花岗岩晚大平兰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崂顶上清宫细中粒碱长花岗岩白八水河中粒碱长花岗岩太清宫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垩石石兰沟细斑正长花岗斑岩中午山细粒正长花岗岩白世门大正夼顶含中细斑细微粒正长花岗岩北大崮中细粒正长花岗岩山下书院中粒正长花岗岩石板河中粗粒正长花岗岩望海楼细粒二长花岗岩山浮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浮芏子口含中斑细粒二长花岗岩盘古城中细斑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生垩山大西庄疏粗斑中粒二长花岗岩会稽山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早青台山中粒二长花岗岩雪鹿野碳酸盐野腰关斑状蛭石化含磷灰石云母岩白卧刘鲁庄细粒二长花岗岩福水牛山中粒二长花岗岩山兴隆庄粗粒二长花岗岩界辉家庄二长花岗细晶岩垩于山中细斑二长花岗斑岩纪湖铁铜沟斑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代苍桑磨坑粗斑花岗闪长斑岩村莲子汪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世柳河中斑石英闪长玢岩山邹栗园中粗斑含角闪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嵩山巨斑角闪石英二长斑岩平王家庄斑状中粒石英二长岩化庄中粗粒含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北寺中粗粒含辉石二长岩表 2-1代号NβμNB βμK 2lG κγπK 2lY κξοK 2lX κγK 2lD κγK 2lκγK 2lB κγK 2lT κγK 2l lξγπK 2lW ξγK 2lD ξγK 2lB ξγK 2lX ξγK 2lξγK 1lW ηγK 1lFηγK 1lDz ηγK 1lPηγK 1lD ηγK 1lH ηγK 1lQ ηγK 1xL χcK 1xY χβK 1wfL ηγK 1wfηγK 1wfX ηγK 1cH ηγιK 1cY ηγπK 1cTηγK 1cM γδπK 1cL γδK 1cL δομK 1cL ηδομK 1cSηοπK 1cW ηοK 1cH ηοK 1cBη铜沂井南普集独单白大中早山店幸福村雨白山垩生牙垩伟山纪世德代南宿荫山子夼埠柳大朝阳中细斑二长闪长玢岩铜汉庄石英闪长玢岩核桃园细粒角闪石英闪长岩靳家桥角闪闪长玢岩邱家庄斑状细粒角闪闪长岩上水河细粒角闪闪长岩东明生中细粒辉石闪长岩黄花山细粒黑云辉长岩茶叶山中细粒苏长辉长岩萌山细粒橄榄辉长岩白旄石英正长斑岩老山斑状细粒石英正长岩桃花涧中细粒石英正长岩独单山后中粗粒石英正长岩前横山中粒含黑云角闪石英正长岩幸福村斑状细粒角闪石英正长岩王家野疃斑状细粒角闪正长岩贺家沟二长花岗斑岩水夼花岗闪长斑岩尹家大山角闪石英二长斑岩王家庄石英闪长玢岩台上微粒二长花岗岩虎头石细粒二长花岗岩三佛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营盘含粗斑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古楼中粒二长花岗岩通天岭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抓鸡山粗密斑粗中粒二长花岗岩任家沟稀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西上寨含巨斑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后野疏巨斑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崖西疏粗斑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金牌含粗斑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马圈南含中斑细粒花岗闪长岩东南稀中粗斑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莲花顶含粗斑中粒含角闪花岗闪长岩黄山屯粗聚斑微细粒含角闪石英二长岩凤凰山密巨斑细粒含辉石角闪石英二长岩石硼疏粗斑中细粒黑云石英二长岩不落耩疏巨斑中粗粒含角闪石英二长岩大水泊疏粗斑中粒含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洛西头含粗斑中粒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崔家口细中粒含角闪石英二长岩岐阳中细粒角闪石英二长岩西响水中斑细粒含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埠柳中粒含辉石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崮庄细粒辉石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表 2-2K 1yD ηδμK 1yT δομK 1yH δοK 1yJδμK 1yQ δK 1yδK 1yD δK 1yH νK 1yνK 1yM νK 1dB ξοπK 1dL ξοK 1dT ξοK 1dD ξοK 1dQξοK 1dX ξοK 1dW ξK 1y HηγπK 1yγδπK 1y Y ηοπK 1y W δομK 1wTηγK 1wHt ηγK 1wSηγK 1wYp ηγK 1wG ηγK 1wT ηγK 1wηγK 1wR ηγK 1wX ηγK 1wH ηγK 1wY ηγK 1wJ ηγK 1wM γδK 1wD γδK 1wL γδK 1wH ηοK 1wF ηοK 1wηοK 1wB ηοK 1wD ηοK 1wL ηοK 1wC ηοK 1wQ ηοK 1wX ηδοK 1wB ηδοK 1wG ηδο早伟白白埠垩德垩柳纪山世罗郭家家上庄侏岭虎中口窑埠村罗生龙宝铜山纪代归石来庄晚槎三三山叠叠纪宁红世津门所石表 2-3横山细粒含角闪辉石二长闪长岩K 1wH ηδ到根见细粒含黑云角闪闪长岩K 1wD δ上口细粒辉石角闪闪长岩K 1w δ双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Jgηγ罗家稀粗斑中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JgL ηγ西石硼疏粗斑中细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JgX ηγ卧龙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JgWl ηγ万家口粗中粒二长花岗岩JgWηγ风山口疏粗斑中细粒含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JgFγδ大草屋疏粗斑粗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JgDγδ上庄疏巨斑中粒花岗闪长岩Jgγδ赵家疏粗斑中粒角闪石英二长岩Jgηο圈杨家含粗斑中粒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JgQηδο虎口窑中细粒含黑云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JgHηδο鹁鸽崖中细粒黑云角闪二长闪长岩JgBηδ赵家鹊山斑状细粒含黑云角闪闪长岩Jbδ大有中细粒含黑云角闪闪长岩JbDδ西杜中粒含黑云辉石角闪闪长岩JbX δ山张庄中细粒含黑云角闪苏长辉长岩Jbν涝洼中粒苏长辉长岩JbL ν凤凰峪中粒角闪石岩JbFψο龙宝山头中斑含霓辉正长斑岩JtL ξπ崔家沟中细斑霓辉二长斑岩JtCηπ东马山中细斑石英正长斑岩JtDξοπ吴家沟中斑角闪正长斑岩JtW ξπ郗山细粒含霓辉石英正长岩Jtξο沙沟细粒含黑云辉石正长岩Jtξ东南沟中粗斑含角闪石英二长斑岩JtDηοπ十字庄粗斑二长斑岩Jtηπ李家寨中斑含辉石角闪二长斑岩JtL ηπ麻窝细斑含辉石二长斑岩JtM ηπ南坦中粗斑石英二长闪长玢岩JtNηδομ榆林中细斑含角闪二长闪长玢岩JtY ηδμ阴阳寨辉石闪长玢岩JtY δμ西封山斑状细粒角闪闪长岩JtX δ关帝庙细粒含磷灰石黑云母透辉岩JtGψι寨东细粒正长花岗岩T 3ξγ葛箕含斑中细粒正长花岗岩T 3Gξγ西北海含斑中粗粒含黑云正长花岗岩T 3X ξγ人和粗粒正长花岗岩T 3Rξγ院夼中粗粒正长花岗岩T 3Y ξγ南窑粗粒正长花岗岩T 3N ξγ码头密粗斑粗中粒石英正长岩T 3nM ξο红门石中细粒石英正长岩T 3nHm ξο黄山细粒石英正长岩T 3nH ξο甲子宁山津朝所阳洞三晚中文三登生叠叠柳林世庄代纪早济三叠南世古奥生陶代纪郭新玲震家元旦店古珑纪甲子山富巨斑中细粒含角闪辉石黑云正长岩二登山富巨斑中细粒含黑云辉石正长岩东山富粗巨斑中粒含黑云辉石正长岩朝阳洞富粗斑中粗粒含角闪正长岩小庄中粒含角闪正长岩峨石山中细粒含角闪正长岩草庙子巨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石门顶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小七夼含斑细中粒二长花岗岩冶口含斑中粗粒二长花岗岩阜山含斑粗中粒二长花岗岩扒山含斑中粒含白云二长花岗岩姑娘坟细粒二长花岗岩天水庵中粒含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屋脊顶含斑中粒含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三瓣石中粒含角闪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周官中粒含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大坡中细粒含黑云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响水河中细粒黑云角闪二长闪长岩月庄中细粒含角闪石英闪长岩丛家屯中粗粒黑云角闪闪长岩夏河城斑杂状中细粒角闪闪长岩樊家岭细粒含黑云角闪闪长岩北下庄细粒含辉石黑云闪长岩小岭子细粒含辉石角闪黑云二长闪长岩岳宅晕斑状中细粒含长角闪石岩竖旗岭粗粒含二长云辉角闪石岩马鞍山中粒辉石二长岩金牛山中细粒辉长岩燕翅山细粒辉长岩药山中粒苏长辉长岩匡山中粒含橄榄苏长辉长岩无影山中粒含苏橄榄辉长岩常马庄金伯利岩笔架山伟晶不等粒花岗岩北黄细粒二长花岗岩唐疃中粒二长花岗岩郭家店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大庄子含粗斑中粒二长花岗岩崔召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方沟山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罗山弱片麻状中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表 2-4T 3nJξT 3nEdξT 3nD ξT 3nξT 3nX ξT 3nE ξT 3wC ηγT 3wηγT 3wX ηγT 3wY ηγT 3wF ηγT 3wB ηγT 3wG ηγT 3lT ηοT 3lW ηοT 3lSηδοT 3lηδοT 3lD ηδοT 3lXηδT 3lY δοT 3lC δT 3lX δT 3lFδT 3lB δT 3lX ηδT 3lY ψοT 3lψοT 1jM ηT 1jJνT 1jYνT 1jY νT 1jK νT 1jW νOχσZlB γρZlB ηγZlT ηγZlG ηγZlDηγZlC ηγZlF ηγZlL ηγ代九曲九曲弱片麻状细中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云山弱片麻状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敦北山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ZlJ ηγZlY ηγZlD ηγ新震元旦古纪代代纪世南新华元纪古青垛崮山岩亚套岩套岚山铁山海青月丝季山薛山家庄威荣表 2-5大孤山斑状中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ZdD γδ老虎窝弱片麻状含斑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ZdL γδ窗笼山弱片麻状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Zdγδ主要产地岩性代号(岩体)御驾山细粒含霓石磁铁矿碱长花岗质片麻岩NhtY κγ官山中细粒含霓石碱长花岗质片麻岩NhtG κγ老爷顶中粒含霓石碱长花岗质片麻岩NhtL κγ海青中粗粒正长花岗质片麻岩NhtH ξγ前石沟中粒正长花岗质片麻岩NhtQ ξγ曹界前中细粒含磁铁矿正长花岗质片麻岩NhtC ξγ郑家庙中粒石英正长质片麻岩Nhtξο汪家村中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NhyW ηγ苏家村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NhyS ηγ后石沟中粗粒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NhyH ηγ高子山中粒含角闪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NhyG ηγ小河西中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NhyX ηγ朱子岭中细粒含角闪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Nhyηγ麻姑馆斑状二长花岗质片麻岩NhyM ηγ窝洛斑状含黑云石英二长质片麻岩NhyW ηο石灰窑中粒含角闪二长质片麻岩Nhyη清平峪中细粒含辉石角闪黑云二长质片麻岩NhyQ η庙山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M ηγ双山子含磁铁矿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ηγ和徐疃含斑中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H ηγ玉林店中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Y ηγ邱家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Q ηγ甄家沟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 jηγ代白海口成大时纪家莒南中海长元阳城古所纪代张家沟中粗粒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 ηγ威海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W ηγ宝山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QbrB ηγ滕家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QbrT γδ泊于中细粒含角闪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QbrP γδ中村斑状中细粒含黑云角闪花岗闪长质片麻岩Qbr γδ大时家中细粒含黑云角闪花岗闪长质片麻岩QbrD γδ岔河中细粒角闪黑云石英二长闪长质片麻岩Qbr ηδο小屯中细粒斜长花岗质片麻岩ChhX γο花林细粒角闪石英闪长质片麻岩ChhH δο大张八中细粒角闪闪长质片麻岩ChhD δ老黄山中细粒变辉长岩(斜长角闪岩)ChhL ν烟墩山中细粒变辉石角闪石岩ChhY ψο通海变辉石橄榄岩(滑石化蛇纹岩)ChhT σ代纪世中长元城古纪代古元古代代纪世古元古代超亚超元岩性单元单单元牛岚辉绿岩摩斜峪细粒二长花岗岩打铁岭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天东龙湾中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岭兔耳山含斑中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王山细粒花岗闪长岩西房庄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大寺中细粒黑云花岗闪长岩红屋山含斑细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何家砚疃中细粒黑云石英二长岩魏家沟细粒黑云石英闪长岩中天门中粒含角闪黑云石英闪长岩门三皇庙中细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马家洼子中粗粒角闪黑云闪长岩普照寺细粒含角闪黑云闪长岩三官寨中粗粒角闪辉长岩四西南岭细粒正长花岗岩北庄中粒含斑正长花岗岩海棠棣谷中细粒正长花岗岩山狼窝顶弱片麻状中粗粒含黑云正长花岗岩调军顶细粒二长花岗岩孙家峪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傲松山中粒二长花岗岩望母山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徕虎山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岩马斑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山邱子峪巨斑状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条花峪弱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杜家岔河弱片麻状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蒋峪条带状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亚主要产地岩性岩套(岩体)岩套双燕子夼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北照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顶双顶山细粒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郭家埠中细粒角闪闪长质片麻岩莱北滚泉中细粒变辉长岩州西水夼细粒变辉长岩(斜长角闪岩)彭家疃中粗粒变辉石角闪石岩表 2-6代号ChN βμPt1mX ηγPt1mDt ηγPt1mD ηγPt1mTηγPt1hWγδPt1hX γδPt1hD γδPt1hWτοPt1hH ηοPt1hWδοPt1hδοPt1hSδοPt1hM δPt1hPδPt1hSνPt1sXξγPt1sBξγPt1sTξγPt1sLξγPt1aDjηγPt1aSjηγPt1aSηγPt1aWηγPt1aHηγPt1aY ηγPt1aQηγPt1aTηγPt1aDηγPt1aJηγ代号Pt1YηγPt1BηγPt1γδPt1lG δPt1lB νPt1lX νPt1lPψο古元莱古州代新栖太古霞代超单亚超代纪世元单元团埠新峄昙山太黄古前山代连子山亚岩代纪世岩套套南新太涝古代坡五佛蒋家中细粒含磷灰石变角闪透辉岩苏家庄子细粒变纯橄榄岩(蛇纹岩)兰蔚夼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牟家细粒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乐土夼细粒含角闪奥长花岗质片麻岩芦家中细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新庄中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回龙夼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单元岩性布山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下西峪斑状细粒花岗闪长岩金斗庄含斑中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望子山斑状细粒花岗闪长岩宁子洞斑状中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花果山斑状中细粒黑云花岗闪长岩太平顶片麻状中细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马家河片麻状粗中粒含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彩山片麻状中细粒奥长花岗岩龙沟崖片麻状中粒含角闪奥长花岗岩东桃园片麻状中粒含黑云奥长花岗岩接山片麻状中细粒含黑云奥长花岗岩后峪细粒黑云英云闪长岩东南峪含斑中细粒黑云英云闪长岩窝铺中粒黑云英云闪长岩卧牛石弱片麻状中粗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水牛条带状细粒黑云英云闪长岩周公地弱片麻状中细粒含黑云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黑石查弱片麻状巨斑状中粒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姚营弱片麻状中粗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西北哨弱片麻状中粗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王家沟细粒黑云石英闪长岩楼家庄中细粒角闪石英闪长岩大众桥中粒黑云石英闪长岩巩家山细粒含角闪黑云闪长岩桃科斑状细粒含黑云角闪闪长岩主要产地岩性(岩体)南盐店细粒变辉长岩(斜长角闪岩)余粮店斑状细粒变角闪辉长岩百草房中粗粒变角闪辉长岩竹子园中细粒变角闪辉长岩刘家沟斑状中粗粒变角闪辉长岩麻塔粗粒变角闪石岩西店子变辉石橄榄岩(蛇纹岩、透闪阳起片岩)表2-7Pt1lW ψιPt1lSσAr 3qLγδAr 3qM γοAr 3qLγοAr 3qLτοAr 3qX τοAr 3qHτο代号Ar 3yBγδAr 3yX γδAr 3yJγδAr 3yW γδAr 3yN γδAr 3yH γδAr 3yTγδAr 3yM γδAr 3yCγοAr 3yL γοAr 3yD γοAr 3yJγοAr 3yH τοAr 3yD τοAr 3yW τοAr 3yWn τοAr 3yτοAr 3yηδοAr 3yH ηδοAr 3yY δοAr 3yX δοAr 3yW δοAr 3yL δοAr 3yD δοAr 3yGδAr 3yTδ代号Ar 3nNνAr 3nY νAr 3nBνAr 3nνAr 3nLνAr 3nM ψοAr 3nX σ磨云东马家林中细粒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崮龟蒙顶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关上港中粒含黑云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山狼窝中细粒奥长花岗质片麻岩蒙头北官庄细粒含黑云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扫帚峪细粒黑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新桃李家楼中细粒黑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花西官庄中粒含黑云角闪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峪东近台中细粒黑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太望府山细粒黑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山茂分岭细粒黑云石英闪长质片麻岩下锁鲁城中粒黑云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古贾村中粒角闪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峪白马庄细粒含角闪黑云石英闪长质片麻岩石校细粒角闪黑云闪长质片麻岩代马栾家寨中细粒变辉长岩(斜长角闪岩)连大吴家中粗粒变辉石角闪石岩庄南岚细粒变辉石橄榄岩(辉石蛇纹岩)南官庄中细粒变辉长岩(斜长角闪岩)万赵家庄斑状细粒变角闪辉长岩山张家庄中粒变角闪辉长岩庄安子沟中粗粒变角闪石岩前麻峪变辉石橄榄岩(蛇纹岩、透闪阳起片岩)西朱雀细粒含紫苏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官管家中细粒变辉长岩(二辉角闪麻粒岩)地福山后中细粒变橄榄辉石岩(蛇纹石化橄榄辉石岩)中洼黎儿埠细粒变辉石橄榄岩(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太牛心官庄中细粒含紫苏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古沂蔡峪中粒石榴紫苏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代雪山中粒紫苏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水马山中粒紫苏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横岭中粒二辉石英闪长质片麻岩严家官庄中粗粒变含透辉角闪石岩表 2-8 Ar 3mD γδAr 3mGγδAr 3mγοAr 3mL γοAr 3mBγοAr 3mSτοAr 3mL τοAr 3mX τοAr 3mD τοAr 3mW τοAr 3mM δοAr 3mSδοAr 3mJδοAr 3mBδοAr 3mδAr 3mlL νAr 3mlD ψοAr 3mlN σAr 3wN νAr 3w j νAr 3wνAr 3wA ψοAr 3wQσAr 2X τοAr 2gGνAr 2gFψιAr 2gLσAr 2yN γοAr 2yCγδAr 2yX γδAr 2yM ηγAr 2yH δοAr 2Yψο。
临沂市地质概况一地层临沂市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据地层发育特征又分属鲁西地层分区和鲁东地层分区。
临沂市地层发育较齐全,自老至新可分为太古宙沂水岩群、泰山岩群,元古宙荆山群、土门群、朋河石组,古生代长清群、九龙群、马家沟组、月门沟群、石盒子组,中生代淄博群、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王氏群,新生代官庄群、临朐群、白彦组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各地层单位,共计有群级地层单位14个、组级地层单位55个(见表1)。
组成了本市辖区内复杂的地层系统,同时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表1 临沂市地层划分一览表二、岩浆岩区内岩浆分布较广,盖层区也有零星分布,约占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岩石类型发育齐全,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均有发育。
形成时代自中太古代到新生代均有,由早到晚分为迁西期、阜平期、五台期、吕梁期、四堡期、晋宁期、震旦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十一个岩浆活动期。
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侵入关系、同位素年代学及岩浆演化规律等特点,将区内岩浆岩划分为18个超单元、81个单元(见表2)表2 临沂市侵入岩石谱系单位划分表三、构造临沂大地构造区划属华北地台鲁西地块和鲁东地块两个Ⅱ级大地构造单元,二者被沂沭断裂带分开(图Ⅰ--1)。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自太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运动,形成现今以沂沭断裂带为代表并分隔鲁东和鲁西地块的构造格局。
我市大部分区域位于鲁西地块和沂沭断裂带上,仅莒南县和临沭县位于鲁东地块。
我市地质构造类型发育齐全、断裂、褶皱、韧性剪切带均有发育,世界著名的沂沭裂带从我市中东部穿过,呈北北东向展布,该断裂以东规模较大的断裂呈北北东向展布,主要有莒南断裂和相抵断裂;以西呈北西向展布,主要有甘霖断裂、燕甘断裂、蒙山断裂、新泰-垛庄断裂、铜冶店-孙祖断裂;韧性剪切带主要呈北西向展布,比较著名的有梁邱韧性剪切带、沂水峨山口韧性剪切带;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以基底岩系中较为发育,苍山石门地区铁矿区表现尤为明显,经铁矿勘查证实向斜、背斜均较发育,盖层中褶皱不太发育、多为断裂构造引起的小型褶皱,个别大型褶皱也与大型断裂有关,规模比较大的有苍山县赤土门复式褶皱、沂南县汶河向斜、郯城县马陵山向斜等。
山东省地质图说明书1:500000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二〇〇七年三月目录绪言 (1)一、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1)二、目的任务及研究程度 (1)(一)目的任务 (1)(二)研究程度 (2)区域地层 (2)一、太古宙地层 (2)(一)中太古代地层 (2)(二)新太古代地层 (3)二、古元古代地层 (3)三、新元古代地层 (4)(一)青白口—震旦纪地层 (5)(二)震旦纪地层 (5)(三)新元古代云台群花果山组 (5)四、古生代地层 (5)(一)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地层 (5)(二)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地层 (6)五、中生代地层 (7)(一)早—中三叠世地层 (7)(二)侏罗纪地层 (7)(三)白垩纪地层 (8)六、新生代地层 (9)(一)古近纪地层 (10)(二)新近纪地层 (10)(三)第四纪地层 (11)区域侵入岩 (11)一、中太古代迁西期侵入岩 (12)二、新太古代侵入岩 (13)(一)新太古代阜平期侵入岩 (13)(二)新太古代五台期侵入岩 (15)(三)新太古代阜平—五台期侵入岩 (16)三、古元古代吕梁期侵入岩 (17)四、中元古代四堡期—长城纪侵入岩 (20)五、新元古代侵入岩 (21)(一)青白口纪侵入岩 (21)(二)南华纪侵入岩 (22)(三)震旦纪侵入岩 (23)六、早古生代奥陶纪侵入岩 (25)七、中生代印支期侵入岩 (25)(一)早三叠世侵入岩 (25)(二)晚三叠世侵入岩 (26)八、中生代燕山早期—侏罗纪侵入岩 (28)九、中生代燕山晚期—白垩纪侵入岩 (30)(一)早白垩世侵入岩 (31)(二)早—晚白垩世侵入岩 (35)十、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侵入岩 (36)十一、区域脉岩 (36)火山岩与火山构造 (37)一、火山岩概述 (38)(一)火山岩岩石 (38)(二)火山岩岩石化学 (39)二、火山岩岩相 (40)(一)爆发相 (40)(二)喷溢相 (41)(三)喷发—沉积相 (41)(四)火山通道相 (41)(五)潜火岩相 (41)三、火山构造 (41)(一)临朐—昌乐—蓬莱新生代火山喷发带 (42)(二)鲁西中生代火山喷发带 (42)(三)潍坊—沂水—郯城中生代火山喷发带 (42)(四)鲁东中生代火山喷发带 (43)四、火山喷发旋回 (44)(一)莱阳旋回 (44)(二)青山超旋回 (44)(三)史家屯旋回 (46)(四)临朐超旋回 (46)(五)史家沟旋回 (46)五、火山作用及演化 (47)六、火山作用与矿产 (49)区域构造 (49)一、构造单元及其基本特征 (49)(一)华北坳陷(Ⅰ) (49)(二)鲁西隆起(II) (50)(三)胶辽隆起(Ⅲ) (52)(四)苏鲁隆起(Ⅳ) (53)二、构造层及其构造特征 (54)(一)太古宙—古元古代构造层 (54)(二)中—新元古代构造层 (58)(三)古生代构造层 (62)(四)中—新生代构造层 (62)三、地质构造发展史 (67)(一)陆核形成阶段(中太古代) (67)(二)大陆壳形成阶段(新太古代—古元古代) (68)(三)华北与扬子克拉通陆—陆碰撞造山阶段(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69)(四)陆缘海稳定发展阶段(古生代) (70)(五)大陆边缘活化阶段(中生代) (71)(六)断块构造发展阶段(新生代) (73)编后语 (73)一、新进展 (74)二、应说明的事宜 (75)绪言一、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