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作为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标准,将全国行政区
域分为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依据人口数量,它们可以被分为“大省”和“小省”。
全
国各大省有: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河北、河南、浙江、湖北、
湖南、安徽、福建、广西、云南、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贵州、青海、宁夏;全国各小省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内蒙古、海南。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为全国行政管理特点的体现,它和我国的历
史传统呼应在一起,强调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依据行政区域划分,同一省属于同一行政管理体系,可以制定出适用
于本省的法律,能够更好地为其居民提供服务。
同时,行政区域也有利于政府实施新政策,依据不同省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行政区域的特性,形成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促
进全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清楚地看到,《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既是对全国行政管理体系
的规范,又是促进全国综合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
国社会及政府的管理能力。
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每个公民都应该
尊重《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促进全国各省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
为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区域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地区: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上海市。
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华东地区——所有的仓库储运类公司,具体每个单位存储的是什么品种,具体经营情况在商业物流中心的报告一.研究动机:经过一学期《物流基础》的学习,对物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br>二.研究目的:了解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的理论提出改进意见。
<br>三.研究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
<br>资料收集的方法:网上收集。
<br>四.公司概况<br>1. 基本情况:上海商业物流中心位于曹杨路1500号,交于铜川路,比邻武宁路,交通便捷,与上海西站及其铁路沿线仅一步之遥;地处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距离内环线1.5公里,外环线3.5公里,并且距离沪宁和沪嘉高速公路出口处分别仅为1.5公里和4公里。
物流中心占地面积为26万平方米,各类仓库10万平方米,拥有4条铁路专用线和40辆箱式货车。
<br>2. 公司简介:上海商业物流中心系上海商业储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隶属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
中心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商业系统大型的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
2000年初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全国发展商品配送重点单位。
<br>3. 主要设施:<br> 铲车,中心拥有1.5吨至3吨的汽、柴油叉车和干充式电瓶叉车以及前移式高位货架库专用干充式电瓶叉车多辆。
中国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所包含的省市都有哪些?中国区域按行政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区域按经济带划分: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区八区域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
中国各个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四种类型。
省是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单位,目前共有22
个省。
直辖市是指中央直接管理的城市,目前有4个直辖市。
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行政单位,我国共有5个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特殊行政区划形式,目前只有2个特别行政区。
另外,除了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中国还设有地级市、县级市、县和自治县等各种行政区划单位。
地级市是由县级行政区划升格而来的城市行政区划单位,目前有292个地级市。
县级市是直接由省级政府管理的县级行政区划,目前有370个县级市。
县是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单位,自治县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行政单位,目前有2851个县和117个
自治县。
以上是中国的基本行政区划单位,构成了中国复杂而庞大的行政区划体系。
此外,中国还设有街道办事处、乡镇、民族乡、民族乡镇等基层行政单位,它们是对县级行政单位的细分和补充,起着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行政区划单位,如经济开发区、科技开发区等。
这些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单位共同构成了中国庞大而复杂的行政区划格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保障。
我国行政级别划分标准
我国的行政级别划分标准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行政区划制度来进行划分的。
我国的行政级别划分主要包括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四个级别。
首先,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区划的最高级别,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
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和财政收入。
在省级行政区内,还可以划分为地级行政区。
其次,地级行政区是省级行政区的下一级,包括地级市、地区和自治州。
地级
行政区在省级行政区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实施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
地级行政区下面是县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是地级行政区的下一级,包括县、自治县、市辖区和旗。
县级行政
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层单位,负责基层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县级行政区下面是乡级行政区。
乡级行政区是县级行政区的下一级,包括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乡
级行政区是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基层组织,负责乡村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的行政级别划分标准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行政区划制度来进
行划分的,包括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四个级别。
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行政区划标准行政区划标准是国家对于地理区域划分的一种标准规范,用于统一各级行政区域的划分,方便行政管理和统计。
行政区划标准通常由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以下是行政区划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行政区划的层次划分:通常将行政区域分为国家级、省级、地级、县级四个层次。
国家级为最高层次,包括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省级为次高层次,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等;地级为第三层次,包括地级市、自治州等;县级为最低层次,包括县、市辖区等。
2.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行政区划的划分应符合以下原则:地理上的邻近性原则,即行政区划应考虑地理条件,使得行政区域相互邻接;行政上的连续性原则,即行政区划应保持行政区域的连续性,不产生隔离区域;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相适应原则,即行政区划应根据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划分,保持平衡;民族地区自治原则,即对于民族地区,应尊重其自治权力,保障其民族特色。
3.行政区划的命名原则:行政区划的命名应简明、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性。
命名上可采用地名、人物名、历史名等,同时应避免重名和混淆。
对于历史悠久的城市,可以保留其原有名称,对于新设的城市,应考虑地方特色或历史背景进行命名。
4.行政区划的调整原则:行政区划的调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包括新增、撤销、划归等。
调整时应考虑区域的可行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保证调整后的行政区划更加合理、科学。
5.行政区划的管辖职责:行政区划的划分还涉及行政管理和管辖职责的划分。
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划对应着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各级行政区域的职责划分和权限范围,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和规范。
行政区划标准对于国家统一行政管理、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行政区划的合理划分和调整,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行政区划标准也为统计部门提供了便利,方便数据的收集和比较分析。
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中国的现行行政区划分省、县、镇三级。
国家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立特别行政区。
2、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特别行政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3、简称来源
(1)取全称中一个或几个字。
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
(2)因河流、山脉得名。
湖南省、安徽省、山东省等。
(3)取历史名称。
河北省、四川省、陕西省等。
(4)两个简称有上海市、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
4.识记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并注意与全称、简称、行政中心的配合。
5、我国的自治区名称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6、我国的直辖市为: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中国地区区域划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台港澳地区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 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
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中国全新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最新的行政区域划分于2020年正式实施,将全国划分为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这次调
整主要是为了统一权责,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间的协作和共赢,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次调整也涉及到一些已经有争议的地区,提供了更清晰的行政管理和发展规划。
对于居民来说,新的划分将会带来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推动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并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划分也意味着相关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可能会有些变化,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适应。
这一举措对于中国整体的治理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有望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新的行政区划也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人口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提供。
各地方政府将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和规划,并更好地解决地方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这将进一步促进各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的全面进步。
在新的行政区划下,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推动区域发展,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这一次的行政区划调整标志着中国政府愿意积极应对挑战,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中国最为重要的城市级别。
截至2012年1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中国的直辖市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一样均为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因此行政地位与省相同;但是管辖区域与地级市相同,管辖区、县、自治县等。
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自治区:自治区是一种行政区划名称。
在我国成立初期对民族自治地方统称为自治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分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旗)三级。
自治区的行政地位相当于省,为中国最高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
自治区的设置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它们的实施都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
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有助于维持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
我国的两大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根据地名特点的记忆方法: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中国的行政区域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可以分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其中,省级行政区又分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 省级行政区中国共有23个省级行政区。
这些省级行政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和贵州省。
2. 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是指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和盟。
直辖市有四个,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地级市包括省辖市和地区辖市,全国共有333个地级市。
自治州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级行政区,全国共有30个自治州。
盟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下设的行政区,全国共有3个盟。
3. 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包括县、自治县、市辖区、县级市、旗和自治旗。
全国共有2851个县级行政区。
其中,县是指地级行政区下辖的行政区,全国共有1534个县;自治县是指设有自治权的县级行政区,全国共有117个自治县;市辖区是指地级市下辖的行政区,全国共有368个市辖区;县级市是指省辖市和地区辖市中的县级行政区,全国共有370个县级市;旗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行政区,全国共有49个旗;自治旗是指设有自治权的旗,全国共有3个自治旗。
4. 乡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包括乡、民族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全国共有40250个乡级行政区。
其中,乡是指县级行政区下辖的行政区,全国共有22882个乡;民族乡是指民族聚居区的乡级行政区,全国共有10614个民族乡;镇是指县级行政区下辖的行政区,全国共有7068个镇;街道办事处是指市辖区下辖的行政区,全国共有686个街道办事处。
以上是对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简要介绍。
这些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理国家的各项事务,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权力,共同构成了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对领土进行分级分区域划分,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把国家疆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
古往今来,我国各个朝代都有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范围和不同行政区划的名称。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郡(后增至郡),郡下设县。
汉时设州,唐时初设州、县,后又在州上加设道,全国分道(后增至道)。
宋时改道为路,全国分路(后增至路)。
元朝是建省的开始,直隶中央的一级政区称中书省,其他地区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省以下设路、府、州、县。
明时行省又称布政使司。
清时沿用了省级行政区划,并简称为省,年新设新疆省,年将福建省的台湾府改设为台湾省。
民国时期沿袭清代省制,区划数量多次调整,并增设直辖市建制。
年抗战胜利后,台湾省回归祖国版图,东北三省改划省。
至民国末期,全国共个省,个院辖市,地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曾按不同方位,设立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管辖所属的省级行政单位。
年撤销大行政区。
多年来,在沿袭民国时期省级行政单位基础上,也有不少调整变化。
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等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年设立海南省,年设立重庆直辖市,年和年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国现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和盟。
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年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年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也是与邻国陆地边界最长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年设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僮族自治区(年僮更名为壮);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西藏通往尼泊尔的樟木口岸是我国著名的一级边境口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对原英国占领的香港和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但仍然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一级行政区,是国家版图的一部分。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多个岛屿和附近海域,陆地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多万。
使用汉语和英语,通行广东话和客家话。
香港在秦朝时已纳入中国版图。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以五个不平等条约逐步占领香港。
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接壤,东与香港隔海相望。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及附近海域组成。
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使用汉语和葡萄牙语。
年在澳门海域活动的葡萄牙人以货物受潮需要晾晒为由,贿赂当地官员,登陆取得居住权。
年葡萄牙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占领了澳门地区。
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
的联合声明。
年月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澳门特别行政区。
(来源:中国广播网)
----------------------------------
华东地区:山东省、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上海市
华北地区: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我国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个副省级城市: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济南市、青岛市、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厦门市、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西安市
其中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为计划单列市!
华是代表什么?以哪里为界线称华东南西北。
华应该是传统上黄河流域的外延
华东六省一市(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上海)
华北(北京,河北,河南)
华中(湖广)
华南(广东,广西)
西北(新疆,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
西南(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