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简答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鲁迅研究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2.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哪一年?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子夜》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最终结局是什么?A. 成为革命英雄B. 被枪决C. 流亡海外D. 病逝5. 鲁迅在《热风》中提倡的文学创作主张是什么?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古典主义D. 现代主义6. 鲁迅的《朝花夕拾》属于哪种文学体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7. 下列哪篇作品是鲁迅的杂文?A. 《药》B. 《故乡》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 《孔乙己》8. 鲁迅的《坟》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5年B. 1926年C. 1927年D. 1928年9. 鲁迅的《野草》中,哪篇作品被认为是其思想转变的标志?A. 《风筝》B. 《秋夜》C. 《雪》D. 《热风》10.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如何评价《红楼梦》?A. 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B. 封建社会的反叛C. 封建社会的颂歌D. 封建社会的批判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 分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文学救国”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阅读下列鲁迅的《药》片段,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
(片段略)五、作文题(共70分)以“鲁迅与当代青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纪念鲁迅先生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先生的本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强答案:A2.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哪些?A. 《呐喊》、《彷徨》B. 《朝花夕拾》、《故事新编》C. 《狂人日记》、《阿Q正传》D. 所有选项答案:D3.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主要关注哪些主题?A. 社会现实B. 人性探讨C. 传统文化批判D. 所有选项答案:D4.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作品?A.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B. 第一部现代诗歌C. 第一部现代戏剧D. 第一部现代散文答案:A5.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典型性格是什么?A. 自卑与自大B. 悲观与乐观C. 现实与理想D. 勇敢与懦弱答案:A二、填空题6.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批判性;启蒙性7. 鲁迅先生的《呐喊》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著名作品,这些作品都展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________。
答案:深刻批判8.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记录了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他对________的深切感受。
答案: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9. 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________手法,通过夸张、讽刺等手法揭露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答案:讽刺10.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都受到了他的启发,继续在文学创作中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批判现实;探索人性三、简答题11. 简述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他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
鲁迅先生善于运用讽刺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鲁迅小说阅读高中试题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小说?-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狂人日记》2. 在鲁迅的小说《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救治儿子的病,最终选择了什么方法?- A. 求医问药- B. 购买人血馒头- C. 拜神求佛- D. 放弃治疗二、填空题3. 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4. 在《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其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常用的心理安慰方式,其核心思想是“______”。
三、简答题5. 请简述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6.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五、阅读理解阅读以下鲁迅小说《药》的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节选内容)7. 节选中提到了“人血馒头”,请分析这一元素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8. 华老栓对儿子的关爱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二、填空题3. 《狂人日记》4. “我胜利了”三、简答题5.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他的形象具有深刻的悲剧色彩。
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被人嘲笑的酒鬼,他的形象反映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因为社会的不公和自身的软弱,最终只能以卖字为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孔乙己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对知识分子的压迫。
四、论述题6. 在《故乡》中,鲁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主人公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怀念,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童年记忆让他感到温暖和亲切。
但另一方面,主人公也对故乡的落后和保守感到失望和无奈。
故乡的人们依然生活在封建的阴影下,缺乏进步和变革。
主人公的复杂情感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初中鲁迅作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强答案:A2.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哪部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A3.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什么?A.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B.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弱C. 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D. 总是认为自己是错误的答案:A4. 鲁迅的《呐喊》中,哪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因反抗封建礼教而遭受悲惨命运的故事?A. 《药》B. 《明天》C. 《孔乙己》D. 《祝福》答案:A5.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类作品?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6. 鲁迅在《故乡》中,通过哪个人物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A. 闰土B. 祥子C. 许三观D. 阿Q答案:A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哪篇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B8.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哪篇作品以古代神话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A. 《女娲补天》B. 《精卫填海》C. 《后羿射日》D. 《夸父追日》答案:C9.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集?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10.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迷信B. 封建礼教C. 封建压迫D. 封建剥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祥子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答案:《骆驼祥子》2. 《______》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等作品。
答案:《呐喊》3.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阿Q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陋习。
答案:《阿Q正传》4. 《______》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
答案:《朝花夕拾》5.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闰土的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鲁迅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鲁迅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原名是: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的绰号是:A. 阿PB. 阿QC. 阿RD. 阿S答案:B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所著?A. 《狂人日记》B. 《呐喊》C. 《彷徨》D. 《红楼梦》答案:D4. 鲁迅的《药》一文中,主人公华老栓为儿子治病所买的药是:A. 人血馒头B. 人参C. 鹿茸D. 灵芝答案:A5. 鲁迅的文学创作主要反映了哪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现实?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刻的社会批判、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独特的讽刺手法。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黑暗、批判封建残余和唤醒民众觉醒为主题,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
2.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重要意义?答:《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打破了文言文的传统束缚,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先河。
同时,该作品以“狂人”的视角,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意义。
三、论述题请结合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论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答: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了民众的觉醒。
其次,鲁迅的文学语言简练、生动,他的白话文小说打破了文言文的传统,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再次,鲁迅的文学创作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
最后,鲁迅的文学思想具有启蒙性质,他提倡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应该关注民生、反映现实,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小学生鲁迅读本练习题有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请问,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2.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写阿Q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
请问,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总是自我安慰,逃避现实B. 总是幻想自己很富有C. 总是幻想自己很有权势D. 总是幻想自己很受人尊敬二、填空题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他求学的地方。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向往和对______的厌倦。
2.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他常被人嘲笑。
文章通过孔乙己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______。
三、判断题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对/错)2. 鲁迅的作品《药》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的愚昧和无知。
(对/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 周树人2. 答案:A. 总是自我安慰,逃避现实二、填空题1. 答案:自由,束缚2. 答案:黑暗三、判断题1. 答案:对2. 答案:对四、简答题1.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是一个患有妄想症的人,他怀疑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这种“吃人”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隐喻。
狂人的形象和行为,象征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2. 《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有着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他怀念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童年时光;另一方面,他感到故乡的落后和封闭,对故乡的现实感到失望。
这种复杂的感情,反映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2. 以下哪篇散文不属于《朝花夕拾》?()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藤野先生》C. 《社戏》D. 《狗·猫·鼠》答案:C3.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童年时代的老师是()A. 谢觉哉B. 蔡元培C. 陈独秀D. 胡适答案:A二、填空题1.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_______里的童年生活。
答案:百草园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为“_______”。
答案:先生3. 《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一篇,描述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答案:藤野先生三、判断题1. 《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对狗和猫的喜爱。
()答案:错误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私塾里的学习生活,对老师寿镜吾充满敬意。
()答案:正确3. 《朝花夕拾》中的《社戏》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情景。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生活,以及后来进入三味书屋学习的过程。
这篇文章寓意着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以及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请简要分析《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答案:在《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认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请谈谈你对《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篇的理解。
答案:《狗·猫·鼠》一篇通过讲述狗和猫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
鲁迅先生以狗和猫为象征,批判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小学生鲁迅读本测试题题目一:选择题1.鲁迅是中国的哪位伟大作家? A. 杨绛 B. 郭沫若 C. 鲁迅 D. 莫言2.鲁迅的代表作品是哪本小说? A. 《狂人日记》 B. 《红楼梦》 C. 《围城》 D. 《平凡的世界》3.鲁迅的小说以揭露社会的什么问题而著名? A. 家庭矛盾 B. 教育问题C. 社会不公D. 贫富差距4.鲁迅是哪个时期的作家? A. 明代 B. 清代 C. 民国时期 D. 当代5.鲁迅以哪种文体闻名?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题目二: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2.请简要介绍一下鲁迅的《狂人日记》。
3.鲁迅的作品中常常批判的是哪些社会现象?4.鲁迅为何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参考答案选择题1. C2. A3. C4. C5. B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对封建礼教、旧文化、官僚腐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激发了许多后来作家的创作灵感。
鲁迅的作品使中国文学迈入现代,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一部揭示旧文化和封建礼教的犀利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主人公通过记录自己的日记来表达自己对官僚主义、封建婚姻制度、旧教育等问题的不满和批判。
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格局,对作者之后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3.鲁迅的作品常常批判社会现象,特别是旧文化、封建礼教和官僚腐败等问题。
他通过小说、散文等形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封建家庭枷锁、旧教育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呼吁人们要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的生活。
4.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鲁迅的作品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束缚,创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使中国文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森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在哪一年发表的?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答案:C3. 鲁迅的《呐喊》是哪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集?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答案:C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什么?A. 阿贵B. 阿强C. 阿QD. 阿福答案:C5.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以下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__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2. 鲁迅的《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治疗儿子的病,购买了一种名为________的药。
答案:人血馒头3. 鲁迅的《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________篇短篇小说。
答案:十一4.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他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其中不包括________。
答案:《红楼梦》5. 鲁迅的《热风》是他的第一部杂文集,其中包含了多篇关于________的评论。
答案:社会和文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包括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独特的讽刺手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礼教和唤醒民众意识为己任,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2.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意义?答案:《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小说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填空简答(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主要作品有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
《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存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存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存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他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下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
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5)郁达夫,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存有《迷失》、《春风陶醉的晚上》、《厚允为》等。
(6)徐志摩,现代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7)田汉,知名戏剧家,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
主要剧作存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存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
自考鲁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哪一部?A. 《呐喊》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故事新编》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所著?A. 《朝花夕拾》B. 《彷徨》C. 《边城》D. 《野草》答案:C3. 鲁迅的笔名除了鲁迅之外,他还使用过哪些笔名?A. 周树人B. 豫才C. 雪峰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_________。
答案:阿桂5.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_________的实质。
答案:吃人三、简答题6.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批判精神、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为主,语言简洁有力,形式上不拘一格,既有短篇小说,也有杂文、散文诗等。
7.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了哪些自己的文学观念?答案: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到了文学应该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以及文学应该具有启蒙和唤醒民众的作用。
他还强调了文学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反对将文学作为政治的工具。
四、论述题8. 论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他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先河,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语言更加接近民众,增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其次,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性,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思想启示。
再次,鲁迅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如短篇小说、杂文等,为现代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范例。
最后,鲁迅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活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阅读理解题9. 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回答问题:“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一个姓朱的读书人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小学生鲁迅练习题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鲁迅及其作品,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填空题
1. 鲁迅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等。
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______。
3. 鲁迅的笔名取自于他的家乡,即浙江省的______。
二、选择题
1.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什么?
A. 总是能够找到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
B. 总是能够找到理由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C. 总是能够找到理由让自己感到快乐
D. 总是能够找到理由让自己感到优越
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
A. 《呐喊》
B. 《彷徨》
C. 《朝花夕拾》
D. 《红楼梦》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鲁迅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
2. 请谈谈你读了鲁迅的作品后的感受和收获。
四、论述题
1. 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封建社会的陋习。
2. 论述鲁迅作品中的“救救孩子”主题,以及这一主题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五、创意写作题
1. 假如你是鲁迅,写一篇日记,描述你在百草园的一天所见所闻。
2. 以《阿Q正传》为背景,创作一篇阿Q在现代社会的生活故事。
通过这些练习题,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填空1、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中提及。
2、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3、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的区别。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的照片。
二、选择1、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苏联D、英国2、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3、《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三、判断1、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2、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3、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
()4、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四、简答题:1、鲁迅《朝花夕拾》中,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还能举出我们曾经学过的文章吗?2、《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3、写出你们读过的《朝花夕拾》一书中的三篇篇名(课文除外)4、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5、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6、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答案一、1《琐记》2《无常》,《五猖会》。
3新学堂与旧学堂4无常5藤野先生二、1A 2C 3B三、1× 2× 3√ 4×四、1、《阿长与<山海经>》2、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3、(1)《狗·猫·鼠》(2)《阿长与山海经》(3)阿长与山海经(4)二十四孝图(5)五猖会(6)无常(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父亲的病(9)琐记(10)藤野先生(11)范爱农4、一位长辈的赠品。
《呐喊》简答题1.根据你的理解,鲁迅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原因有哪些?答:(1)为了惊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以惊醒较为清醒的几个……)(2)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2.“曲笔”是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呐喊》中就有一些“曲笔”,试举一例加以分析说明。
(5分)答案: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阴冷,窒息,压抑的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
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
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
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这“花圈”是“平添”上去的。
所谓“平添”不仅指小说前面无伏笔可寻,清末也没有用花环寄托哀思的习俗,还指不够恰当地拔高了严重脱离群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历史地位。
3、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
请结合《呐喊有关篇目的具体人物简析帮闲形象。
答: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像苍蝇一样嗡嗡乱响,让人心烦,但又挥之不去。
《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祝福》里的“卫老婆子”,《长明灯》里的“方头”、“三角脸”、“阔亭”、“庄七光”等,都是闲人。
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反正他们是没有什么大的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溜,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
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构成了“压迫者”的随从众多的表象。
鲁迅对于帮闲的厌恶由来已久。
这些帮闲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相当大的粘滞性,而且目标非常不明显,不容易打击。
《朝花夕拾》必考知识点一、填空题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____家。
2.《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写于1926年,最初在《莽草》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
3.在《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中,有7 篇是回忆童年的, 3 篇是忆人散文。
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10篇散文。
4.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一人称叙事。
5.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和衍太太。
7.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好。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8.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阔,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9.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
10.《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
11.鲁迅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候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提醒了中国儿童可怜的精神世界。
12.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无常》和《五猖会》。
13.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鲁迅在《五猖会》中重点表达自己心情的变化,暗含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1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15.“他同情冤魂、惩罚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正,既得意又恐惧。
”这是作者笔下的无常。
16.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绘,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挖苦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朝花夕拾》简答题及答案1.《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答: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2、鲁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答: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3.鲁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哪来的?答:一位长辈的赠品。
4. 作者为什么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答: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5、《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62年所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体裁)集,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谁?答: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6、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答:《狗•猫•鼠》7、写出《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欢的篇目名称(两个)答:《藤野先生》《狗·猫·鼠》8、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答: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9、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答: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10、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答: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11、《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答: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12. 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答: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13.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答: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江苏高考名著备考《呐喊》简答题及答案《呐喊》简答题及答案1.鲁迅作品中有大量写“看客”的文字,显示了鲁迅对国民的情感态度,结合你的阅读谈谈你的理解。
答:鲁迅认为,中国国民问题甚多,他一直都在思考并探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强烈感受到国民的麻木愚昧,希望国民能够警醒,不再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所以作品中关于看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看客的嘲讽,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
作品中,我们看到那些看客们麻木无聊到什么程度,他们鉴赏着阿Q调戏小尼姑,因为自己没有亲自上阵而不能十分过瘾,只能“九分得意的笑”;他们听着阿Q从城里回来给他们讲杀革命党的故事,也觉得过瘾,听到最后是“欣然”了。
特别是最后阿Q被杀的路上,这一群看客们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作者把看客们比作狼,可见鲁迅不仅把统治者看成是杀人者、吃人者,同样也把看客看作是间接的吃人者和杀人者。
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可见作者在作品中对看客的批判和讽刺也是他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2.鲁迅在《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
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
说说你对这部小说笑中含泪的艺术特色的体会。
答:作者刻画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表达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但作者却用喜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
我们看这篇作品,首先当然是觉得阿Q 这人可笑,未庄这批人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读者仿佛是一个始终关注着未庄人一举一动的旁观者。
可是,越往后看,会越觉得阿Q的可悲可怜,他那被赵太爷逼得失去生计,不得不去尼姑庵里偷萝卜吃,被迫离开未庄去城里当小偷的情景,难道不让人心酸?尤其最后被枪毙的结局,在读者怪他糊涂的同时,难道不痛恨那些压迫者?假如多看几遍,细细咀嚼,就更能从喜中品出悲来。
这是一种含泪的笑。
鲁迅一生思考国民性问题,思考中国历史循环怪圈问题,这样重大问题同样表现在他的这篇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