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地复垦与构造水域生态系统建设_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62.50 KB
- 文档页数:3
变包袱为资源化腐朽为神奇——贾汪区国土资源局采煤塌陷
地综合整治工程效果显著
佚名
【期刊名称】《群众》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徐州市贾汪区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总面积612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素有“百年煤城”之称,是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发源地,随着长期的煤矿开采,全区形成13.3万亩采煤塌陷地。
2011年11月,被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在全省是唯一一家。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采煤塌陷地复垦与构造水域生态系统建设——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为例 [J], 杨国权;华素兰
2.加快贾汪区采煤塌陷地复垦综合治理 [J], 赵爱文
3.加快贾汪区采煤塌陷地复垦综合治理 [J], 赵爱文
4.徐州贾汪区:采煤塌陷地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 [J],
5.谈采煤塌陷地的复垦——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为例 [J], 张吉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的典型模式与机制构建作者:彭文英滕怀凯来源:《改革》2021年第07期摘要:建立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范围小、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以及优良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建议按照无形生态产品、有形生态产品、权益性生态产品来梳理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类型,科学确定生态产品及价值核算,公平公正配置权益生态产品市场配额,因地制宜拟定生态产业化项目,合理确定生态产品供给者,构建基于“产品—价值—交易”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类市场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产品市场,在生态保护补偿的组织协商、标准技术、法律法规制度、市场监管、舆论宣传教育方面加强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配套政策支持,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关键词: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生态价值;生态交易;市场机制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07-0136-10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调控各利益主体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权益关系的有效措施,重在保持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为加强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市场化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模式,主要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平衡。
随着市场化工具的发展,我国提出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工具,其核心是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赋予货币价值,为生态环境外部性溢价配置价格并进行交易[1-2],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目标。
江苏徐州贾汪区抬田增绿、因水成湖,再造生态环境看煤矿塌陷区如何变成城市后花园王克【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年(卷),期】2015(000)047【总页数】2页(P60-61)【作者】王克【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正文语种】中文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一个有着133年煤炭开采历史的传统矿区,鼎盛时期有大小矿井252座,累计为国家贡献煤炭3.5亿吨。
由于长时期、高强度开采,贾汪全区采煤塌陷土地多达11.3万亩,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然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探访贾汪,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满目疮痍”,以“潘安湖景区”为核心的“生态新格局”令人流连忘返……清光绪八年,江苏江宁人胡恩燮在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了当地的煤田开采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煤炭养活了方圆百里的贾汪人。
2002年以后,虽然还有约1.18亿吨矿藏未曾开发,但贾汪域内的煤矿大都遭遇了“政策性关闭”,企业由此丧失了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功能,“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造成道路断裂、房屋坍塌、村庄淹没、农田沉降……矿区职工及失地农民难以忍受恶劣的环境和无着的生活,集体迁徙,与失地、破产相生相伴的各种社会矛盾纷至沓来。
“绝不能够让老百姓因生存环境而背井离乡。
”贾汪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连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区委、区政府一开始就非常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江苏省委、省政府2008年11月19日出台《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更从政治的高度强化了地方领导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中看到,江苏省为徐州制定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是“努力建成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旅游中心以基本解决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这与贾汪区“转型发展”的地方规划可谓不谋而合。
2009年底,江苏建国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土地整理项目“潘安湖综合整治”在贾汪启动,该项目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开阔水面,同步展开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和湿地景观开发。
采煤塌陷区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徐州市贾汪区采煤塌陷区为例刘秋月;王嵘;刘涛;刘宁;夏晶【摘要】随着煤炭的大力开采,采煤塌陷区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为实现采煤塌陷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徐州市贾汪区采煤塌陷区为例,建立徐州市贾汪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对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找出其主要成分,从而得出生态治理对策。
%With the vigorous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become more and more uncomm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Xuzhou Jiawang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for example, we can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index system in Xuzhou Jiawang coal mining subsidence.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helps do the research abou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analyz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 as well as to take ecological management measures.【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30【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环境承载力;主成分分析法;生态治理【作者】刘秋月;王嵘;刘涛;刘宁;夏晶【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89;江苏省水利厅,江苏南京 210029;徐州市贾汪区水利局,江苏徐州 221011;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89【正文语种】中文采煤采矿的发生,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可忽视,这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破坏了其可持续发展道路[1]。
采后矿区生态修复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徐州贾汪为例引言矿区是以采矿、加工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一类社区,即矿业社区。
它不仅包括矿山及其设施,还包括其周围的被矿产开发所能辐射到和影响到的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具有经济产业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其发展不仅是矿业开采加工企业的事,而且是矿区范围内各个群体组织的共同任务和共同目标。
随着全球性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矿区生态修复被视为协调发展矿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决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最佳途径。
生态修复的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人为地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修复强调人类对受损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改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技术包括整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精确的建筑规划、为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而进行的地形设计、与地质断面相适合的建筑、植被和动物群的建立、恢复工作的监控和管理,以用于保证建立可持续利用的富饶的土地。
研究背景:贾汪工矿用地现状贾汪是一座“百年煤城”,它“因煤建矿、为矿成城”,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贾汪区行政面积为620平方公里,而煤田面积为202平方公里,占整个贾汪行政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青山泉镇、大泉镇大吴镇和紫庄镇境内,涉及50个行政村,煤田上方人口约2.62万人。
原有年产量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5座(徐州矿务局的韩桥煤矿、青山泉煤矿、董庄煤矿、权台煤矿、旗山煤矿),外地市、县煤矿16座,其中年产量30万吨的10座,10-20万吨的6座,10万吨以下的地方煤矿229座。
贾汪区的煤炭产业作为贾汪的支柱产业为徐州乃至为整个江苏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采煤业对环境的破坏,从2001年开始,贾汪的众多煤矿开始先后停产关闭。
迄今为止,已有3座大型煤矿先后关闭(夏桥煤矿、青山泉煤矿、董庄煤矿),有181座中小煤矿也因安全或其他原因被关停。
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复垦与湿地生态保护--以徐州九里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治理为例渠俊峰;李钢;张绍良【摘要】高潜水位煤矿开采导致开采区地表沉陷、积水,其生态系统由原有的陆生生态系统演替为水陆相互作用的综合生态系统。
采煤沉陷区治理需要兼顾开发复垦和矿区生态保护的要求,结合挖深垫浅、疏排积水等复垦方式增加耕地,同时要维护、增强采煤沉陷湿地的生态功能,以建立采煤沉陷区资源开发、土地复垦、生态保护统一的综合利用体系。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复垦;湿地;生态保护;高潜水位煤矿【作者】渠俊峰;李钢;张绍良【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S157高潜水位煤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区,由于地下潜水位较高,所以煤矿开采后地表会沉陷、积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陆复合的矿区生态环境。
煤矿开采不仅破坏了矿区的土地、水热循环、生态环境等,还改变和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条件、生态过程,特别是在地表沉陷过程中,除地表植被、土壤等生态因子发生变化外,沉陷区的碳源、碳汇生态功能的转化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采煤塌陷区复垦多以农业复垦为主,复垦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增加耕地面积,为耕地的占补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煤矿开采破坏了矿区原有的生态平衡,而开采沉陷后矿区的生态环境需要改善和维护,所以有必要在实施土地开发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以促进采煤沉陷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与稳步增长。
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采煤沉陷土地面积累计已超过70万hm2,其中耕地沉陷约为21万hm2,且随着煤炭开采的持续沉陷地还在以每年大约2万hm2的速度增加,采煤沉陷区开发和生态治理需求十分迫切。
徐州贾汪的生态实践作者:易仁来源:《人民画报》2018年第03期贾汪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北38公里、苏鲁两省交界处,实际面积612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
这里因煤而兴、因矿设区、也因煤而困,“一城煤灰半城土”曾是贾汪的真实写照。
“把矿井关了,咱换个活法。
”从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到2018年1月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生态魅力区”,短短几年间,贾汪开启了转型发展的黄金期——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再造,持续打造“双绿”典型,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曾经的“煤城”成了“中国休闲小城”“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从“煤城”到大花园潘安湖,因西晋文学家潘安畅游徐州山水而得名。
10平方公里的潘安湖湿地是国家4A级风景区,鸟翔禽鸣、草绿花香、湖阔景美,引来八方游客渔舟唱晚,恰如潘安其名。
谁也不曾想到,如今的生态明珠、城市名片,曾是徐州采煤塌陷地最严重的区域。
2010年3月,潘安湖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建设,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山体、水体、农田、道路、林地和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等多种类型。
几年之后,这里成为全国首个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的湿地公园。
一潭碧水,用人工的方法,补救了另一次人工的失误。
贾汪有着130年煤炭开采史,最多时有大小煤矿226座,累计出产原煤3.6亿吨,是徐州地区重要煤炭产地之一,为江苏乃至全国早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储量的减少和地下开采条件的复杂化,贾汪区的煤炭采掘日渐衰弱。
2011年,贾汪区被确定为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2016年10月,贾汪境内最后一座煤矿—旗山煤矿关闭,标志着贾汪进入了“无煤时代”。
“无煤时代”带来的是复杂的历史“包袱”:生态环境恶化、农田无法耕种、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煤矿的掏空造成了全区13.23万亩塌陷地,采煤塌陷最严重、面积最集中的潘安,区内积水平均深度4米以上。
徐州市潘安湖煤炭塌陷区湿地生态治理刘秋月;王嵘;刘涛;刘宁;范海燕【摘要】徐州是全国有名的“百年煤城”,近年来由于大力开采,贾汪区煤矿的塌陷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煤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文章以徐州贾汪原煤矿塌陷区整治而成的潘安湖湿地为例,探讨潘安湖煤矿塌陷区生态治理的现状、措施方法以及当前我国煤矿塌陷区生态治理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Xuzhou is a famous coal-mining city in 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nsity of mining, coal subsidence leads to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coal subsidence is urgent,since environment degradation contines intensify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Pan ’an Lake Wetland transferred from the coal subsidence in Xuzhou Jiawa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to pro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thod of the coal subsidence management, and to reveal the lack of coal subsidence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o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27【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煤炭塌陷区;生态治理;湿地【作者】刘秋月;王嵘;刘涛;刘宁;范海燕【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89;江苏省水利厅,江苏南京 210029;徐州市贾汪区水利局,江苏徐州 221011;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89【正文语种】中文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的问题在20世纪后期就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0.04.23•【文号】自然资办函〔2020〕673号•【施行日期】2020.04.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6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
近期,部组织编写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现予以印发。
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
今后,部将不定期向各地推荐成功案例,请你们组织市县积极探索创新,并及时总结报部。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0年4月23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2020年4月目录第一部分总体情况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做法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第二部分典型案例一、福建省厦门市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案例8二、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案例三、重庆市拓展地票生态功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四、重庆市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案例五、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六、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七、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矿坑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八、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九、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十、湖北省鄂州市生态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案例十一、美国湿地缓解银行案例第一部分总体情况优质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
贾汪矿区采煤塌陷地的复垦和生态修复
王毅;江凯
【期刊名称】《中州煤炭》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破坏形势的进一步严峻,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采煤塌陷土地作为我国有效的后备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复垦,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人地矛盾.论述了徐州市贾汪区煤矿塌陷地土地复垦模式与生态修复的实施情况,对相似地质条件下煤矿塌陷地的复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总页数】3页(P41-42,62)
【作者】王毅;江凯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97
【相关文献】
1.推进采煤塌陷地复垦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J], 朱伟
2.怎样搞好采煤塌陷地复垦与利用——唐山市复垦利用采煤塌陷地的做法 [J], 肖欣洁
3.开滦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为建设用地的实践与思考 [J], 肖欣洁
4.采煤塌陷地绿色转型的“贾汪样本” [J],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沈和;古晶;荣峰;时准;
5.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方向划定及规划分区 [J], 李树志; 李学良; 门雷雷; 赵晗博; 郭孝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采煤塌陷地的复垦_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为例收稿日期:2005-01-27;修订日期:2005-03-01;责任编辑:戚开静。
作者简介:张吉瑞(1953 ),男,高级工程师,局长,主要从事土地管理与塌陷地治理工作。
塌陷区土地复垦谈采煤塌陷地的复垦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为例张吉瑞(徐州市贾汪区国土资源局,江苏徐州221011)摘要:贾汪是一个开采百年以上的老煤矿区,是江苏省主要煤炭基地。
1949年以来贾汪煤田累计为国家提供原煤3 5亿余t,但也因采煤而造成塌陷土地7 52 103hm 2,占煤田面积37 6%。
煤炭资源已近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已凸显成为发展的瓶颈,塌陷地复垦治理已刻不容缓,塌陷地复垦应选择的工程措施及其利用方向和层次尤应引为重视。
根据近年来对贾汪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工作实践摸索,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贾汪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的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采煤塌陷地;复垦;贾汪矿区中图分类号:F323 24;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99(2005)02-0025-04DISC USSION ON REC ULTIVATION IN C 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A CASE STUDY OF JIAWANG COAL MINE IN XUZH OUZHANG Ji rui(Jiaw ang La nd a nd R esou rces Bureau in Xu zhou City ,X uz hou 221011,China)Abstract:Jiawang ,an old coal mine that has been ex plo ited mor e than 100years,is the main coal production base in Jiangsu Province.Jiawang coalfield has supplied more than 350milliontons raw coal since 1949.How ever,it alr eady has 7.52 103hm 2subsidence area caused by coal mining,which is 37.6percent of the total coal field ar ea.T he coal resources is near ly exhausted,and the ecolog ical environment is destro yed heav ily.T he land resour ces is becoming a restriction of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T he recultiv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ubsidence area has no time to delay,especially the engineering measure of recultivation and its utilization direction should be paid mor e attention to.In recent years,according to the recultivation practice of subsidence ar ea in Jiaw ang ,directed b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met hod and model of recultivation and administr at ion on subsidence ar ea in Jiaw ang are sug ges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subsidence area in coalfield;recultivation;Jiawang coal mine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约束问题日益凸显。
采煤塌陷区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徐州矿区为例魏娜;唐倩
【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1(27)3
【摘要】简要回顾采煤塌陷区土地质量研究状况,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敏感性的原则,以徐州市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SR概念模型,尝试给出针对具体采煤塌陷区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共分为3层23个指标,较全面的涵盖了社会经济、物理化学、政策法规等不同范畴.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魏娜;唐倩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
州,221008;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8
【相关文献】
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矿区塌陷地再利用规划设计方法——以徐州九里区采煤塌陷地为例 [J], 罗萍嘉;陆文学;任丽颖
2.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水位监测技术研究——以徐州九里区采煤塌陷地为例 [J], 王新;张绍良;渠俊峰;张晋纶;孔晓萌
3.采煤塌陷区水中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以潘集矿区为代
表的采煤塌陷区为例 [J], 高永辉;吕忠恒
4.采煤塌陷区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徐州市贾汪区采煤塌陷区为例 [J], 刘秋月;王嵘;刘涛;刘宁;夏晶
5.采煤塌陷区自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以徐州市九里湖采煤塌陷区为例 [J], 蒙元仙;杨学民;罗珍领;胡艺山;杨瑞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区生态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案例分析一、徐州潘安湖采煤塌陷区治理案例贾汪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项目本着“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以“宜农则农、宜居则居、宜生态则生态”的整治理念,首创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新模式。
1.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多规合一”的原则,统筹考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管理和接续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交通布局等,科学规划潘安湖塌陷修复区规划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核心区15.98平方公里、外围控制面积36.8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经济区;按照“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游则游、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首创“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新模式,规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的国土综合整治,打造绿水青山,建成“中国最美乡村湿地”。
2.同步推进生态修复和空间综合整治以生态、景观服务及休闲游憩功能为重点,通过水土污染控制、地灾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休闲旅游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扩湖筑岛、修复湖面,再造湿地景观;综合运用了“分层剥离、交错回填、土壤重构、泥浆泵、煤矸石充填”等为核心的土壤重构技术,通过对沟、路、渠、桥、涵、闸、站等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山体、水体、农田、道路、林地和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等多种类型的国土综合整治。
3.充分保障土地所有者权益对塌陷区内139公顷的集体建设用地及规划挖低土地,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等政策,在西段庄、瓦店村异地建设安置房约35万平方米,用于塌陷区内居民搬迁安置,将塌陷区内原损毁的、低产的耕地以及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复耕、复垦成高质量耕地后,将耕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再分配。
通过塌陷地征收、土地收购储备、居民点异地安置、农用地经营权再分配等一系列产权流转运作,充分维护了塌陷区土地所有者权益,保障了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实施。
4.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按照“生态修复+”的理念,贾汪区结合潘安湖国家4A级湿地公园建设,通过引入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提升潘安湖湿地公园品牌价值和服务质量,带动周边餐饮、居住等服务业发展,使园区和周边社区群众获得经济利益。
2021·03由于资源的可耗竭性,城市出现了“煤竭城衰”的危机[1];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承载。
因此,工业遗产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空间载体,如何合理再利用使之适应新的城市功能,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贾汪区是江苏省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区,自2001年开始转型,经过多年实践,在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协同合作下,进行了许多优秀工业遗产再利用设计实践,探索出一条基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路径[2]。
本文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从城市转型视角探讨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设计理念与表达路径。
一、贾汪区工业遗产的转型与发展贾汪区经过130余年的煤炭开采,最多时有250余座煤矿,留下了13万亩采煤塌陷地。
在煤矿相继关停的十几年里,贾汪区的GDP排名一直位居徐州的末尾,人才外流严重,优质的产业项目稀少,更是一度被称为“滑地”和“空城”。
这份历史的欠账,要用生态修复的智慧偿还。
(一)贾汪区工业遗产转型与发展机遇1.政治机遇———国家重视支持工业遗产转型发展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支持和鼓励开发工业旅游项目。
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徐州工业遗产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保障与扶持。
江苏省在关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中明确提出,努力把徐州建成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
战略的实施为徐州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贾汪区工业遗产转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机遇。
2.经济机遇———潘安湖带动片区产业联动发展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带动了贾汪区旅游发展,这为工业遗产的转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机遇和发展空间。
为实现潘安新城从单一观光旅游向“游、娱、学、吃、住、购”方向的过渡,工业遗产转型建设将充分考虑完善城市配套,延伸区域产业链,与潘安湖湿地公园发展充分互动。
3.道路机遇———贾汪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2016年2月,贾汪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矿坑塌陷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徐州市为例范荣亮;黄思文【摘要】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对于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坑塌陷地区来说,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并不容易.以在全国矿坑塌陷地区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江苏省徐州市为例,梳理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任务及建设中可供参考的示范工程,以期为其他矿坑塌陷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4页(P32-34,39)【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矿坑塌陷地区;建设;徐州市【作者】范荣亮;黄思文【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水务局,221009,徐州;河海大学,211100,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X171.4近年不合理的矿业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伴随着次生地质灾害日益频发,生态问题凸显,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文明刻不容缓,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徐州是江苏省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煤炭基地。
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开采,徐州出现了大面积塌陷区,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害。
2013年7月,水利部将徐州市列入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本文以在全国矿坑塌陷地区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徐州市为例,探讨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以期为全国矿坑塌陷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经验。
一、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1.水资源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顺利进行。
一是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建立了覆盖市(县、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体系。
目前,徐州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已作为审批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以“水更清”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科学调整水功能区布局,进一步完善监测机制,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有效推进区域水环境持续改善。
采后矿区生态修复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徐州贾汪为例引言矿区是以采矿、加工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一类社区,即矿业社区。
它不仅包括矿山及其设施,还包括其周围的被矿产开发所能辐射到和影响到的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具有经济产业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其发展不仅是矿业开采加工企业的事,而且是矿区范围内各个群体组织的共同任务和共同目标。
随着全球性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矿区生态修复被视为协调发展矿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决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最佳途径。
生态修复的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人为地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修复强调人类对受损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改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技术包括整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精确的建筑规划、为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而进行的地形设计、与地质断面相适合的建筑、植被和动物群的建立、恢复工作的监控和管理,以用于保证建立可持续利用的富饶的土地。
研究背景:贾汪工矿用地现状贾汪是一座“百年煤城”,它“因煤建矿、为矿成城”,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贾汪区行政面积为620平方公里,而煤田面积为202平方公里,占整个贾汪行政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青山泉镇、大泉镇大吴镇和紫庄镇境内,涉及50个行政村,煤田上方人口约2.62万人。
原有年产量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5座(徐州矿务局的韩桥煤矿、青山泉煤矿、董庄煤矿、权台煤矿、旗山煤矿),外地市、县煤矿16座,其中年产量30万吨的10座,10-20万吨的6座,10万吨以下的地方煤矿229座。
贾汪区的煤炭产业作为贾汪的支柱产业为徐州乃至为整个江苏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采煤业对环境的破坏,从2001年开始,贾汪的众多煤矿开始先后停产关闭。
迄今为止,已有3座大型煤矿先后关闭(夏桥煤矿、青山泉煤矿、董庄煤矿),有181座中小煤矿也因安全或其他原因被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