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_内脏神经.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5
(十七)内脏神经1.内脏神经的区分和分布,内脏运动神经的概念(1)区分和分布: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按照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周围部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故名内脏神经。
按照纤维的性质,可分为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感觉神经如同躯体感觉神经,其初级感觉神经元也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周围支则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觉器,把感受到的刺激传递至各级中枢,也可到达大脑皮质。
内脏感觉神经传来的信息经中枢整合后,通过内脏运动神经调节这些器官的活动,从而在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机体正常生活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内脏运动神经visceral motor nerve的概念: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故有人将内脏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又因它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的运动,所以也称之为植物神经系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根据形态、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如下:(1)支配的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都受意志的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的控制。
(2)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多数内脏器官又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3)神经元数目不同: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
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并在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植物性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需经过两个神经元(肾上腺髓质例外,只需一个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