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槐病虫害危害及其防治

国槐病虫害危害及其防治

国槐病虫害危害及其防治
国槐病虫害危害及其防治

国槐病虫害危害及其防治

摘要:本文根据宝塔区国槐近几年发生病虫害现状,结合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对行道树国槐的综合治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预防

一、基本概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主要行道树种有国槐,侧柏、垂柳等。其中国槐占行道树的70%左右,是宝塔区的主要行道树种。国槐之所以能成为革命老区延安市宝塔区的主要行道树,是由于国槐耐寒、易成活、成本低,并且不易感染病虫害等优点。近年来,国槐最引以自豪,不易感染病虫害的优点被自然界中外来因素所破坏,如引种、生物自我调控系统失调所打扰,国槐的病虫害随之而来,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也影响宝塔区的自我形象,于是预防和防治国槐病虫害也迫在眉睫。

二、调查的目的意义

了解危害宝塔区国槐的主要虫害和主要病害种类,并对其进行了防治,争取把病虫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我们采用人为检查,人为收集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对宝塔区5248株国槐逐一作了检查,对发现有病虫害感

染迹象的国槐作了记录,并认真填写了调查表格,该取样的逐一作了取样,为下一年的调查研究作了好的基础。

四、调查结果与防治方法

(一)被食叶害虫国槐尺蠖危害的国槐占32%

1、国槐尺蠖形态生活习性。

国槐尺蠖鳞翅目,尺蛾科。成虫:体长12-17毫米,翅展30-45毫米,全体灰黄色。前翅及后翅均有三条暗褐色横纹,展翅时均能前后连接,靠翅顶的一条较宽而明显。停落时前后翅展开,平铺在体躯上。卵:扁椭圆形,长0.58-0.67毫米,宽0.42-0.48毫米,初产时鲜绿色,渐变红褐色,孵化时灰黑色。幼虫:体长19.5-39.7毫米,初孵时黄绿色,老幼虫绿色,体背灰白色或紫红色。蛹:长16.3毫米,圆锥形,红褐色。

宝塔区一年3代,主要为害三次;有时有部分4代的;以蛹在树木附近4厘米左右深的松土里过冬。次年4厘米左右深的松土里过冬。次年4月中旬,当日最高气温达20℃以上,连续7-10天时,成虫进入羽化盛期,喜欢灯光,白天多在墙壁上或灌木丛里停落,夜晚活动,喜在树冠顶端和外缘产卵,一般在每片叶正面主脉上产卵一粒,每一雌虫平均产卵400多粒。5月上、中旬(中龄刺槐盛花期)第1代幼虫孵化为害,初孵化的幼虫将叶啃

出一些零星白点,3龄以后,蚕食整个叶片,一个幼虫一生共吃树叶10片左右,其中90%在5龄(化蛹前)时吃掉。幼虫受惊吐丝不垂,过后再爬上去,化蛹前在树下乱爬;6月下旬(大枣树和栾树盛花期)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8月上旬(中龄国槐花蕾开放30-50%)第3代幼虫孵化为害。每一代幼虫老熟后都吐丝下垂,入土化蛹,最后一代8、9月入土化蛹过冬。暴风雨能造成大量幼虫坠地或溺水而死,特别是临化蛹前下几次暴雨,则下一代虫量明显下降。

2、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要狠抓第1代,挑治2、3代。于低龄幼虫期喷射10000倍的20%灭幼脲1号胶悬剂,于3龄幼虫期喷600-1000倍的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的Bt乳剂杀幼虫。(2)于秋冬季和各代化蛹期,在树木附近松土里挖蛹消灭。(3)突然震荡小树或树枝,使虫吐丝下垂时弄不杀死。(4)于各代幼虫吐丝下地准备化蛹时,人工扫集杀死。(5)保护胡蜂、土蜂、寄生蜂、麻雀等天敌,有条件还可释放卵寄生蜂、赤眼蜂、养鸡等来治虫。(6)必要时在卵孵化盛期喷射2000-40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或4000倍的20%菊杀乳油,或4000倍的20%灭扫利乳油等毒杀幼虫。

(二)被国槐红蜘蛛危害的国槐占16%

1、国槐红蜘蛛形态及生活习性

国槐红蜘蛛蜱螨目,叶螨科。成螨:雌成螨体长0.4毫米左右,倒鸭梨形,锈褐色或淡红褐色。体背有两行纵行褐斑,每行2-3块,前端的较大。8条腿,黄白色。卵:初产时淡黄色透明,后变浅红色,球形,直径0.13毫米左右。若螨:淡黄色或略带红色,形态和成螨相似,短椭圆形,体长0.17毫米左右,比成螨较圆些。

宝塔一年发生10余代,以成螨和若螨在树木的裂缝、土缝里等处过冬。次年4月中、下旬(中龄国槐放出新芽10毫米左右长时)开始活动为害,一般此时螨量较少,不易成灾。5月上、中旬产卵,中、下旬第1代螨为害,进入6月螨量大增,槐树内膛靠近树干的小枝上出现明显的被害状,逐渐向外、向上扩展,受害时片变成灰绿,主脉两侧有黄白小点,叶上有吐的丝和灰尘,叶片两面有大量卵和若螨、成螨。6-7月发生为害最严重。7月中旬出现大量黄叶、落叶现象。6月中旬开始,如遇37℃以上的高温、干旱,日夜温差很小,并连续一周以上天气时,有螨源的树就会发生猖獗,很快造成严重黄叶、落叶。雨季连续降大雨时,螨量明显下降。成、若螨能借风力传播。9月开始,如雨量较少,

还有一次小的为害高潮,10月后开始陆续过冬。

2、防治方法:

(1)在螨量不超过影响树木生长和观赏时,可用高压喷雾器喷洒清水冲洗树叶,每年可喷7-8次,既能改变小环境,又能直接冲洗掉成、若、幼螨;或用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冲洗或喷一些对天敌安全的杀螨剂,如速效浏阳霉素等。(2)螨量较多时,可喷600-800倍的20%三氯杀螨醇乳油,或2000倍的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3)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以补偿树木因旱和螨害所造成的失水。

(三)被叶柄小蛾危害的国槐占12.1%

1、国槐叶柄小蛾的形态生活及习性

国槐叶柄小蛾鳞翅目,卷蛾科。成虫:体长5毫米左右,翅展11毫米左右,全体深灰褐色;前翅灰黑色,前缘为黄白色线,从翅基部起,越往翅顶越宽,并从中部至翅顶在黄白线上有四个明显的黑点,在翅面上近翅顶在黄白线上有四个明显的黑点,在翅面上近翅顶中央处有三排扇面形横白纹。腹部及中黄色,触角灰色、丝状。后翅灰色。胸背和翅基部有蓝色闪光鳞片。卵:椭圆形,长0.6毫米左右,扁平,很薄,边缘半透明,黄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11毫米左右,体黄白色,头褐色。蛹:长6毫

米左右,黄褐色。

宝塔区一年2代,以幼虫在种子里、枝条里、树皮缝里等处过冬。次年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趋光性较强,产卵在叶片、叶柄或小枝上,每处产卵1粒,卵期3-5天。6月下旬幼虫孵化,多从羽状复叶柄的基部蛀入为害,在蛀入前,先吐丝拉网,并在网下咬树皮,然后钻入枝条内、被害处排出黑褐色粪沫和木屑;有迁移为害习性,一般2-3天转移一次,一头幼虫能造成几个复叶枯干脱落,7月中旬是大量复叶脱落期。幼虫期25-27天,7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蛹期8-9天,8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为在,8月中旬为害最严重,大量复叶干枯脱落,树冠上出现大量三四十厘米长的秃头枝。10月后幼虫在种子里、枝条内或潜入树皮裂缝等处过冬。后期世代不整齐。

2、防治方法:

(1)已结种的树木,于秋冬季彻底打掉槐豆处理;未结种的树,结合冬季整形修剪,剪掉虫枝处理,消灭越冬虫源。(2)用苹果蠹蛾性诱剂,诱杀成虫。用盖塑纸板制成三角形诱捕器,长30厘米左右,高20厘米左右;里面涂上粘虫胶,用铅丝将诱芯挂在里面中央,距底1-2厘米处;然后将诱捕器挂在树冠顶部外围1-1.5米处,每隔3-5株挂1个,可诱到10米以内的大量成

虫,也能诱到100米处的少量成虫。不但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还能起到预测预报,掌握虫情和喷药的有利时机的作用。(3)在测报的基础上,于产卵高峰期后一二天,喷1000-1500倍的20%菊杀乳油,或10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等,杀初孵幼虫。

(四)被病害感染的国槐占8.4%

1、国槐腐烂病的形态

此病主要为害国槐、龙爪槐的苗木和幼树的树皮,多为害主干下部,造成树势衰弱,以至死亡。

苗木感病后在绿色树皮上初期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近圆形,逐渐扩展为梭形,中央稍凹陷,不久生有许多结红色分生孢子座。如病斑环绕树的主干,上部即行枯死,未环绕主干的当年多能愈合。

病原菌为真菌半知菌类中的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其分生孢子有2-5个分隔,无色,镰刀形,大小为36-46微米×4.5-5微米。老熟孢子的中部细胞常形成厚垣孢子。

病菌多由各种伤口侵入,3月初开始发病,3、4月病害发展严重,病斑发展较快,5、6月形成大量分生孢子,病斑停止扩展,周围出现愈合组织。在种植过密、苗木衰弱,伤口多的条件

下,病害发生严重。

2、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等养护管理,特别是新移栽的幼苗、幼树,根部不要暴露时间太长;要及时浇水,促使树木生长健壮;防止叶蝉产卵,注意保护各种伤口,防止或减少病菌侵染。(2)早春树干涂白(生石灰5公斤),防止病菌侵染。(3)病害严重的枝、干剪掉烧毁,防止扩散传播。(4)病斑上扎些小眼后,涂5%蒽油,或30-50倍的50%托布津或福美胂。

附:调查结果表

单位:株

注:(1)以上调查总数为5248株;

(2)有的树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状

五、预防方法

1、每年对宝塔区国槐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并记录在册,及时调整防治和预防方案,保证国槐的正常生长。

2、保护病虫天敌,保护胡蜂、土蜂、寄生蜂、麻雀、蓟马、

捕食螨、瓢虫、草蛉小花椿等在有条件的时间可以人为培育以上天敌。

3、化学预防与机械预防相结合

(1)利用害虫的隐蔽性,吐丝不安等习性,人工诱杀害虫;

(2)在秋冬季节消灭害虫越冬的蛹、卵;

(3)利用害虫趣味性,以置诱剂、诱捕器;

(4)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危害国槐进行化学预防。

4、综合治理

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为依据,采用最优先的技术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比较长期的稳定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换句话说就是以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角度出发,使各种预防和防治措施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 赵怀谦, 赵宏儒, 杨志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农业出版社.1994.

[2]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2002年2月

国槐常见园林害虫方法

国槐常见园林害虫的防治方法 (南苑绿化队许国庆)摘要:国槐作为北京市市树被广为栽种,其常见园林害虫为蚜虫、国槐尺蠖、叶柄小蛾等。园林害虫防治是日常养护中的工作重点。综合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强化国槐害虫防治效果。 关键词:国槐、园林害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国槐作为北京市的乡土树种,因自身品性优良,加之在北京栽培历史悠久,成荫快,郁密度高,被选为北京市市树,并被广泛应用为园林道路行道树树种。众所周知,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是保持园林植物正常生长,保证园林景观得以实现和提升的重要措施。国槐在北京的大量应用势必将以防治蚜虫、国槐尺蠖、叶柄小蛾等园林害虫作为日常养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国槐园林害虫防治时机的选择 1、国槐蚜虫防治时机的确定 蚜虫为刺吸类害虫,主要生理特点为繁殖力强,一年能够发生10—30个世代,并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春末夏初开始附着于植物的花蕾、嫩芽、嫩叶上进行危害,造成植株畸形,叶、芽不能完全展开,同时传播植物病毒、引起植物霉污病等病害。越冬卵后3—5个世代时会产生有翅蚜虫,其具有飞到其它种类植物上,转移寄主的能力。 根据往年经验,大部分的蚜虫种类在五一前后完成第一次量的积累,产生有翅飞行蚜。此时是防治国槐蚜虫的最佳时期,防治是否得当,将会直接影响国槐整个生长季的防治效果。 2、国槐尺蠖防治时机的确定 国槐尺蠖俗称“吊死鬼”,食叶类害虫,北京地区一年三代,其中以第一代及第二代危害最为严重。越冬代尺蠖于4月羽化产卵,第一代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进行危害,第二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开始进行危害。 根据防治经验,国槐尺蠖幼虫低龄期体表保护层较薄,一般广谱杀虫剂均可对其造成较佳的灭杀效果,幼虫的防治低龄时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对植物的生长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幼虫后期,由于虫体生长和保护层加厚,虫体抗药性

国槐的病虫害防治

国槐的病虫害防治

————————————————————————————————作者:————————————————————————————————日期:

国槐病虫害的防治 国槐树形高大,强健,萌芽力及抗污染能力都很强;且国槐功效作用强大,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是非常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但国槐树一旦遭受病虫害,将会严重影响生长,蔓延导致死亡。 街道绿化——国槐图片 ?1、槐蚜??槐蚜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死,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产生有翅蚜,5月初迁飞槐树上危害,五六月在槐上危害最严重,6月初迁飞

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槐蚜防治方法:? (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 (2)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至1500倍液或喷鱼藤精1000至2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3)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至10倍液,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 2、朱砂叶螨? 朱砂叶螨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危害,被害叶片最初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脱落。 ?朱砂叶螨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也可用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40%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无公害瓜类蔬菜,包括:黄瓜、冬瓜等 1.要紧病虫害差不多情况 要紧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菌核病。 虫害有:蚜虫、温室白粉虱、斑潜蝇等。 2.要紧病虫发生特点 春季多阴雨,则大棚和春播露地黄瓜易流行霜霉病、灰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旱少雨易发生白粉病和蚜虫危害;雨过天晴且高温,枯萎病发生重;夏季高温多雨疫病,炭疽病容易大发生。 3.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 (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黄瓜可选用津杂、津研、津春、津优系列品种;冬瓜可采纳大青皮、小青皮等。 (2)实行翻耕、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园田以压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3)实行垅畦栽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土壤含水量高的田块,不利露地黄瓜的生长、发育,而对病害的发生、蔓延有利,垅畦或地膜覆盖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性,同时还能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土壤病菌的侵染和蔓延,可大大减轻疫病、炭疫病、菌核病及细菌性角斑病的危害。 培育无病虫壮苗:

(1)采纳55℃温水处理种子10-1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或25%瑞毒霉0.3%药量拌种,能够防治种子带菌的枯萎病、炭疽病等病害。 (2)采纳营养钵(方)育苗,以无病土作营养土,定植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可减轻枯萎病、猝倒病发生,育苗、定植时及时拨除、严格淘汰病株。 (3)黄瓜用云南黑籽南瓜或南砧一号做砧木进行嫁接,可有效地防治黄瓜枯萎病,减轻疫病的发生 (4)药剂处理种子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 土壤处理: 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4-8斤喷洒床土,后用薄膜复盖

[病虫害,园林,植物]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摘要:分析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以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1当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病虫防治措施不当,导致环境被污染 城市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以化学药物为主,在防治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大量剧毒的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使其天敌大量减少,导致病虫害种群失去了天然的控制能力,短期内大肆繁衍,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用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成分以有机磷为主,主要品种有敌敌畏、速扑杀、乐果等。药物的种类、成分单一,长期使用,害虫就会产生强大的抗药性。用药的浓度越大反而安全性越小,达不到杀灭病虫害的目的。不仅如此,化学防治还有诸多弊端,各地区实际情况存在严重的差异,用药人的知识水平也大不相同,难免会造成污染环境,容易引起人畜中毒以及杀伤天敌的恶果。 1.2林木生长环境恶化,病虫抵抗能力下降 造成城市园林环境恶化的原因还有人为因素,防虫不及时、怠慢、消极治理,或者是资金紧张,不能完全落实治理政策导致病虫害肆虐。害虫的活动范围也因根治不彻底而扩大到主干道行道树,形成恶性循环,林木生长环境每况愈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植物生长的土壤被污染,导致先天抵抗力差,给病虫害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1.3缺乏专业绿化人才,养护管理技术落后 一些园林部门不具备检疫权,城市的植物大多为外地移植,在这一过程中,外来的苗木及土壤可能已经携带了病虫以及病菌,出现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对本地苗木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各绿化部门大多不具备专职治保人员,人员流动性极大,季节性雇佣没有专业知识的工人,其植物养护水平不高。 2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2.1生物防治 自然法则讲求相生相克,生物防治即是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减少害虫的数量,保持城市园林的生态平衡。其中,以虫治虫就是投放以园林绿化树木害虫为食的昆虫,比如,螳螂可以捕食蛾蝶、甲虫等害虫;瓢虫可以捕食蚜虫,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以鸟治虫则是利用益鸟去捕食林木的害虫,啄木鸟以天牛类幼虫为食;燕子以蛾类、蝽象金龟子等为食;山雀、喜鹊等益鸟可以有效杀死害虫。在使用生物防治时要注意保护害虫的天敌,为益鸟、益虫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起到自然控制的作用。在喷洒农药时,应选择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艰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 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管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 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 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管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

国槐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

国槐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 近期接到不少客户反应自己种植的国槐腐烂病比较严重,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就国槐常见病虫害和日常养护注意的事项给大家说一下,在以后的养护中注意这些情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生长习性: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花期6-7 月,果期8-10月。喜光,稍耐荫,在荫蔽条件下能生长,但花少或无花。耐寒性强,也能耐早,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除强酸性和低洼积水地外。各类土壤都能正常生长,但以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适宜生长。萌蘖性强,耐修剪整形。 国槐主要病虫害:蚜虫、尺蠖、叶螨、天牛、蛾类、小蠹、烂皮病、立枯病、白粉病、叶斑病等。 1、食叶类害虫:国槐尺蛾、扁刺蛾、小卷蛾、银纹夜蛾等。以槐尺蠖为例。又名槐尺蛾。是比较严重的虫害,1年会发生3至4代,第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各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蛹在树木周围松土中越冬,幼虫及成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食叶类害虫防治比较简单,使用禾林道叶虫清1000倍、瑞功1000倍、八方锐马1500倍喷雾。 2、槐蚜:槐蚜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死,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产生有

翅蚜,5月初迁飞槐树上危害,五六月在槐上危害最严重,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防治措施:使用禾林道蚜虱清1000倍、八方尚猛1000倍液喷雾,连续2次。 3、朱砂叶螨:朱砂叶螨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危害,被害叶片最初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措施:使用光合素+八方满宁800倍喷雾即可。 4、锈色粒肩天牛:锈色粒肩天牛两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及木屑,被天牛钻蛀的国槐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刺角天牛:北方2-3年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树体内越冬,次年5-6月成虫外出,6-7月产卵,幼虫在3-10月份均可危害。 小蠹虫:日本双棘长蠹,北方一年一代,10-11月成虫蛀入细枝条内越冬,次年4月开始危害,表现为危害上部枝条不发芽,下部枝条发芽。4月下旬成虫外出产卵,6月上旬幼虫老熟化蛹,不久羽化成虫。蛀干害虫防治方法:发现树体内危害时,用禾林道清蛀套餐或透翠杀虫套装喷雾树体,可杀死树体内害虫。在外部危害时用禾林道天牛1号或攻牛1500倍喷雾,持效期45-60天。 烂皮病:危害国槐最严重的病害,可致命。大量发生时,导致苗木无法销售,救治成本高了无法承受,所以预防是主要的手段。 国槐烂皮病又名腐烂病。危害国槐、龙爪槐的苗木、幼树和大树;常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及栽培技术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及栽培技术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衣食住行均要求健康、环保、优越的高标准观念。而对于“以食为天”的蔬菜类食物品质,则提倡“无公害”理念。 如何去定义“无公害”蔬菜,我们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无公害指的是没有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或者不可避免的有毒物质污染程度低,在我国食品控制标准范围内的蔬菜。但是我国大众的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家对饮食健康尤其是日常必需品蔬菜类的健康问题关注更为热切。“无公害”蔬菜是指在减少有毒物质摄入的同时,以“安全、绿色、优质、有机”四个方面为一体的蔬菜总称。 以“安全、绿色:优质、有机”集为一体的无公害蔬菜,它的定位则要求以降低有毒物质摄入为前提;以绿色纯天然为基础;以优质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为宗旨;以有机养生为追求。那么,如此高标准、严要求的无公害蔬菜,在生产过程中,比市场上普通蔬菜则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以及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今天我们围绕这两个大方面,对无公害蔬菜做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 1 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 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要求,使得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成为了蔬菜种植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针对无公害蔬菜栽培前的选控,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要素:可持续性地创造、保护良好的土地环境 土地结构的好坏是判断无公害蔬菜产量和质量最为关键的要素。土地干净整洁无杂草,无石粒土块的同时,尽量选择或创造农家肥为主的土壤并施足熟化。此外,建立良好的灌溉排污管道以及机械化的深耕深松可以有效的调整土壤质量,为无公害蔬菜提供优良的种植环境。并且,持续性的深耕深松、合理的机械化使用,对于现代农业以及后续农业种植发展规划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2)基础要素:选择抗害能力强的质优良种 无公害蔬菜种子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农民一年的年景和收成,还直接的影响着蔬菜质量和口感,所以,选择抵抗病虫害、抗旱抗涝能力强、单株产量大、生长速度快、节约土地多、群体种植好的优质种子是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基础要素。然而,仅凭肉眼我们无法去精准的辨别种子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需要去正规部门去购买,选择具有早熟特性、抗逆性和抗虫性较好的品种,才能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侵袭、规避种植风险、增加农民收益。 (3)重要环节:科学的进行长远化田间管理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爱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既是当代林业进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时期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困难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治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448.78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88.97%。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治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和探究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工作中的政府参谋和助手作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已差不多形成。 二是构建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省森防部门对全省1935个监测网点(其中3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从队伍、设施建设、治理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1899个一般监测预报点、部分乡镇、林场和管护站的监测点得到了新的加强,涵盖全省要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县、乡(镇)、村的监测网络已差不多形成,全省组成了有3427名专兼职人员监测预报队伍,监测面积达1717.97万亩,监测覆盖率达88.97%,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制度得到健全,预测预报能力在全面提升。 三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20XX年在除治外来有害生物的战斗中,省林业森防部门按照顾急方案,及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上报、策划、组织、调运药剂,确保了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小蠹虫、松毛虫、松尺蛾等病虫情调查,专门是对云南最要紧危害虫种小蠹虫为代表的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病虫情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省森防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全省冬春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虫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操纵。 五是构建目标治理体系。目标治理是提升政府与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径。省森防部门加大了推行目标治理责任制力度,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治理体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双线目标治理责任制已开始实行,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将纳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奖惩、举报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谷风技术)

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 一、四月-五月份病虫害防治 1、槐尺蠖 槐尺蠖,主要危害龙爪槐等树种。4-5月重点防治一二代幼虫。 防治方法:①当百片复叶有5-7条幼虫时,应在一周内进行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既具杀虫效果又不伤害天敌。②可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的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4000倍液。 2、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红叶李、紫薇、木槿、碧桃、月季等。随着温度升高,蚜虫日益增多和严重。 防治方法:①蚜虫初迁至树木为害时,随时剪掉树干、树枝上受害严重的萌生枝,或喷洒清水冲洗,防止蔓延。②初发期间向幼树根部施埋3%呋喃丹颗粒剂。③保护瓢虫、草蛉、蚜茧蜂、食蚜蝇等天敌。④盛发期间向植株喷洒EB-82灭蚜菌300倍液、1.1%烟-百-索乳油1000至1500倍液。 3、介壳虫 介壳虫主要危害雪松、白玉兰、海桐、月季、黄杨、紫薇、火棘等。介壳虫大都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下旬开始孵化活动。 防治方法:①对少量的虫体于孵化前进行人工清刷;②敌百虫加灭多威肥皂粉喷液。 4、垂柳蛀杆虫 垂柳蛀杆虫主要危害垂柳等树种。

防治方法:用毒签或敌百虫注入封杀。 5、立枯病 立枯病主要危害新播种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如果士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①播种前土壤用敌克松或多菌灵粉剂,均匀拌在土壤里;②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③初发现病苗时,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的代森铵液,均为每平方米浇灌4-8斤药水。 6、桧柏-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于四、五月雨后易大量侵染。主要危害松柏类、海棠类植物。 防治方法:①避免将海棠、桧柏种在一起,减少发病。②用药物防治,对感病严重的植株,可用20%的粉锈宁14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65%代森锰锌1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控制病害发生。③于3月下旬冬孢子堆成熟时,往桧柏上喷施1:2:100的波尔多液,或喷0.3%五氯硝酚钠稀释液,加石硫合剂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 7、紫薇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大多于四、五月侵染,夏季易造成黄叶、枯叶、嫩梢弯曲等症状。 防治方法:①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②初侵染期喷一次15%的粉锈宁,兑水700-1000倍。 8、蛴螬 蛴螬主要危害树木根部。 防治方法:①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200-250克,加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1、刺蛾类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 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 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 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 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 混入0.3 %茶枯或0.2 %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I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2、袋蛾类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 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 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 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 倍;

韭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韭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韭菜是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但由于病虫危害严重,农民滥用农药,致使食后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故推广韭菜无公害防治尤为重要。 韭菜主要病虫害是:迟眼蕈蚊、疫病、灰霉病。 一、迟眼蕈蚊 主要种类有韭菜迟眼蕈蚊、陆氏迟眼蕈蚊两种,以韭菜迟眼蕈蚊为主。 1、为害状 迟眼蕈蚊以幼虫为害,初孵幼虫多以鳞茎一侧渐向内蛀入鳞茎,也有从近地面白色嫩茎部位蛀入、向下至鳞茎内为害,被害鳞茎最后腐烂、干枯、植株死亡后,幼虫转株为害,幼虫老熟后在鳞茎内外化蛹。 2、生活史及习性 迟眼蕈蚊每年发生四代,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根周围3-4厘米表土层越冬(保护地终年繁殖),翌春3月下旬化蛹,持续到5月中

旬。 各代成虫羽化期与幼虫出现期分别为:第一代4月中下旬、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二代6月上中旬、6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三代7月上中旬、7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四代10月中旬、10月下旬至来年。 卵集中产于土缝中,卵历期6-7天,幼虫喜湿怕干,适宜土壤含水量15-24%,土壤过湿过干对其孵化、羽化不利,成虫喜阴湿弱光环境,常聚集成群,有多次交尾多次产卵习性,有趋化性,对糖醋液趋性强。 3、防治方法、 成虫期和幼虫初孵期是防治迟眼蕈蚊的关键期。 成虫期防治:⑴糖醋液诱杀成虫:0.5千克糖+1千克醋+7.5千克水+30克晶体敌百虫或20毫升乐果。方法:每亩韭菜田挖直径20厘米小坑15个,内铺塑料膜,倒入糖醋液,每天早晨清除诱杀成虫。 ⑵熏蒸。触杀防幼虫:80%DDV100倍液、52.25%农地乐1800倍液、 4.5% 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每亩30千克药液大田喷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

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果树落叶(11月中旬)后,用清园剂(融杀蚧螨)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雾,这是压低蚧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措施。 2、人工防治 (1)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2)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用毛刷刷除枝条上的蚧类害虫; (3)刮除老树皮,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3、化学防治 对防效差的果园,可采取春季补防和若虫期防治的办法。 (1)杏、桃、巴旦木等树在3月5日至3月20日前,红枣在4月5日至20日,核桃在3月25日至4月5日,葡萄、石榴在开墩时,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期采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 二、春尺蠖防治技术方案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1、轻度发生区

国槐栽培管理技术

国槐栽培管理技术 一、生态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二、栽植技术 (一)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最好在3月12日至4月15日之间。 (二)苗木规格

定干高度2.5米至3米。干形通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完整,苗木鲜活。为防止水分散失,保证成活率,栽植前应剪除三分之二的枝条或者截干保留5-10厘米三个枝杈。(三)栽植方法 国槐栽植随挖穴随栽植,挖穴时将上层熟土和底层生土分开。栽植深度与原土印深度一致或略深。填土时要先填熟土,后填生土。 (四)栽后管理 国槐种植后应浇水、夯实并及时涂白。涂白可以防治日烧病、溃疡病等病害,还可以防治牲畜啃咬。(涂白剂配方: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用石灰水加盐水或石硫合剂可防止树干冻裂,并杀死树皮内越冬害虫。) (五)注意事项 栽前要注意修整根系,需将烂根、裂根剪除,苗木要随起、随运、随栽植,不假植不过夜;封冻时浇好“越冬水”。截干可随栽随截,不宜留过长的侧枝。,截干后及时在伤口处涂油漆。

三、养护技术 (一)浇水:每年在3-4月要对栽植的乔木浇一次(返青水)透水,促使其返青扶壮,进入正常生长。11月中旬前后要浇一次(越冬水)透水,保证树木安全越冬。夏季雨天要防止排涝,防止长时间因积水造成死亡。5~11月(生长季节),是做好树木养护的关键时期。在土壤干旱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浇水,进入雨季要控制浇水。夏季浇水最好在早、晚进行。每次要浇透水,防止浇半截子水和表皮水。秋季适当减少浇水,控制植物生长,促进木质化,以利越冬。 (二)施肥:新栽植的树木可在栽植穴底部施用一些底肥外,在缓苗期不要施肥。成活的植物每年施底肥1-2次,早春、晚秋进行。方法是植物周围挖3-5个小坑或开沟,将肥料放入埋好。肥料种类可采用肥效长的全价化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施用有机肥。施用量根据苗木品种、规格确定。除了施用底肥外,在生长季节适当追肥,方法是营养生长阶段可结合浇水或借雨天施用氮肥,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和立秋以后,适当施用磷、钾肥。促进苗壮花多,防止徒长倒伏造成死亡。确保安全越冬。 (三)修剪:观赏植物修剪是园林植物养护的一项经常性、十分重要的作业。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培养出优美的树形。树木修剪多在早春和晚秋进行全面

龙爪槐常见病虫害

龙爪槐常见病虫害 1.槐蚜:1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死,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产生有翅蚜,5月初迁飞槐树上危害,五六月在槐上危害最严重,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2)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至1500倍液,或喷鱼藤精1000至2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3)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至10倍液,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 2.朱砂叶螨:1年发生多代,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危害,被害叶片最初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毁。(2)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也可用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i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细致、周到。如发生严重,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至3次有良好效果。 3.锈色粒肩天牛:两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及木屑,被天牛钻蛀的国槐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成虫: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2)人工杀卵:每年7至8月天牛产卵期,在树干上查找卵块,用铁器击破卵块。(3)化学防治成虫: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国槐树冠喷洒2000倍液杀灭菊酯,每15天一次,连续喷洒二次,可收到较好效果。(4)化学防治幼虫:每年3月至10月为天牛幼虫活动期,可向蛀孔内注射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5至10倍液,然后用药剂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5)用石灰10公斤+硫磺1公斤+盐10克+水20公斤至40公斤制成涂白剂,涂刷树干预防天牛产卵。 4.国槐叶小蛾:1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越冬,七八月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 防治方法:(1)冬季树干绑草把或草绳诱杀越冬幼虫。(2)害虫发生期喷洒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

食用菌常见真菌性病害与无公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常见真菌性病害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一)青霉病 青霉病也叫蓝绿霉。是食用菌制种过程中常见的污染杂菌,主要危害各种食用菌的菌丝体。林下栽培时,一定条件下,除危害平姑子实体外,还危害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菇、木耳等。 1、症状与危害青霉常污染菌种和菌袋。侵染幼菇发病一般顶部呈黄褐色枯萎,生长停止,表面很快长出绿色粉状霉层,其邻近的正常生长的健菇可被传染。菌柄基部呈黄褐色腐烂,很快长了绿色粉状霉层。 金针菇基腐病,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腐烂,基部腐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丛发病虽不倒伏,但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发育。严重发生时,针状的幼菇成丛变黑腐烂。 2、病原青霉(Penicillium spp.)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青霉属。常见的危害种有黄青霉、圆弧青霉等。不同种的菌落呈现不同颜色,有绿色、黄绿色、淡灰黄色、灰绿色、蓝绿色、紫红色等。营养体菌丝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分生孢子梗有横隔,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瓶状小梗,形如扫帚。 3. 病害循环与发病条件青霉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分生孢子通过空气、土壤、肥料、植物残体传播。平菇一般不易受青霉菌侵染,但当培养料寂PH值小于4时或含水量不足、培养料碳水化合物过多、幼菇生长

瘦弱的条件下,易受青霉菌感染。 4.病害控制①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林间落叶、食用菌及菌棒残体,带出林外深埋;发现病菇及瘦弱菇及时清除处理,防止病害扩散。②选用新鲜、干净并经暴晒的培养料。③袋料劳动教养品种,收第一潮菇后及时清理菌棒料面,剔除菇根和弱菇,然后喷洒10%石灰水1次,降低培养料酸度。覆土栽培品种在发生青霉的地方,及早挖除病菌并撒施石灰粉或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止霉菌蔓延。④菇床发生青霉菌后,可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二)绿霉病 绿霉又名木霉。是食用菌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竞争性杂菌,尤其是困扰香菇菌棒生产的杂菌病害。绿霉的寄主围很广,几乎危害所有的食用菌;分布围很大,是世界性的食用菌危害菌;危害期长,食用菌的整个生产过程都会受到侵害;危害程度大,严重时可使整批食用菌绝收。 1.症状与危害初期菌丝为白色、细而密,逐渐变为浅绿色。菌落中央为深绿色,边缘呈白色。后期变为深绿色,严重时使整个菌袋全部变为墨绿色。 2.病原绿霉菌(Trichoderma spp.),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木霉属。对食用菌造成危害的主要有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 oningii)、多孢木霉(T. polysporum)等。木霉最

国槐日常养护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

国槐日常养护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生长习性及特点 槐(原始种),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无毛。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小托叶2枚,钻状。荚果串珠状,长2.5-5厘米或稍长,径约10毫米,种子间缢缩不明显,种子排列较紧密,具肉质果皮,成熟后不开裂,具种子1-6粒;种子卵球形,淡黄绿色,干后黑褐色。花期6-7 月,果期8-10月。 排灌条件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其对中性、石灰性和微酸性土质均能适应,在轻度盐碱土(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干旱、瘠薄及低洼积水圃地生长不良。二、日常养护管理 国槐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在养护中注意几点: 1、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忌干旱和积水,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到降雨时及时排涝。可用禾林道土壤疏松剂进行改善土壤环境,创造好的生长环境。 2、危害国槐的害虫也是我们防治的重点,要及时发现及时用药。 三、国槐主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国槐主要虫害有蚜虫、螨虫、蛀干害虫、食叶害虫;病害主要是腐烂病。对应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做到预防为主,发生及时防治。 1、槐蚜 槐蚜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

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死,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产生有翅蚜,5月初迁飞槐树上危害,五六月在槐上危害最严重,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槐蚜防治方法: (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 (2)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冠呀600至800倍液或喷上猛1000至1200倍液。 2、朱砂叶螨 朱砂叶螨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危害,被害叶片最初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脱落。 朱砂叶螨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用禾林道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尼满诺1000倍液,也可用阿维螺螨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细致、周到。如发生严重,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至3次有良好效果。

森林病虫害防治报告

森林病虫害防治报告 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森林具有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森林人人有责。森林病虫害素有不冒烟火灾之称,可见其危害程度的严重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森林不仅是工业、建筑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而且在影响生态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中,森林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可以调节改善生态环境中大气候,起到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定性的作用,更可以涵养水源、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的作用,也是一个大的生物多性的资源库、对保持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林业生产,是我们林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1、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对森林病虫害的危害认识不足 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长期以来,没有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缺乏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使森防工作在抓法上和工作力度上,与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相比,都有相当差距。因而在推进森防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 2、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 近些年来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增加,特别是单一品种的森林造成了病虫害的增加。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近些年来的干旱和暖冬的天气原因,森林病虫害向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使成灾害虫的种类增多,给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比较高的难度。第二,林地与耕地交叉,使农作物害虫朝着林地发展,带来比较大的治理难度。第三,害虫出现变异,造成常有发生顽固难治暴发现象,造成研制防治害虫农药上更加困难。最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消失,发生造成生态治理的缺失。 3、病虫害发生的严重恶化 温室效应不仅使全球沙漠化扩大和旱涝灾害频发,也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使林木生长条件发生极剧变化,暖冬现象使森林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为其病虫害的大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4、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能力 林业生产环节脱节,造林、育苗、引种、规划设计等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处于被动局面。例如,不管是当地苗木种子的流动销售或者是外调种子,都没有一签两证,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致使外地病虫害随之而来,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5、病虫种类繁多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

国槐的病虫害介绍和治疗

国槐的病虫害介绍和治疗 国槐性强健,萌芽力及抗污染能力都很强,且树冠宽广枝叶繁茂,寿命长,国南、南方广泛应用。但该树一旦遭受某些虫害,将会严重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对国槐常见的害虫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1.槐蚜:1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死,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发生有翅蚜,5月初迁飞槐树上危害,五六月在槐上危害最严重,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2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至1500倍液或喷鱼藤精1000至2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3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至10倍液,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 2.朱砂叶螨:1年发生多代,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危害,被害叶片最初出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毁。2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

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也可用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i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细致、周到如发生严重,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至3次有良好效果。 3.槐尺娥:又名槐尺蠖。1年发生3至4代,第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各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蛹在树木周围松土中越冬,幼虫及成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1落叶后至发芽前在树冠下及周围松土中挖蛹,消灭越冬蛹。2化学防治: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工作,可用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3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 4.锈色粒肩天牛:两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及木屑,被天牛钻蛀的国槐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成虫: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2人工杀卵:每年7至8月天牛产卵期,树干上查找卵块,用铁器击破卵块。3化学防治成虫: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国槐树冠喷洒2000倍液杀灭菊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