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起名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红楼梦》的命名艺术一部《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单说其命名的艺术,就叫人回味无穷。
先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情僧录》指宝玉有情人做了和尚,《金玉缘》记金锁与宝玉相配的姻缘,《金陵十二钗》则明指书中十二女主角的故事。
至于《红楼梦》,本是太虚幻境中警幻所演之曲名,古代的“红楼”是指富豪权贵人家妇女所居的华丽楼宇,如白居易《秦中吟?议婚》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之句;“梦”则是“本书主旨”之所在,在提纲挈领的《红楼梦引子》中,作者就明确指出要演出“悲金悼玉”之“梦”,所以梦觉主人序中说:“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
”以为此名总其全部,最为切中题旨。
《红楼梦》实在是天下第一大奇书,又是一个永远难以参透的谜。
作者自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想必怀有某种难言之隐,遂令天下后世的万千读者难解其中之味。
几百年间,考证家们众说纷纭,至今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在人、地、物的命名上,曹雪芹可谓煞费苦心。
我们看书中的地名:石头所生之地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情根)峰,“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所居之处叫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隐寓“势利”、“人情”、“糊涂”之意,铁槛寺、馒头庵则寓意生死界限与坟墓,范成大有诗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至于人名,全书据统计写了四百二十余人,太平闲人张新之曾说:“是书名姓,无大无小,无巨无细,皆有寓意……有正用,有反用,有庄言,有戏言,有照应全部,有隐括本回,有即以一事而信手拈来,从无信口杂凑者,可谓妙手灵心,指麾如意。
”空空道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皆是子虚乌有,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均属太虚幻境。
茶名“千红一窟(哭)”,酒名“万艳同杯(悲)”,已隐指书中女子皆为悲剧。
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娇杏(侥幸)、霍启(祸起)、英莲(应怜)、冯渊(逢冤)等名,脂砚斋已经揭示了其中寓意,对其他主要人物我们也不妨来试“解”其中之“味”。
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王蒙先生曾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化的书。
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
”的确,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在任何一“科”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仅在人物的命名艺术方面,就让我们叹为观止。
据统计,《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有六百人左右,其中有姓名的逾三百。
“字字句句都是血”的曹雪芹在给定人名时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脂砚斋在批注中多次赞赏,“一洗小说窠臼俱尽,且命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恶俗。
”探讨交流内容一、字形:贾府第一代为“水”旁,如贾源;第二代为”单人”旁,如贾代善;第三代为“反文”旁,如贾政,第四代为”王”旁,如贾琏;第五代为“草头”如贾蓉。
“贾”“甄”之事另表,《红楼梦》中贾家的名字有些意思,从三点水,到两个单人旁,再到反文旁,再到王字旁,再到草字头。
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儒。
;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救,贾效,贾敏;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琮,贾瑞,贾琛;贾蓉,贾芸,贾蔷,贾芹,贾芬,贾芳,贾藻,贾蘅。
第一代人物,即贾府的宗祖,分别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他们在书中仅仅是出一出场,亮一亮相,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
他们都以“水”命名,似可看成贾府后继的源流,他们更希望贾府能够像悠悠流水永世流淌,贾氏宗族的尊贵显赫长盛不衰。
第二代人物,即承上启下的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都以“人”(仁)命名。
贾代化似乎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什么实际的威权。
贾代善虽亦复是,但其化身贾母则确确实实是贾府的太上皇。
她执掌生杀予夺的权柄,肆无忌惮地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威,维系贾家的“风流富贵”,顺者昌,逆者亡,就连外孙女林黛玉也成了她棒下的冤魂。
而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贾府的冷面慈禧居然面罩温情脉脉的面纱,其实眼睛闪烁着刺人心骨的寒冷光芒,毒恶的人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现,一星唾沫即可毙人却口吐莲花以“仁”加身,借“仁”义之名而行罪恶之实,那就更令人惊惧万分、防不胜防了。
《红楼梦》人物起名艺术□ 潘宝明 中国人重起名,名字折射出文化精神,或伦理气质,或民间信仰,或国物珍宝,或忠孝信义,或祈德盼福,或清高自恃。
可惜人太多,吉祥的字太少,不仅重名重字的多,而且不落俗套的少。
《红楼梦》描写的人物有六百多个,其中有姓名的逾三百。
给众多的人物安上名字实在不易,曹雪芹在定人名时确实颇费一番苦心。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与冷子兴有一段对话。
冷子兴告诉贾雨村,说是贾府四位小姐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雨村道:“更妙在甄家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不似别人家里,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何得贾府亦落此俗套?”冷子兴立即驳斥:“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所生,故名‘元春’,其余方从了‘春’字;上一排的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的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的胞妹,在家时名字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
”可见作者起名最反对俗套,而他为人物起名也是寓意深刻,颇有鬼斧神工之妙。
此点脂砚斋在批注中多次赞赏,曹雪芹“一洗小说窠臼俱尽,且命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恶俗”。
曹雪芹为人物起名手法甚巧,有的以风云雨露名,如晴雯、茜月、麝月、檀云、绮霞、墨雨、碧月、素云;有的以莺燕鸳鸯名,如鹦鹉、鸳鸯、绣鸾、彩凤、春燕、莺儿、紫鹃、雪雁、伴鹤;有的以动物名,如薛蟠、薛蝌、宝蟾、小蝉儿、小螺儿、多浑虫;有的以珠宝名,如贾琏、贾珍、贾珠、宝玉、贾环、琥珀、珍珠、翡翠、玻璃、宝珠、彩屏、银碟、瑞珠;有的以琴棋书画名,如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翠墨;有的以福禄寿喜名,如寿儿、喜儿、余禄、吴贵、邢忠、赖升、来旺、丰儿、隆儿、昭儿、双瑞、同喜、王荣、小吉祥儿。
但以花命名最多,主奴名字与花有关的逾五十人。
有直接以花命名的,如草字辈中的贾芹、藻、蘅、芝、菖、蓉、菱、萍、菌、芸、蔷、芷、蓁,十二钗中的元春、迎春、探春,丫鬟、戏子中的葵官、蕊官、藕官、钱槐、文杏、绣橘、佳蕙、香菱、莲花儿、夏金桂;有以花的品性命名的,如贾芬、贾芳、翠缕、沁香、袭人、李纨;有以与花相应的物事命名的,如扫红、锄药、扫花、春纤;有人物名暗含花名的,如蘅芜君(宝钗)、阆苑仙葩(黛玉)、刺玫瑰(探春)、芙蓉花(晴雯)。
论《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其文学水平以其深厚的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先,纵观全书,无论是四大家族还是所有其他人物,无一不是各具特点、性格鲜明。
在《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用字精妙,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这都是作者脍炙人口的重要芸芸之一。
为探索《红楼梦》人物的命名艺术,本文将从字形,古今比较,文化涵义等方面论述。
首先,《红楼梦》中每个角色的命名标准都是根据字形。
例如,女主角林黛玉的姓名字形清秀,因为“黛”是一种美丽的黑色颜料,而“玉”则突显她柔美的性格。
可见作者曹雪芹先生对女性黑而美丽的本质有着深切的洞察和表达。
而贾宝玉的名字中,则包含了一个“玉”的字形“宝”和一个“金”的字形“虚”,进一步凸显出其金玉之质的不可替代性。
另外,《红楼梦》人物命名的精妙之处在于有意隐晦,通过比喻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譬如贾母的名字,年岁有御马,丰姿更仪仗,她的名字中包含了‘御’字,恰好符合贾母威仪、说话有分量的性格。
智慧的王熙凤,名字中同样充满了智慧的寓意,其名中“熙”和“凤”两字如同熠熠生辉的凤凰,兼具聪明和美貌,凸显出她出众的才干和灵气。
这种充满比喻性的字形构词方式,使得《红楼梦》中人物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表达了作者醇厚的内涵。
再者,《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表现在文化内涵丰富,多姿多彩。
比如,晴雯的名字中的“楠”是传统文化中,代表高贵、美丽、柔美的象征。
“芸”表示才情,表面上很普通,但在这种独特的组合中,它们充分展现了晴雯高傲的气质和她才华横溢的个性。
“麝”是很贵重的香料,“霜”是代表寒冷的象征。
这个虚实相生的字面将晴雯温柔和坚定的性格、高傲和清高的气质以及晦涩和独立的文学风韵展现出来。
总之,个个角色的名字在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也就展现了她们深层次的特质。
通过命名形式的纷繁多变,作者将古老文化与现代时代相融合,用字精妙来探究人类的情感世界、异性之间的关系、人性善恶的探讨等哲学话题。
《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然而,跟现实一样,人物的名字往往也会影响人物的形象和内涵,它们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作者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刻意的构思所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以期对人物的内涵和结构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文化背景《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封建家庭,许多人物名字的命名也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关的。
例如,薛宝钗的名字中的“宝”是为了突显她的身份和价值,而“钗”则是象征着她德高望重的品质。
而贾宝玉的名字也是牵强粉饰的,宝玉本应该是富贵奢华的象征,但在小说中,他的生活却充满了悲凉和悲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命名除了考虑到人物本身的个性特征外,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双关取名《红楼梦》中有不少双关取名的例子,这种艺术手法能使名字的含义更加深刻。
例如,史湘云的名字中“湘”字是指湖南地区而言,象征着湖南的景致,而“云”字则可以引申为天上的雾气,也是指人的情绪和心情起伏。
这样的取名方式使得史湘云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另外,《红楼梦》中还有很多男性人物名字中包含了女性的名字,如黛玉、凤姐、宝钗等等。
这种做法既能为人物增添神秘的气息,又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意象取名另外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是通过运用意象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和塑造性格。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中“林”字就象征着深邃的爱情世界和巨大的心理阴影;而“黛”则是指眉色深黑,这个形象强烈地表达了她阴郁的性格和不安的内心。
又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母认为他是如此的“宝贵”,不让他轻易去见客人,乃是为了“玉”,因为孝庄太后云:“大家都把儿女当作玉一样看待,又怎么能让人轻慢呢。
”对于贾宝玉而言,他的生命非常珍贵,他的家族也非常看重他,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柔软心肠、有思想的人。
字谜取名《红楼梦》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就是字谜取名。
这种取名方法最常见的例子是阮小二。
《红楼梦》⼈物的取名有多讲究?你可能想不到《红楼梦》中⼈物众多,上⾄朝廷,下⾄平民, 描写的⼈物有六百多个。
其中有姓名的三百多个,典型⼈物有⼏⼗个,⼈物形象栩栩如⽣。
这些⼈物的名字,都是曹雪芹独具匠⼼的设计,⼀名⼀姓,皆有深意。
全⾯考察《红楼梦》⼈物的命名,挖掘其和⼈物性格、命运的关系,了解姓名⽂化,对掌握《红楼梦》深邃的意义有诸多帮助。
⼀、⼈物命名体现了⽟⽂化的内涵。
《红楼梦》不仅是⼀部⽂学著作, 也是⼀部集⽟⽂化之⼤成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作品中,⽟⽂化贯穿于故事情节以及⼈名物名中。
书中直接⽤⽟命名的有贾宝⽟、林黛⽟、妙⽟、蒋⽟菡等,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偏爱。
⽽贾府第四代⼈如贾珍、贾琏、贾环、贾瑞等都是以⽟字偏旁命名的,以⽰与“⽟”命名⼈物的区别。
古⼈常将⽟象征⼈的五德——“仁、义、智、勇、洁”。
⽟是⾝份尊贵的象征,同时⼜代表⾼尚的⽓节,所谓宁为⽟碎,不为⽡全。
因此,《红楼梦》中名字带⽟的⼈⼤多有不同于常⼈的⾼洁和智慧,⼼灵剔透和美好。
贾宝⽟与林黛⽟两个⼈的追求,与当时的封建主流价值观有所不同,他们真纯善良,追求⾃由平等,厌弃仕途经济,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是曹雪芹重点讴歌和赞赏的对象。
⽽其他名字带⽟的⼈与贾宝⽟、林黛⽟都有联系,他们与宝黛在性格、⼈品、命运等⽅⾯有相似性,是宝⽟或黛⽟的“影⼦”和“分⾝”。
名字含⽟的⼈物之间关系,宝⽟与黛⽟是仙缘,宝⽟与妙⽟是佛缘,宝⽟与蒋⽟函是俗缘。
薛宝钗也是《红楼梦》中主要⼈物,为什么她的名字不带⽟?因为她⽣于官商之家,是封建社会中⼀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较深,曾多次规劝贾宝⽟⾛“仕途经济”、“⽴⾝扬名”之道。
所谓“⾄贵者宝,⾄坚者⽟”,所以让她的名字带个“宝”字。
宝黛钗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两⼤主题之⼀。
贾宝⽟、林黛⽟和薛宝钗这三⼈名字中的“宝”和“⽟”的交织,其实暗寓三者关系的错综复杂及其命运乖⾇。
钗、黛都和妇⼥妆扮有关,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少⼥。
《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艺术《红楼梦》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没有结局,成了断臂的维纳斯。
但是,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利用中国汉语表达含蓄的优势,把一些想说而又不敢说的字眼很模糊的表达,来传达他的思想,就以人物命名为例,应该说曹雪芹为人物命名费尽了心思,他既要考虑人物的性格、身份,又要涉及人物的命运。
他让登场人物的名字和名字蕴涵的意味运用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一.人物命名寄寓作者的情感。
“林黛玉”这个名字,自有一种孤高、忧郁、清秀的格调。
而“颦颦”和“黛玉”则连格调也是一致的,其中表现的忧郁更形象更浓重,并倾注着作者曹雪芹的无限爱怜。
“宝钗”是个闪耀着珠光宝气的名字。
贾雨村那首充满封建功名心的联句“钗于奁内待时飞”,可以看作是这个名字的注解,从这里读者便会联想起他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
晴雯是贾宝玉最喜爱的丫环,是《红楼梦》众多奴婢中最富有反抗精神,所受压迫颇深的一个女子。
用“晴雯”二字命名是赞赏她的高洁品格,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
云呈彩色叫“雯”。
再如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孙”字繁体拆开便是“子系”二字。
要读者注意他是一个行为不轨之徒,好色、好赌、酗酒、无所不为的“中山狼”。
曹雪芹对此人的憎恨之意跃然纸上。
贾政门下有一清客相公,名叫“詹光”“盖沾光之意”平时陪贾政下棋聊天,见到宝玉百般奉承。
虽然作者没有正面点到他们如何充当清客,帮闲骗钱混饭吃,但是名字却正概括了他们的生活内容。
曹雪芹用“詹光”为其名完全是对这类人的憎恨和鄙视。
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围绕在贾政(与贾敬谐音“假正经”)身边的还有单聘人(善骗人)、卜固修(不顾羞)等流,从中我们似乎也体会到贾政此人的生活情趣和真实才学。
这也是作者的“不写之写”。
诸如此类的人名在《红楼梦》中举不胜举----太监戴权(代权)、管库房的总领吴新登(无星戥)、买办钱华(花钱)、四春(原应叹息)、贾史王薛(假史妄写)、贾琏(假廉)、甄英莲(真应怜)等。
红楼梦中的人名艺术作文先说说贾宝玉吧。
这名字一听就很宝贝,“宝”嘛,珍贵的东西,“玉”在古代那也是美好、高洁的象征。
他含着通灵宝玉出生,这名字就好像预示着他在这个大家族里独特又备受宠爱的地位。
而且“宝玉”这个名字叫起来就有一种温润的感觉,就像他本人似的,虽然有时候有点痴傻在感情上,但心地是善良又单纯的。
林黛玉这名字也很绝。
“黛”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常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你看,光是这一个字就带出了一种柔弱、忧郁又很美的画面感。
“玉”又和宝玉的“玉”相呼应。
林黛玉就像那易碎的美玉,多愁善感,在贾府这个看似繁华却又复杂的大家庭里,就像一朵在风中瑟瑟发抖的娇花。
她的名字就像一首悲歌的前奏,从一开始就透着一种悲剧的气息。
王熙凤,这个名字可就透着一股厉害劲儿。
“熙”这个字本来有光明、兴盛的意思,可在她身上呢,就有点那种表面上把贾府打理得热热闹闹、兴盛繁荣的假象。
“凤”是凤凰,在古代那可是百鸟之王,象征着权力和尊贵。
她在贾府里那可是手握大权,像个女王一样管着上上下下。
不过呢,她也有狠辣的一面,就像凤凰也有它威严、不好惹的一面。
大家一听到“王熙凤”这名字,就感觉是个厉害的主儿,不敢轻易招惹。
还有薛宝钗,“薛”谐音“雪”,雪是冰冷的,薛宝钗这个人呢,虽然表面上总是很随和,很懂得世故,但总感觉她心里有那么点冷淡。
“宝钗”,宝钗宝钗,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很稳重、很传统的大家闺秀的感觉。
她头上总是戴着个金锁,就像她这个人一样,规规矩矩的,和林黛玉的那种灵动的美完全不一样。
再说说那些丫鬟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像袭人,这个名字就很特别。
“袭”有侵袭、占据的意思。
她在贾宝玉的生活里那可是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像一股温柔的风,慢慢地侵入宝玉的生活。
她细心地照顾宝玉,在宝玉的感情世界里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还有晴雯,“晴”让人想到晴天,是开朗、热情的感觉。
晴雯就是那种性格直爽、泼辣的丫头,就像晴天里偶尔刮起的一阵疾风,有啥说啥,一点也不含糊。
度晓晓红楼梦的起名学问一:谐音字。
借人物之口说出故事情节来,比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然而讽刺的是,甄士隐帮助贾雨村,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反而是假的活得左右逢源。
二:对人物进行整体定性。
甄士隐的女儿叫英莲(应怜),应当怜惜,我们看英莲的一生,从拐卖,到强买,然后被欺凌,每每读到此处,只能长叹怜惜。
又如在元宵把英莲弄丢掉的仆人叫霍启(祸起),真是从这开始,大祸降临!再如和薛蟠争夺香菱的冯源(逢冤),读了以后,觉得不冤才怪。
又比如甄士隐的丫鬟娇杏(侥幸),结果被贾雨村纳为妾室,最后扶正,在那时作为一个丫鬟,可不就是侥幸?还有与贾雨村一起论道贾府的兴衰的冷子兴(能知兴),将贾府的过去与未来道了一遍,难道不算是一个知道贾府兴亡的人。
三:按辈分来。
在上一辈的人中,很多都是按辈分来取名字的,很多时候第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是辈分,第三个字才会区分人名。
贾府作为红楼中的主体,名字自然不很讲究,贾府的名字也是按照辈分来的,只不过只是用一个偏旁三滴水,如第一代贾演、贾源,都是水字;第二代贾代善、贾代化都是人字;第三代贾敬、贾赦、贾政都是文字;第四代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都是王字;第五代贾蓉、贾兰(蘭)都是草字;唯一有些不同的是贾宝玉的名字,是三个字。
第四类:示意暗喻的。
最突出的就是贾府的四位姑娘和与之对应的四位丫鬟。
大小姐元春,二小姐迎春,三小姐探春,四小姐惜春,连在一起就是“原应叹息”,从四个姐妹的最终结果来看,确实应该叹息的,元春暴亡,迎春被凌辱之死,探春被和亲远嫁,惜春出家,这都不是正常的归宿,所以要叹息。
而她们的丫鬟的名字也非常的非常的有意思,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合在一起就是“琴棋书画”,元春的丫鬟抱琴(暴寝)预示着元春的结局;迎春的丫鬟司棋(死奇)预示着迎春死得离奇,一个公侯小姐被夫家虐待致死也是离奇了;探春的丫鬟侍书(事殊)预示着探春的结局很特殊,南安王战败被俘,探春被和亲,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惜春的丫鬟入画(入化),这就是一个佛家的用语,将惜春遁入空门的结局也预示出来。
红楼梦中的人名艺术作文先说说贾宝玉吧。
这名字听着就富贵又俏皮。
“宝玉”,那可是把珍贵的玉直接放进名字里了。
在那个故事里,玉可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出生就衔着通灵宝玉,这名字就像是他身份的一个大招牌。
而且“宝”这个字,给人一种被珍视、被宠爱的感觉,就像他在大观园里被众多姐妹和长辈宠着一样。
这名字就像他这个人,浑身透着一种金贵又带着点单纯的孩子气。
还有林黛玉。
“黛”这个字就很有韵味,让人一下就想到那种眉如远黛的古典美人形象。
“玉”呢,又和宝玉的名字有了一种呼应。
她就像一块美玉,但是这块玉却有点脆弱,总是透着一种忧伤的气息。
她的名字就像是她命运的写照,美丽却又带着淡淡的哀愁。
就像她在大观园里,虽然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和出众的才情,但是身体娇弱,又为情所困,就像风中摇曳的花朵,名字里仿佛就已经预示了她的多愁善感和悲惨结局。
王熙凤就不一样喽。
“熙凤”这名字,听起来就特别的热闹。
“熙”字有繁荣、兴盛的意思,就像她在贾府里掌权的时候,风风火火的,把家里大小事务都管得井井有条,当然有时候也有点过于泼辣和算计。
她就像一阵旋风,刮到哪里,哪里就热闹起来,同时也可能被她搅得不得安宁。
她的名字里有着那种世俗的精明和活力,就和她那种争强好胜、八面玲珑的性格完美匹配。
再看薛宝钗,“宝钗”这名字,感觉特别稳重。
“宝”字还是带着那种珍贵的感觉,而“钗”呢,是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饰物,给人一种端庄、持重的印象。
她这个人在书里也是如此,行为举止端庄大方,很符合封建礼教对女子的要求。
她不像林黛玉那么情绪化,总是一副沉稳的样子,名字就好像是她性格的一个标签,让人们看到名字就大概能猜到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的命名艺术介绍一部《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单说其命名的艺术,就叫人回味无穷。
至于人名,全书据统计写了四百二十余人,太平闲人张新之曾说:“是书名姓,无大无小,无巨无细,皆有寓意……有正用,有反用,有庄言,有戏言,有照应全部,有隐括本回,有即以一事而信手拈来,从无信口杂凑者,可谓妙手灵心,指麾如意。
”空空道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皆是子虚乌有,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均属太虚幻境。
茶名“千红一窟(哭)”,酒名“万艳同杯(悲)”,已隐指书中女子皆为悲剧。
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娇杏(侥幸)、霍启(祸起)、英莲(应怜)、冯渊(逢冤)等名,脂砚斋已经揭示了其中寓意,对其他主要人物我们也不妨来试“解”其中之“味”。
贾府中的丫鬟名字往往隐含主人的身份、性格、志趣或爱好。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分侍元、迎、探、惜四小姐,名字脱俗,符合主人志趣。
贾母身边丫头名鸳鸯、鹦哥、珍珠、琥珀之类,薛姨妈的丫头则叫同喜、同贵,都很俗气,符合主人性格身份。
宝玉丫头名袭人、晴雯、麝月、秋纹、春燕,合符怡红公子温柔之乡的境况。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的袭人,其名字本由宝玉取自“花气袭人知昼暖”,但作为人名毕竟过于“刁钻”,宝玉因此受到贾某某某训责,而论者对袭人人品也颇多非议。
晴雯是书中光彩照人的形象,无奈“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最终是“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黛玉有紫鹃、雪雁,宝钗有莺儿、文杏。
紫鹃系鹦哥改名,令人想起“泪血染成红杜鹃”之句,雪雁为“雪中之雁”,亦给人不胜凄凉之感,周绮题诗云:“啼鹃哀雁憨鹦鹉,销尽秋窗雨露愁。
”二人作潇湘妃子的侍儿,名字最恰切不过。
至于莺儿,本姓黄,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醒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句,原是惊“梦”的角色,她曾与其主人宝钗演过几回双簧。
最可怜的是香菱,名字几经改易,由英怜到香菱,最后被夏金桂改名秋菱(秋零),“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真是堪怜堪伤。
周易姓名文化谈,《红楼梦》的取名艺术《红楼梦》的取名艺术,《红楼梦》的姓名取名艺术探讨,红楼梦下人的名字来历中国人的姓名字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光,而《红楼梦》中再现中国姓名、字号的格式、模式、方式,充足反应了中国古代优良作家对姓名之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趋向。
谢咏老师收集整理!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取号,选姓定字,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标颜色,成为全书艺术构思时不可缺乏的艺术细胞。
这些人物形象的命名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还具有深入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清人洪秋蕃在评及《红楼梦》人物命名艺术时曾指出:“《红楼梦》妙处,又莫如命名之切。
他书姓名皆随笔杂凑,间有一二有意义者,非失之浅率,即不能周详,岂若《红楼梦》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惟囫囵读之,不觉耳。
”又说:“《红楼》一名一姓不苟如此,岂他书所能企及。
”这是具有非常目光的看法,核之本文所列《红楼梦》人物选姓、命名、取号、定字,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精意”,尽非“随笔杂凑”者可与之相比。
依据以上的先容和剖析,《红楼梦》的姓名艺术略可回纳以下几个方面:(1)以姓名字号隐喻人物的形象性格、命运。
例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以及元、迎、探、惜四姊妹的姓名字号,都与他们的形象塑造、性格特点、命运人生相干。
以姓而言,薛谐雪,易消溶。
其名宝钗隐喻其婚姻如金钗易分,终极命运是“金钗雪里埋”。
湘云之名应了“水涸湘江,云散高唐”的诗谶。
李纨之纨,有纨扇之喻,少寡如秋扇之见捐,但有令德,故能奉扬仁风,其终极应了“东风桃李结子完”的结局。
元春得春气之先,占尽春光,故有椒房之贵。
但春光(盛景)易逝(早亡)春光即逝,则秋冬(衰败)不远也。
既有个人命运预示,又有家族败落之暗喻。
迎春是当春花木,迎其气则开,过其时则谢,其性类木,故又谓其“二木头”。
探春是有春则赏,无春则探,不肯虚掷春光,故其为人果敢有为。
惜春谓孤负春光,青灯古佛伴其一生。
四春则成了“原应叹息”。
(2)以姓名字号表示了作者的爱憎褒贬观念。
贾府取名规律1. 背景介绍《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石头记”。
小说中的贾府是一个世代显赫的大家族,贾府中的人物众多且复杂。
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这些名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人物性格、命运和寓意的刻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姓名的重视和取名的规律。
2. 取名原则在贾府中,取名有其独特的原则和规律。
以下是贾府取名的几个主要原则:2.1 寓意与象征在贾府中,每个人物的名字都寓意深远,常常与其性格、命运或家族背景有关。
例如,《红楼梦》中主角贾宝玉的名字就暗示着他是贾府最宝贵、最受宠爱的子孙。
2.2 音韵工整古代中国非常注重音韵美,因此在取名时会考虑音节组合是否优美、谐音是否恰当。
在贾府中,许多人物的名字都有韵律感,如贾母、贾政、贾琏等。
2.3 字义契合在取名时,还需要考虑字义是否与人物特点相契合。
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她的名字暗示了她的美丽和纯洁,与她的形象相得益彰。
2.4 姓氏传承在贾府中,姓氏传承也是取名的重要原则之一。
许多人物的名字都带有“贾”字,以突出他们是贾府的后裔。
这样的命名方式不仅有助于区分角色身份,也体现了家族血脉传承的意义。
3. 具体案例以下是一些在《红楼梦》中出现过的人物及其取名规律的具体案例:3.1 贾宝玉•寓意与象征:宝玉寓意着宝贵之玉,代表着贾府最宝贵、最受宠爱的子孙。
•音韵工整:两个音节组合成一个完整而谐音美妙的名字。
•字义契合:宝玉形象美丽且纯洁,与其名字的意义相契合。
3.2 贾母•寓意与象征:母字表明她是贾府的家长,代表着贾府的权威和地位。
•音韵工整:两个音节组合成一个谐音优美的名字。
•字义契合:贾母是一个慈祥、善良的人物,与其名字的意义相契合。
3.3 贾政•寓意与象征:政字体现了他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力。
•音韵工整:两个音节组合成一个谐音流畅的名字。
•字义契合:贾政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物,与其名字的意义相契合。
3.4 贾琏•寓意与象征:琏字寓意着玉石,代表着他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价值。
《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爱情和悲剧故事。
其中,小说中的人物取名精妙绝伦,彰显了作者曹雪芹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取名方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取名方式。
首先是从字面意思出发,如宝玉、黛玉、妙玉等,这些名字都与美玉有关,寓意着人物的美貌和高贵的身份。
其次是从神话传说中取材,如薛宝钗的名字来源于《山海经》中的一位神仙。
还有一些名字则是从古诗词中借鉴而来,如贾母的名字就来自于《东篱乐府》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朗云深好时节,漾濞古渡头人家,风誓楼前翠梧桐,雨打湿无人见。
垂旐西游不记路,青春犹在天外人。
”最后,曹雪芹还注重人物的寓意和象征性,如贾琏的名字中就包含了“瑕疵”的意思,寓意着他德行败坏、心怀不轨。
二、典故典雅《红楼梦》中,人物的取名还反映出了曹雪芹广博的文化素养和典故学识。
比如,贾宝玉的名字中包含了“蓓蕾”的意思,寓意着他是未来的佳人;而探春则是从《诗经》中的一首《邶风·静女》中借鉴而来,描述了她温婉贤淑、有修养的性格。
还有一些名字则通过语音和形象的相似性取名,如香菱的名字中含有“落池荷”的意喻,表达了她的清秀和聪颖。
而王熙凤则是因为她的性格凤凰一般的锋芒毕露,因此取名为“熙凤”。
三、寄托情感在《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不仅反映出了作者的文化底蕴,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比如,林黛玉的名字包含了“草木知春”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娇柔和深情。
而贾母这个角色,也是曹雪芹对自己亲情记忆的寄托,她的名字中含有“母亲”的意味。
总之,《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是曹雪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角色的名字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又千变万化、富有诗意,为整个小说营造了极具魅力的文化氛围。
《红楼梦》名字的巧妙运用《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不仅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刻的人物塑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而且在名字的运用上也展现出了作者曹雪芹的匠心独运。
这些名字不仅与人物的性格、命运紧密相连,还巧妙地隐喻了整个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的变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红楼梦》中名字的巧妙运用。
一、名字的寓意与象征《红楼梦》中的名字往往寓意深刻,象征着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例如,贾宝玉的名字中的“玉”字,既代表了他的贵族身份和尊贵地位,也象征着他内心纯净、不受世俗污染的品质。
而林黛玉的名字中的“黛”字,则暗示了她的美貌和才情,同时也象征着她的孤独和忧郁。
这些名字通过寓意和象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名字与人物性格的契合《红楼梦》中的人物名字往往与他们的性格特征高度契合,使得读者可以通过名字来感知人物的性格。
例如,王熙凤的名字中的“凤”字,象征着她的美丽和威严,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狠辣和狡猾。
而史湘云的名字中的“湘”字,则暗示了她的温柔和善良,同时也象征着她内心的坚强和独立。
这种名字与人物性格的契合,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三、名字与人物命运的关联在《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名字都与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
例如,贾母的名字中的“母”字,象征着她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家族成员的关爱,但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而贾琏的名字中的“琏”字,则暗示了他的风流成性和命运的不幸。
这些名字通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名字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其人物名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贾宝玉的名字中的“宝”字,不仅代表着他的尊贵身份,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宝”的崇拜和珍视。
而林黛玉的名字中的“林”字,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
这些名字通过蕴含文化内涵,使得作品在表现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红楼梦中的起名艺术《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上至朝庭,下至平民百姓, 作者写了900多个人物,典型人物就有几十个,在命名上,曹雪芹可谓煞费苦心。
其命名的艺术,叫人回味无穷。
全面考察《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其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
对《红楼梦》中大部分人物的命名进行全面的考察,结合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探索作者所以这样命名的用意,能更好地领会《红楼梦》更深邃的意义。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和贾雨村,曹雪芹在书中明言此为“真事隐”“假语存”,隐去真事,以假语村言写成小说。
而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三人名字中的“宝”和“玉”的交织,其实早就暗寓着三者关系的错综复杂及其命运乖舛。
作为人物名讳的进一步延伸,“字”与“号”也承继着这一功能。
??主人公宝玉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命运,倾注了他的满腔热情。
“至贵者宝,至坚者玉” ,隐寓宝钗生于富贵之家,黛玉是坚贞之人,宝玉则兼而有之。
但全书中他只有一个小名,太平闲人《〈石头记>读法》认为:“宝玉有名无字,乃令人在无字处追寻,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又先天本来无字也。
”高启《梅花》诗云:“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林黛玉、薛宝钗之名当与此诗有关。
《终身误》曲子中唱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按第一回的说法,林黛玉原是西方灵河畔三生石边的绛珠仙草,只为报答神瑛侍者的“雨露之惠”而历世下凡,“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第三回中宝玉因黛玉“眉尖若蹙”,为她取字“颦颦”,对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来说可谓传神写照。
“薛”与“雪”谐音,薛宝钗实为一冰雪美人,她自称常服“冷香丸”,其人亦觉“冷”而“香”。
而当我们读着“敲断玉钗红烛冷”“宝钗无日不生尘”的诗句时,仿佛就预见了薛宝钗的悲剧命运。
??<一> 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人名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中,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很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
例如:甄士隐、贾雨村、林如海、冷子兴、贾敷、贾敬、贾珍、贾蓉、贾赦、贾政、贾代善、贾珠、贾宝玉、林黛玉、贾琏、王熙凤、贾探春、贾惜春、贾迎春、花袭人、薛蟠、王子腾、贾兰、李守中、英莲、冯渊、薛宝钗、媚人、晴雯、麝月、警幻、秦可卿、周瑞、金钏、香菱、秦钟、焦大、茜雪、贾蔷、茗烟、贾茵、贾璜、贾代儒、贾代修、贾琛、贾琮、贾琼、贾菖、贾芸、贾芬、贾芳、贾芝、李执、贾元春、花自芳、秋纹、绮霰、碧痕、鸳鸯、琥珀、史湘云、紫鹃、雪雁、翠缕、焙茗、李宫裁、林红玉、佳蕙、詹光、程日兴、胡期来、冯紫英、林之孝、蒋玉菡、春纤、文杏、司棋、侍书、入画、彩屏、同喜、同贵、龄官、妙玉、柳湘莲、薛科、薛宝琴、邢岫烟、宝蟾、金桂、李绮、秋桐、甄应喜、甄宝玉。
<二> 丫环命名折射主子性格丫环身份卑微,她们的名字往往是主人所取的,所以丫环的命名可以衬托出她们各自主人的文化修养,生活趣味等各个方面。
怡红院的丫环——晴雯、袭人、麝月、秋纹、茜雪、绮霞。
潇湘馆的丫环——雪雁、紫鹃。
她们的富有诗意的名字衬托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贾母和王夫人房里的丫环的命名却庸俗不堪。
贾母的丫环是:鸳鸯、鹦鹉、翡翠、玻璃。
王夫人的丫环是:彩云、彩霞、彩凤等。
薛姨妈的丫头则叫:同喜、同贵,她们的名字所散发出来的华丽,富贵的气息反映了贾母这一类养尊处优的太太们精神生活的空虚。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分侍元、迎、探、惜四小姐,名字脱俗,符合主人志趣。
宝玉丫头名袭人、晴雯、麝月、秋纹、春燕,合符怡红公子温柔之乡的境况。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的袭人,其名字本由宝玉取自“花气袭人知昼暖”,但作为人名毕竟过于“刁钻”,宝玉因此受到贾政训责,而论者对袭人人品也颇多非议。
晴雯是书中光彩照人的形象,无奈“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最终是“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黛玉有紫鹃、雪雁,宝钗有莺儿、文杏。
紫鹃系鹦哥改名,令人想起“泪血染成红杜鹃”之句,雪雁为“雪中之雁”,亦给人不胜凄凉之感,周绮题诗云:“啼鹃哀雁憨鹦鹉,销尽秋窗雨露愁。
”二人作潇湘妃子的侍儿,名字最恰切不过。
至于莺儿,本姓黄,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醒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句,原是惊“梦”的角色,她曾与其主人宝钗演过几回双簧。
最可怜的是香菱,名字几经改易,由英怜到香菱,最后被夏金桂改名秋菱(秋零),“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真是堪怜堪伤。
在《红楼梦》当中,对丫环或小厮们的命名,有四个特点。
一是四人构成一组:例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丫不分别是:抱琴、司棋、待书、入画,以秀才四艺“琴、棋、书、画”相命名。
贾母的四个丫环:琥珀、珍珠、翡翠、玻璃。
含义却是四种不同的珍贵的装饰品。
宝玉的四个小厮:引泉、扫花、挑云、伴鹤。
是以文士心目中的雅人韵事命名。
二是二人相互成双配对一组的:例如,王夫的:金钏、玉钏,彩霞、彩云、绣鸾、绣凤。
贾母的:鸳鸯、鹦鹉;李纨的:素云、碧月;秦可卿的:瑞珠、宝珠;薛姨妈的:同喜、同贵;宝玉的:双瑞、双寿;贾珍的:喜儿、寿儿等。
三是以在戏班中所演的角色:例如,芳官、癸官等等。
四是其主人随心所起的名字:例如:宝玉的:袭人、雄奴等。
<三> 书中姓名与影射暗寓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不仅是文学的典范,亦是姓名学的范本。
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座座寓含颇深的迷宫,研究起来,其乐无穷。
贾府帮闲清客的取名,寓意深远。
清客詹光谐音沾光,单聘仁谐音善骗人,卜固修谐音不顾羞。
库房总领吴新登谐音无星戥,仓上头目戴良谐音大量,买办钱华谐音钱花,这些的谐音暗寓作者爱憎褒贬的取名方法,显然借鉴于《金瓶梅》一书。
《金》书里的清客应伯爵、常峙节、卜志道,谐音应白嚼、常时借、不知道,曹雪芹信手巧借,妙笔生花,天衣无缝地嫁接在各种人物身上,给作品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出幽默的艺术魅力。
暗示人物命运遭遇的命名,书中府拾皆是,甚至可以夸口说,没有一个人名不寓含一定的意味。
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暗示“原应叹息”,英莲暗示应怜,甄士隐夫人的丫头娇杏,谐音“侥幸”,暗示她“偶为一着错,便为人上人”,最后贵为贾雨村夫人的机遇。
秦钟、秦业暗示情种、情孽,冯渊即是逢冤,李守中即是理守中。
书中主角宝玉、黛玉、宝钗、妙玉的命名,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产物。
四玉在书中是多角关系,宝玉爱黛玉,最后却与宝钗婚配,妙玉和宝玉在思想性格上看似截然相反,实则极多相似,四人的命运,无一不是逆愿而行的。
作者将“宝”和“玉”二字分属四位,暗示他们互为影射,互为矛盾转化的对立面。
魏子安有小说《花月痕》对这套关系剖析颇深,引以为证。
未秋道:“妙玉称个槛外人,宝玉称个槛内人。
妙玉住的是栊翠庵,宝玉住的是怡红院。
书中先说妙玉怎样清洁,宝玉常常自认浊物,不见将来清者转浊,浊者转清?”痴珠随说道:“就书中‘贾语村言’例之:薛者,设也;黛者,代也。
设此人代宝玉以写生。
故‘宝玉’二字,宝字上属于钗,就是宝钗;玉字下等于黛,就是黛玉。
黛钗真个‘子虚乌有’,算不得什么。
倒是妙玉,真做了宝玉的反面镜子,故名之为‘妙。
”(二十五回)<四> 书中人物取名的方法谐音?? 甄士隐和贾雨村,曹雪芹在书中明言此为“真事隐”“假语存”,隐去真事,以假语村言写成小说,对此,读者皆领会之。
其他人物如甄士隐的岳父封肃,谐音“风俗”。
此人在外孙女丢失、女婿出家后,撺掇女儿把丫头娇杏送给贾雨村作二房,从这个势利人物身上可见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托言大概如此之风俗也”(脂砚斋批语)。
至于娇杏,谐音“侥幸”。
本为丫头,为贾雨村生了个儿子,扶为正室,成为夫人,也真是侥幸,其命运与其原主人甄士隐之女甄英莲形成对照,可见甄英莲是谐“真应怜”之音。
英莲是因甄家的家人霍启抱着去看社火花灯而丢失,霍启逃往他乡,从此甄家家破人散,霍启谐音“祸起”,是为因事命名。
英莲被拐子拐去后,养到十几岁,先卖与冯渊,后又转卖与薛蟠。
薛蟠打死冯渊,冯渊之死实为一冤案,此名谐音“逢冤”。
贾雨村审理此案时,门子为其提供“护官符”。
此门子无名无姓,“门子”为其代称,盖云要想当官,就得走门子、挖门子,找靠山。
取形?? 贾家长晚各支,按辈份排列按字形命名。
第一代水字旁: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第二代人字旁:贾代善、贾代化。
第三代文字旁:贾敬、贾赦、贾政。
第四代玉字旁:贾珍、贾琏、贾琮、贾宝玉、贾环。
第五代草字头:贾蓉、贾兰、贾芸等等。
预示着一代不如一代。
取义?? 王熙凤含女中丈夫之意,凤为雄性,第五十回女先儿说故事,明说有一公子叫王熙凤。
秦可卿也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第十三回)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尤氏为“尤物”,第六十三回回目《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为她着一“艳”字,非比寻常,曹雪芹在回目中惯用春秋笔法。
《读花人论赞》曰:“人之美者曰尤,然不曰美人,而曰尤物,其为不祥可知矣。
尤氏见于书,已在徐娘半老之会,然风情固不薄也。
设鸡皮未皱,更复何如?氏之曰尤,盖比于夏姬也。
”此人在书中扑朔迷离,前人研究以为大有深意存焉。
拆字法?? 王熙凤,判词云:“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拆凤字。
薛蟠老婆夏金桂,判词拆字为“自从两地生孤木”是两个“土”字,加上木,乃金桂的“桂”字。
还有像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前判词有“子系中山狼”子系,合成“孙”字。
反训法?? 反其义而用之,如王熙凤的丫头叫善姐,从名字看似乎很好,其实不然,她奉观姐之命“侍候”尤二姐时有意折磨尤二姐,实在不善。
赵姨娘的丫头叫小鹊,名字悦耳动听,且含有报喜之意,然而她向怡红院报了一则消息,就致使怡红院一片恐慌,贾宝玉惊怕不已,不得不卧床装病,小鹊无异于报忧。
隐寓法?? 书中主角宝玉、黛玉、宝钗、妙玉的命名,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产物。
四玉在书中是多角关系,宝玉爱黛玉,最后却与宝钗婚配,妙玉和宝玉在思想性格上看似截然相反,实则极多相似,四人的命运,无一不是逆愿而行的。
作者将“宝”和“玉”二字分属四位,暗示他们互为影射,互为矛盾转化的对立面。
诗词法?? 以诗词为人物命名,如袭人,用“花气袭人知昼暖,飞来飞去依人裾。
”诗句湘云,用“湘江水满,云飞天净”诗句,黛玉、宝钗等皆用的唐诗词中的句子,在第七回秦钟名下脂砚斋批云:设云秦钟。
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不仅方法多样,而且其命名有的还关系人物的命运发展和结局,如贾母的丫环鸳鸯,名叫鸳鸯应该夫妻和满,成双成对,可鸳鸯却孤独一身,这用的是反义,出乎人们的意料,名为鸳鸯而在那贾府中实难成双。
黛玉的丫环紫鹃,一心忠于黛玉,黛玉逝去,悲悲戚戚,使人想到杜鹃啼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