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 格式:docx
- 大小:11.29 KB
- 文档页数:4
湖南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湖南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湖南省的饮用水水源地,维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第三条饮用水水源地是指供应城乡居民饮用、工业、农业生产用水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
第四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分类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第五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应当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科学确定保护区域,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六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定范围和级别。
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控制线的划定。
3.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的划分及区域内的禁止开展的活动。
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的特殊管理措施。
5.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建设和改建。
第七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和水资源规划相衔接,并纳入相关规划的实施。
第三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基本要求第八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确保水源地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2.确保水源地的水质达到相关标准,杜绝污染源的直接排放。
3.严禁对水源地进行垦殖、堵塞取水口、破坏水源地地下水文环境及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
4.加强水源地周边土地管理,严禁违法用地和破坏土壤环境的行为。
5.加强水源地周边涉水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
6.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水质安全。
第四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责任与监管第九条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责任主体包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部门、饮用水供水企事业单位及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单位。
第十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落实。
湘江长沙段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04.02•【字号】•【施行日期】1997.04.02•【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湘江长沙段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1996年11月27日长沙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4月2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湘江长沙段饮用水水源,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湘江长沙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范围是南起暮云市北至傅家洲的湘江水域及地面水依自然地势直接流入该水域的集水陆域。
第三条保护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损害保护区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对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质量负责,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保护区内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均有保护本辖区湘江饮用水水源的责任。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是对保护区饮用水水源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
市交通部门航政机关是对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的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
市规划、国土、公安、卫生、水利、环境卫生、公用事业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第二章分级保护第六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保护区划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猴子石三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米处至傅家洲尾的湘江主河道河段及其两岸集水陆域。
一级水源保护区各自来水厂取水口周围100米半径的水域及取水口近岸一侧上下游100米范围内的河滩为饮用水源核心保护区。
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大托乡黄鹤岭至三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米处河段、桔子洲头至傅家洲尾西侧河道及其两岸集水陆域。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湖南省城市供水条例湖南盈通湖南省城市供水条例对城市供水有哪些规定?下面是湖南省城市供水条例的详细内容,欢迎阅读。
湖南省城市供水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人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办法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及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城市供水应当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合理开发的利用水资源,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第五条政府城市建设行政就管部门主管全省城市供水工作。
市地、县(市)政府、行政公署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内城市供水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应制定有利于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供水的科学技术研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保障城市供水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第七条对执行本办法和在保护城市供水水源.维护供水设施.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方面有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由所在地政府或同级城市建设行政就管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章城市供水tob_id_4303第八条县级以上城市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流域者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组织城市规划行政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等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供水发展规划,纳入城市总本规划并组织实施。
岳阳市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岳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0.08•【字号】岳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年第1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水资源正文岳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年第1号《岳阳市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已经2023年8月1日岳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23年9月22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岳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0月8日岳阳市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23年8月1日岳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23年9月22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加强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铁山水库以北干渠取水口为中心,半径2000米范围内的水域;饶港水库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
陆域范围,铁山水库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陆域,不超过第一重山脊线;饶港水库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陆域,不超过第一重山脊线。
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铁山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水域,月田河以赵家坡为界,毛田河以南冲桥为界(一级保护区水域除外);饶港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水域(一级保护区水域除外)。
陆域范围,铁山水库一级保护区外3000米区域,不超过山脊线;一级保护区3000米外水域边界按自然地形外沿50米的陆域(毛田镇南冲桥至南冲村杨条组以水岸线为界),不超过山脊线。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湘政办发〔2007〕4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健康。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二、明确目标任务,科学编制规划目前,我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尚有1500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省规划解决农村75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重点解决好农民群众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严重污染水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优先解决血吸虫病疫区、水库移民、少数民族和农村学校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各县市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本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编制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并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县市区政府批准。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23•【字号】湘政发[2013]32号•【施行日期】2013.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3〕32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2013年9月23日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精神,为进一步强化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6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1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3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34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87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7%以上,其中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54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2%以上,其中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二、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一)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
湖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方案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依法划分和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基础和依据。
为科学划分我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划分范围、步骤及依据(一)划分范围全省范围内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包含现用、备用和规划饮用水水源地。
(二)划分步骤1、2016年3月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其中包含完善《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中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陆域范围。
2、2016年底前完成日供水量1000吨或服务人口10000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3、2017年完成全部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三)划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
二、主要内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主要内容包括:全省1000人以上未划定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中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陆域范围;建立“一源一档”机制,对水源地建立环境管理档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后,各地政府要组织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实施方案。
(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1、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
主要调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区域或流域的自然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辖区面积、人口、GDP、水资源利用、供水格局等)。
饮用水源地基础信息(水源地类型、分布及水质现状、取水口位置、供水规模、服务人口、供水方式、水源地水文特征等)。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2.31•【字号】湘政办发〔2019〕70号•【施行日期】201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9〕70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安全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核心,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强供水厂、供水管网建设和提质改造,加强水质安全监测、监管执法和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备用水源建设和供水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到2022年基本建成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主要任务(一)切实扛起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政治责任。
1. 切实提高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思想认识。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高度,切实把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作为重要任务、民生工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增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省直有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以下均需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2. 严格落实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责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原则要求,切实担负起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责。
(省直有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二)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治理。
3. 优化饮用水水源保障规划。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流域水资源规划,制订或完善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调整优化在用水源、应急备用水源的布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07.29•【字号】•【施行日期】2000.07.29•【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00年3月3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0年7月29日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第一条为防治吉首市城区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吉首市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峒河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万溶江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黄石洞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峒河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指石家冲电力桥以上的峒河水域及其两岸集水陆域;万溶江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指钟家寨桥以上的万溶江水域以及其两岸集水陆域;黄石洞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指黄石洞水库和跃进水库及其集水陆域。
第三条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吉首市城区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吉首市和花垣、凤凰、保靖县人民政府对所辖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工作负责。
第五条峒河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石家冲水厂取水点下游一百米至上游一千米,狮子庵水厂取水点下游一百米至上游一千米的水域及其上述河段的两岸纵深三百米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石家冲水厂取水点上游一千米至狮子庵水厂取水点下游一百米,狮子庵水厂取水点上游一千米处上溯至花坦县大、小龙洞电站的水域及其两岸纵深三百米集水陆域为二级保护区;其余集水陆域为三级保护区。
万溶江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钟家寨水厂取水点下游一百米处上溯至取水点上游一千米的水域及其两岸纵深三百米的集水陆域为一级保护区;钟家寨水厂取水点上游一千米处上溯至凤凰县三拱桥处的水域及其两岸纵深三百米集水陆域为二级保护区;其余集水陆域为三级保护区。
湖南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湖南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湖南省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维护公众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是指湖泊、水库、河流、地下水、泉
水等供人们生活饮用的水源地。
第三条
湖南省人民政府负责全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第四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坚持保水为本、源头治理、综合管理的原则,采取措施对饮用水水源进行保护和监管。
第五条
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规划和保护工作,建立健
全水源保护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开展与水环境保护不相符
的活动。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应考虑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敏感性,确保饮用水水源的质量和数量。
第七条
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进行污染性工业、养殖等影响水质的活动,禁止乱排乱倒、偷排偷倒、非法占用水资源。
第八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设置警示牌,加强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水源的安全和清洁。
第九条
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保障公众饮用水的安全。
第十条
对于因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或破坏造成的损害,应按照法律规定追究相应责任,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的义务和责任,不得故意污染、破坏水源,不得妨碍对水源的管理和保护。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依法给予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湖南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为了保护湖南省的饮用水水源,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涉及饮用
水水源的开发、保护、管理、监督等方面。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依法、科学、综合、协调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稳定供应。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科学决策的原则。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应当加强社会公众参与,广泛宣传饮用水
水源保护的知识,提高公众饮用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指饮用水源地及其周边区域,范围根据饮
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地质地貌等因素确定。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应当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科
学评估和划定。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后,应当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管理办法,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破坏水环境、破坏水资源和污染饮用水的活动。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对饮用水安全有威胁的设施和项目。
第三章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饮用水水源周边地区应当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性开发、禁止开发、限制性使用等。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和饮用水源地之间应当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污染源对饮用水水质造成影响。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应当符合水资源保护要求,严禁违法占用、利用和污染饮用水水源的行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和农业养殖场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四章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与监督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由省级人民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与监督。
第十六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饮用水水质和水量,评估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状况。
第十七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应当加强对从事饮用水水源开发和利用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开发利用活动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第十八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应当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对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饮用水水源和水环境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或民事责任。
第二十条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未履行饮用水水源保护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饮用水水源指的是用于人类饮用或者与人类直接接触的其他用途的水源。
第二十三条本条例所称的污染物指的是对饮用水水质产生潜在
或者实际危害的物质。
附件:________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图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管理办法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
1.饮用水:________指用于人类饮用的水,包括生活饮用水和
生产用水。
2.水源保护区:________指为保护饮用水源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3.污染源:________指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污染可能性的设施、
项目、活动等。
4.水资源管理:________指对水资源进行规划、调度、利用等
工作的管理活动。
5.环境保护:________指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修复和改善的
行为。
6.饮用水意识:________指公众对饮用水重要性及保护的认识
和关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