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保障水平测度研究——基于湖南省的相关数据
- 格式:pdf
- 大小:340.24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
朱迪;叶林祥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4(40)9
【摘要】文章在深入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农业劳动者、农业劳动对象和农业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 密度、Markov链等方法对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动态演变特征进行了测度与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明显,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粮食主销区的发展水平较高。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分维度发展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新质劳动对象、新质劳动者和新质劳动资料。
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极化现象,但极化效应的影响在研究期间逐渐弱化。
组间差异是导致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空间分布格局会影响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演变过程,相邻省份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本省向高水平转移的概率。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朱迪;叶林祥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动态演进及障碍因子诊断
2.我国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结构分解及空间收敛性分析
3.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距及动态规律
4.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
5.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统计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状况的调查总结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平江一中高一年级373班凌婧。
历经三天的《“走进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终于结束了,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在人生的成长中获得了平时在课堂中不能获得的知识、能力,不仅有思想上的收获,也有能力上的收获,更有综合素质上的收获。
下面,就本次调查活动,我代表平江一中向长郡中学的领导、老师、同学们作一个汇报。
一、课题调查总结在此次调查活动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信息,我们第五组在指定任务外还另外走访了两个村,完成了预期的调查报告表。
我们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状况。
被调查者的年龄基本在____岁以上,而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因为维持生计外出务工了。
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这个国家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通过村委会宣传、村民的相互信息传递、以及媒体等途径,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绝大多参加了新农保,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将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寄托在新农保上。
对于这种养老方式,他们觉得非常放心,充分信任____和人民政府。
不过,虽然现在农村生活状况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也在日益增长,他们支付日常开支后剩余的钱已屈指可数。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所调查的区域--平江县三市镇所有农村人口,他们的养老保险金一般都是每年交一百元。
农民非常感谢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认为有国家政策作保障,对自己日后的养老非常放心。
但调查中也发现,随着现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飞速上涨,尽管由前几年的每月____元的养老金提高到去年的____元的补贴,但也只能略微解决一点点养老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物价生活水平下的贫困状况。
农民认为政府不差钱,还是希望国家能加大补贴力度。
调查中也发现,还有极少数的农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原因是他们对政策根本不了解或不甚了解,这说明基层政府对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但经过我们一番宣传过后,他们还是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新农保。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Pension on Old People's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作者: 任勤[1];黄洁[1]
作者机构: [1]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74
出版物刊名: 财经科学
页码: 109-120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 社会养老;老年人健康;城乡差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摘要: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
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社会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探讨平江县城关镇社会保障和民政事务管理站 陈匡平摘要:在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问题上,社会各界学者也都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并通过社会调查以及相关部门出具的资料和数据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而影响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最根本因素就在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平衡。
这不仅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还包括同一地区中不同层次的群体现实的经济收入。
经济条件越好、收入越高,适度性就越强,反之越弱。
如何解决这些“不适度”呢?文章将对此重点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社会保障;适度性一、引言社会保障是维持社会和谐、保障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主要保险或保障机制,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并真实地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居民社会保障待遇的程度。
虽然国家对当前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但它是否真正地起到了作用,是否真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就需要分析它是否具有一定的适度性。
而这种适度性很大程度反映在了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水平、速度之间的正比关系上。
二、适度性社会保障在我国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不仅指的是保障范围、内容、力度有多大多丰富,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有效地缓解了社会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在GDP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它注重的是“量”与“质”的统一。
从对社会保障机制的本质上分析,它又有着“适度”与“不适度”之分。
民生问题被提上了十九大会议的重要议题之列,并在其中提出了构建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而这里的“保障适度”就是针对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能得到有效地保障而提出的新论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愈加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满足人们保障需求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不良现象的滋生,比如“福利病”“懒汉病”就是过高的保障水平削减了人们自力更生、吃苦拼搏的能力和就业的动力;若是保障力度过低,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就得不到有效地落实,生活会更加困难。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民个人缴费能力风险评估——以湖南省43个县(市、区)为考察样本何晖【期刊名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8)005【摘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民个人缴费能力关系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湖南省43个县(市、区)为考察样本,对农民个人缴费能力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发现:约1/3的样本地区在最高档缴费能力上存在较大及其以上风险,对于最低档缴费档次,有约1/10的地区存在缴费能力风险;少数样本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小于支出,根本无法承担制度缴费,将被排除在制度之外.为规避农民个人缴费能力风险,实现农民个人缴费能力与制度设计相匹配,需要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档次设置,进一步完善缴费激励机制,努力扩充农民收入渠道,提高缴费办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总页数】6页(P48-53)【作者】何晖【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2.1【相关文献】1.县、乡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先性排序及其公平性考察——基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的调研 [J], 陈鸿君;刘俊香;罗朝霞;张旭平2.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4县(市、区)586位农户的调研 [J], 刘元花;邓大松3.\"三区\"农民多维贫困测度研究\r——以云南省罗平县·寻甸县·东川区80个样本农户为例 [J], 廖灵芝;殷艳;陈守映4.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范围的通知 [J],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杭州市财政局5.当代农民政治性格变迁之考察——以湖南省溆浦县桐木坨村农民为例 [J], 米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数据视角下常德市农村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以常德市为例,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村养老的现状、困境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农村养老政策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2.4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占全国总人口的16%以上,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
这种情况下,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涌现出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和政策探索。
本文以常德市为例,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村养老的现状、困境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农村养老政策提供参考。
二、常德市农村养老现状常德是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属于苏南地区,面积1.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380万人。
常德市的农村养老情况相对比较严峻。
据调查,常德市的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近年来也在不断上升。
同时,由于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常德市的老年人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精神与物质供给都比较匮乏。
因此,常德市的农村养老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境。
1.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农村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同时人口快速减少,缩小了养老服务的规模和范围。
2.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常德市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养老保险覆盖率偏低,相应的社会保障标准也比较低。
3.服务供给不足。
常德市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老年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4.农村养老观念落后。
常德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忽视自身养老的必要性,此外,一些老年人认为养老是子女的责任,导致缺乏积极的养老意愿。
4.大数据在农村养老中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它已经开始影响和改变着农村养老的方方面面。
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农村养老提供数据支持和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养老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WLS修正分析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政府为应对这一挑战而推出的重要政策,其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农民参保率的不理想情况仍普遍存在,影响了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深入研究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政策设计、提高政策执行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WLS修正分析,系统探究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量化分析各因素对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概率,而WLS修正分析则可以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资源等关键因素的深入剖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农民参保决策的内在机理,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农民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力求使研究结果更加贴近现实、具有针对性。
我们也注意到已有研究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存在的争议和不足,因此本文在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通过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推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与意义《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WLS修正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提出与实施,根植于我国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双重背景之下。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一、引言反贫困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以来,各级政府采取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财政奖补和贴息等政策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贫困县陆续摘帽,贫困户逐步减少,但不少地区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还不够高。
在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财政具有主导作用,随着财政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数量逐渐增多,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成为评判精准扶贫绩效和精准度的重要视角。
精准扶贫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系。
探究精准扶贫财政支出对脱贫和改善收入分配的有效性,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学术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方面能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能为下一阶段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借鉴。
本文尝试开阔财政精准扶贫的研究视野,对科学研判财政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进行有益探索,以湖南省11个深度贫困县为研精准扶贫过程中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效率的调节作用———基于湖南省11个深度贫困县的数据○王国玺1邱玉2唐明3(1.湖南省财政厅会计处,湖南长沙410015;2.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3.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摘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湖南省11个深度贫困县2015-201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精准扶贫财政支出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是有效的,但不同地区的效率存在差异;第二,湖南省11个深度贫困县的持续增收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第三,11个深度贫困县的扶贫绩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结合当前湖南省扶贫工作实际,一是坚持财政精准施策;二是建立巩固精准脱贫成效的长效机制;三是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四是加强财政扶贫效果的测评运用。
[关键词]精准扶贫;财政支出;收入分配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居民收入[中图分类号]F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21)05-0081-06[收稿日期]2021-01-04[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湖南省精准扶贫财政支出政策研究”(编号:16YBA24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