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架构与实现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33
Swift介绍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之一。
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
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1)SWIFT的历史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对通用的国际金融电文交换处理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处理系统,该系统要能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
于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些大银行于1973年5月正式成立SWIFT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国际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
1977年夏,完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
SWIFT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
其创始会员为欧洲和北美洲15个国家的239个大银行。
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
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SWIFT。
到2001年底时,全球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联接使用SWIFT。
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
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我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
之后,我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
进入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纷纷加入SWIFT。
SWIFT结算系统简介一览SWIFT结算系统简介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SWIFT),或译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同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纽约分别设立交换中心(Swifting Center);并为各参与国开设集线中心(National Concentration);为国际金融业务供应快捷、精确、优良的服务。
SWIFT 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message)来完成金融交易。
除此之外,SWIFT还向金融机构销售软件和服务,其中大部分的用户都在使用SWIFT网络。
SWIFT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其全球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在荷兰和美国设有运行中心,在各会员国设有地区处理站。
1977年时SWIFT在全世界就拥有会员国150多个,会员银行5000多家,SWIFT 系统日处理SWIFT电讯300万笔,高峰达330万笔。
到2022年6月为止,SWIFT的服务已经普及207个国家,接入的金融机构超过8100家。
台湾地区极其具有商业策略以及服务供应伙伴资格的是资通电脑Ares。
中国是SWIFT会员国,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等均加入了SWIFT组织,开通了SWIFT网络系统。
会员银行在使用“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网络”汇付时使用各银行的代码(BIC)。
SWIFT电文依据银行的实际业务运作分为十大类,其中第一类格式代码为MT1__,用于客户汇款与支票业务,如MT199通常用于电汇业务;第七类格式代码为MT7__,用于跟单信誉证及保函业务,如开立跟单信誉证的格式代码为MT700/ MT701, MT710是通知由第三家银行开立的跟单信誉证报文格式。
银行业SWIFT渗透测试方法与实践李沁蕾; 马崇清; 王贵智【期刊名称】《《中国金融电脑》》【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4页(P75-78)【作者】李沁蕾; 马崇清; 王贵智【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北京)【正文语种】中文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恶意黑客的攻击方法来评估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方法,是发现企业信息安全弱点、验证企业防御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网面临的网络威胁愈发严峻,企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广泛开展关键应用的渗透测试工作。
一、SWIFT面临安全威胁2015年以来,全球银行业经历了一段不太平的时期,全球范围内使用SWIFT系统的银行,例如厄瓜多尔银行、菲律宾某银行、越南先锋银行等相继曝出被黑客盗窃大额资金的案例,尤其是2016年孟加拉国央行被盗8100万美元,更是震惊了全球各行各业,2017年黑客组织“暗影掮客”(Shadow Broker)更是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通过SWIFT系统入侵了国际银行系统。
为了加强SWIFT系统的安全性,SWIFT组织推出了《SWIFT客户安全控制框架》以指导银行业完善SWIFT系统在部署、运维、应用中的安全性。
从银行自身来说,必须加强内部对SWIFT系统的安全控制,在SWIFT系统建设、管理、运维的各个环节加强管控,除此之外对其开展定期的渗透测试,检验各个环节的安全管控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SWIFT系统不同于普通的应用系统,如何对其开展渗透测试需要全球银行业同仁共同探讨研究。
我们也对SWIFT系统进行了渗透测试,并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二、SWIFT渗透测试方法SWIFT系统是环球同业银行间的结算系统,它制定了全球金融机构间业务的报文标准,提供全球各金融机构交互报文的专用金融安全网络(SWIFTNet网络),其中,ALLIANCE是SWIFT开发的可唯一接入该金融安全网络的应用软件。
基于Openstack+Swift的企业云盘设计与实现刘玮玮【摘要】本文通过研究Openstack+Swift的系统架构,提出了基于该架构之上的伪文件系统,并实现了伪文件系统中各项操作,将这些复杂的后台实现技术与算法进行封装,让用户在客户端上做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复杂的云存储过程,是搭建用户与云存储之间的桥梁,实现企业对存储的再次扩展.【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8(000)024【总页数】2页(P77-78)【关键词】Openstack;Swift;云盘设计【作者】刘玮玮【作者单位】淮安淮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1【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云盘存储近几年己被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存储中。
云盘存储不再像硬盘存储设备那样必须随身携带,人们可以在任意时刻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存储在云盘上的数据。
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
传统的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移动设备可以通过WIFI、3G、4G技术连接到网络访问数据资源。
本文通过研究Openstack+Swift的系统架构,提出了基于该架构之上的伪文件系统,并实现了伪文件系统中各项操作,将这些复杂的后台实现技术与算法进行封装,让用户在客户端上做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复杂的云存储过程,实现云盘的各项操作。
1 系统架构设计图1 系统结构设计图使用Openstack的云存储Swift,构建网盘客户端APP,实现常规的文件操作。
常规的网盘功能包括登录、获取文件列表、分类、上传、新建、拍照上传、移动、复制、下载、删除、还原、打开和查找等。
(1)Swift云存储云端服务:能够连接OpenStack Swift云存储,需要在Android端引入SDK,同样使用上面的 SDK项目包(openstack-java-sdk)。
目前 SDK是成熟的工程,直接引入项目包。
实现的原理基于HTTP协议连接云存储Swift Restful服务。
同样使用SKD项目包中封装的OpenStackClientService进行异步网络操作。
中国SWIFT系统架构应用现状作者:张安霞来源:《商情》2013年第08期【摘要】SWIFT作为银行间标准化的载体,为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快捷、方便、安全、可靠、标准化和自动化的通讯方式,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效率,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银行都已使用SWIFT系统,是否采用SWIFT网络及其标准已成为银行能否顺利对外交往的标志。
【关键词】SWIFT SWIFT系统架构中国银行SWIFT系统一、SWIFT系统简介(一)SWIFT概述SWIFT 全称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它是一个国际银行同业间、非盈利的国际合作组织,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赛尔,并在全球各地金融中心和发展中市场中设有分支机构。
SWIFT仅是报文传送者,负责在两个金融机构之间传送报文,不把持资金,不代表客户管理账户,也不持续存储金融信息,这项工作涉及安全交换专有数据并确保其保密性和完整性。
(二)SWIFT 的电文种类SWIFT的电文种类按照国际标准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十类:客户汇款与支票(Customer Payments&Checks)、银行头寸调拨(Financial Institution Transfers)、外汇买卖和存放款(Foreign Exchange)、托收(Collection,CashLetters)、证券(Securities)、贵金属(Precious Metalsand Syndication)、跟单信用证和保函(Documentary Credits and Guarantees)、旅行支票(Travelers Checks)、银行账务(Statement)、SWIFT系统电文(System Message)。
二、银行系统的SWIFT架构(1)银行与SWIFT网络的接口处理。
银行通过一台SWIFT Alliance 服务器连入SWIFT 网络,与SWIFT网络进行报文交换。
苹果Swift编程语言入门教程【中文版】 目录 1 简介 2 Swift入门 3 简单值 4 控制流 5 函数与闭包 6 对象与类 7 枚举与结构 1 简介 Swift是供iOS和OS X应用编程的新编程语言,基于C和Objective-C,而却没有C的一些兼容约束。
Swift采用了安全的编程模式和添加现代的功能来是的编程更加简单、灵活和有趣。
界面则基于广受人民群众爱戴的Cocoa和Cocoa Touch框架,展示了软件开发的新方向。
Swift已经存在了多年。
Apple基于已有的编译器、调试器、框架作为其基础架构。
通过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自动引用计数)来简化内存管理。
我们的框架栈则一直基于Cocoa。
Objective-C进化支持了块、collection literal和模块,允许现代语言的框架无需深入即可使用。
(by gashero)感谢这些基础工作,才使得可以在Apple软件开发中引入新的编程语言。
Objective-C开发者会感到Swift的似曾相识。
Swift采用了Objective-C的命名参数和动态对象模型。
提供了对Cocoa框架和mix-and-match的互操作性。
基于这些基础,Swift引入了很多新功能和结合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功能。
Swift对新的程序员也是友好的。
他是工业级品质的系统编程语言,却又像脚本语言一样的友好。
他支持playground,允许程序员实验一段Swift代码功能并立即看到结果,而无需麻烦的构建和运行一个应用。
Swift集成了现代编程语言思想,以及Apple工程文化的智慧。
编译器是按照性能优化的,而语言是为开发优化的,无需互相折中。
(by gashero)可以从"Hello, world"开始学起并过渡到整个系统。
所有这些使得Swift成为Apple软件开发者创新的源泉。
Swift是编写iOS和OSX应用的梦幻方式,并且会持续推进新功能的引入。
SWIFT网络型录音系统在公安行业的应用当今社会,许多行业或部门需要对电话以及其它模拟信号进行录音,以便实现语音监控、资料保存、存证取证等特殊需求。
公安是个特殊的行业,报警、接警、纠纷解决等问题,对电话进行录音尤为重要。
公安系统拥有自己的专有网络,支点不计其数,各支点只有一两部话机。
要想使用传统的录音设备进行录音,不仅投入成本过高产生浪费,而且数据分散难以统一管理,如何才能将分散的录音数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并且可以实时查听到每一个支点的即时通话呢?SWIFT网络录音系统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
接下来,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方案的实现构架一、环境要求1、模拟电话线路录音,需要分散录音集中管理2、分支点与控制中心在同一局域网内3、本地不保存数据,派出所不增加计算机,所有录音文件实时上传到控制中心4、摘机即录,可以按照录音时间,电话号码,支点代码等参数进行录音查询或实时监听5、系统要求考虑将来的线路扩充分析:从环境和要求来看,显然不能使用录音卡+工控机方式,因为公安系统增加一台计算机的程序是相当复杂的,另外若在每一个点放置一台工控机去录一条线路,太浪费。
这个环境最佳方案是使用网络型单路录音设备。
现在我们来看SWIFT网络型数字录音系统是如何实现的二、系统架构我们假设需要录音的系统一共N个站点,每一个站点有一到四部电话机需要录音。
首先我们需要每一个站点提供一个网络接口,联通到公安专网内,将一个SWIFT 录音盒(VLAN-100或者VLAN-400)放到各站点,用一根普通网线接入网络,用配套稳压电源供电,用提供的三通和电话线并到话机上。
在控制中心找一台普通联网的计算机安装录音程序,通过程序给每一个站点的SWIFT录音盒分配一个IP地址。
完成设置后,只要站点电话摘机通话即可进行实时录音,在控制中心可以很方便得对各支点的通话进行实时监听查询,局域网内的其他控制中心都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进行相同操作,而且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