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盆栽小宠儿结合绿色新科技,种出幸福大市场——泰州市高港区
- 格式:pdf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2
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工业园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能源建材产业发展规划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工业园规划课题组2008年3月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工业园规划课题组成员:南京财经大学:崔新有、奚国泉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明、成建平江苏科技大学:陶永宏南京农业大学:顾振新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课题主要参加人员: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明教授成建平教授能源建材产业发展规划课题主要参加人员:南京工业大学:成建平教授王建明教授目录总则 (1)第一节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 (2)第二节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5)第一章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8)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8)第二节高分子新材料、能源建材产业规划目标 (8)第三节高分子材料、能源建材产业规划原则 (10)第二章园区总体设计 (15)第一节建设条件分析 (15)第二节工业区项目选择定位设计 (18)第三节总体框架设计 (19)第四节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 (21)第五节产业发展指标和生态工业指标 (22)第六节总体开发方案 (24)第三章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 (31)第四章配套政策与措施 (33)附件一高分子新材料产业规划操作论证方案 (37)附件二能源和建材产业规划操作论证方案 (114)总则永安洲工业园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和能源建材产业规划,是依据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发展思路,并结合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内容进行编制。
本规划是对泰州市沿江开发规划在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和能源建材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方面的细化方案,是永安洲沿江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的支撑性规划。
本规划立足永安洲沿江开发的基础和现状,进一步明确高分子新材料和能源建材产业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从产业空间布局、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本区域相关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引导性和约束性目标,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开发。
规划范围: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工业园总面积55.9 km2,距泰州市中心30 km左右,规范范围为东南至东夹江,西至长江,北至江平线。
云南盆栽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云南盆栽市场作为中国盆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种植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盆栽市场逐渐兴起。
云南盆栽市场以其丰富多样的品种、优质的质量和竞争力的价格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二、市场特点1.丰富多样的品种:云南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植物生长,因此盆栽市场上的品种繁多,涵盖了各类花草树木,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质量优良:云南盆栽经过精心栽培,品质优良,外形美观,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3.价格竞争力强:由于云南盆栽生产区域集中,生产成本较低,因此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众多客户。
三、市场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绿色植物的追求,盆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2.产品升级换代:消费者对盆栽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出现了更多高端、定制化的产品,产品升级换代势在必行。
3.线上销售渠道不断拓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盆栽市场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展,线上销售也成为盆栽行业的一大趋势。
四、市场竞争分析目前,云南盆栽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当地盆栽种植基地、进口盆栽品牌和其他盆栽品牌。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价格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盆栽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价格策略,加大推广力度。
五、市场前景展望云南盆栽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盆栽市场将会得到更大发展。
未来,云南盆栽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产品研发、提升品质水平、开拓线上销售渠道等方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云南盆栽市场作为中国盆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云南盆栽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盆栽企业应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三明兰花科技小院特色亮点工作案例三明兰花科技小院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工作室,致力于推动兰花科技的发展和普及。
小院内有着许多特色亮点和成功的工作案例,以下将对其中几个进行介绍。
首先是小院的科研工作。
作为一个兰花科技的创新工作室,科研是小院的核心工作之一。
小院的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兰花科技领域的新技术和创新方法,不断推动兰花科技的发展。
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小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兰花栽培技术,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培育出美丽的兰花。
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兰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大大缩短了兰花栽培的周期,大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小院的推广工作。
兰花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小院积极组织各类兰花科技推广活动,向公众宣传兰花科技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小院举办的兰花科技展览。
展览中展示了各类兰花科技的应用和成果,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通过展览,小院成功地提高了公众对兰花科技的认知度,激发了公众对兰花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再次是小院的产业化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兰花科技的应用和产业化,小院积极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兰花科技的转化和应用。
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小院与当地花卉企业合作,利用兰花科技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兰花肥料。
这种肥料不仅能提高兰花的生长速度和品质,还能增加兰花的抗病能力和抗逆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小院成功将兰花科技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了兰花产业的发展。
最后是小院的培训工作。
为了培养更多的兰花科技人才,小院开展了兰花科技培训课程,为有兴趣的人士提供专业的兰花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小院开设的兰花栽培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兰花的基础知识、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通过培训,学员们学到了专业的兰花科技知识,提高了兰花栽培的技能和水平。
许多学员通过小院的培训,成功地在兰花产业中找到了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三明兰花科技小院以其特色的科研、推广、产业化和培训工作成为了兰花科技领域的一个亮点。
打造乡村振兴“泰州样板”作者:来源:《华人时刊》2021年第06期清澈的河道中,几只渔鹰在渔夫命令下,不时捕起几条大鱼;河岸边的广场上,村民们高兴地表演着“划花船、骑毛驴”,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看;不远处的田野里,来自城市的孩子们变身小农夫,体验着农耕采摘的快乐……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泰兴市黄桥镇祈巷村都是游人如织。
作为泰州市正在建设的特色田园乡村之一,祈巷村正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榜样。
作为江苏省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首提地”,自2017年以来,泰州市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突破口,打造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探索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在统筹抓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及省级试点的基础上,又遴选一批市级试点,实现市(区)全覆盖,形成梯次推进、联动塑造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格局。
目前,泰州市共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2个,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全省领先。
立足天然基因打造肌理鲜明乡村2017年,兴化缸顾乡东罗村入选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作为村里曾经的“文化地标”,大礼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鲜艳的五角星、三面红旗、太阳光芒以及红色的墙砖,依旧保留原来模样。
变化的是,这里每周都会上演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再现“文化地标”魅力。
让村民们过足了瘾,大礼堂成为他们最爱去的地方。
特色田园乡村到底怎么建?经过多次论证,泰州市委市政府明确,特色田园乡村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的乡村建设模式,不是简单的乡村美化行动,更不是“城里、村里”一个样,这个村与那个村一个样。
其本质上应该是遵循自然文化肌理,利用天然基因打造个性鲜明的乡村。
像东罗村,根据其文脉悠长、垛田农耕文明印记深等特点,采用针灸式改造方式,尽量保留原有的乡村肌理,利用既有建筑、景观、空间等共建改造,最大限度保留村落传统风貌,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田园乡村悠然显现。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钱从哪里来?泰州链接多重资本,谋求各方合作。
最典型的是万科与东罗的“联姻”。
高港介绍泰州市高港科技创业园成立于2002年1月,是高港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地。
园区位于宁通高速泰州入口处,通达上海、南京都只需1.5小时的行程。
距离国家一类开发港口——泰州港仅3500米,交通便利,政策优惠,地价合理,劳力充沛,环境优美。
园区规划14.8平方公里,现已建成标准厂房、住宅小区、学校等配套基础设施,1600KW 供电能力,城市公共自来水管网,宽带通讯网络将为进园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生活配套等服务。
进园企业将享受优惠的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涉及工商、税务、商检、海关等一系列手续,园区服务中心将提供“一门式”服务。
园区以工业项目为主体,主要定位在外商、外资企业,全区现有规模企业的扩建、新建,民营企业,院企合作的高新技术项目等。
创业园得天独厚的智力、科技、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的氛围,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高港科技创业园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考察投资,兴办实业,共谋发展!■供水:以长江水为水源,刁铺水厂为取水口,水厂水质要求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园区自来水供水管网管径为DN300。
■供电:总装机容量为110千瓦的泰州变电所,能为创业园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电力供应。
■通讯:高港邮电局可开通国际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ISDN、ADSL等通讯业务,园区内2500门程控电话已开通使用。
■金融、口岸:区内设有6家专业银行,可提供国际国内的各种金融服务;市内拥有海关、商检等机构,泰州保税仓就设在我区境内。
■酒店、休闲:区内有高港大酒店、扬子江宾馆、海燕大酒店、人才大酒店等多家星级标准酒店,各种娱乐、健身设施齐全,服务一流。
高港区始置治于五代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
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泰州市高港区。
高港区南濒长江,北倚主城,是泰州市区的“南大门”,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高港区下辖口岸、刁铺、永安洲、野徐、白马等5个镇,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21万,是苏北沿江富庶之地。
泰州高港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与人文历史并茂泰州高港湿地公园是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的一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5000多亩。
这座湿地公园以其丰富的湿地生态和悠久的人文历史而闻名。
在这片湿地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湿地动植物,同时了解到泰州高港的人文发展。
泰州高港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多样且独特。
湿地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许多鸟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高港湿地公园内有大片的红树林,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稀濒危鸟类,如白鹳、丹顶鹤、白头鹞等。
游客们可以在公园内的观鸟平台上观赏到这些鸟类的飞翔,领略到湿地生态的独特魅力。
除了红树林外,高港湿地公园还拥有广阔的湿地草原、湖泊和河流。
在这里,生长着茂盛的芦苇,芦苇为众多水禽提供了密集的栖地。
湖泊和河流中的水面闪烁着阳光的倒影,呈现出迷人的景色。
湿地公园内还设有漂流木道,游客们可以漫步在湿地上,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与湿地生态相辅相成的是高港的人文历史。
高港作为泰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在湿地公园内,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大宗祠。
这是泰州地区重要的祭祖场所之一,也是当地人们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宗祠内有大量的雕刻艺术品和历史文物,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座建筑群了解到泰州高港的历史渊源。
除了大宗祠,高港湿地公园还有其他历史建筑,如正阳书院等。
正阳书院是泰州地区著名的古代私塾,培养了许多才子佳人。
书院内有许多古代文人的作品和题诗,让人们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在高港湿地公园中还有一些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点,如赏麋岛和渔火村。
赏麋岛是一个人工建的小岛,岛上维护着一小群梅花鹿,这些梅花鹿平时在岛上自由活动,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拍摄这些可爱的动物。
渔火村则是还原了古代渔村的风貌,游客可以在村内感受到古代渔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和传承人文历史,高港湿地公园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
泰州花卉发展现状泰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花卉产业在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将从生产规模、品种丰富、市场开发和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对泰州花卉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泰州花卉产业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
泰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温差适宜,适合花卉的生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泰州花卉产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目前,泰州花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年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农民通过花卉种植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其次,泰州花卉的品种丰富多样。
泰州在花卉品种的引种和研发上下了不少功夫,不仅有各种传统的花卉品种,如玫瑰、菊花、牡丹等,还有一些新兴品种,如多肉植物、兰花、绿植等。
这些品种的丰富多样,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花卉的需求,也为出口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三,泰州花卉市场的开发逐渐完善。
泰州花卉市场以泰州花卉交易中心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花卉市场体系。
交易中心设有附属设施,包括花卉展览中心、花卉批发市场、花卉绿化景观设计中心等,为花卉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泰州还积极参与国内外花卉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花卉展览、派遣代表团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花卉市场的繁荣发展。
最后,泰州花卉产业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泰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引进和转化,提高花卉品质和附加值。
同时,还鼓励农民合作社、企业家等对花卉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花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泰州花卉产业在生产规模、品种丰富、市场开发和创新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泰州花卉产业有望进一步壮大,为泰州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 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 津,咽喉据郡”之称。
700多年前, 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座 城不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 多”。
这座幸福之城,就是长三角 经济区16座城市之一,有“文昌
水秀,祥泰之州”之称的泰州。
泰州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 乡,农业发达。
如今,在现代农业 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走“智慧农 业”、“生态农业”之路,除了大力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之外,还积极 倡导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产业, 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百姓生 活相结合,以精致、高效、生态、集
约为目标,生产绿色、无公害产 品,形成健康可循环的农业产业 链条,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并推进 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江苏,已经有不少地区走 上了绿色的农业致富道路。
其中, 泰州市高港区光普家庭农场的总 经理曹光甫凭借小小盆栽菜“种” 出大市场,幸福千万家,共享绿色
高港首家“家庭农场”诞生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 指出,积极培育并发展家庭农场 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
场是指以本地农户家庭成员为主 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 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 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 业经营方式。
同年3月,曹光甫响应中央 大力发展科技兴农,让普通老百 姓能吃到新鲜、安全、绿色农副产 品的政策方向,率先成功办理了 “泰州市高港区光甫家庭农场”的 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高港首 家“家庭农场”应运而生。
家庭农场的成立标志着种养 大户从“自然人”到经过工商登记 的“法人”的转变,在财政、税收、 用地、金融、保险等方面能够享受 相应扶持政策,有助于提高农业 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 和农民增收。
光普农场经过4年 的摸爬滚打,从亏损到保本再到 盈利,一步步走向正轨,形成具有 带头示范性的家庭农场。
盆栽蔬菜开创致富之路
众所周知,盆景是一种植物 造型艺术。
艺术的最大功能就是 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享受。
菜农 们将菜大面积种植在田地里,虽
D 01:10.3865/j .issn .l 001-3547.2017.18.003
泰州市高港区光普家庭农场(以下简称光普农场)成立于2012年3月,地处 大泗镇康乐村,注册资金200万元,占地275亩,是泰州市第一家经工商注册登 记的家庭农场。
农场依托城郊区位优势,瞄准“健康产业”推出各类新型农产品院 种植香沙芋60亩,黄秋葵20亩,贝母10亩,紫山药、花生、鲜食糯玉米、紫甘薯 等10亩,富硒大豆、有机稻米等150亩,种植盆栽有机蔬菜80亩。
2〇17.18
长
江蔬菜杂志社余璨
泰州市大泗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泰州市高港区光普家庭农场总经理曹光甫
引领盆栽小宠儿,结合绿色新科技•
大
市场
-6
-
J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1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却无法 带给人审美享受和审美体验,而 盆栽蔬菜正是将传统的蔬菜种 植方式与新兴园艺艺术进行完 美结合,使蔬菜兼具实用性和观 赏性的特点。
光普农场的曹光甫 依靠栽培养生类盆栽蔬菜,走出 了一条致富新路。
青色的汉堡罗,绿色的乌塔 菜,紫色的麦香……走进光普农 场盆栽菜种植基地,到处都是一 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目前,占地 80亩的大棚内,栽培了紫背天葵、油麦菜、田七等20多个盆栽蔬 菜品种。
农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农业博士,不断攻克层层技 术难关,共同发展绿色防控体 系,形成一整套生产规范流程,不仅最大程度满足了高端酒店、家庭对新鲜蔬菜品质的高要求,还满足了许多家庭渴望田园生 活,实现蔬菜种植盆景化的愿望。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健 康饮食的追求,盆栽蔬菜的市场 愈发宽广,需求也越来越大。
2014年,农场从江苏省农业科 学院引进有机盆栽蔬菜生产技 术,大规模试验种植。
光普农场 生产的盆栽蔬菜建成了一条龙 配送体系,占领大部分高端市 场,不仅直接销往大型酒店,还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泰州等地设立销售点。
每天销售
量达200盆以上,产品供不应
求,年销售额360万,纯收益60
万元,获得泰州市光普盆栽蔬菜
名牌产品称号。
科技创新种植成效显著
走进芋头种植历史逾800
年,种植面积超7万亩的泰州,
更能真切感受到这种造物之奇
带来的震撼。
在泰州这片被造物
主所偏爱的土地上,芋头繁衍生
息近千年,进化出的品种多达数
十种且气质各异,其中尤以香沙
芋、龙香芋、香荷芋、紫荷芋为上
品。
植物的生命力和人类创造力
相遇,碰撞出了这些富有诗意的
名字。
2017年,光普农场与科研
机构合作,开发机械化生产,实
现芋头起垄、除草、播种、覆膜一
体化机械作业,成功解决了芋头
生产过程中费时费力问题。
严格
按照香沙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化生产技术进行操作,杜绝禁用
农药进入田间,集中连片种植香
沙芋120亩。
成片的芋田里,香
沙芋长势喜人,品质优异,并提前
常规品种30天左右上市,抢占
了市场先机,售价是普通种植的
2倍,经济效益显著,曹光甫决
心以后将继续走科技创新提升
土地价值的道路。
科研团队助力科技兴农
光普农场与江苏省农业科
学院科研团队构建产学研紧密
联合体,引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特色经济作物
研究团队,这个有着研究员3人,
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2人
的团队由殷剑美研究员作为科
技副总带领,团队成员老中青结
合,年富力强,专业互补,具有很
强的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能力。
企业和科研团队密切协作,对生
产技术体系进行深入研发,同时
建立科研团队与企业之间的技
术共享机制,一方面创新技术研
究能尽快得以应用,另一方面有
效解决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问题。
本着“科技兴农,以人为本”
的企业宗旨,积极响应国家及各
级政府号召,光普农场与江苏省
农业科学院泰州市农科所联手
合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引进
国内外先进技术,发挥流转耕地
成方连片的特点,精选优质品
种,采用先进农机具,推广先进
农业技术,实现规范化、科学化
经营。
农场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
式,并充分整合当地的人力资
源,聘用当地经验丰富的农民专
家,强化管理及科技种植培训,
全力打造一个专业、高效、执行
力强、有社会责任感的运营团
队。
目前已成功利用高新科技解
决了蔬菜高密度栽培养分供应、
基质再生处理等技术难题,实现
不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型栽培,
高效率生产优质有机型盆栽活
体蔬菜。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