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甄宓和曹植的爱情其实是后人杜撰的
- 格式:docx
- 大小:4.39 KB
- 文档页数:2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曹植与甄宓之恋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我为子建悔,悔他身为王爷,却不能保全朋友的性命;我为子建恨,恨在帝王家,同胞兄弟是仇人;我为子建悲,悲他满腹经纶、辞采华茂,却没有能力和心爱的甄宓生活在一起。
我深深地被他们爱情故事打动着,相爱却不能相守,相知却又注定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造物弄人,这段叔嫂之恋有违伦常,却有着令人动容的辛酸和悲痛。
曹植和甄宓那段不能灿烂在阳光下的恋情,唯有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现实有着现实的无奈,一个是丈夫的弟弟,一个是哥哥的妻子,他们跨不过的残酷地现实鸿沟,都选择了妥协,委屈的爱,在流言蜚语中继续他们卑微的爱。
可曹丕是何其心胸狭窄、冷酷之人,被视为眼中钉的曹植与他的妃子甄宓之间的纠纠葛葛属于家丑,怎会容许家丑成为别人茶余饭后谈论的事情,皇家的尊严何在?天威何在?甄宓竟因幽怨作诗而被曹丕赐死,尸首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如此凄惨的下场。
也许曹植是甄宓生命中最大的亮点,她年幼就被许配袁绍的儿子袁熙,最后又再嫁曹丕都非她所愿,她被当成一件物品一转再转。
只有曹植一颗心真诚待她,不在乎她比他年纪大,并且倾慕她的娇美容颜和非凡才华。
并相传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是写甄宓之姿。
洛水之畔,思念着心中的爱人,但早已物是人非,故人已逝,脑海里只剩往日与之相处的一幕幕,唯有用诗句记下她的华美之姿、一颦一笑,还有有情人不能眷属的惆怅之情。
甄宓作为政治和男权社会下牺牲品,她的人生不能自己选择,可她的心是自由的,她深知曹丕所托非良人。
而曹植才华横溢,出言为论,落笔成文,两人一来一往中爱情之花早早就生根发芽,怪只怪造物弄人,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他们注定得不到圆满。
甄姬到底跟曹植是否有染?曹丕又为何执意赐死,因此还折了阳寿首先需要说的是甄姬在正史中称'甄夫人',名字不详,所有记载中均以'甄氏'命名。
日本人酷爱中国文化,尤其以三国时期为背景出了很多游戏,姬在古代指'妾'的意思。
或许在日本学者的眼中甄氏在曹丕活着的时候未被封后,认为她只能算妾,所以在游戏中篡改史料中甄氏为'甄姬',流传的广了以后,基本上提到这个女人都称之为甄姬了。
正史记载:甄氏自幼好学,貌若天仙,公元199年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为妻。
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曹丕发现了这位美人胚子,曹操同意后娶进门。
甄氏为曹丕生下儿子曹睿(日后太子皇帝),曹丕称帝后把爱宠郭女王封为贵嫔,地位在甄氏之上,仅次于皇后。
次年,将甄氏赐死在邺城。
翻遍史料未提及甄氏与曹植有染的纪录,不像现在热播剧中表现的,为了曹植求情表示清白,主动求死。
事实是:甄氏确实为一代才女,但有心计,嫉妒之心很强!在袁绍大败之际,并未选择做贞洁烈女,而是背叛了夫君袁熙改嫁给了曹丕。
这种委曲求全的求生之道,在封建社会是被人看不起的,因此她极力讨好曹操的最为在意的卞夫人,让老夫人称道她是位:好儿媳!生完儿子曹睿后自认为身价大涨,但却仍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应对宫闱之事。
当聪慧的她发现曹操更喜爱曹植后,自然用文辞歌赋与之交好。
这让曹丕心声不满,认为她水性杨花,这也是日后不封后的主因。
至于有染之事,电视剧中也只是大肆渲染而已,实属无稽之谈。
曹丕继位称帝后,宠爱更为单纯的郭贵嫔也实属正常,碍于甄氏生了曹睿,不好直接封为皇后。
于是,221年以后宫干政的借口在洛阳遣人去邺城赐死甄氏。
在曹丕心中深知甄氏这样一位弱女子为求生,左右逢源所做的一切,怎奈当初娶的时候,更多的是贪图美色,并没有从心而爱。
据记载,曹丕下令赐死甄氏当夜做了噩梦,请术士周宣解梦说:天下有贵族女子冤死,有损人阳寿。
曹丕一来确实后悔,二来担心自己阳寿因此受损,立刻派人追回使者收回成命,怎奈为时已晚。
曹植与甄宓的故事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
甄宓,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妹妹,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皇后。
曹植与甄宓之间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千古佳话。
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植在东吴被孙权软禁期间,曾经为了求得自由,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
而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深深地爱上了甄宓。
《洛神赋》中,曹植描绘了美丽的洛神,而实际上他所想的对象却是甄宓。
他用华丽的辞藻,表达了对甄宓的倾慕之情,这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曹植的才华和情感打动了甄宓,她对曹植也是情有独钟。
据说甄宓曾经在曹植面前弹琴,曹植听后感慨万分,写下了《白马篇》。
这首诗中,曹植表达了对甄宓的深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苦闷。
他用诗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展现了自己真挚的情感。
然而,由于曹操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曹植和甄宓的爱情并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
曹操为了自己的政治考量,最终将曹植嫁给了别人,而甄宓也被迫嫁给了蜀汉后主刘禅。
两人的爱情最终只能在诗文中流传,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曹植与甄宓的故事,展现了一段深情的爱情,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人生困境。
他们的爱情虽然没有得到美满的结局,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们用诗文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留下了永恒的爱情传说。
在历史长河中,曹植与甄宓的故事仍然被人传颂,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追忆的经典之作。
他们的爱情虽然没有得到美满的结局,却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永恒的传承。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告诉我们,爱情是不分地位和身份的,只要真心相爱,就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朽的传奇。
曹植《洛神赋》中的隐喻与暗示:深情表达对甄宓的
爱意
曹植在《洛神赋》中通过隐喻和暗示来表达对甄宓的情感。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以洛神比喻甄宓:曹植将甄宓比喻为洛神,不仅描绘了她的美貌和气质,
还暗示了自己对她的痴情和深深的爱意。
通过这一隐喻,曹植将甄宓的形象提升到了一个神圣、美丽的层次,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敬仰和仰慕之情。
2.以玉镂金带枕暗示甄宓:在《洛神赋》中,曹植提到了“玉镂金带枕”,
这是暗示甄宓的物品。
通过这一暗示,曹植可能是在回忆与甄宓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和痴情。
这一隐喻也表达了曹植对甄宓的珍视和爱意。
3.以花木比喻甄宓:在《洛神赋》中,曹植还以花木比喻甄宓,如“朝为行
云,暮为行雨”等。
这些比喻表达了曹植对甄宓的痴情和深深的爱意,以及对她美丽、优雅形象的赞美。
总的来说,曹植在《洛神赋》中通过隐喻和暗示来表达对甄宓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对甄宓的爱意和思念之情。
这些隐喻和暗示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使得《洛神赋》成为了一篇情感深沉、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
曹植和甄宓有没有私情?曹睿到底是谁的孩子?曹植大名鼎鼎的《洛神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洛神,我们感叹曹子建的才华横溢之时,也不免产生一个疑问:曹植的这个洛神到底是不是写的甄姬?曹植和他嫂子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暧昧?这个问题在李善注《洛神赋》之后,后代文人争论不休。
然认为洛神就是甄姬的这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循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我们总能发现些什么:1《洛神赋》原名《感鄄赋》,在当时甄与鄄同音。
曹植这篇文章若说是感怀封地,却通篇只字不提鄄城。
而甄姬的儿子曹叡登基后,立马把《感鄄赋》改为了《洛神赋》,如果原来的名字没有问题,那为什么要改名字呢?还是说《感鄄赋》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含义?2曹叡即位后的第二年,曹植上了一份奏疏,希望自己能为朝廷做点事。
这份奏疏说了这么一句话: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
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
一篇热情洋溢要求杀敌报国的奏疏中竟然用了「绝缨」这么个典故!以曹植的才学,给主君上书时是绝对不会乱用典的。
这时抛出这么个典故,是不是暗示曹叡,他也曾与皇帝的妃子发生过类似的「绝缨」事件?3《曹子建集》第三卷中一篇为《出妇赋》:痛一旦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
描写的是女子被丈夫所冷落,与甄妃失宠同一年,赋中所作句句暗扣,意有所指;黄初二年甄姬被赐死,同一年曹植无故“醉酒悖慢,劫胁使者”;且《洛神赋》比之宋玉的《神女赋》,对神女的容貌、性情、服饰进行了精细的描摹,其情感之真挚无不让人感到洛神却有其人。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曹植与甄姬存在着某种不可言说的感情。
但是上述的推测说的真的是甄姬的话,那曹丕这么个小心眼的人,为什么对他俩的事这么无动于衷?史料记载的没错,人物关系也没错,那到底是哪错了?马亲王的一篇《风雨洛神赋》大开脑洞,以一个贯穿全局的阴谋,将这互为矛盾的事实一件件串联起来,为历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曹丕真的被弟弟了吗?整个事件还得从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说起:曹操早期非常喜欢曹植,几次想立为曹植为太子,但是曹植放浪形骸的性格让曹操犹豫。
关于曹植和洛神赋的传说故事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之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
唐代李善则认为其为甄皇后所作,此说亦博得后世多人的认同。
此赋以幻觉形式,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
或以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抒发衷情不能相通的政治苦闷。
全赋多方着墨,极力描绘洛神之美,生动传神。
格调凄艳哀伤,辞采华茂。
洛神,洛水女神,传为古帝伏羲氏之女宓(fú)妃淹死洛水后所化。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
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授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
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
魏国建立。
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
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
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
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
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八年后,为避母名讳,遂改为《洛神赋》。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曹植与甄宓叔嫂之情有疑问因魏明帝曹睿将《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世人多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明帝曹睿之母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洛神的神话传说洛神名为宓妃,她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的女儿,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洛神的神话传说,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洛神的神话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洛神的神话传说篇一洛神相传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位姓甄的姑娘,想娶她做妻子。
那姑娘也爱慕曹植的才华,暗暗求告月下老人为他们牵红线。
曹操知道甄家姑娘聪明、美丽、贤惠,便为大儿子曹丕娶了这姑娘。
甄夫人到曹家后,曹植和她经常相见,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两人默默相爱,只是用眼神来传递他们的情意。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不久又逼迫汉献帝把皇帝的宝座禅让给他,国号大魏,追封曹操为魏武帝,他称魏文帝,封甄夫人为皇后。
从此,曹植和甄后见面的机会更少了,但两人的爱更深了。
后来,曹丕又娶了郭贵妃,对甄后逐渐冷淡起来。
郭贵妃想当皇后,就与奸臣密谋策划,制作了一个桐木偶像,上面刻着曹丕的生辰八字,然后把它埋到甄后的宫院里,再派人密告曹丕。
曹丕听说这话,半信半疑,命人到甄后宫里搜查,果然从地下挖出了这个木偶,模样很象曹丕。
曹丕一见,大发脾气,不容甄后分辩,就把他处死了,再封郭贵妃为皇后。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曹丕,曹丕叫甄后生的儿子曹睿陪曹植一块吃饭。
曹植见到曹睿,想起了甄后的惨死,暗暗地流下了眼泪。
曹丕看在眼里,已觉察到甄后的冤情,感到对不起她。
饭后,曹丕就把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曹植。
曹植见物如见人,心里更加难受,谢过曹丕,就离开了魏宫。
曹植心里怀念惨死的甄后,只觉得心神不定,出了洛阳城,来到洛河边,令随从仃车休息。
曹植对着西沉的红大阳和滔滔东流的洛河水出神,突然,他看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象一朵出水芙蓉那样慢慢地从碧波中升起,随着波涛,轻悠悠、飘忽忽地来到岸边。
曹植觉得她很面熟,但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就向随从说:“你们看见河岸上那个美貌的女子了吗?”“没有。
”随从回答。
“喏,就在那边!”曹植用手指着说。
“那边啥也没有!”随从想了一想,又说:“听说掌管洛河的洛神,凡人是看不见的,王爷看到的一定是洛神了。
曹植和甄宓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爱情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曹植和甄宓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爱情吗【导语】: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作品要数洛神赋了。
洛神外传近日,电视剧《甄嬛传》播放地异常火爆,这倒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女人——甄宓。
其实她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可能,只是因为那个"甄"字,才使得我印象如此深刻。
关于甄宓的传说,有许多种。
民间比较盛行的一个版本,就是甄宓乃洛神,曾与三国魏王曹操之子曹植相恋,演绎了一段缠绵绯恻的爱情。
建安才子曹植,也是因她而作千古名篇《感甄赋》。
后来甄宓之子曹叡继承王位,为避免嫌隙,将《感甄赋》更名《洛神赋》。
而据史料载,《感甄赋》虽确有其名,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
而曹植正是以此赋,抒写抱负的不得伸展与无由效忠王室的抑郁心情。
实与甄后无关。
只是,与我来说,倒更愿意相信前面那个版本。
即使,它只是世人杜撰出来的一个凄美动人的神话传说。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想着那个美丽聪慧的女子,竟无法入眠。
只好打开电视来消磨这浓墨色的时光。
巧的是,电视里正好播放着由蔡少芬主演的TVB港剧《洛神》!这可正好,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我安静地跟随着这跌宕起伏的剧情。
红日西沉,洛水滔滔,金黄色的夕阳映衬着这柔美恬静的洛河之水。
忽然,水面金银闪烁,光芒耀眼。
我赶紧拿手遮住双眼,等光芒散去,再细看,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纱裙的女子,站立于河水之上翩翩起舞。
长发飞扬,衣袂飘飘,似出水芙蓉,又似下凡仙子。
但看这曼妙身姿,正是"人若花解语,舞似凌波步",美得倾国倾城,不可方物!一时间,竟入了迷。
舞动间,她腰间一块青翠的玉佩印入眼帘。
心猛然跳动了一下!为何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有惊,有喜,有悲,有痛……让我觉得如此熟悉,如此渴望,如此期待?那女子舞过一阵,便随着波涛,轻悠悠地来到岸边。
我有些不知所措,慌忙地迎向前去。
忽然,脚下传来阵阵凉意,我低头一看,竟是河水没过了脚踝。
咦?不对!我不是躺在床上看电视的么?我赶紧向四周望去,洛河岸边空无一人,只有金色的夕阳,滔滔的河水,这白衣纱裙的女子,和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甄宓和曹植的爱情其实是后人杜撰的
导语:说起爱情浪漫,永远是扣人心弦的主题,它经常附化在冒险、军事、侦探、恐怖、历史等类型作品中,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主戏。
爱情故事增添八
说起爱情浪漫,永远是扣人心弦的主题,它经常附化在冒险、军事、侦探、恐怖、历史等类型作品中,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主戏。
爱情故事增添八卦传闻,进入历史,化为戏剧,就是一则则脍炙人口的浪漫传奇了。
“曹子建与甄宓”便是这样的产物。
甄宓真有其人吗?真的跟曹植发展出一段情吗?
甄宓可谓是真正的红颜薄命,红颜是真的红颜,薄命也真的薄命。
有一次曹丕宴客,甄氏出拜,座客伏地致敬,只有刘桢看得目瞪口呆。
曹操得知后大怒,罚刘桢去服劳役。
可见甄氏多美,更不用说曹丕对甄氏一见钟情,更不用说《世说新语·惑溺篇》所载,甄宓是曹操原来相中的女人。
甄氏被曹操、曹丕父子同时看上,已经够热闹了,唐朝李善注《昭明文选》,又让曹植凑上一脚,说:曹植的名作《洛神赋》,原名《感甄赋》。
甄者,甄宓也。
事实的真相是,曹操死后,曹植屡遭曹丕打压,朝不保夕,抑郁难耐。
某日暮色苍茫,曹植走到洛水边,触景生情,写下《洛神赋》。
或许是赋写得太美了,后人编造凄迷的爱情故事,说小甄氏十岁的曹植和她也有一段情,但有情人不得结合,甄氏后为曹丕所害。
曹植入朝时,曹丕取出甄氏的遗物—一个用过的玉枕给曹植,曹植睹物思人,走到洛水,以浓浓的相思深情,写下《感甄赋》。
后来,曹叡把它改名为《洛神赋》。
可能因为宓妃的关系,甄氏的芳名从此就成了甄宓。
可惜经过史家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