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4.52 MB
- 文档页数:30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根底知识】一、科技巨著:1、医学:明朝_____编写的?_____?在世界医学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2、百科全书:明朝_____编写的?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学:明朝_____编写的?_____?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出色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是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建筑:1、明长城:东起_____,西至_____,总长____余里;处于北方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城:在_____的根底上修建,_____时正式迁都于此;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城的核心。
特点:平面呈“___〞字形,以__________对称展开,平衡布局。
三、小说和文学:1. ?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_____?,作者_____,成书于_____,以_____的史实为根底,是我国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
2、?水浒传?:成书于_____,作者是_____,书中_____为主题,运用白话描写。
3、?西游记?:成书于_____,作者_____,描写__________的困难历程,是一部_____小说。
4、戏剧: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_____?,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才能提升】1.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巨著的特点?2.明朝时期我国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堂测】1.202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代,有一项被西方国家称为“医学巨典〞的著作,它是〔〕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2.要详细理解明朝中后期瓷器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3.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 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4.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5.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留下了蜀国的许多遗址和故事。
第16课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把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明白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我国明代时期,小说戏曲等公共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进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宏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学习了解,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伶俐才干和非常的制造力,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勤学、不甘平庸、勇于进取精神的学习,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使自己的尽力付诸于行动。
③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要紧内容,得出这些作品多数具有反封建的踊跃内容,表现了鲜明的时期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至宝,而且活着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宏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明代时期古典小说文学成绩和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明代文化成绩反映的时期特色。
【教学预备】音像资料:故宫、长城;图片:秦长城、明长城、明代北京城等【课时】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一)科技名著学生看书时,教师画空白表。
(朝代) (著作) (作者) (评价)师:①咱们往往将学的知识列表归类,那么,表中要有哪些要素呢?②请学生先自学这部份内容。
③请一个同窗填表。
师:让同窗推荐一个代表上来介绍三部巨著。
师:在学生介绍完后设计问题:这些科技功效哪些能反映明代的时期特点?(也能够从书上去找答案)待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明代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增进了科学技术的进展。
宋应星《天工开物》就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因为明中期以后,手工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了。
生产技术也有专门大提高,这对宋应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也为他写书提供了基础。
学生认真观看书上插图讨论,作出猜想,教师提示学生注意:①是采煤时煤矿顶用的。
②竹筒是空心的。
师:这是咱们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时已能排除瓦斯这种气体的技术,这在那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主要讲述了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从而加深对明朝时期的历史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如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明朝时期的建筑特点,如故宫、长城等建筑的代表性;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明朝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等方面的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掌握明朝时期的历史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
2.教学难点: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明朝时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特点。
4.史料分析:分析明朝时期的史料,引导学生认识明朝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 它图文并茂,全面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还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它”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宋应星2.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3.农业是立国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
在明末,诞生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技著作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4.(2016·厦门)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5.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6.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一组图片分别为“舌战群儒”、“蒋干盗书”、“单刀赴会”、“挥泪斩马谡”。
你认为它们可能取材于(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7.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关汉卿 B.白朴 C.汤显祖 D.马致远8. 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青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本草纲目》9.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下面关于它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10.一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