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10
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兴超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B.37℃改为5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A、①和②的差异是①加入了唾液,②没有加入唾液,除此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是有无唾液,A正确;B、唾液淀粉酶在50℃下回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37℃改为50℃后,两根试管内都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均变蓝色,B错误;C、①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加入碘液后,不变蓝,②号试管内淀粉存在,加入碘液后变蓝,C错误;D、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D错误故选A。
2.平时喜欢在路边小吃摊吃东西的人,容易患上下列哪一种疾病()A.狂犬病B.流行性乙型脑炎C.细菌性痢疾D.水痘【答案】C【解析】人类传染病根据其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
狂犬病、水痘属于体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血液传染病,主要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
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平常喜欢在路边小吃摊吃东西的人,不太卫生,所以容易染上细菌性痢疾。
点睛: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3.下列动物中,属于海南特有珍稀哺乳动物的是()A.黑冠长臂猿B.白鳍豚C.朱鹮D.大鲵【答案】A【解析】【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
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B.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答案】A【解析】【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详解】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
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
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可见A正确。
【点睛】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2.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有尿液产生,起过滤作用和起重吸收作用的是()A.肾小管肾小球B.肾小球肾小管C.毛细血管肾小管D.肾小囊肾小管【答案】B【解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原尿与血浆比较,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A、C示血管,箭头示血流方向,C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你认为B结构不可能代表()A.左心室B.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网C.肾小球D.肺部毛细血管网【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详解】左心房连同肺静脉、左心室连着主动脉,血液的流向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因此B可能是左心室,A正确;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因此如果B是小肠壁内的毛细管网,C内流的是静脉血。
因此B结构不可能是小肠壁内的毛细管网,B错误;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C正确;当血液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因此如果C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D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流经人体部分器官时其成分的变化。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
然而现在许多稻田里已经听不到蛙声了,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农民过度使用农药破坏了青蛙的栖息环境B.青蛙由水陆两栖进化为完全的陆生生活C.人类的乱捕滥杀、大量捕杀食用D.水域污染影响了青蛙种群的繁殖【答案】B【解析】蛙类减少的原因:人类的大量捕杀,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蛙类减少,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60%;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
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样卷(十)(一)选择题1.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A. 生物能进行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C. 生物能生长繁殖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
由此可见“筋”属于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3.下图是在同一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甲端加入冰块,草履虫将如何运动?A.不动B.在甲、乙之间运动C.从乙到甲运动D.从甲到乙运动4. 右图a、b、c 依次表示氧气、二氧化碳、水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和b 参与的植物呼吸作用,只能在黑暗处进行B.主要由根尖成熟区吸收的c 物质,通过筛管运输C.a、b 物质进出叶片以及c 物质的散失都与气孔有关D.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5.以下是某班同学关于青少年饮食问题在班级微信群里的言,正确的是①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②辣条香又咸,口感好,可多吃③荤素搭配,合理营养④过期食品也可食用⑤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6. 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A. 冰箱中无空气B. 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微生物C. 冰箱中无微生物D. 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7.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M 表示肺,a 表示肺动脉,那么b 中的氧气会增加B. 如果a 表示入球小动脉,b 表示出球小动脉,那么b 血管中流静脉血C. 如果M 表示小肠,a、b 代表与M 相连的血管,那么b 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会增加D.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一部分,且a 表示传入神经,b 表示传出神经,那么M 是神经中枢8.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表中能表示尿素含量变化的一行数据是9. 2018 年5 月28 日,在泰国举行的汤姆斯杯决赛中,中国羽毛球队以3:1 战胜日本队夺冠。
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甲~丁四项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甲: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丁: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性表现在方方面面。
如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
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最终携带者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
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说明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便于蒲公英的繁殖,不能属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丁: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说明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故C符合题意。
【学科网考点定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注意环境保护,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的作用是()A.保持细胞的形态B.杀死细胞C.避免细胞死亡D.使细胞分开【答案】A【解析】【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
【详解】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滴加清水的话,口腔上皮细胞的液体浓度大于清水溶液的浓度就会吸水膨大变形,为了使细胞不至因吸水而膨大,应选用浓度为0.9%生理盐水。
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生的可食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来B.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由胚乳提供C.发豆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D.桃花的雄蕊受损,则无法结出桃子【答案】A【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雌蕊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或胚乳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详解】A.绿色开花植物的雌蕊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所以,花生的可食部分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故A正确。
B.菜豆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发育为根,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子叶储存营养物质,所以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由子叶提供,故B错误。
C.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或胚乳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所以,发豆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故C错误。
D.花的结构由花冠,花萼,雄蕊和雌蕊等,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所以桃花的雌蕊受损,则无法结出桃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过程。
2.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进入人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019年安徽省中考生物试卷(word解析版)2019年安徽省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如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核【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即可。
【解答】解:A、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A符合题意;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C、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分)玉米田中有杂草,有玉米螟等害虫,还有以害虫为食的天敌。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玉米是生产者B.杂草和玉米之间是竞争关系C.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D.玉米田中物种少,自我调节能力强【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生态系统中玉米是生产者,A正确;B、杂草和玉米,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B正确;C、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C正确;D、玉米田中物种少,自我调节能力弱,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概念、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第三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A.达尔文B.雷迪C.法布尔D.米勒【答案】A【解析】【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详解】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著有《物种起源》一书,A正确。
【点睛】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使用塑料包装袋B.焚烧作物秸秆C.长期使用化肥D.节约用水【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得以发展,因此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节约用水,节约能源,有助于保护环境;ABC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保护环境的措施,理解答题即可。
3.下列现象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是( )A.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B.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详解】水资源污染严重时,污染物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是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A正确。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①→④→③→②→⑤D.若④处受损,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形成的枝条的组成是()①根②叶③幼嫩的芽④芽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
所以枝芽是一个未发育的枝条,将来发育成枝条和叶。
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详解】枝芽的结构及发育如图所示:可见幼叶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叶,芽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所以新形成的枝条的组成是②叶、③幼嫩的芽、④芽。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枝芽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发育情况。
2.毛桃个小味差,水蜜桃个大味甜,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所结果实的情况是()A.接穗上只结水蜜桃B.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C.接穗上只结毛桃D.砧木上只结水蜜桃【答案】A【解析】【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
【详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将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
3.甲显微镜的目镜为10倍、物镜为10倍,乙显微镜的目镜为16倍,物镜为40倍,则在视野中哪台显微镜看到的细胞数目多()A.一样多B.甲多C.乙多D.不可判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甲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10×10=100倍;乙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16×40=1.甲放大的倍数小,看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故选B.4.如图是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B.枝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枝条C.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生长D.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答案】C【解析】【分析】【学科网考点定位】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实验一:药品的取用(考试时间:20分钟)说明: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看教科书及有关资料,不能相互讨论。
除发现材料、用具短缺或损坏可向监考教师提出外,不能向监考教师询问其他问题。
实验步骤:1、主要仪器识别(试管、烧杯、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向老师报告粉末药品取用2、拿下盛食盐的试剂瓶瓶塞,把它倒放在桌面上3、用药匙从试剂瓶中取出一药匙食盐,送到倾斜的干燥的大试管内,然后竖起试管,让食盐落到试管底部4、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块状药品取用5、拿下盛锌粒的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6、横拿试管,用镊子把锌粒放入试管口再使试管慢慢竖立起来,让锌粒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7、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液体药品的取用8、拿下细口瓶的瓶塞,把它倒放在桌面上9、倾倒药液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略斜,使液体缓缓流入试管里10、取用完毕,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液体的取用(量取5mL蒸馏水)11、用10mL的量筒量取5mL蒸馏水12、当接近刻度时,用干净的滴管逐滴加水定容13、正确处理已用的药品,清洗用过的玻璃仪器,整理桌面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评分细则实验一:药品的取用说明:1、考查时间为2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若准确熟练该点得满分,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
3、每次实验结束后,监考教师应将仪器整理到实验前整齐安放的状态。
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实验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考试时间:20分钟)说明: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看教科书及有关资料,不能相互讨论。
除发现材料、用具短缺或损坏可向监考教师提出外,不能向监考教师询问其他问题。
实验步骤:1、先将天平调零2、向烧杯中倾倒少量硫酸铜溶液3、向小试管中倾倒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4、将小试管放入烧杯中5、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6、正确取用砝码,将天平平衡7、取下烧杯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8、将反应后的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9、向老师报告天平是否平衡10、正确处理废弃物11、天平归零,清洗仪器12、整理桌面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评分细则实验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明:1、考查时间为20分钟。
生物试题
实验一:临时装片的制作和细胞的观察
(考试时间:20分钟)
说明:
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看教科书及有关资料,不能相互讨论。
除发现材料、用具短缺
或损坏可向监考教师提出外,不能向监考教师问其他问题。
目的:
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使用显微镜的方法,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器材:
洋葱鳞片叶,稀碘液,清水,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吸管,纱布,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制片
2.取镜和安放
3.观察
4.结束实验
生物评分细则
实验一:临时装片的制作和细胞的观察
说明:
1、考查时间为2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若准确熟练得满分,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
3、每次实验结束后,监考教师应将仪器整理到实验前整齐安放的状态。
生物试题
实验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考试时间:20分钟)
说明:
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看教科书及有关资料,不能相互讨论。
除发现材料、用具短缺
或损坏可向监考教师提出外,不能向监考教师问其他问题。
目的: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器材:
大、小烧杯,量筒,试管2支,胶头滴管,镊子,长柄药匙,脱脂棉球,温度计,温开水,清水,碘液,淀粉,记号笔。
实验步骤:
1.取唾液
2.取淀粉
3.设置对照
4.保温
5.观察现象
6.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7.实验完毕,整理材料用具
生物评分细则
实验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说明:
1、考查时间为2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若准确熟练得满分,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
3、每次实验结束后,监考教师应将仪器整理到实验前整齐安放的状态。
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
生物试题
实验三:使用显微镜观察指定物像
(考试时间:20分钟)
说明:
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看教科书及有关资料,不能相互讨论。
除发现材料、用具短缺
或损坏可向监考教师提出外,不能向监考教师问其他问题。
目的:
使用显微镜快速找到指定物象,熟悉转换镜头,识别保卫细胞和气孔。
器材:
鲜嫩的植物叶片(如菠菜或蚕豆叶等),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安装低倍镜和高倍镜)。
实验步骤:
1.制作装片
2.取镜和安放
3.观察并寻找指定物像
4.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5.实验完毕,整理材料用具
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
生物评分细则
实验三:使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指定物像
说明:
1、考查时间为2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若准确熟练得满分,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
3、每次实验结束后,监考教师应将仪器整理到实验前整齐安放的状态。
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
生物试题
实验四:制作叶片的结构装片并观察
(考试时间:20分钟)
说明:
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看教科书及有关资料,不能相互讨论。
除发现材料、用具短缺
或损坏可向监考教师提出外,不能向监考教师问其他问题。
目的:
练习制作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识别叶片的结构。
器材:
鲜嫩的植物叶片(如菠菜或蚕豆叶等),双面刀片(每组2片),毛笔,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刀片很锋利,用时要小心)
2.观察叶片的结构
3.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4.实验完毕,整理材料用具
2019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
生物评分细则
实验四:制作叶片的结构装片并观察
说明:
1、考查时间为20分钟。
2、每个评分点中,若准确熟练得满分,如有严重错误或造成仪器损坏的得0分。
3、每次实验结束后,监考教师应将仪器整理到实验前整齐安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