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 -音乐鉴赏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
- 格式:pdf
- 大小:627.03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中,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我评价B.学生互评C.教师评价D.档案袋评价【答案】 B2、下面属于梆笛的代表曲目是()。
A.《五梆子》B.《森吉德玛》C.《寒鸦戏水》D.《百鸟朝凤》【答案】 A3、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属于()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讲演法【答案】 B4、著名的大提琴曲《天鹅》是圣桑的作品()中的一首。
A.《死之舞》B.《动物狂欢节》C.《魔王》D.《菩提树》【答案】 B5、歌曲《松花江上》的曲作者是()A.黎锦晖B.张寒晖C.麦新D.聂耳【答案】 B6、阅读《第九(合唱)交响曲》教学实录片段:A.音乐与舞蹈B.音乐鉴赏C.创作D.音乐与戏剧表演【答案】 B7、我国目前出土的先秦青铜乐器中,音域最广的是()。
A.曾侯乙墓编磬B.曾侯乙墓编钟C.夏代带翼铜铃D.商妇好墓编铙【答案】 B8、下列元曲代表人物与其作品匹配正确的是()A.王实甫《西厢记》B.马致远《窦娥冤》C.王实甫《窦娥冤》D.马致远《西厢记》【答案】 A9、针对音乐了解程度较浅的学生,理解音乐基本要素节拍,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是( )A.实践体验B.教师讲解C.学生做题D.相互讨论【答案】 B10、下列关于音乐和文本之问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传统的拉丁经文B.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C.舒伯特的《魔王》歌词作者为德国诗人席勒D.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答案】 D11、20世纪50年代,根据其鸟类生态观察笔记谱写了《鸟鸣集》的作曲家是()。
A.勋伯格B.布列兹C.蒂皮特D.梅西安【答案】 D12、某教师在上课中鼓励学生去各地进行丰富的音乐采风活动,采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改编灵感素材,这一教学活动属于()的内容标准。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欣赏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长江之歌知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拓展与探究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刨洋芋功山西民歌脚夫调陕西民歌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拓展与探究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欣赏辽阔的草原内蒙古民歌宗巴朗松西藏民歌牡丹汗新疆民歌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拓展与探究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欣赏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知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别民歌的音乐特点拓展与探究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欣赏弥度山歌云南民歌对鸟浙江民歌幸福歌湖北民歌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拓展与探究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欣赏锦鸡出山湖南民间乐曲滚核桃山西绛州民间乐曲童谣北京民间乐曲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拓展与探究第七节丝竹相和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江南民间乐曲娱乐升平(广东音乐)丘鹤俦曲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拓展与探究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拓展与探究第九节现代京剧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家住安源(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现代京剧拓展与探究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非传统音乐欣赏四岁的红鬃马(呼麦)蒙古民歌星星索(片段)印度尼西亚民歌欢迎印度民间乐曲巴雅木卡姆阿塞拜疆民间乐曲知识亚洲音乐拓展与探究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欣赏非洲赞歌加纳民歌鼓舞(片段)布隆迪民间舞曲门库尔雅(片段)坦桑尼亚民间乐曲男孩之舞塞内加尔民间乐曲知识非洲音乐拓展与探究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欣赏鸟儿在歌唱保加利亚民歌优雅苏格兰民间乐曲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罗马尼亚民间乐曲知识欧洲音乐拓展与探究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欣赏告别秘鲁民间乐曲美丽的小天使 [墨西哥]小伙伴 [乌拉圭]知识拉丁美洲音乐拓展与探究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72、78分曲)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拓展与探究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欣赏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知识奏鸣曲、奏鸣曲式与交响曲拓展与探究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拓展与探究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欣赏C小调练习曲 [波]肖邦爱之梦 [匈]李斯特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拓展与探究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 [法]柏辽兹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柏辽兹拓展与探究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四乐章) [捷]斯美塔那芬兰颂 [芬]西贝柳斯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拓展与探究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卡玛林斯卡幻想曲 [俄]格林卡荒山之夜 [俄]穆索尔斯基知识强力集团拓展与探究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 [法]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法] 德彪西知识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拓展与探究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 [奥] 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 [奥] 勋伯格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拓展与探究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第二十三节爵士乐欣赏南部之子 [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不知为何 [美]杰斯·哈里斯知识迪克西兰爵士乐自由爵士乐拓展与探究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园欣赏广陵散流水知识古琴拓展与探究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欣赏阳关三叠扬州慢知识中国古代歌曲拓展与探究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欣赏体操——兵操(沈心工词曲)黄河(沈心工词曲)祖国歌(李叔同词曲)知识学堂乐歌拓展与探究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欣赏问(萧友梅曲)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黄自曲)知识清唱剧《长恨歌》拓展与探究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欣赏金蛇狂舞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知识左翼音乐运动拓展与探究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欣赏黄河大合唱知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拓展与探究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欣赏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词陆祖龙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影片《红日》插曲)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拓展与探究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欣赏乱云飞彭修文编曲御风万里郭文景曲知识新中国的器乐创作拓展与探究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知识中国新歌剧和歌剧音乐拓展与探究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欣赏思念懂你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知识通俗音乐拓展与探究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欣赏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主题歌)祖国颂。
《“音乐鉴赏”学生学业水平测试题库》运用说明一、编写目的1、详细落实《音乐鉴赏》课程内容标准。
2、规范《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3、为《音乐鉴赏》课程考核和课堂练习供应详细内容形式。
二、编写特点1、以《音乐鉴赏》课程内容标准为依据和基准。
2、以《音乐鉴赏》教材为基础(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为主要参考内容)。
3、以干脆、简明、实效和可操作为原则。
4、以《音乐鉴赏》课程内容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作条理性的系统归纳,其中包括:..\..\09课程培训讲《在问题中潜行,从反思中发展》.ppt (1)音乐鉴赏基础学问(2)中国民族民间音乐(3)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4)欧洲专业创作音乐(5)中国创作音乐使题库能覆盖课程全部内容。
5、题库依据实际须要,供应了多个运用内容供老师们敏捷运用。
其中包括:(1)有答案题库(2)没答案题库(3)40分钟试卷模板(4)40分钟试卷样板三、运用方法1、课程考核可依据学期或学年教学安排设计考题(有利于对老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合理性和公允性。
)(1)考题可运用题库中的“40分钟的考题模板”设计考题。
(2)可以干脆用题库中所供应的考题对学生进行考核。
2、课堂练习可依据须要用Power Point 方式作课堂练习或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ppt四、实施步骤1、全面推广运用题库。
2、按须要进行测试考核。
《音乐鉴赏》学生学业水平测试题库一、鉴赏基础学问(第一单元)1、填空题(1)音乐有抽象性、干脆性、协调性和充溢性等四个基本的情感表现特征。
(2)音乐表现的9个基本要素是: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3)美国作曲家科普兰说:“音乐有意义吗?—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有的。
你能用一些文字来说明它的意义吗? —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能。
”(4)在鉴赏音乐过程中,除了要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外,必需注意感受和体验音乐心情和音乐意境,还须分析主要的音乐要素表现。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学生在学习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和《扎红头绳》课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哪一项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增强创造意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A.学生进行表演唱B.学生来表演歌剧《北风吹》选段C.根据特色旋律进行歌词的创编D.自主查阅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答案】 C2、在歌唱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 )A.前奏B.间奏C.引子D.尾奏【答案】 B3、下列不属于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是()。
A.柴科夫斯基B.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C.穆索尔斯基D.格里格【答案】 D4、立部伎一般用()人演奏。
A.64~180B.190~200C.200~250D.200~250【答案】 A5、柏辽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
A.钢琴曲B.声乐曲C.组曲D.标题交响曲【答案】 D6、音乐课上,何老师给出“暴风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钥匙、笔盒、桌椅、易拉罐、水杯等物品,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上述音乐教学内容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个模块( )A.音乐鉴赏B.音乐与舞蹈C.音乐与戏剧表演D.创作【答案】 D7、《弄臣》是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
A.罗西尼B.贝里尼C.威尔第D.唐尼采蒂【答案】 C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出现在()A.远古时期B.周秦时期C.两汉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 B9、某位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如下:“这节课,我们认识到音乐是有着深远意义和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在无伴奏的前提下,能够把握好节奏、音准,而且善于总结,并实际运用。
”以上案例体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音乐课程的()特点。
A.强调学科综合B.注重学生体验C.加强人文教育D.关注知识更新【答案】 B10、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是()。
音乐考点第一单元学会聆听1.《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2.吴祖强:作曲家。
代表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3.刘德海:琵琶演奏家;4.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有:《第六(悲怆)交响曲》等;5.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6.音乐的形式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1.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2.西北民歌代表曲目: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风格特点: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3.中原民歌代表曲目:《沂蒙山小调》(山东)、《王大娘钉缸》(河南)、《孟姜女哭长城》(河北);4.南方民歌代表曲目:《弥渡山歌》(云南)、《对鸟》(浙江);5.少数民族民歌内蒙古民歌代表曲目: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短调民歌《嘎达梅林》;西藏民歌代表曲目:《宗巴朗松》;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曲目:《牡丹汗》;6.各民族代表乐器:扎木聂(藏族)、马头琴(蒙古族)、手鼓(维吾尔族)、冬不拉(哈萨克族);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1.鼓吹乐:是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代表曲目:《滚核桃》、《童谣》等;2.“打溜子”: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代表曲目:《锦鸡出山》;3.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以及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等;代表曲目有《中花六板》等;4.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有高胡、扬琴等,代表曲目有《娱乐升平》等;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2.梅兰芳: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3.四大行当:生、旦、净、丑;4.京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
5.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6.京剧的著名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家住安源》(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等;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1.呼麦: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
高中音乐鉴赏亚洲与非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鉴赏亚洲与非洲音乐教案一、教材分析《非洲音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亚非音乐神韵》中的内容。
本课介绍了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等。
在一课时的时间里,我将内容作以整合,我重点介绍非洲音乐的基本风格与独特的节奏运用。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学生通过演唱非洲歌曲,欣赏非洲鼓乐、非洲歌舞等,把握非洲音乐的独特风格。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节奏练习、探究合作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学生通过对非洲音乐的学习了解非洲的人文精神气质,从而激起理解多元文化、探究世界音乐的兴趣。
根据如上阐述,我制定本课重难点如下:本课重点是:模仿非洲鼓乐的节奏,进行表演与声部合作,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本课难点是: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理解非洲音乐中节奏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鉴赏课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法分析:教师主要采用示范法、情境法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
学法分析: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等方法,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法。
出示非洲撒哈拉沙漠落日余晖的幻灯片,播放由歌手朱明瑛演唱的非洲歌曲。
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这首歌是哪个地区的歌曲?歌曲伴奏中都用到了哪些打击乐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课题:《非洲音乐》。
(二)简介非洲的风土人情与音乐文化。
学生讨论、分享课前准备的有关非洲文化的资料。
教师归纳:非洲的音乐文化特点以及非洲鼓、马林巴等打击乐器举足轻重的作用。
拉丁美洲音乐(第1课时,共1课时)选用教材:人教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第94—101页)授课年级:高一授课老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与欧洲民间音乐、亚非民间音乐一样,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自亚洲迁徙而来)已经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明,音乐得到较高的发展,后来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音乐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欧洲移民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互相融合。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乐。
因此,拉丁美洲音乐与欧洲音乐,非洲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亚非拉音乐的融合、延伸和发展,学习“拉丁美洲音乐”这一章节,有利于学生巩固亚非拉音乐的知识,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世界音乐文化,开阔视野。
二、学生情况分析:(1)高一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探索意识强烈,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本课题材,符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初中阶段音乐知识的补充与衔接。
(2)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对拉丁美洲音乐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本课旨在激发学生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兴趣,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
与印第安音乐因素与少量非洲音乐的混合。
(调式来自欧洲、色彩来自印第安、节奏来自非洲)★3、阿根廷探戈音乐(1)视听:探戈舞蹈视频,简要介绍探戈的起源和舞蹈特点。
(2)弹奏《小伙伴》主题旋律,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为其伴奏(流动的、和弦的、带切分节奏与不带切分节奏的等),请学生说出不同伴奏形式带来的效果区别,并说说哪种伴奏形式更适合探戈音乐,为什么?(3)学习几种代表性的探戈节奏,用手或脚打出节奏,并想办法表达出重音的位置。
3、(1)视听探戈舞蹈(2)聆听、跟随音乐律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习并准确打出探戈节奏。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作有音乐作品《水乐》的是我国现代作曲家()。
A.瞿希贤B.谭盾C.张曙D.谷建芬【答案】 B2、为了发现音乐与艺术以外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老师需要向学生布置一次作业。
下列哪种活动符合这一教学主题?A.要求学生自选一个戏曲唱段,模仿学习后在课堂上表演B.要求学生将老师弹奏的单声部旋律用谱子记录下来并模唱C.要求学生排练一首室内乐作品D.要求学生自制简易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答案】 D3、《智斗》选自()。
A.传统京剧《沙家浜》B.传统京剧《红灯记》C.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D.现代京剧《沙家浜》【答案】 D4、在电影《英雄》中为了表现出电影内容的古老韵味,曾在电影中成功使用了古琴这器,古琴属于下面哪种乐器分类?()A.拉弦乐器B.吹管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答案】 C5、歌曲写作中,运用得最多的结构是()。
A.一段体B.二段体C.下段体D.四段体【答案】 B6、除了以甘美兰为代表的“锣群文化”外,东南亚音乐的另一个标志是( )。
A.竹乐B.拉格C.呼麦D.玛卡姆【答案】 A7、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荣时期。
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 )A.冼星海《二月里来》B.刘炽《我的祖国》C.雷振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答案】 D8、()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A.观察法B.讲解法C.启发法D.互动法【答案】 A9、()是一种带有共鸣器的木琴。
它发音宽厚,余音较长,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种果壳、空心干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演奏时声音由琴板传到共鸣体上,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
A.马林巴B.竖琴C.姆比拉D.音条琴【答案】 C10、“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使学生认识音乐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拓展艺术视野。
”采用了()的教学方法。
音乐课的评课稿音乐课的评课稿范例(通用14篇)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课的评课稿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课的评课稿篇1首先肯定这是一节比较好的音乐课,具有课改意识,无论从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把握,教具的设计,教师的语言神态,都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美感。
总的感觉是王老师把这首乐曲挖的很细,不管从乐器的认识、乐器的声音特点、民族乐器的分类,还是乐曲片段欣赏,都能时时刻刻以学生的认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在第一部分的聆听鼓声,这个片段上,可能王老师说了一句误导的话:“敲击的乐器”,所以同学们千猜万猜,猜不到大提琴上去。
我们学生与市里学校的差距,其实也就在这里,知识面不够宽,关于民族乐器、管弦乐等的介绍,四年级的时候,为了迎接市里的检查,我特意对这些孩子进行过整理和讲解,但是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来看,却还是说不出大部分的乐器来,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的孩子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多让他们观看各种乐器的演奏视频,多了解著名的大型的舞剧、歌剧,多欣赏一些海外名家的作品。
第二部分的设计,老师设计的非常精细,有打击乐器节奏的配合、有舞曲性的配合,这些设计非常的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音乐课的评课稿篇2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学音乐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
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中学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测试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老师引导学生用5 1 2 3 5 6几个音填人4张节奏卡片,组成一条旋律”,这一教学活动体现的是()。
A.欣赏B.演唱C.创造D.演奏【答案】 C2. 爵士乐起源于( )A.肯尼亚B.美国C.巴西D.印度【答案】 B3.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领域提出7—9年级学生“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A.感受与欣赏B.表现C.创造D.音乐与相关文化【答案】 A4. 在初中二年级的一节欣赏课上,学生围绕歌曲《西风的话》所表达的情感展开了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并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请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并仔细聆听、感受。
学生在感受、交流中豁然开朗,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最后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本堂课。
下列对该教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以学生为主体B.教师本位C.实践性D.强调音乐实践【答案】 A5. 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的作曲家是( )A.黄自B.李叔同C.吴伯超D.黎【答案】 D6. 《弄臣》是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
A.罗西尼B.贝里尼C.威尔第D.唐尼采蒂【答案】 C7. 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主义乐派代表人物的是()。
A.勋伯格B.海顿C.贝多芬D.德彪西【答案】 A8. 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是()。
A.《大浪淘沙》B.《月夜》C.《病中吟》D.《空山鸟语》【答案】 A9. 《德意志安魂曲》是德国作曲家()的作品。
A.舒曼B.勃拉姆斯C.贝多芬D.巴赫【答案】 B10. “在音乐课上,成老师布置学生分组在课外分别搜集不同民族关于庆丰收的民歌,讨论归纳其人文与音乐特性,并在课监上进行展示报告。
”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哪个领域?A.表现B.创造C.音乐与相关文化D.识读乐谐习【答案】 C11.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教学过程指的是()A.学习自主设计、创造的过程B.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C.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D.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答案】 C12. ()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
464957917@人文绿地2017新版高中课程标准与相关‘音乐鉴赏“教材研究ʏ㊀扬州大学㊀侯雪晴㊀㊀摘要:2017年,教育部颁布最新版本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随后,根据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而修订的新版教材也随之出版㊂本文从新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而展开,研究在新版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新内容与新发展㊂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音乐核心素养1㊀2017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1.1㊀核心素养的提出2017年新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 核心素养 一词,也是此次普通高中课改集中使用的关键词汇㊂核心素养 包括审美感知㊁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音乐修养层面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听觉体验音乐㊁感受与亲身参与不同形式的音乐艺术表演活动,奠定可以终身发展的审美感知力和可以终身使用的艺术表现力㊂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增长文化方面的理解力,培育艺术修养,丰富人文素养㊂1.2㊀教学㊁学习的选择拓展此次,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改革的新变化之一是必修课程的选学和各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㊂修订后的高中音乐课程,在课程设计上采取必修课程选学和学校现有资源所能开出的教学模块供学生选修的方式,对于已有九年学习经历和一定音乐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在满足其对多种音乐艺术形式的兴趣爱好和未来音乐素养的发展需求方面,迈出了巨大的一步㊂自1996年我国普通高中恢复艺术课程以来,音乐课程的固定模式就是按照班级的模式,一位教师教全班,全体同学学习同一门课程,同样的教材在一个年级通用㊂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打破了这样的固定学习模式:必修课程可以选择性的学习;由学校根据各地各校资源情况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可以由学生自行根据兴趣选修,这一模式增加了高中音乐课的选择性,拓宽了音乐学习的选择空间㊂1.3㊀分类㊁分层的班级形式高中各个学科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即是实施分层㊁分级教学㊂音乐课程设置和学生选课模式的多样性,涉及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教学组织模式㊂对此, 新课标 做出了新的安排:(1)根据教学模块开设和学生选课,必修模块按班级开课,或跨班级㊁跨年级组成教学班,以 走班 形式组织教学㊂(2)根据学校条件及学生选课的情况,选修模块中的四个表演实践性模块,分为班级表演组合㊁跨班或年级表演组合及学校艺术社团三个层次组织教学㊂(3)选修一中的两个基础理论模块及选修二课程,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灵活组织教学㊂上述涉及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变化重点在于可以跨班甚至跨年级的学习模式,按照学生兴趣和现有学习程度分班,是前所未有的㊂与过去一个年级学习一个课程一本教材的教学组织形式相比,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发展㊂1.4㊀分段㊁分级的学业要求新课标 对学生在不同模块学习中达到的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也提出了明确的分段㊁分级要求㊂例如,六个必修模块的学业质量水平被分为三个等级:水平一是基本要求(学生完成十八个学时);水平二和三为等级要求(学生完成三十六个学时)㊂完成十八个学时的学习,通过水平一的测试,可以获得一个学分;完成三十六个学时的学习,通过水平二㊁三的测试,可以获得两个学分㊂此外,学业水平综合评价是高中阶段音乐课程学习的终端评价,依据日常学习表现及所选模块学业质量评价记录,任课教师按照优秀㊁良好㊁合格三个等级进行评价㊂校教研组按所属地区教育部门制定的测评方案进行学生成绩评定,计入高中学业成绩㊂综上所述,这样的等级要求大大减少了不同基础水平学生学习效果不均衡的情况,学校现按照现有情况开设班级,学生再按照兴趣和基础选择班级,达到基础要求可以再继续学习㊂既增加了学生兴趣,也减少了教师教学的难度㊂但唯一缺口或许是不同地方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与学校教师需求量的增加㊂2㊀2017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2.1㊀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以提升学生的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人文绿地464957917@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为目标,紧扣 立德树人 总要求,以 不忘初心 拉开序幕,引导学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㊂2.1.1㊀基本框架教材分为序篇㊁上篇与下篇,共计十八个单元㊂序篇与上篇相当于一个学期十八个学时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下篇相当于下一学期需要学习的内容㊂ 修订而不是重编 是本次教材编写的定位㊂2.1.2㊀教材设计特点从设计理念上来看,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改革主要是以教育部提出的 立德树人 为根本任务,顺应了从 双基和三维 转向发展学生 核心素养 的要求㊂曲目选择典型也是这版教材的一大特点㊂曲目体裁由中国创作音乐㊁民间音乐㊁西方音乐以及亚非拉音乐这四个板块组成,体现了选曲编纂的多元化理念㊂在内容方面,选取典型的音乐题材和体例,能够代表各地各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与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事件和相关人物,能够充分展现音乐历史㊂2.2㊀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导向,以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主线,选择近十年来社会经济㊁科技在艺术方面的最新成果㊂教材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七个单元㊂2.2.1㊀基本框架教材一共七个单元㊂从目录中即可看出此版本教材学习进程明确㊂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音乐“,四个方面呈现了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其意图是想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㊂二到七单元的标题分类清晰㊁指向明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㊂2.2.2㊀教材设计特点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教材第一单元从 学会学习 这个出发点出发㊂教材内容集中㊁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紧扣学习目标,抓住学习要点㊂另外,教材设置了 听赏参与 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把学生的兴趣爱好㊁生活经验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㊂注重情境教学,有利于师生创造性地组织教学㊂以往教材虽然也注重 情境教学 这一模式,但是学生的参与感薄弱, 听赏参与 强调了 参与 ,学生能够在情境学习中参与甚至创造,能够获得更多欣赏体验与欣赏经验㊂3㊀对新版课程标准与教材使用的思考3.1㊀新版课程标准让学习更加全面从 双基教学 到 三维目标 再到 核心素养 ,音乐课程标准,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落实到音乐这个学科上㊂音乐课最重要学习的还是音乐,学习相关音乐的技能㊂ 以审美为核心 这一标准,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作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㊂但近年围绕 审美核心论 这种音乐教育观在我国学术界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为了取得更大共识,新音乐课程标准不再 以审美为核心 ,但仍然重视审美的重要性,并将 音乐审美 升级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 文化理解 ㊂ 文化理解 作为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音乐素养的,而非单方面的 审美 ㊂3.2㊀核心素养让音乐更加实用知识的 外化 就是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例中㊂未来我们的学生不一定从事音乐行业,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能够增加他们的音乐知识,拓宽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真正运用㊂核心素养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当学生在忘记知识㊁技能后仍然具有能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能将知识 外化 ㊂学生减少了需要反复练习的内容,将目标着眼于参与认知㊁思维以及社会性的建构活动,在开放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终身理解并能够良好使用音乐的能力,使学习到的音乐知识更加实用㊂3.3㊀新版‘音乐鉴赏“教材使用思考3.3.1㊀选择于地方特色有利的教材教材各有千秋,在选择上应该根据地方特色以及学校本土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㊂且新版本的课程标准也在校本课程上给予了很大空间,这就说明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并不拘泥于某一个版本,结合地方情况与特色选择相应的教材,适合的才是最优的㊂3.3.2㊀灵活利用教材真正落实核心素养优秀的音乐教师既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学会技能,也能使学生将知识外化,将音乐课上学到的学习技巧㊁面对生活的能力伴随他们的终身㊂作为教师,则是能够灵活运用教材㊁擅用筛选与删减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㊂教材再怎么编辑都是一本书,但老师和学生都是可以灵活应变的,教师的教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法,所以教材的灵活利用就非常重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利用教材,将音乐融入学习㊁进入生活,将音乐素养教给每个学生㊂参考文献[1]赵季平.关于高中音乐教材修订的几点说明[J].中国音乐教育,2019,(07):4-8.[2]资利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产生的背景㊁释义分析及其课程实施[J].中国音乐, 2018,(05):176-182.[3]陈培刚.从 双基 三维 到 核心素养 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大变化及其影响[J].人民音乐,2018,(08):58-60.[4]王安国.携手走进高中音乐新课程(下) 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音乐教育,2017,(06):4-9.[5]王安国.携手走进高中音乐新课程(上) 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音乐教育,2017,(05):4-9.[6]纪永慧.高中‘音乐鉴赏“(人音版)教材分析和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责任编辑㊀孙晓东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简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创新实践摘要:对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验研究在三年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一轮,这三年的时间内,山东省的全体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研究高中音乐新课程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疑惑。
关键词:音乐课程;创新;实践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学习的方式,只有“研”才体现“鉴”字。
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欣赏,而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则采用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
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了山东省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种教学特色和模式。
一、培养良好的教师团队对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它最基本、最关键的保证就是拥有一支能够充分了解高中音乐新课程意义的教师队伍。
所以,不管是在实验之前、实验之后还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培训是整个环节的重点,通过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意义,从而形成一支优秀的新教师队伍。
教研人员结合本地实际开办讲座,尤其是开展实践性、互动性的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形式以及教学方法、途径,使教师形成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头脑风暴,更新理念,从而接受新课程、熟悉新课程、喜欢新课程,进而达到实践新课程,探索新课程,创造、共建新课程。
二、学生方面学生对音乐新课程中最感兴趣的是自己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时代感比较强的音乐作品,如花城版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中《梁祝》《永恒的水》《打字机》等,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的“新年音乐会”“通俗音乐”“爵士音乐”等;人音版的“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等;由于高中学生觉得民间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历史年代久远,而且又老土,很难理解它们的内容,所以这类音乐则是他们最不喜欢的。
如花城版的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中“民歌篇”“戏曲篇”等,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的“乡土的情怀”“多元的时代”“红旗颂”等;人音版的“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走向新世纪”等。
第一单元——学生聆听(课本5页)1、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
2、柴科夫斯基俄国作曲家,第六(悲怆)交响曲3、《长江之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4、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
5、《森吉德玛》的曲作者贺绿汀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课本15页)1、《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
2、《刨洋芋》是山西民歌。
3、《脚夫调》是流传于陕西北部的一首信天游。
4、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5、“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信天游”是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6、《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
7、《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内型的囊玛音调。
8、《牡丹汗》是一种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民歌特色的歌曲。
9、长调旋律特点: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
短调的旋律特点: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10、《沂蒙山小调》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虽标为小调,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11、《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代表曲目。
12、《弥渡山歌》是一首云南民歌。
13、《对鸟》为浙江民歌,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后两段分采用徵调式和羽调式。
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课本41页)1、《锦鸡出山》是依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
2、《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作品。
3、《童谣》是根据北京儿歌转化而来的民间器乐曲,它以“吹歌”的形式出现。
4、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
5、吹歌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它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
6、《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它具有江南色彩。
7、江南丝竹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
第四单元——京剧(课本55页)1、《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出自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是虞姬的一个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