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图题目讲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5
初中工业流程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流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解决工业流程题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工业流程图,并正确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工业流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解决工业流程题的方法和技巧;3. 工业流程图的分析和解答。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工业流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工业流程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工业流程图的样式和内容。
二、讲解(2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解决工业流程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应条件、能量变化等;2. 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练习分析和解答工业流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3. 引导学生注意工业流程中的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并运用这些守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分析和解答;2.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总结解决工业流程题的技巧;2. 强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守恒关系的运用,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工业流程题的掌握程度;2.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解决工业流程题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3. 结合学生的练习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应条件、能量变化等因素,帮助学生建立解决工业流程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要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工艺流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基本的化学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选取、反应过程、产物的分离与提纯。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化学工艺流程题,并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化学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掌握工艺流程图的解读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教学准备化学工艺流程图示例工艺流程相关视频资料实验器材(可选,根据具体工艺流程而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提问引导: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化学工艺流程相关的例子,如制作肥皂、冶炼金属等。
展示工艺流程图示例,简要介绍工艺流程的定义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15分钟)化学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原料选取:根据产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
反应过程:原料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产物分离与提纯:将反应产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通过提纯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
工艺流程图的解读方法:识别流程图中的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
理解流程中每一步的化学反应及其条件。
分析流程中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变化。
结合示例,详细讲解化学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并强调流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案例分析(10分钟)展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工艺流程案例,如硫酸的生产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原料选取、反应过程及产物分离提纯等环节。
提问学生: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环境问题,应该如何进行优化?四、课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分析一个化学工艺流程题。
练习题目应涵盖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流程图解读及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总结化学工艺流程的基本内容和解题技巧。
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解答。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化学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工艺流程图题》教学设计一、专题分析工艺流程题考查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有的以设备作框,但每一题都固定某一种形式作框,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常见的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流程发生变化。
(2)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解题方法:关注流程“三线”(去线、进线和可逆线)和“核心”;总结为“读正文,找信息,灵活运用;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除杂的知识。
⑵初步学会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⑴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工艺流程题解题的一般方法。
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科学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工业生产问题,初步学会运用初中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践应用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归纳总结工艺流程题解题的一般方法。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审题、分析、解答、讨论、交流评价总结解题方法。
难点:对流程图各环节间物质的反应及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课时的内容处于总复习后期阶段,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已经积累较多,认识的物质也多,对一些物质的制备已有初步的认识,为此类题型的作答具备一定的能力。
但由于此类题考查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而学生缺少实践知识,往往心理会感到不适,甚至无从下手。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审题、答题并克服紧张心理也是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五、教法及学法指导(一)教法从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问题出发,精心选择内容,设计富有变化的递进型题组,并以化学实验为载体,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过程与方法的优化。
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探究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技巧公开课课件引言工艺流程题是工程系学生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解题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公开课将为大家介绍解决工艺流程题的一些关键技巧和思考方法。
一、理解问题在解决工艺流程题之前,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理解。
理解问题的关键点包括:1.理解工艺流程的背景:了解工艺流程的定义、目的、具体操作等。
2.理解问题的要求:明确题目中的具体要求,包括计算、优化、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3.理解问题的数据:仔细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在心中建立起问题的模型。
二、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工艺流程问题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抽象问题、简化问题、明确问题的关键点。
1.确定变量: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确定问题中涉及到的变量,包括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2.建立关系:根据问题的描述和要求,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是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约束条件等。
3.确定目标函数:如果问题需要进行优化求解,则需要确定一个目标函数,即要最小化或最大化的量。
4.制定约束条件:根据问题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约束条件,包括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等。
三、数学求解在建立好数学模型之后,可以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常见的求解方法包括:1.解析解法:如果数学模型比较简单,可以通过解方程或求导等解析方法得到精确解。
2.近似解法:如果数学模型比较复杂或无法得到精确解,可以采用近似解法,如数值计算、迭代等方法。
3.优化方法:如果问题是一个优化问题,可以采用优化方法求解,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方法。
四、验证和优化在求解得到初步结果之后,需要进行验证和优化。
验证的目的是验证求解结果是否满足问题的要求,而优化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案。
1.验证结果:将求解得到的结果代入数学模型,验证是否满足问题的要求。
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重新检查模型和求解过程,寻找错误并进行修正。
2.优化方案: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求解结果,考虑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如改进工艺流程、调整参数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工艺流程图》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和熟悉工艺流程图这类题型;2、掌握工艺流程图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专题分析:工艺流程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有的以设备作框,但每一题都固定某一种形式作框,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常见的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流程发生变化。
(2)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解题方法:关注流程“三线”(去线、进线和可逆线)和“核心”(如图)。
可总结为“读正文,找信息,灵活运用;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归类示范:类型一:粗盐的提纯例1[2014·菏泽]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杂质。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⑥加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故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工艺流程综合题编写:审核:【学习目标】1、掌握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模板。
2、掌握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实验方法。
3、结合题意,能写出陌生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课堂互动区】一、【流程模板与应用】1、试题整体结构(题头、题干、题尾)。
2、流程图结构例1、(2015 全国卷1、27 题)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 和SiO2 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Mg2B2O5·H2O 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
(2)利用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 溶液,作用是。
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 约为5,目的是。
物质[规律总结1]流程图的分析模板【变式1】(2017 新课标3)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¾高¾温¾®(1 )步骤① 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NaNO2Na2CrO4+ Fe2O3+C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 与NaNO3 的系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 。
(2)滤渣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滤渣2 的主要成分是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 的pH 使之变(填“大”或“小”),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 固体。
冷却到(填标号)得到的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指导》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工艺流程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工艺流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工艺流程题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难点工艺流程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解题步骤和技巧的运用。
2.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3 教学过程引入工艺流程题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
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运用工艺流程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PPT课件案例材料记号笔和黑板3.2 环境准备教室环境舒适,座位安排合理,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工艺流程题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工艺流程题的概念和特点。
4.2 案例分析提供一组工艺流程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关键信息和问题。
4.3 解题步骤和技巧讲解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和应用。
4.4 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经验。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答案的准确性。
5.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批改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知识介绍介绍与工艺流程题相关的知识点,如生产流程、成本控制等。
引导学生思考工艺流程题在实际生产和经营中的应用。
6.2 案例拓展提供一些实际的工艺流程题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解题步骤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解题竞赛。
中考工艺流程图题复习课(教案)授课人:程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考工艺流程图题的题型特点,知道考查规律;(2.)初步掌握一些中考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型训练,学生亲自做题体会、交流与讨论后归纳出解工艺流程图题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中考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推导陌生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导入:投影展示学习目标、近五年中考考纲(包括题型、分值,考点)由一位学生讲波尔多液的故事,其余同学体会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min)第一部分: 1.学生上讲台展示课前预习内容(一)(2分钟)问题一、”波尔多液”是指 及石灰水的混合物。
问题二、硫酸铜在工农业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如果现在给你铜和稀硫酸,制备出硫酸铜,你能通过物质转化:①反应的方程式:。
②反应的方程式: .问题三、实验室现在提供制铜粉、稀硫酸以及所需的全部仪器,制取出硫酸铜晶体。
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流程顺序为: 。
①灼烧 ②加热浓缩 ③加稀硫酸 ④过滤 ⑤降温结晶2.教师展示问题三对应的实验步骤,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引入工艺流程图的意义。
(1min )3.学生上讲台展示课前预习内容(二):2015年中考真题实例(3min )[2015年中考真题]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
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1) B 的化学式为 ,操作a 的名称是 。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
(3)已知:Cu+2H 2SO 4 (浓) CuSO 4+ SO 2↑+2H 2O 。
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对比途径I 、Ⅱ,途径I 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
4.教师点评、小结工艺流程图题型的特点,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2min )(1)题型结构(2△(3).解题方法和思路1.粗读流程懂目的。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指导》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工艺流程题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解决工艺流程题的步骤和技巧;3. 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工艺流程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工艺流程题的定义和特点1.1 了解工艺流程题的概念1.2 掌握工艺流程题的特点第二章:解决工艺流程题的步骤2.1 理解题目要求2.2 分析工艺流程2.3 找出关键步骤2.4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第三章:解决工艺流程题的技巧3.1 观察和分析图形3.2 利用已知信息3.3 逻辑推理3.4 排除法第四章:解决简单的工艺流程题4.1 理解题目要求和信息4.2 分析工艺流程和步骤4.3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第五章:解决复杂的工艺流程题5.1 理解题目要求和信息5.2 分析工艺流程和步骤5.3 找出关键步骤和信息5.4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和掌握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方法;2. 使用实例和案例来解释和展示解决工艺流程题的步骤和技巧;3. 提供练习和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解题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和提问: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练习和作业的情况,检查学生对解决工艺流程题的掌握程度;3. 考试和测试:设计考试和测试题目,评估学生在考试和测试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解决工艺流程题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教案;2. 实例和案例;3. 练习和作业;4. 考试和测试题目。
第六章:常见工艺流程题型解析6.1 顺序排列题6.2 选择缺失环节题6.3 匹配题6.4 改错题教学方法:1. 通过具体的例题,解析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解题技巧;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3. 收集学生的练习反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指导》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工艺流程题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1.2 教学内容工艺流程题的定义和分类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常见问题和解题策略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常见问题和解题策略2.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解题步骤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艺流程题的概念、特点和解题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解题方法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策略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案例和解题步骤笔记本电脑:提供学习资源和练习题白板:记录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解题过程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引入工艺流程题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4.2 讲解与演示讲解工艺流程题的定义和分类演示解题步骤和方法4.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解题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4.4 练习与讨论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策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对工艺流程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反思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主题:理解工艺流程图的构成活动目的:使学生掌握工艺流程图的基本构成要素活动方法:小组合作,分析实例工艺流程图活动过程:1. 分发实例工艺流程图2. 学生小组讨论,识别图中的各个要素3. 各小组汇报识别结果6.2 教学活动主题:解题步骤练习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按照步骤解题的能力活动方法:小组竞赛,解题练习活动过程:1. 教师提供多个难度层次的工艺流程题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解答3. 各小组提交解题答案4. 教师评价解答过程和结果,给出反馈第七章:教学实践设计7.1 实践主题:制作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实践目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方法:个人或小组合作实践步骤:1. 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工艺过程2. 绘制该工艺过程的流程图3. 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4. 教师选取几份作品进行点评7.2 实践主题:解决实际工艺问题实践目的: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方法:小组合作实践步骤:1. 教师提供一个实际工艺问题情境2.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3. 各小组展示解决方案4. 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八章:教学资源设计8.1 教学资源类型:教材和参考书资源描述: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工艺流程题教材和参考书资源使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8.2 教学资源类型:在线资源资源描述: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教育平台、学术文章等资源使用: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案例,拓展知识视野第九章:教学安全与纪律设计9.1 安全注意事项教学活动中避免使用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备或材料确保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9.2 纪律维护措施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和行为准则教师应监督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他们专注于教学任务第十章:教学计划与进度设计10.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表,包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活动和时间分配确保教学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时间表相符合10.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速度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主题的选取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中考化学——工艺流程图专题复习课件中考化学——工艺流程图专题复习课件一、教学目标1、掌握工艺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方法。
2、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工艺流程图的相关知识点。
3、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工艺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过程,并涵盖工艺操作顺序和设备布置等信息的流程图。
2、工艺流程图的阅读方法(1)了解流程图的名称和目的。
(2)按照工艺操作顺序,从原料到产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步阅读。
(3)注意流程图中标注的各项信息,如物料种类、反应条件、产品规格等。
(4)理清物料流动的过程和每一步的作用。
3、工艺流程图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了解生产流程和操作原理,分析各个步骤的作用和关联。
(2)针对流程中的化学反应,分析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等。
(3)通过流程图中的信息,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工艺流程图的总结归纳(1)总结常见工艺流程图的种类和特点。
(2)归纳常见化学反应在工艺流程中的应用。
(3)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工艺流程图,引导学生了解工艺流程图的重要性和应用。
2、工艺流程图的基本概念讲解工艺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信息。
3、工艺流程图的阅读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工艺流程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工艺流程图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5、工艺流程图的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掌握工艺流程图的相关知识点,并加深对化学反应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工艺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方法。
2、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工艺流程图的相关知识点。
3、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针对工艺流程图的相关知识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工艺流程图的掌握情况。
“冲刺高考一一高考工艺流程图专题突破”教学教案高三化学:戴毅娟Dio ng 高【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了解“化学工艺流程图”的命题意图。
(2 )通过例题的解析,能掌握“化学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3)能尝试运用所学的解题方法解答其他的工艺流程图。
(4)通过解题思路的分析,能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 )联系自己的实际,深入感悟并掌握“化学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 )通过练习的方式,强化从题干或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3)通过参与题目的解答,培养阅读、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历试题的解析与练习,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阅读、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谈话法、练习法。
【设计思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T解析例题,掌握方法(探究引导、培养能力)7反复练习,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PPT投影)全国高考1卷关于“化学工艺流程图”的命题情况。
[讲述]化学工艺流程图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它所占的分值较大。
这种题型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关于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性质、电化学、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该种题型既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知识与工业生产紧密联系的新课程理念,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因此高考命题者钟爱这类题目,所以我们必须吃透它,在高考的考场上拿下它。
那么本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讨一下化学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认真看图表。
固体1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化学工艺流程图”的命题意图,唤起学生有意识的注意,为后续解题方法的讲授打下基础。
教师活动:“化学工艺流程图”多以产品制备型出现。
高考题中的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都是产品的制备。
解答该种题型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心理上克服畏难情绪,告诉自己:题目再怎么变,都要以书本的知识为依据。
“化学工艺流程图”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剖析】2009年福建省进行新课程改革,体现教材知识与工业生产紧密联系化学工艺流程图取代了传统无机框图题,成了高考命题“新宠”。
化学工艺流程图以工业生产为背景,情境新颖,流程图中还涉及一些诸如“酸浸、表面处理”等专业术语,内容上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涉及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性质、电化学、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学情剖析】高三学生经过了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
但是由于我校并非一中生源,绝大多数学生能力处在中等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另一方面,“化学工艺流程图”情境新颖,还涉及一些学生在书本上没有见过专业术语,题目特殊性在一定程度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不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要上好本节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解题方法,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剖析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了解“化学工艺流程图”命题意图。
(2)通过例题剖析,能掌握“化学工艺流程图”解题方法与技巧。
(3)能尝试运用所学解题方法解答其他工艺流程图。
(4)通过解题思路剖析,能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剖析、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联系自己实际,深入感悟并掌握“化学工艺流程图”解题方法与技巧。
(2)通过练习方式,强化从题干或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能力。
(3)通过参与题目解答,培养阅读、剖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历试题剖析与练习,体验科学剖析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工艺流程图”解题方法与技巧。
2.教学难点阅读、剖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谈话法、练习法。
【设计思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剖析例题,掌握方法(剖析引导、培养能力)→反复练习,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PPT投影)课程改革后这五年来福建省关于“化学工艺流程图”命题情况。
[讲述]化学工艺流程图是福建高考必考题型,它所占分值较大。
这种题型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关于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性质、电化学、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图》教案秭归县茅坪镇初级中学 郝明国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化学工艺流程图,能基本看懂各种线条、框图所表示的意义,初步学习解答工艺流程图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解答流程图题,初步学习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检验等知识,复习巩固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学科方法。
3.通过化学工艺流程的学习,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化学工艺流程图,学习解答工艺流程图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操作看懂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化学工艺流程图,能基本看懂各种线条、框图所表示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工艺流程图题的一般方法。
2.通过解答流程图题,初步学习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检验等知识,复习巩固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操作。
二、认识工艺流程图1.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⑴CuO → CuSO 4 ⑵ CuSO 4 →2.引导学生将上述两个转化组合成一个流程图,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 另一种物质;⑵在图形“□→□”中,前面方框中的物质是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下同),“□→□”后面方框中的物质是 。
⑶“→”上面或下面可以注明其它的反应物、反应条件或操作。
⑷可逆线表示物质 ,这类物质的特点是在前面的流程中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在后面的流程中又会生成。
三、几种常见工艺流程图 1.以物质为主线的流程图例1: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
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⑴填写化学式:A ,B ,试剂①;⑵步骤3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该步骤需进行的操作是;⑶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请在流程图上用箭头标示再利用的路线。
要求从可利用的物质出发,指向利用该物质的环节)。
2.以设备为主线的流程图例2: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钡铟锡1.(北京二中2016)(12分)某厂以重晶石(有效成分是BaSO 4)为主要原料制取Ba(OH)2·8H 2O 晶体的示意图如下:已知:i .BaSO 4(s)+2C(s)=2CO 2(g)+BaS(s) ΔH 1=+226.2 kJ/molC(s)+CO 2(g)=2CO(g) ΔH 2=+172.5kJ/mol ii .某些物质的溶解度(g/100g )简表回答下列问题:(1)炭与重晶石直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BaSO4(s)+4C(s)=BaS(s)+4CO(g) ΔH =____kJ/mol 。
(2)由BaCl 2溶液可通过不同途径得到Ba(OH)2·8H 2O 。
途径1:① 得到固体1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 固体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途径2:途径2中的“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依据上述溶解度简表分析,过滤时的最佳温度是;(3)若向滤液1中加入CuO粉末,可直接得到含Ba(OH)2·8H2O晶体和CuS的浊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将该浊液加热到80℃左右浓缩,趁热过滤,冷却滤液至室温,再过滤,即可得到Ba(OH)2·8H2O晶体。
上述操作中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
2.(2018东城期末)(10分)从废旧液晶显示器的主材ITO(主要成分是含铟、锡的氧化物)回收铟和锡,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1)为了加快步骤①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2)步骤①中铟的氧化物转化成In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铟能够除去溶液中的Sn2+,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步骤④和⑤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5)下图是模拟精炼铟的装置图,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物质。
1、(1)+571.2;(2)CO32-+Ba2+=BaCO3↓;BaO+9H2O=Ba(OH)2•8H2O;20℃或常温;20℃时4种物质中Ba(OH)2•8H2O溶解度最小;(3)BaS+CuO+9H2O=Ba(OH)2•8H2O+CuS;减少过滤过程中Ba(OH)2•8H2O的损失.2.(2018东城期末)(10分)(1)增大盐酸浓度、加热、将废料粉碎(2)In2O3+6H+==2In3++3H2O(3)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还原性减弱)(4)除去a、b两种滤渣中的锡和锌(5)二、铬1.(人大附2015)(10分)某厂废水中含5.00×10-3 mol·L-1的Cr2O72-,其毒性较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5Fe1.5FeO4(Fe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
理论上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gFeSO4·7H2O。
2.(2017东城期末)(12分)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3)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
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
③已知:2CrO42-+2H+Cr2O72-+H2O K=4.0×1014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 mol/L,则CrO42-的浓度是mol/L。
(5)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1、(1)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Fe(OH)3、Fe(OH)2(4)13.92.(2017东城期末)(12分)(1)还原性(2)AlO2-、OH-(3)0.3 mol(4)①2Al2O3(熔融)3O2↑+4Al②NaHCO3③0.01(5)向滤液③中加入稀盐酸和KCl固体后,蒸发浓缩、降温结晶三、钛1、(2017西城重点中学)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TeTiO3),其中一部分铁盐酸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
已知:TiOSO4遇水会分解(1)步骤②中,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______(填字母序号)a.熔沸点差异b.溶解性差异c.氧化性、还原性差异(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填操作名称)(4)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_______。
(5)可以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MnSO4,易溶于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铁网作阴极、熔触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①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______________。
2.(12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1)钛铁矿在预处理时需要进行粉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TiO3 +4H++4Cl-== Fe2++ TiOCl42-+ 2H2O、_______。
(3)过程①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8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中固体TiO2与双氧水、氨水反应转化成(NH4)2Ti5O15溶液时,Ti元素的浸出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温度过高时,Ti元素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滤液B转化为FePO4沉淀过程中发生以下反应,请配平:(6)过程③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分)用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冶炼铁,产生一种固体废料,主要成分如下表。
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元素Ti、Al、Si的回收利用,并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和分子筛。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②③中进行分离操作的名称是,(2)下列固体废料的成分中,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 TiO2b.MgOc.SiO2d.CaO(3)熔融温度和钛的提取率关系如下图,适宜温度为500℃,理由是。
(4)滤液①中溶质的成分是。
(5)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将步骤③中制取分子筛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根据成分表中数据,计算10 kg固体废料,理论上应再加入Na2 Si03物质的量的计算式是n( Na2SiO3)= mol(摩尔质量/g/mol :SiO2 60 Al2O3 102)。
1、(2017西城重点中学)(15分)(1)2Fe3++Fe=3Fe2+;(2)b(3)过滤(4)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2H 2O H2TiO3+2H+,当加入热水稀释、升温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H2TiO3。
(3分)(说明:写出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得l分,从稀释和升温角度正确分析平衡移动各得l 分。
)(5)MnO2+2Fe2++4H+=Mn2++2Fe3++2H2O(6)①2O2--4e-=O2↑(同时写出C+O2=CO2不扣分)或C+2O2--4e-=CO2↑②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2CaO2Ca+ O2↑,2Ca+TiO2Ti+2CaO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
(两个方程式各1分,不写“一定条件”不扣分)或: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阴极:2Ca2++4e-=2Ca,阳极:2O2--4e-=O2↑,2Ca+TiO2Ti+2CaO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
(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各1分,不写“一定条件”不扣分)。
2.(12分)(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MgO+2H+====Mg2++H2O(3)100℃ 3小时(4)温度过高,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元素浸出率下降(5)2 Fe2++H2O2+2H3PO4 ==2FePO4 +4H++2H2O高温(6)2 FePO4+Li2CO3+H2C2O4==== 2LiFePO4+3CO2↑+H2O3、四、碳和硅1.(2016北大附中)(16分)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
设计的提纯和综合应用工艺如下:(注:SiCl4的沸点是57.6ºC,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ºC)(1)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a.酸性:H2CO3>H2SiO3b.原子半径:O<Sic.稳定性:H2O>CH4>SiH4d.离子半径:O2-<Al3+(4)高温反应后,石墨中的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
气体I中的氯化物主要为1、(1)排除空气,减少C的损失;(2)SiCl4+6NaOH =Na2SiO3+4NaCl+3H2O;(3)过滤;Cl-、OH-、AlO2-;(4)CH3COOCH2CH3+AlO2-+ 2H2O Al(OH)3↓+CH3COO-+ CH3 CH2OH;78(5)五、砷1.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