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及通讯评议(盲审)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49.38 KB
- 文档页数:1
博士盲审几个意见流程
在博士盲审中,评审者要根据论文的学术水平、研究价值、创新性、论据论证、实证数据等方面进行评定。
一般情况下,博士盲审的意见流程如下:
1.提交评审意见:
评审人员在仔细审阅论文后,提交评审意见。
评审意见应包括对论文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意见等方面的评价。
2.合外专家评审:
为了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一般会邀请一些外部专家进行评审。
外部专家主要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创新性、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审意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具体或笼统的评价,另一类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3.学位委员会评审:
学位委员会是最终授权博士学位的机构,其评审意见对于博士论文的通过与否具有决定性意义。
委员会一般由多名专家组成,主要对论文的学术水平、研究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如果评审结果存在分歧,学位委员会会就优点和不足进行主席投票,一般需要通过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才能决定是否通过。
4.提交最终评审意见:
总之,博士盲审的意见流程严格、系统,旨在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评审人员和学位委员会都应当在评审中以严谨的态度、客观的
标准、准确的表述对论文进行评定,以保障评审的质量和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博士盲审几个意见流程
博士盲审意见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审前准备、审查材料、撰写评审意见、意见提交、决策结果。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第一步:审前准备
在进行博士盲审之前,审稿人需要了解和熟悉学术期刊或会议的审稿流程、标准和要求。
此外,审稿人还需要确保自己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和专业知识。
第二步:审查材料
第三步:撰写评审意见
第四步:意见提交
第五步:决策结果
以上就是博士盲审意见流程的基本步骤。
然而,不同学术期刊或会议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和特殊要求,所以在具体操作时,审稿人需要根据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同时,作为审稿人,应时刻保持审慎和客观的态度,以确保评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博士盲审的流程博士盲审啊,这可有点复杂呢,但也不是特别神秘啦。
一、提交论文。
咱们博士要把自己精心写好的论文准备好,这个论文那可得是自己的心血结晶。
论文得按照学校或者学院规定的格式来,格式可不能乱,就像人要穿得整整齐齐一样。
字体、字号、行距这些小细节都得注意到。
然后把论文提交给学校指定的部门或者系统,这就像是把自己的宝贝交出去等待检验呢。
二、盲审分配。
提交之后,学校就开始安排盲审啦。
学校会找那些合适的专家来审咱的论文。
这些专家可都是神秘人物,咱们不知道是谁,他们也不知道这论文是谁写的。
就像一场神秘的约会一样,哈哈。
学校会根据专业方向、研究领域之类的因素来分配专家,确保专家能看懂咱的论文,能给咱合理的评价。
三、专家评审。
专家拿到论文之后,就开始看啦。
他们看得可仔细了呢。
从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性、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到论文的结构、语言表达,全都要审。
专家们就像一群挑剔的美食家,咱们的论文就是那道菜。
要是有创新性,就像是一道独特的新菜,会很吸引他们。
要是有逻辑漏洞或者表述不清,那就像菜里有沙子,肯定会被指出来的。
而且专家们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标准给论文打分,这个分数可重要啦。
四、评审结果反馈。
等专家审完了,结果就会反馈给学校。
这个结果有好有坏呢。
如果是好结果,那咱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开心,就可以顺利进行后面的流程,像答辩之类的。
要是结果不太好,也别太灰心。
有时候可能是专家的要求特别高,或者咱们有一些小地方没做好。
这个时候呢,学校一般会给机会修改,不过要按照专家的意见来改,就像按照医生的药方来治病一样。
五、申诉(如果有必要)要是觉得专家的评审有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学校是允许申诉的。
不过申诉可得有证据,不能乱申诉。
就像你觉得被冤枉了,得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要好好整理自己的理由,有礼貌地向学校反映情况,学校会重新审视这个事情的。
博士盲审虽然有点像一场大冒险,但只要咱们用心写论文,把该做的都做好,一般都能顺利通过的啦。
博士论文盲审
博士论文的盲审是指学术界对论文进行评审时,评审人员不知道论文作者的身份信息。
这种方式能够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因为作者身份而对论文内容产生偏见。
博士论文盲审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审稿人选择: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编辑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审稿人,这些审稿人对论文内容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匿名提交:作者将论文提交给编辑部时,通常会删除或隐藏作者的身份信息,例如姓名、机构、联系方式等,以确保审稿人无法获知作者的身份。
3. 投票决定:编辑部将论文分发给不同的审稿人进行评审,审稿人们对论文的质量、创新性、方法论等进行评价,并以匿名方式提供评审意见。
一般来说,审稿人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对论文做出评价,并提交给编辑部。
4. 编辑部决策:编辑部会收集各个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并据此做出最后的决定。
如果审稿人的意见相互矛盾,编辑部可能会邀请其他专家进行第二轮评审,并综合各个评审意见进行最终决策。
博士论文盲审的优点是能够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但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导致某些优秀的论文因为评审人没
有足够专业知识或因其他原因而被误判,也可能导致某些论文因为某个审稿人的偏见而被拒绝。
因此,在论文盲审过程中,评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对评审过程的认真态度非常重要。
同时,对于作者来说,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评审人的身份。
xx大学药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实施细则为贯彻实施“xx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与质量工程”,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和监督机制,同时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xx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细则》(厦大研字[20xx]36号)的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现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双盲”评审的比例(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的比例为xx0%,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的比例为50%;(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比例为xx0%,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比例为xx0%。
二、“双盲”评审的办法(一)“双盲”评审工作的负责人“双盲”评审工作由院长直接领导负责,论文盲审的有关材料由研究院负责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的研究生秘书保管和办理。
(二)“双盲”评审的对象当年预计毕业、申请学位的所有博士研究生、部分硕士研究生、以及所有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者。
(三)“双盲”评审的受理时间每年的“双盲”评审根据学位申请时间(6月、9月、xx月)分三次统一集中受理和送审,其它时间不予受理。
第一次集中受理时间为每年的4月,第二次集中受理时间为每年的6月,第三次集中受理时间为每年的xx月。
以上时间安排如遇周末、节假日则往后顺延。
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评审及答辩受理时间以学校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相关规定为准。
(四)论文送审专家的选择由研究院根据学位论文工作所属学科领域和专业从我院“校外评审专家库”中随机选择确定评阅人。
导师可于事先提出3名要求回避的评阅专家名单。
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省外同类高校或科研院、所同专业博士生导师评阅,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每篇送5位省外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同专业博士生导师评阅;每篇硕士学位论文送2位省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每篇送3位省外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盲审办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盲审办法为保障学位授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我校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分为两种:论文评阅和论文盲审。
一、论文评阅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各培养单位组织,每篇论文须聘请两位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担任评阅人,其中博导至少1位;对是否聘请外单位专家担任评阅人,学校不作要求。
评阅论文的寄送、评阅意见书的回收、评阅意见的汇总和反馈均由各培养单位指定秘书负责,博士生本人不得参与。
论文评阅人应对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创造性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
在评阅时,可从如下几点阐述意见:(一)论文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在哪一方面有新见解或创新;(二)论据是否充分、可靠;(三)反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四)研究方法、写作水平;(五)论文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六)是否同意答辩,是否达到该生所申请学位的学术水平。
论文评阅结果的认定和处理参照论文盲审。
二、论文盲审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由学校学位办公室组织,以校外“双盲”通讯评议的方式进行,每篇论文送审三份。
对超常年限完成学业的博士研究生(一般超过五年),加送两本论文进行盲审。
三、评审期和逾期论文评审期一般为40天(自论文提交评审并送出之日起至论文评审意见返回当天,寒暑假及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超过评审期的论文,该份评审结果视为逾期通过。
评审逾期,可组织论文答辩,但逾期返回的评审成绩仍将如实提交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供论文答辩和学位审查参考。
四、评审成绩结构评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见下表):五个分项指标、评审结论、是否推荐参评优秀论文。
评审结论有三种:①同意进行或稍作修改后进行论文答辩(评价指标不得出现D或E);②建议作较大修改后再进行论文答辩( 评价指标出现D等);③不同意进行论文答辩( 评价指标出现E等 )。
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盲审的材料要求及时间节点一、送审材料1.经导师审核通过后的学位论文电子版(全文中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能表明身份的信息,包括封面,致谢,发表文章等部分,均用XX或XXX代替。
PDF格式,创新点(附件1)首页+正文,命名规则:单位代码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LW,如:10487_070207_D201277032_LW)。
说明:物理学院有两个一级学科0702 物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805 材料工程科学一级学科代码2.院(系)博士学位论文双盲审名单汇总表(EXCEL格式,命名规则:单位代码_院系代码_HZSJB,如:10487_012_HZSJB)。
二、送审时间安排工作日可随时报送,具体时间节点为:1.拟3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上一年11月1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
2.拟6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3月2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
3.拟12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9月2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
院研究生科联系人:杨凤霞联系电话:87543881Email:841564208@。
研究生院学位办联系人:苏晖联系电话:87542352Email:470766896@。
附件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论文题目: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论文中的主要创新点(不够可附页)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发表或获奖情况序号发表论文题目/获奖成果名称刊物名称/获奖部门刊物/奖励级别发表论文/获奖时间作者署名名次1 2 3 4 5 6 7。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盲审办法为保障学位授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分为两部分:论文评阅和论文盲审。
一、论文评阅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各培养单位组织。
每篇论文须聘请至少两位具有教授(或者具有博导资格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担任评阅人,其中博导至少1位。
评阅论文的寄送、评阅意见书的回收、评阅意见的汇总和反馈均由各培养单位指定秘书负责,博士生本人不得参与。
论文评阅人应对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创造性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
论文评阅结果的认定和处理参照论文盲审的规定。
二、论文盲审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由学校学位管理办公室组织,以校外“双盲”通讯评议的方式进行,每篇论文送审三份。
由相同或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进行评审。
三、评审期和逾期论文评审期一般为30天(自论文提交评审并送出之日起至论文评审意见返回当天)。
超过评审期的论文,该份评审意见视为逾期通过。
评审逾期,可组织论文答辩,但逾期返回的评审意见仍将如实提交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供论文答辩和学位审查参考。
四、评审成绩结构评审成绩由四个分项指标和评审结论两部分组成。
具体见下表指标评价要素分人文社科、理工科两类,评价等级分A、B、C、D四档。
评审结论为四种:1.同意论文答辩;2.基本同意,稍作修改后答辩;3.建议作大幅度修改;4.不同意进行论文答辩。
评阅成绩由培养单位录入博士学位申请系统,盲审成绩由学位办录入博士学位申请系统,盲审意见书由学位办定期反馈给培养单位,由研究生工作秘书转博士生、导师、院系分管领导及学位点责任教授等相关人员。
五、评审结果的认定评审结果根据返回的评审结论综合而成。
评审结果分为四种:“通过”、“基本通过”、“异议”和“不通过”。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暂行实施办法一、为通过有效机制,督导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博士学位论文在评审过程中能够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确保评审的客观公正性,从而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双盲”评审包括两个含义:第一,将“评阅人姓名”对学位论文作者及其导师隐匿;第二,将“学位论文作者”及其“导师姓名”对评阅人隐匿。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分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由研究生院按比例抽检进行的“双盲”评审;一种是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的“双盲”评审。
三、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内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评审专家的选定、论文送审及评审意见回收统计工作。
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建立完备的按二级学科分类的专家数据库,每个二级学科至少应有15—20名左右的专家。
列入数据库的专家一般应是全国各重点大学及重点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应尽可能是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学科,应建立国外同行专家数据库。
专家数据库要及时进行更新。
专家库内容包括专家姓名、出生年月、所在单位、职称、研究领域(学科专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与否等。
五、研究生院每学期按10%-20%的比例对全校所有申请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随机抽检。
被抽检中的博士研究生须提供5份按匿名评阅格式要求装订的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生院负责被抽检到的每位学位申请者的论文的两份评审工作及评阅意见的回收工作,其余三份论文评审工作由各培养单位负责进行“双盲”评审并回收评阅意见。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在收到专家评审意见书后反馈给相关培养单位。
对于对论文提出异议的专家的论文评审意见书,在隐去专家信息页(此页在答辩结束后归档)后,反馈给相关培养单位。
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对除研究生院抽检的论文以外的其他学位申请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并进行“双盲”评审。
具体要求如下:1.各培养单位的具体抽检办法可自行制订,对本学期申请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检。
四、其他相关的管理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全员双盲评审办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质量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特制定本办法。
一、双盲评审的实施对象双盲评审对象原则上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
二、双盲评审的具体操作1、各学院在每年的3月前将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名单交至研究生处,具体截止时间参见研究生处当年通知。
2、所有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在每年4月15日前按盲评要求,博士生交两份学位论文,硕士生交一份学位论文到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负责统一送校外专家进行盲评。
3、所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者,还需参加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双盲评审抽查,每年的4月1日~4月10日可到学院领取身份确认号,并上网登陆。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抽查的登陆网址为。
4、抽中参加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双盲评审抽查的研究生,在答辩前,博士研究生论文至少要聘请五位具有教授或相当于教授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三位是外单位专家)评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论文至少要聘请二位具有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单位专家)评阅;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学员、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论文至少要聘请三位具有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二位是外单位专家)评阅。
5、未被抽中参加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在答辩前,博士研究生论文至少要聘请三位具有教授或相当于教授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单位专家)评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论文至少要聘请一位具有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学员、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论文至少要聘请二位具有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单位专家)评阅。
6、学位论文初次参加双盲评审的费用,由研究生处支付。
需重新参加双盲评审的费用,由研究生本人支付。
三、双盲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学位论文处理办法双盲评审结果有异议的论文,是指总分不及格(60分以下)或总分及格但专项出现D 等的论文,对于此类论文按以下方法处理:1、修改论文。
导师同意、院系组织本专业的2-3名专家进行预答辩.doc 、答辩申请登入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账号名为学号,密码为出生日期)填写相关内容,提交答辩申请:一年分四个批次进行,具体安排及流程见下表。
博士学位答辩、学位申请流程图
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简明流程安排论文评阅及答辩提交通过通过通过未抽中
答辩申请学位办抽检
抽中按上表, 提交论文、安排答辩
提交通过通过通过
授予学位
答辩申请、学位申请系统具体使用请参看用户手册。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有关要求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后各阶段流程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及完成阶段流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阶段流程二、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要求1.学位论文的评阅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在答辩前一个半月将论文送出,聘请5~7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阅论文(对隐名评阅的论文,其中2~3位同行专家由研究生院选定并直接送审,参见“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同行专家隐名评审的实施办法”),评阅人应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其中半数以上应为博士生导师,属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聘请2位相关学科的专家评阅。
当收回送出总数70%以上(不少于5份)的评阅意见并且评阅意见无重大异议后,方可申请答辩。
2.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及有关规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
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为5~7人,除本校专家外还应聘请2~3名校外的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聘请至少两位相关学科专家作为委员参加答辩会。
答辩委员会委员应当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亲属须回避)。
如果聘请的答辩委员不是论文评阅人,应至少在答辩前两周将论文送交该答辩委员。
指导教师(只能一人)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博士生的论文答辩被抽查时,其指导教师不得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参加答辩会。
答辩委员会是否必须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参加,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自定。
学位论文答辩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有关要求”执行。
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按“清华大学关于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3、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1)学位分委员会代表宣读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盖章有效)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的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会开始。
(3)由答辩委员会秘书介绍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简历和来校后的学习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
(4)由申请答辩者报告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约30~45分钟)。
(5)答辩委员会委员和到会人员提问,答辩人回答问题。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流程
首先,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需要准备各种材料提交给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将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核,包括论文的内容、结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等。
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学生需要将提交材料送交到学院相关的部门或委员会进行评审。
学院部门或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一般由学术界的权威人物组成,他们会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评审专家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学生需要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论文重新提交评审。
当学院部门或委员会通过评审后,学生将获得送审通过的通知。
学生需要将论文的最终版本和相关材料送至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是由学校的教授和专家组成,他们将对学位论文进行最终审核。
如果审核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将安排答辩。
答辩是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博士研究生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关键。
答辩一般包括开放答辩和闭门答辩两个环节。
在开放答辩中,学生需要在公开场合向评委和观众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在闭门答辩中,学生需要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
评委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论文的质量评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博士学位。
如果学生在答辩中获得通过,学校将颁发博士学位证书给学生。
如果学生被要求修改论文后再次进行答辩,则需要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答辩。
只有在答辩中获得通过后,学生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南开博士盲审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南开博士盲审:那些事儿》在南开读博,盲审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之旅,每一步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下面就来唠唠南开博士盲审的基本流程与那些不为人知的注意事项。
一、盲审流程大揭秘1. 提交论文这是盲审的第一步,就像把自己精心养育多年的“孩子”送出去接受别人的审视。
你得一丝不苟地按照学校的要求先把论文打扮得漂漂亮亮。
装订要整齐,格式那必须规范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差。
这个时候,看自己的论文就像看初恋情人,怎么瞧都觉着好,但又心间小鹿乱撞,担心别人不满意。
把论文交上去的时候,那心情就像是古代送公主和亲,既不舍又期待这一路顺遂。
2. 盲审分配这个环节可是充满了神秘感,论文就像被抛入了神秘的命运轮盘。
你不知道你的论文会被哪些“大神”或者“小恶魔”拿到。
这些专家就像是隐藏在云端里的评审者,准备对你的大作指指点点。
运气好的,碰到同行专家还能被温柔以待;运气差点,要是遇上要求严格、风格犀利的,那可就像进入了一场炼狱般的考验。
3. 等待评审结果这个等待的过程是最虐心的。
就像等待高考成绩公布,每天心里都像揣了只小兔子。
时不时就去想,那些专家们看到自己独特的观点会拍案叫绝,还是看到小瑕疵后会皱眉头呢?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而且还总是在脑海里幻想各种结果,拿不准究竟是迎接鲜花还是暴雨。
二、注意事项要牢记1. 论文内容质量是王道咱得明白一点,盲审专家虽然看不见你的名字,但看得见你的实力。
论文内容那可是核心金蛋儿。
不管是选题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还是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咱都得精心雕琢。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华而不实的东西,实实在在地把问题研究透,就像盖房子,根基要稳。
2. 格式规范不能丢这就好比出门前要梳好头、穿好衣服一样。
字号、行距、参考文献的标注等等,这些小细节决定了论文给人的第一印象。
如果因为格式错误被专家嫌弃,可就像因为鞋带没系好而摔了个跟头,多冤啊。
3. 态度端正才是关键咱写博士论文的态度一定要端正。